图书介绍
青藏高原气象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青藏高原气象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76/32894579.jpg)
- 叶笃正,高由禧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13031·1072
- 出版时间:1979
- 标注页数:316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青藏高原气象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论 叶笃正1
§1.引言1
§2.地面冷热源2
1.地面湍流感热输送2
2.地面蒸发潜热(L?)5
3.有效辐射(LR1)5
4.总输送6
§3.大气中的冷热源7
§4.高原地气系统向全球大气输送的热量8
第二章 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温度场 沈志宝10
§1.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冬夏温度分布的特征10
§2.各层温度场的月际变化11
§3.各层温度的日变化16
§4.温度变异与冷热源变异的关系17
§5.温度层结特征18
第三章 气压和风 汤懋苍23
§1.平均气压场的基本特征23
1.冬季23
2.夏季25
§2.气压的年变化和日变化27
1.地面气压的年变化特点27
2.气压场的年变化27
3.地面气压的日变化特点29
4.气压场的日变化29
1.地面风速34
2.地面风向34
§3.青藏高原地面风速和风向的特点34
§4.青藏高原地区平均流场的结构35
1.冬季35
2.夏季36
§5.小结38
第四章 青藏高原及其附近地区的湿度场 沈志宝39
§1.1月湿度分布39
§2.7月湿度分布40
§3.湿度的月际变化42
1.比湿的年较差42
2.比湿的月际变化44
3.干、湿中心的季节变化45
§4.7月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各层湿度场的日变化45
§5.地形对湿度分布的影响48
第五章 降水 高原气候图集会战组49
§1.最大降水高度和年降水量分布特征49
1.最大降水高度49
2.年降水量分布特征50
§2.冬季和夏季的降水分布特征54
§3.降水的季节变化54
§4.降水量的昼夜分配59
第六章 青藏高原季风现象 高由禧62
§1.青藏高原季风现象的特征62
1.青藏高原风场的水平结构63
2.青藏高原风场的垂直结构65
3.青藏高原风场的季节变化67
§2.青藏高原季风的影响69
1.对流云频率及其分布74
§1.对流云74
第七章 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天气现象的气候特征 袁福茂74
2.季节变化77
3.对流云日变化79
§2.雷暴79
1.雷暴日数79
2.雷暴的季节变化82
3.雷暴的日变化82
§3.冰雹82
1.冰雹日数82
2.冰雹的季节变化84
3.冰雹的日变化84
§4.大风84
1.大风日数84
2.大风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87
第八章 青藏高原地区大气边界层的气候特征 高由禧89
§1.青藏高原边界层的影响范围及其季节变化89
§2.青藏高原大气边界层的温、压、风结构和加热作用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92
§3.边界层内中尺度气压系统的特点96
1.月平均等压面图上的中尺度气候系统96
2.青藏高原边界层的天气系统98
§4.青藏高原大气边界层对天气气候的影响100
第九章 青藏高原边界层大气中的切变线和低涡 罗四维102
§1.青藏高原东侧700毫巴图上的切变线102
1.切变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102
2.切变线与锋区的关系106
3.切变线北边小高压的统计特点107
4.切变线和小高压成因的实验解释109
1.切变线的形成过程110
§2.青藏高原上空500毫巴切变线110
2.切变线的热力结构与天气112
3.切变线北侧小高压的统计特征114
4.切变线北侧高压的生成原因114
§3.青藏高原东侧的低涡115
1.青藏高原东侧低涡的一般特点116
2.暖涡的个例分析118
3.青藏高原东侧低涡产生原因120
§4.柴达木盆地低压121
§5.青藏高原主体地区的低涡122
1.低涡的气候特点123
2.低涡的结构与天气123
3.低涡的发生与发展124
4.小结126
第十章 夏季100毫巴青藏高压 罗四维127
§1.100毫巴青藏高压中心、脊线及环流型127
1.高压中心127
2.高压脊线127
3.100毫巴高压环流型128
§2.100毫巴青藏高压流型转换的个例分析129
1.天气形势130
2.热力结构131
3.散度场及垂直速度场132
4.100毫巴高压的三维流场133
§3.100毫巴高压流型转换的原因和物理机制136
1.100毫巴青藏高压与加热场的关系136
2.西风带长波调整与100毫巴流型转换的关系139
§1.高空槽141
第十一章 从气象卫星看青藏高原的天气系统 丁一汇141
§2.青藏高原上的锋面142
§3.青藏高原切变线144
§4.青藏高原上的低涡145
§5.副热带高空急流及其对青藏高原天气的影响146
§6.印度夏季风和季风低压对青藏高原天气的影响149
§7.孟加拉湾风暴对青藏高原天气的影响150
第十二章 珠穆朗玛峰及其邻近地区的天气和天气系统 高登义、沈志宝153
§1.珠穆朗玛峰北坡气象要素的垂直分布及日变化154
1.气温154
2.气压157
3.湿度159
4.降水159
5.珠穆朗玛峰北坡的风160
§2.珠穆朗玛峰北坡局地环流——冰川风165
1.基本特征165
2.形成原因167
3.冰川风与外界天气系统的关系169
§3.珠穆朗玛峰北坡的上升气流172
§4.背风波173
§5.涡旋气流及涡旋云175
§6.珠穆朗玛峰的地形云及其在天气预报中的意义176
1.地形云176
2.地形云在登山时机上的应用178
§7.珠穆朗玛峰北侧峰顶高度附近的中小尺度系统178
1.中小尺度系统的存在181
2.中小尺度系统结构182
4.中小尺度系统成因探讨184
3.中小尺度系统在邻站可能的反映184
第十三章 青藏高原对环流季节变化的影响 宋正山、李国庆186
§1.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温压场变化与高原加热作用的关系186
1.拉萨地区300—500毫巴厚度的逐日演变186
2.沿90°E 300—500毫巴厚度的逐月变化187
3.沿30°N 300—500毫巴厚度的逐月演变188
4.热源高度对温度场形成的作用189
§2.青藏高原附近高空风场演变的特点及解释190
1.青藏高原附近高空西风春夏变化的突变性190
2.青藏高原南侧月平均高空风的一些特点191
3.青藏高原北侧西风的春夏变化193
§3.青藏高原加热作用与环境流场的关系193
1.西风环流的强度与高原上空高压的形成194
2.气流方向与温度场分布的关系195
3.流场与潜热热源的形成196
4.小结197
§4.喜马拉雅山系和珠穆朗玛峰地区对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影响197
§5.青藏高原加热与东风急流的形成和维持198
第十四章 高原及其周围地区的平均垂直环流 叶笃正、杨广基202
§1.冬季高原及其周围地区的平均垂直环流202
1.平均经向环流的特点202
2.纬向垂直环流的特点203
3.三度空间的Hadley环流和Ferrel环流204
§2.夏季高原及其周围地区的平均垂直环流206
1.经向季风环流圈206
2.通过青藏高原的平均经向垂直环流207
3.东西向的平均垂直环流208
4.高原及其邻近地区三度空间流场209
1.质量的输送210
§3.夏季高原上空向四周大气输送的热量和水汽210
2.水汽的输送211
3.感热的输送211
第十五章 夏季青藏高原地区大规模对流活动对平均环流维持的作用 陈章昭213
§1.夏季青藏高原地区的平均环流特点与对流活动情况213
§2.夏季青藏高原上空涡度场的维持214
§3.夏季青藏高原上空水汽收支的维持215
§4.夏季青藏高原上空温度场的维持216
§5.对流系统的作用217
§6.小结219
第十六章 青藏高原在世界环流中的重要性 李国庆、宋正山、叶笃正220
§1.青藏高原——影响全球大气环流的重要因子之一220
§2.青藏高原地区及亚非季风区对流层热状况比较、高原上空温度场的非对称分布221
§3.青藏高原地区、亚非季风区及全球平均经圈环流的比较223
§4.青藏高原地区及北半球平均经圈环流中的能量释放比较225
§5.夏季青藏高原向周围大气的热量传输226
§6.青藏高压与低纬度大气环流的关系227
第十七章 青藏高原动力学 钱永甫、王谦谦、叶笃正232
§1.青藏高原在冬季环流中的动力作用——数值模拟试验232
§2.青藏高原对亚洲夏季环流的动力作用——数值模拟试验233
§3.青藏高原在东亚夏季环流的纯动力作用的数值试验——爬流和绕流的对比234
1.对温压场的影响235
2.对流场的影响239
§4.青藏高原对东亚冬季环流的纯动力作用的数值试验——爬流和绕流的对比241
1.对温压场的影响241
2.对流场的影响245
§5.冬夏环流的对比246
§6.青藏高原纯动力作用下的准地转运动247
§7.青藏高原纯动力作用下的地转适应248
§8.青藏高原对适应过程的影响249
第十八章 流体力学模拟实验 周明煜251
§1.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及其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252
1.青藏高原的分支和阻挡作用252
2.青藏高原对西风槽移动的影响252
3.冬季青藏高原对环流的影响253
§2.青藏高原加热作用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253
1.青藏高压的形成253
2.青藏高压移动规律的模拟254
3.青藏高原地区大型垂直环流结构255
§3.青藏高原在季节变化中作用的模拟256
1.青藏高原的加热作用与西风急流的北撤256
3.青藏高原附近地区流场季节变化的模拟257
2.青藏高原东侧切变线的北移257
§4.青藏高原东南部低涡的生成条件及其移动规律259
§5.青藏高原上对流活动的模拟261
第十九章 总结 叶笃正267
§1.近十几年来我国青藏高原气象学的主要进展267
§2.青藏高原对长期天气过程可能的影响一长期天气预报269
§3.夏季青藏高原与热带海洋的对比272
1.能源的对比272
2.大气的温度层结和湿度层结的对比273
3.对流活动的对比273
4.涡旋结构的对比274
5.相似的原因274
§4.今后的工作275
参考文献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