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差距与赶超 中国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比较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差距与赶超 中国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比较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9/32884054.jpg)
- 郭克莎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 ISBN:7507412822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74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03页
- 主题词:工业经济(学科: 经济发展 学科: 对比研究 地点: 中国 地点: 外国) 工业经济 经济发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差距与赶超 中国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比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研究目的与分析角度选择1
图表1
总序 李扬1
第1章 中国工业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及对策1
第1章 中国工业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及对策1
1.2 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国际比较4
表1-1 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7
表1-2 中国1998年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与若干国家之比9
推荐序 周淑莲9
表1-3 以购买力平价换算的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12
表1-4 制造业增加值率的国际比较15
表1-5 制造业中劳动报酬占增加值比重的国际比较18
表1-6 我国制造业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小或有比较优势的行业20
1.3 制造业经济效益的国际比较21
表1-7 我国制造业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或有双重劣势的行业21
表1-8 中国与美、日、德制造业主要经济指标的比较24
1.4 我国大中型企业与“世界500强”的差距比较27
表1-9 1998年中国大中型企业与“世界500强”的主要经济指标比较30
表1-10 中国大中型企业与“世界500强”相比差距较小或有比较优势的行业33
表1-11 中国大中型企业与“世界500强”相比差距较大或有明显劣势的行业34
1.5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差距比较35
表1-12 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制成品出品比重的国际比较(1997年)36
1.6 工业投入质量的差距分析37
表1-13 制造业中企业平均生产规模的国际比较39
表1-14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生产设备达到国际水平的比重42
表1-15 科技人员比重和R D经费的国际比较45
表1-16 某些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的国际比较(1997年)47
1.7 我国工业缩小国际差距的途径48
本章参考文献54
第2章 机械工业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及对策55
第2章 机械工业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及对策55
2.1 机械工业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56
表2-1 机械工业产值的国际比较58
表2-2 机床产值的国际比较59
表2-3 机构工业增加值的国际比较60
表2-4 汽车产量的国际比较61
表2-5 机械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62
表2-6 机械工业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国际比较65
表2-7 机械工业中间投入生产率的国际比较66
表2-8 机械工业工资生产率的国际比较68
表2-9 工程机械行业若干国内外企业的比较69
表2-10 机床行业若干国内外企业的比较69
表2-11 电工机械行业若干国内外企业的比较70
表2-12 汽车行业若干国内外企业的比较71
表2-13 机械工业技术发展状况的国际比较72
表2-14 中国与日本机械工业的研究开发经费额及其占销售额比例的比较73
表2-15 中国与日本的数控机床拥有量及其机床数控化率的比较75
表2-16 中国与日本的数控机床产值率及加工中心产值率的比较75
表2-17 机电产品出口额及其占世界机电产品出口总额比例的国际比较76
表2-18 机床产品出口额及其占世界机床产品出口总额比例的国际比较77
表2-19 机电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的国际比较78
表2-20 机床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的国际比较79
2.2 我国机械工业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及其影响79
2.3 缩小我国机械工业差距的主要途径83
本章参考文献87
3.1 中国电子工业的发展进程88
第3章 电子工业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及对策88
第3章 电子工业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及对策88
3.2 中国电子工业与国际水平的差距93
图3-1 1998年世界电子工业生产分布94
图3-2 199年世界电子工业市场分布95
表3-1 1998年主要国家和地区电子产品产值96
表3-2 我国与主要国家或地区电子工业劳动生产率比较100
3.3 缩小我国电子工业与国际水平差距的途径108
本章参考文献112
第4章 轻纺工业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及对策113
第4章 轻纺工业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及对策113
4.1 食品工业113
表4-1 食品工业主要指标的国际比较114
4.2 饮料工业117
表4-2 饮料工业主要指标的国际比较118
表4-3 进入1998年世界500强的5大饮料企业121
表4-4 先进国家纺织业生产指数122
4.3 纺织工业122
表4-5 纺织工业主要指标的国际比较124
表4-6 纺织业若干技术指标的国际比较126
4.4 服装工业127
表4-7 服装工业主要指标的国际比较128
4.5 制鞋工业130
表4-8 制鞋工业主要指标的国际比较131
4.6 造纸工业133
表4-9 造纸工业主要指标的国际比较134
表4-10 1998年世界500强中的森林和纸制品企业137
4.7 轻纺工业缩小国际差距的途径138
表4-11 进入1998年世界500强的10大食品企业140
本章参考文献145
第5章 石化工业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及对策146
第5章 石化工业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及对策146
5.1 中国石化工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比较147
表5-1 中国石油及石化产品生产能力(产量)居世界位次149
表5-2 1998年我国主要石化产品生产能力、产量与美国的比较150
表5-3 世界最大的15家合成橡胶生产公司151
表5-5 美国化工生产指数153
表5-4 世界主要国家塑料人均消费量153
表5-6 我国1996年主要石化产品最大生产企业与国际同行业前10名企业的比较155
表5-7 世界10大乙烯生产装置与我国最大生产装置的比较156
表5-8 世界10大石化企业与中国10大石化企业原油加工能力比较157
表5-9 世界炼厂主要炼油装置的技术经济指标158
表5-10 中国炼油工业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59
表5-11 1998年我国炼油企业的成本费用与国外比较160
表5-12 我国石化企业经济效益160
表5-13 1997年进入世界500强的化学公司的经济效益162
表5-14 中国与美国化工及相关产品进出口额比较163
表5-15 我国石化产品进口金额164
表5-16 我国石化产品出口金额165
表5-17 我国主要石化产品净进口量及与国内产量比重165
表5-18 世界10大橡胶进出口国和地区166
表5-19 世界500强化学公司生产率指标168
表5-20 我国主要石化企业的生产率指标169
5.2 我国周边地区石化工业的发展情况171
表5-21 新加坡炼油能力173
表5-22 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乙烯需求情况175
5.3 加入WTO对中国石化工业的影响176
5.4 我国石化工业落后的原因及缩小差距的对策177
本章参考文献182
第6章 医药工业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及对策183
第6章 医药工业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及对策183
6.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药工业发展状况183
表6-1 1997年我国医药工业主要行业发展情况185
6.2 中国医药工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190
表6-2 1994—1998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情况190
表6-3 中国与美国医药制造业集中度比较192
表6-4 1996年我国和世界最大的20家制药企业比较194
表6-5 主要国家和地区医药制造业企业平均规模比较196
表6-6 主要国家和地区医药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比较198
表6-7 主要国家和地区医药制造业效率工资水平比较199
表6-8 1995年我国大中型医药工业企业主要工业生产设备技术状况200
表6-9 1995年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医药企业主要工业生产设备出厂年代202
表6-10 我国医药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优质品率203
表6-11 我国生产的主要医疗器械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205
表6-12 欧、美、日主要医药公司比较208
表6-13 我国与美国、日本基因工程药物实现商业化时间比较210
表6-14 1992年日本医药公司在海外建立的R D设施211
6.3 中国医药工业低水平扩张所造成的影响212
表6-15 1997年世界主要制药公司主要品种的销售额214
表6-16 1999年我国中药进出口情况217
表6-17 我国医药工业销售利润率和资金利润率的变化218
表6-18 1998年进入世界500强的13家制药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和资金利润率219
6.4 中国医药工业缩小国际差距的主要途径220
本章参考文献224
第7章 高技术产业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及对策226
7.1 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比较226
第7章 高技术产业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及对策226
表7-1 1997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基本情况232
表7-2 1994-2000年度我国国际竞争力及8项要素名次236
7.2 高技术产业化的国际比较240
7.3 加快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246
7.4 几点认识256
本章参考文献258
第8章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背景和意义259
8.1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市场条件259
第8章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背景和意义259
表8-1 主要发达国家人均收入与汽车拥有率的变动关系261
表8-2 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原计划经济国家人均收入与汽车拥有率的变动关系264
表8-3 中国人均GDP的变化预测268
表8-4 世界主要国家在相同人均收入阶段的汽车拥有率(低限与高限)269
表8-5 中国按人均收入水平衡量应当达到的汽车拥有量(低限与高限)270
表8-6 世界主要国家在与中国2010年人均收入水平相近年份的汽车拥有率(各种平均数)271
表8-7 中国2010年按人均收入水平预测的汽车拥有量272
表8-8 私人汽车拥有量的区域特点275
8.2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经济技术条件276
表8-9 中国与主要汽车生产国的投资能力比较278
表8-10 中国与主要汽车生产国的科技人才比较281
表8-11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车路关系比较282
8.3 汽车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285
表8-12 若干发达国家汽车工业与制造业的增加值率差别比较286
表8-13 若干发达国家汽车工业与主要相关工业的预投入对比关系288
表8-14 中国汽车工业对主要上游产业的直接需求、完全需求及由此带来的增加值288
表8-15 若干发达国家汽车工业与主要相关服务业的预投入对比关系290
表8-16 若干发达国家汽车产业直接就业与间接就业的关系292
表8-17 中国汽车产业直接就业与间接就业的关系294
本章参考文献298
附录1 21世纪初期中国工业的增长与结构变动300
附录2 “十五”期间我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326
附录3 比较优势与我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的选择343
附录3参考文献362
后记363
ABSTRACT367
CONTENTS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