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经济地理概论 修订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经济地理概论 修订版
  • 孙敬之主编;刘再兴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7100014611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790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80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经济地理概论 修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1

第一章 绪论1

第二章 影响中国生产布局的基本条件8

一、自然条件复杂多样8

二、矿产水力资源丰富14

三、人口众多18

四、生产力已达到的水平不高,地区差异显著25

第三章 建国以来生产发展和布局的主要成就31

一、增长速度较快,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31

二、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具有相当水平的工业—农业国37

三、生产分布有了显著改进41

第四章 生产发展和布局中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49

一、在正确确定建设规模的同时,调整投资的地区分配比例49

二、因地制宜,调整地区产业结构54

三、根据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扬长避短,合理安排资源的开发利用布局63

(一)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布局63

(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69

四、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72

五、实行由粗放向集约经营的战略转变,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国民经济77

第二篇 工业地理79

第五章 中国近代工业地区分布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基本特征79

一、支配旧中国工业布局的基本条件79

二、旧中国工业分布演变的历史过程80

三、旧中国工业地区分布的基本特征90

第六章 新中国工业的发展和布局95

一、工业结构的变化95

二、工业地区分布的变化102

(一)工业偏集沿海的状况有所改变103

(二)工业点、工业企业在全国范围内逐步铺开111

(三)地区工业组合有所改善115

(四)工业生产相对地向原、燃料产地靠拢119

(五)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兴起,给全国工业布局系统注入了新的因素与活力121

第七章 能源工业126

一、我国的能源资源126

二、能源工业结构129

三、能源产销平衡状况134

四、一次能源的开发布局139

(一)煤炭资源的开发布局139

(二)水力资源的开发布局148

(三)油气资源的开发布局156

五、二次能源工业的建设布局167

第八章 冶金工业175

一、我国冶金工业体系的建立175

二、钢铁工业177

(一)我国的钢铁资源177

(二)钢铁工业的总体布局178

(三)钢铁工业的内部结构187

(四)钢铁工业的规模结构191

(五)钢铁企业的布点类型193

三、有色冶金工业195

(一)重有色金属工业202

(二)轻有色金属工业207

(三)稀有金属工业208

第九章 机械工业214

一、我国机械工业发展和地区分布的变化215

二、主要机械工业部门的地区分布223

(一)重型机械制造业223

(二)精密与复杂机械制造业228

(三)专用机械制造业241

第十章 化学工业256

一、我国化学工业发展特点及地区分布的变化256

二、酸碱工业261

三、化肥工业269

(一)氮肥269

(二)磷肥272

(三)钾肥273

四、有机化学工业278

第十一章 纺织工业287

一、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和地区分布的变化287

二、棉纺织工业292

三、毛麻丝绢纺织工业296

(一)毛纺织工业297

(二)麻纺织工业298

(三)丝绢纺织工业300

四、进一步发展纺织工业的途径303

五、纺织工业的地区差异307

第十二章 轻工业311

一、建国后轻工业的发展和地区分布的改进311

二、食品工业327

(一)制糖工业331

(二)盐业338

三、造纸工业343

第十三章 中国主要工业区351

一、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工业区352

二、以制造工业为主的工业区354

三、原材料和加工工业都比较发展的工业区357

第三篇 农业地理363

第十四章 中国农业开发的历史过程和特点363

一、农业地区分布的历史演变363

二、旧中国农业生产与分布的基本特点370

第十五章 新中国农业生产与布局特点377

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广与农村经济改革378

二、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383

三、农业生产与布局的基本特点387

(一)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387

(二)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392

(三)农业生产结构有了调整393

(四)农村经济的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有所提高399

(五)农业地区分布渐趋合理402

第十六章 中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和利用途径406

一、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406

二、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410

三、合理利用土地,发挥土地潜力415

四、主要土壤类型、分布规律及利用方向424

第十七章 粮食作物431

一、粮食生产结构431

二、粮食生产的基本特点436

三、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与分布441

(一)水稻441

(二)小麦455

(三)大豆464

(四)杂粮468

第十八章 经济作物475

一、经济作物的生产特点476

二、纤维原料作物478

(一)棉花478

(二)麻类作物489

(三)桑蚕业493

三、油料作物498

(一)花生499

(二)油菜503

(三)芝麻504

(四)其他油料作物505

四、糖料作物507

(一)甘蔗509

(二)甜菜512

五、烟茶作物514

(一)烟草514

(二)茶518

六、果树522

七、热带经济作物526

第十九章 林业531

一、我国现有森林资源状况和特点533

二、主要林区的森林资源539

(一)东北、内蒙古林区540

(二)西南林区546

(三)南方林区546

(四)北方零散林区548

三、林业存在的问题与发展途径549

四、自然保护区建设555

第二十章 畜牧业559

一、畜牧业现状559

二、主要牲畜的发展和分布566

(一)大牲畜饲养业566

(二)小牲畜饲养业571

(三)家禽饲养业576

三、畜牧业生产类型578

(一)放牧畜牧业地区578

(二)农区畜牧业地区581

(三)半农半牧地区584

(四)城郊畜牧业地区585

四、畜牧业基地的建设585

第二十一章 渔业589

一、渔业资源及其主要特点589

二、渔业生产概况和当前的主要问题592

三、海洋渔业597

四、淡水渔业603

第二十二章 农业分区610

一、东北区615

一、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618

三、黄淮海区621

四、黄土高原区623

五、长江中下游区626

六、西南区630

七、华南区633

八、甘新区636

九、青藏区639

十、海洋水产区642

第四篇 交通运输地理645

第二十三章 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地区分布的变化645

一、旧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及其特征645

二、新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656

三、加快发展交通运输业的途径661

第二十四章 铁路网布局666

一、我国铁路建设的发展666

二、铁路网的形成672

三、进一步发展我国铁路运输的途径680

第二十五章 水运网布局687

一、优越的航运条件687

二、我国水运业的发展和主要航线689

三、我国的港口建设和主要港口697

第二十六章 公路、航空和管道网布局721

一、公路网布局722

二、航空网布局727

三、管道布局730

第二十七章 旅客和货物运输布局733

一、旅客运输733

二、货物运输735

三、大宗物资的流量流向738

(一)煤炭运输738

(二)石油运输739

(三)钢铁及矿石运输741

(四)木材运输741

(五)粮食运输742

第五篇 经济中心和区域差异745

第二十八章 经济中心745

一、我国经济中心的形成和发展746

二、我国经济中心的规模结构和发展趋势752

(一)特大型的综合性经济中心757

(二)工业中心760

(三)交通运输枢纽762

(四)特种经济中心763

第二十九章 区域差异773

一、地区生产发展条件773

二、地区生产特点775

三、地区发展方向782

主要参考文献7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