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渗碳淬火实用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渗碳淬火实用技术
  • (日)内藤武志著;陈祝同,刘惠臣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15033·5665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渗碳淬火实用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页1

1. 渗碳操作1

1.1 渗碳表面硬化法1

1.1.1 作为表面硬化法的渗碳处理1

1.1.2 渗碳的历史2

1.1.3 渗碳的种类和特点2

1.2 气氛发生炉6

1.2.1 气氛发生炉6

1.2.2 原料气6

1.2.3 气氛发生炉的结构7

1.2.4 运载气体的制法10

1.2.5 发生炉的气体反应11

1.2.6 发生炉气体的性质13

1.2.7 发生炉可控气氛的自动调节23

1.3 周期作业气体渗碳29

1.3.1 周期作业气体渗碳炉的种类29

1.3.2 渗碳炉内的反应30

1.3.3 碳的扩散32

1.3.4 周期作业渗碳炉的操作方法37

1.3.5 碳浓度分布和渗碳扩散时间49

1.3.6 扩散气氛对碳浓度分布的影响54

1.3.7 最佳渗碳时间和扩散时间57

1.3.8 表面碳量的变动62

1.3.9 其他主要原因64

1.3.10 扩散处理后碳浓度的变化68

1.3.11 防止变动的措施70

1.3.12 周期作业炉的自动气氛控制70

1.3.13 确定最佳渗碳条件的方法74

1.4 连续作业气体渗碳炉77

1.4.1 概要77

1.4.2 连续作业气体渗碳炉的结构77

1.4.3 连续作业气体渗碳炉的规格80

1.4.4 操作实例83

1.4.5 质量方面的注意事项85

1.5 滴注式渗碳91

1.5.1 背景91

1.5.2 滴注式渗碳炉91

1.5.3 滴注式炉的结构92

1.5.4 使用的气体93

1.5.5 渗碳反应和碳势94

1.5.6 气氛控制96

1.5.7 操作实例98

1.5.8 操作上的注意事项102

1.6 真空渗碳103

1.6.1 真空渗碳的沿革103

1.6.2 真空渗碳炉的结构104

1.6.3 真空渗碳的原理106

1.6.4 真空渗碳的特点111

1.6.5 真空渗碳作业116

1.6.6 真空渗碳处理件的机械性能119

1.7.1 背景122

1.7 高碳渗碳122

1.7.2 高碳渗碳概述124

1.7.3 碳化物的生成125

1.7.4 高碳渗碳操作128

1.7.5 碳势的控制129

2. 渗碳钢的热处理134

2.1 渗碳用钢134

2.1.1 渗碳钢的标准134

2.1.2 原钢材的基本性能144

2.2 渗碳层的热处理特性157

2.2.1 渗碳层的相变行为158

2.2.2 渗碳层的硬度163

2.2.3 渗碳层的组织167

2.2.4 回火硬度168

2.2.5 直接淬火和再加热淬火171

2.2.6 一次淬火和二次淬火173

2.3 渗碳钢的残余奥氏体176

2.3.1 γR有益说177

2.3.2 γR有害说178

2.3.3 使用条件说179

2.3.4 渗碳渗氮后γR的性质180

2.3.5 关于γR小结183

2.4 渗碳钢的快速热处理184

2.4.1 快速热处理的概念184

2.4.2 快速热处理的特点188

2.4.3 快速热处理的方法189

2.4.4 快速热处理件的机械性能190

2.5 渗碳钢的晶界氧化192

2.5.1 晶界氧化192

2.5.2 表面附近的合金元素193

2.5.3 晶界氧化层的硬度194

2.5.4 晶界氧化的生成机理195

2.5.5 冷却速度和硬度196

2.5.6 机械性能197

2.5.7 残余应力199

2.5.8 防止晶界氧化缺点的措施及其检验199

2.6 高浓度钢的热处理202

2.6.1 热处理方法202

2.6.2 热处理质量203

2.6.3 机械性能207

2.7 渗碳钢的回火209

2.7.1 回火的机理209

2.7.2 第一阶段的研究210

2.7.3 回火在工业上的意义211

2.7.4 低温回火的特性213

2.7.5 结论219

3. 渗碳钢的热处理设计220

3.1 热处理设计220

3.1.1 热处理设计的抉择220

3.1.2 渗碳钢的选择220

3.1.3 基体硬度221

3.1.4 渗碳层的硬度222

3.1.5 渗碳层硬度的推算224

3.2 齿轮的热处理设计227

3.2.1 齿轮热处理设计的抉择227

3.2.2 齿轮损伤的分类227

3.2.3 要求的特性228

3.2.4 点蚀和剥落229

3.2.5 齿面接触点上的应力分布231

3.2.6 剥落的发生机理及其防止措施233

3.2.7 点蚀的发生机理238

3.2.8 点蚀的各种因素和防止措施241

3.2.9 齿根的弯曲强度246

3.2.10 小结248

4. 渗碳钢的检查250

4.1 检查的目的250

4.2.1 含碳量251

4.2 影响渗碳钢强度的因素251

4.2.2 硬度253

4.2.3 组织253

4.3 残余奥氏体的测定方法254

4.3.1 定量方法254

4.3.2 X射线衍射定量法254

4.5 渗碳材料的强度评价257

4.5.1 硬度257

4.4 由晶界氧化引起的不完全淬火层257

4.5.2 残余奥氏体量258

4.5.3 回火温度258

4.5.4 X射线半高宽度258

4.6 维修和安全259

4.6.1 发生炉259

4.6.2 渗碳炉259

4.6.3 油槽259

金相组织及照片2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