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单位中国 社会调控体系重构中的个人、组织与国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单位中国 社会调控体系重构中的个人、组织与国家
  • 刘建军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ISBN:7201033832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673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704页
  • 主题词:外交/国际关系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单位中国 社会调控体系重构中的个人、组织与国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理论与方法3

第一章 单位:国家与个人的联结点3

一、单位: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4

二、单位的三种面貌与特色18

三、单位研究中的八种视角21

四、本书的研究方法33

五、单位概念之界定39

六、本书的资料来源51

第二章 社会资源总量不足与社会调控方式的再造:单位的现代化意义53

一、“革命后社会”的整合:秩序的重建与现代化基础的确立54

二、单位:社会资源总量不足与社会调控体系的重建59

三、新权威之社会基础的确立:合法性的重构64

四、中间组织的发达69

五、权威的重建与归属74

第三章 单位扩充社会资源总量之能力的衰减:中国城市社会现代化的意外后果78

一、单位扩充社会资源总量之能力衰减的动因79

二、单位依附属性的历史根源:中西之别85

三、单位依附属性的文化根源103

四、个人--单位--国家之间的依附链条106

五、单位依附属性的反向后果:单位主权的兴盛112

第二部分 发源与构建127

第四章 “革命后社会”的统合与联结:单位制的构建127

一、“革命后社会”的统合与联结:单位制的逻辑起点128

二、革命时期的制度创新:单位制的历史起点139

三、中国共产党的开国定制思想:单位制的理论起点143

四、社会资源总量的扩充:单位制的实践起点147

第五章 单位体制的价值指向及其模式借鉴162

一、单位:新集体主义的承载者163

二、单位制:雇佣劳动制度的替代者170

三、单位中国:苏联集权模式的中国化176

第三部分:结构与制度185

第六章 单位办社会:单位之构成185

一、单位办社会:单位的膨胀与社会的萎缩187

二、微型“社会”:单位内部的部门构成191

三、“社会化的家族系统”:单位内部的角色构成203

四、单位主权的物理基础:单位内部的物质资源构成207

第七章 权威机制与幕后机制的弥合:单位内部之运作212

一、单位承受的压力及其内部分化:单位内部运作机制的源头213

二、权威机制之一:单位在科层结构中的作用215

三、权威机制之二:单位在政党组织结构中的动作220

四、权威机制之三:单位在职工制度化压力结构中的运作222

五、幕后机制之一:单位在伦理结构中的运作225

六、幕后机制之二:单位在派系结构中的运作230

七、单位成员对权威机制与幕后机制的双重认同236

八、权威机制的制度基础和伦理基础240

第八章 单位等级与伞状结构247

一、新政治秩序:单位等级体制的确立248

二、单位制中的伞状结构:纵向贯通与横向闭合254

三、单位的等级:在社会调控体系中的定位260

四、单位等级制中自上而下的两个平等系统265

第九章 压力型体制:单位体制之运转271

一、压力型体制:单位制运作的动力272

二、单位体制中的封闭秩序278

三、政党组织的思想调控与人事调控:单位制中政治化的调控体系284

四、行政保护机制和行政扩张机制:单位利益的实现方式289

五、单位的显性依附和隐性抗拒:压力型体制的矛盾后果292

六、压力型单位体制中的二律背反299

第四部分 功能307

第十章 公共职能向单位中的压缩:单位全能性的确立307

一、身份制在社会调控体系中的制度性表达:单位全能性的政治缘由308

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单体化经营:单位全能性的经济缘由315

三、生产功能320

四、吸纳功能322

五、安抚功能327

六、联结功能328

七、供给功能330

八、动员功能341

九、保护功能342

十、落实功能343

十一、证明功能345

十二、塑造功能347

第十一章 市场化进程中单位功能的分解与增生350

一、单位的全能性:社会资源的无限沉淀与再生能力的递进萎缩351

二、市场化进程中单位功能的分解与增生356

三、单位功能的分解:以社会调控体系的重构为中轴360

四、单位功能的增生:以社会资源总量的扩充为中轴367

第五部分 流变375

第十二章 单位体制中的权限调整375

一、单位体制中资源控制权的转移376

二、伞状结构的扩展与缩减378

三、单位体制中权限调整的两个循环:1957—1979380

四、还权于企业:单位体制中未完成的改革388

五、行政、事业单位:资源再分配体制变迁的考察401

第十三章 单位对市场化冲击的应对407

一、单位与市场408

二、单位应对市场化冲击的措施415

三、单位在市场化进程中的命运427

第十四章 单位的制度性差异与经营性差异434

一、传统体制中单位的制度性差异435

二、过渡时期单位制度性差异的扩展441

三、经济单位间制度性差异和经营性差异的交织450

四、单位制度性差异的扩展所引发的震荡效应458

五、单位制度性差异扩展的社会后果463

第十五章 单位体制之困境477

一、资源困境477

二、制度困境480

三、功能困境484

四、文化困境486

第六部分 结论505

第十六章 单位的矛盾组合:对单位的一种文化解析505

一、单位:控制辩证法中的矛盾组合体506

二、国家与社会的合一508

三、善与恶的交织515

四、首属群体与次属群体的融合517

第十七章 从单位到社会:社会调控体系的再造521

一、革命后社会调控体系中的内在矛盾:单位制生命力的受阻522

二、个人与单位获取社会资源渠道的多元化:单位体制变革的前提530

三、从单位到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调控系统的再造534

四、社区:新社会调控机制的生长及其对单位的功能性补充539

第十八章 组织创新与中国的现代化554

一、单位体制价值指向的提升与内在逻辑的更新555

二、市场化进程中单位体制的有限突破560

三、组织创新与中国的现代化566

四、单位:消解还是强化?569

附录577

案例1:安徽:安庆扬工集团 王康577

案例2:云南:昆明卷烟厂 程利民594

案例3:湖南:××大学 谢志岿629

案例4:北京:宣武区残疾人联合会 朱健刚648

参考文献659

后记6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