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1949-2000年中国诗歌研究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1949-2000年中国诗歌研究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22/30240883.jpg)
- 彭金山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80587896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55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574页
- 主题词:诗歌-文学研究-中国-1949~2000
PDF下载
下载说明
1949-2000年中国诗歌研究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卷 评论1
1949年1
1950年1
1951年3
1952年4
1953年5
1954年5
1955年6
1956年9
1957年12
1958年18
1959年29
1960年36
1961年41
1962年43
1963年48
1964年52
1965年55
1966年57
1967年58
1968年58
1969年58
1970年58
1971年58
1972年58
1973年59
1974年62
1975年66
1976年73
1977年89
1978年93
1979年106
1980年121
1981年142
1982年175
1983年204
1984年243
1985年268
1986年283
1987年296
1988年313
1989年327
1990年347
1991年368
1992年387
1993年407
1994年427
1995年442
1996年452
1997年463
1998年483
1999年511
2000年539
中卷 诗集539
1949年557
1950年557
1951年559
1952年561
1953年562
1954年563
1955年564
1956年567
1957年574
1958年580
1959年591
1960年604
1961年610
1962年611
1963年614
1964年617
1965年619
1966年621
1967年622
1968年622
1969年622
1970年623
1971年623
1972年624
1973年626
1974年630
1975年633
1976年637
1977年641
1978年647
1979年652
1980年658
1981年663
1982年667
1983年672
1984年681
1985年689
1986年700
1987年713
1988年726
1989年741
1990年759
1991年782
1992年806
1993年828
1994年858
1995年878
1996年894
1997年907
1998年922
1999年936
2000年951
下卷 思潮论争新诗的民族形式问题讨论概述&刘同涛 967
新诗歌的一些问题&《文艺报》编辑部 968
关于诗歌的一些意见&郭沫若 977
我对于新诗的意见&冯雪峰 978
话说新诗&何其芳 982
台湾“现代派”诗歌论争概述&党鸿枢 990
现代派六大信条&纪弦 991
新诗向何处去&覃子豪 992
文化沙漠中多刺的仙人掌—对于言曦《新诗闲话》的商榷&余光中 998
现代诗的名与实&余光中 1003
现代派运动与我&林享泰 1007
围绕何其芳《回答》的论争概述&赵志 1012
要以不朽的诗篇来讴歌我们的时代——读何其芳诗《回答》&盛荃生 1013
这不是我们期待的回答&叶高 1016
不健康的感情——何其芳同志的诗《回答》读后感&曹阳 1017
为《回答》辨护&清一 1019
“批评家周末”:重读何其芳《回答》&《诗探索》编辑部 1023
新诗与传统问题的讨论概述&杜祥 1031
新诗从旧诗能学习得些什么&朱光潜 1032
新诗不容抹煞&沙鸥 1035
对新诗问题的意见&《光明日报》社 1037
我们应该怎样继承传统来创作民族形式的新体诗&龙榆生 1041
诗与传统及其他&高加索 1045
关于“新民歌”的论争概述&张明廉 1048
大规模地收集全国民歌&《人民日报》社 1050
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周扬 1052
就当前诗歌中的主要问题答《诗刊》社问&郭沫若 1058
写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诗&袁水拍 1065
关于民歌和“开一代诗风”&贺敬之 1067
民歌为新诗开辟了道路&田间 1072
新诗发展道路问题论争概述&郭国昌 1075
关于新诗的“百花齐放”问题&何其芳 1076
对于新诗发展问题的几点看法&卞之琳 1080
与何其芳、卞之琳同志商榷&宋垒 1082
在新事物面前&张光年 1084
中国格律诗的传统和现代格律诗的问题&王力 1091
谈新诗格律&朱光潜 1102
新诗的道路问题&沙鸥 1106
关于叙事诗创作的讨论概述&彭岚嘉 1112
漫谈叙事长诗&徐迟 1113
论叙事诗的创作&郝作 1116
漫谈叙事诗&《星火》编辑部 1122
叙事诗的剪裁&李元洛 1127
围绕郭小川《望星空》的论争概述&张树铎 1130
评郭小川的《望星空》&华夫 1131
谈《望星空》&萧三 1133
一九五九年的若干问题&郭小川 1135
为《望星空》一辩&郭久麟 1135
理当为《望星空》恢复名誉&公刘 1137
新诗的民族化与群众化论争概述&邓士伟 1147
新诗民族化群众化问题初探&安旗 1148
新诗发展源流说质疑&苏恒 1155
关于诗歌的民族化群众化问题——给诗刊的一封信&郭沫若 1161
诗歌民族化群众化的正确道路——论新诗必须在批判地继承古典诗歌和民歌的基础上发展&柏青 1163
新诗与样板戏关系讨论概述&郭国昌 1168
新诗创作要向革命样板戏学习&闻哨 1169
试谈抒情诗学习革命样板戏&尹在勤 1171
学革命样板戏 开一代新诗风&施仲屏 1173
新诗学习革命样板戏的优秀成果——诗报告《西沙之战》读后&曦虹 1179
围绕小靳庄诗歌的讨论概述&杨小兰 1181
新型的农民 崭新的诗篇&张继尧 1182
新诗千首歌万里&吴火 1187
遍地英雄遍地歌&吴功正 1190
小靳庄是怎样开展诗歌创作活动的&天津市文化局 1192
新诗的现状与展望讨论概述&彭金山 1196
有益的探讨 丰硕的收获&张炯 1197
新诗应该受到检验&艾青 1202
新诗的进步&谢冕 1205
当前新诗的几个问题&沙鸥 1211
新诗的繁荣和危机&刘登翰 1216
关于“朦胧诗”的论争概述&张敬文 1223
在新的崛起面前&谢冕 1224
令人气闷的“朦胧”&章明 1226
关于“朦胧诗”&臧克家 1230
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孙绍振 1232
崛起的诗群&徐敬亚 1236
给徐敬亚的公开信&程代熙 1257
“新边塞诗”问题讨论概述&彭金山 1263
对形成“新边塞诗”的设想&周涛 1264
“边塞诗”的出新与“新边塞诗派”&高戈 1266
新边塞诗的审美特色与当代性——杨牧、周涛、章德益诗歌创作评断&周政保 1271
“新边塞诗”流变概观&彭金山 1277
汉语与现代诗歌问题讨论概述&程小强 1286
一只没有壳的气球——读《当代诗歌》1987年1月号&叶延滨 1287
语言的奴隶与诗的自觉——谈非非主义的语言意识兼答一位批评者&周伦佑 1290
试论汉语诗的某些传统与艺术特点——新诗能向古典诗歌学什么&郑敏 1295
回顾现代汉语&陈东东 1305
诗言体&于坚 1310
“女性诗歌”问题讨论概述&杨小兰 1324
女性诗歌笔谈&《诗刊》社 1325
由美丽的忧伤到解脱和粗放——新时期女性诗歌嬗变形态内窥&程光炜 1343
新时期女性诗歌:嬗变与反思&李毅梅 1348
个人化写作问题讨论概述&王建光 1355
个人化与私人化&崔卫平 1356
夜莺在它自己的时代——关于当代诗学&王家新 1359
丰富又贫乏的年代——关于当前诗歌的随想&谢冕 1366
我理解的90年代:个人写作、叙事及其他&孙文波 1371
知识分子与民间写作论争概述&王建光 1378
穿越汉语的诗歌之光&于坚 1379
诗歌内部的真相&谢有顺 1389
致谢有顺君的公开信&唐晓渡 1393
从一场濛濛细雨开始&王家新 1398
思考比谩骂更重要&西川 1405
关于网络诗歌的讨论概述&王建光 1408
互联网时代的中文诗歌&桑克 1409
“网络”诗歌的前世今生&尹小松 1417
新媒体与当代诗歌创作&吴思敬 1422
网络诗歌的大众文化特征分析&张立群 1425
后记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