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衣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缪良云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 ISBN:7806460578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842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882页
- 主题词:服饰-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衣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1
历史篇7
一、上古服饰7
(一)原始纺织8
1. 原始纺织材料--植物纤维的采集与加工8
2. 丝织物的出现9
3. 原始的织造工艺9
(二)先民服饰10
1. 先民的衣式10
2. 先民的发式10
3. 首饰雏形11
二、商周服饰12
1. 纺织技术的发展13
2. 染色、彩绘的普及13
(一)商周的纺织技术和染、绣装饰13
3. 刺绣工艺日趋成熟14
(二)商代服饰15
1. 衣着以素朴为尚15
2. 服装形制--上衣下裳15
3. 首服与足服16
(三)中国冠服制度16
1. 中国冠服制度的建立16
2. 祭服之制--六冕与六服16
3. 凶服之制18
4. 冑甲之制19
(四)春秋战国服装形制的变化20
1. 深衣出现20
2. “百家争鸣”导致列国服饰异俗22
3. 赵武灵王变服,胡服羼人23
(一)秦汉服饰的演变24
1. 曲裾深衣被直裾襜褕所取代24
三、秦汉服饰24
2. 袍服普及,襜褕消亡26
3. 裤的种类日益增多27
4. 蔽膝之制28
5. 女子首服29
(二)秦汉服饰制度31
1. 巾冠制度31
2. 佩缓制度33
3. 铠甲制度34
四、魏晋南北朝服饰36
(一)汉族与北族服饰的融合36
1. 北魏孝文帝改制36
2. 西北少数民族服饰对汉族的影响36
(二)社会意识形态在衣着上的反映38
1. 服装上的“魏晋风度”38
2. 女装由质朴趋向于奢华38
1. 男子崇尚扎巾40
(三)男女装束习尚40
2. 妇女发髻、薄鬓和假髻41
3. 形形色色的木屐42
(四)铠甲与战争同步发展44
1. 筒袖铠44
2. 两裆铠44
3. 明光铠44
五、隋唐五代服饰45
(一)唐代服饰及其发展的社会物质45
1. 中外交流频繁45
2. 胡服影响日盛46
3. 丝织物织造水平空前47
(二)隋唐服制47
1. 袍衫之制48
2. 幞头之制49
3. 甲胄之制50
1. 从羃?到帷帽51
(三)隋唐五代衣饰习尚51
2. 妆饰成风53
3. 发髻鼎盛55
4. 半臂流行56
5. 披帛习尚57
6. 裙式种种58
六、宋代服饰59
(一)程朱理学对宋代服饰的影响59
(二)宋代服饰制度60
1. 宋代冠服制度的更迭60
2. 首服之制60
3. 袍衫之制62
4. 腰带之制62
5. 佩鱼和借服之制62
6. 命妇服制63
1. 女装多因旧习64
(三)宋代衣饰习尚64
2. 发髻装饰冠梳65
3. 簪花风习66
4. 蔽面之俗67
七、辽金元服饰67
(一)辽代服饰68
1. 辽代冠服制度68
2. 男女喜着长袍68
3. 契丹人崇尚髡发69
(二)金代服饰69
1. 金代服饰特征70
2. 金代服制70
(三)元代服饰71
1. 元代冠服制度71
2. 元人首服72
1. 职官服制74
(一)明代服饰的制度74
八、明代服饰74
2. 命妇服制76
(二)明代衣饰习尚78
1. 男子喜用巾帽78
2. 形形色色的士庶男子便服80
3. 丰富多采的妇女服装款式81
4. 妇女发髻82
5. 抹额风情83
九、清代服饰84
(一)清代冠服制度84
1. 象征皇权的龙袍85
2. 礼服之制85
3. 礼冠之制88
4. 佩饰之制90
(二)清代衣饰习尚91
1. 士庶男子装束91
2. 满、汉妇女服装93
3. 妇女首服95
4. 妇女足服96
5. 挂佩之俗97
十、近代服饰99
(一)太平天国的冠服制度99
1. 发饰冠帽之制99
2. 服装之制100
3. 鞋履之制101
(二)民国服饰101
1. 清末民初西洋文化的东渐与服制的变革101
2. 民国男子服饰102
3. 民国女子服饰103
类别篇107
一、中国服饰的分类107
(一)服饰类别的形成因素107
1. 自然因素107
2. 社会因素108
(二)中国服饰的分类原则109
1. 传统服饰分类109
2. 现代服饰分类114
二、中国服装的类别114
(一)首服114
1. 冠类114
2. 巾类129
3. 帽类141
4. 盔类149
(二)上衣150
1. 袍类150
2. 衣类155
3. 衫类176
4. 袄类179
5. 褂类180
6. 帔类183
7. 背心(马甲、坎肩)184
8. 兜类187
(三)下裳188
1. 裙类188
2. 裤类192
(四)足服194
1. 舄类194
2. 屦类194
3. 履类195
4. 靴类198
5. 鞋类202
6. 屐类206
7. 袜类207
(五)配件209
1. 肩颈配件209
2. 腰腹配件210
3. 带类211
4. 带扣类216
5. 佩挂件217
6. 手持物222
材料篇225
一、服装面料225
(一)纺织类面料226
1. 丝类织物226
2. 麻类织物245
3. 毛类织物248
4. 棉类织物251
5. 化纤类织物258
6. 混纺交织类织物260
7. 矿物类织物261
1. 裘皮262
(二)非纺织类面料262
8. 针织类织物262
2. 皮革263
3. 非织造布264
4. 纸布264
5. 塑料布264
(三)特殊工艺面料264
1. 缂织品264
2. 刺绣品265
3. 抽纱266
4. 烂花织物266
5. 植绒织物266
二、服装里料266
(三)化纤类267
3. 贡缎267
2. 平布267
1. 府绸267
(二)棉类267
3. 洋纺267
2. 电力纺267
1. 真丝缎267
(一)丝类267
4. 绢267
1. 美丽绸268
2. 涤丝纺268
3. 尼丝纺268
4. 羽纱268
5. 素软缎268
6. 绦纶缎268
三、服装辅料268
(一)衬类268
1. 纱布衬268
10. 直接涂衬269
9. 非织布热熔粘合衬269
8. 马鬃衬269
11. 胶片衬269
12. 肩垫269
3. 树脂衬269
7. 黑碳衬269
6. 麻衬269
5. 黄衬269
4. 尼龙衬269
2. 漂布衬269
(二)扣类270
1. 带扣(钩)270
2. 纽扣270
3. 揿扣270
4. 拷扣270
5. 拉链270
7. 腈纶棉271
8. 中空棉271
6. 海绵271
5. 芦花271
9. 太空棉271
(四)标识类271
7. 裤(裙)钩271
3. 驼毛271
2. 丝绵271
1. 棉絮271
(三)填料类271
6. 领钩271
4. 羽绒271
1. 线272
四、服装材料的组织与性能272
5. 气眼272
4. 花边272
3. 绳272
2. 带272
(五)其他类272
5. 吊牌272
4. 尺码带272
3. 洗涤带272
2. 成分带272
1. 商标272
(一)织物组织特征273
1. 平纹组织273
2. 斜纹组织274
3. 缎纹组织274
4. 条格组织275
5. 绉组织275
6. 透孔组织275
7. 蜂巢组织276
8. 凸条组织276
10. 小提花组织277
11. 重组织277
9. 网目组织277
12. 双层组织278
13. 起绒组织278
14. 纱罗组织279
15. 针织组织279
(二)织物服用性能279
1. 幅宽280
2. 重量281
3. 强力281
4. 纰裂282
5. 耐磨损性282
6. 刚柔性282
7. 悬垂性282
8. 抗皱性(折皱弹性)282
11. 尺寸变化率(缩水率)283
10. 起毛起球283
9. 透气性与透湿性283
12. 色牢度284
设计篇285
一、中国服饰设计主题285
(一)社会政治285
(二)宗教崇拜286
(三)伦理道德286
(四)文化习俗286
(五)时尚审美286
二、中国服饰设计类型287
(一)定位设计287
1. 定人287
2. 定制287
3. 定义288
4. 定题288
6. 定时289
5. 定性289
7. 定俗290
8. 定款290
(二)会意设计291
1. 风格291
2. 情调292
3. 主题293
4. 移位293
5. 融合294
6. 仿生295
7. 系列295
8. 功能296
三、中国服饰款式设计297
(一)整体造型297
1. 长短变化297
3. 厚薄变化298
2. 宽窄变化298
4. 平凸变化299
5. 静动变化300
6. 层次变化300
(二)局部造型301
1. 领型设计301
2. 袖型设计303
3. 襟线设计305
4. 摆线设计307
5. 褶裥设计308
四、中国服饰色彩设计308
(一)服制与服色309
1. 常用色310
2. 禁用色310
(二)正色、间色、金银色的运用311
1. 正色311
2. 间色312
3. 金银色314
1. 染色315
(三)染色与染料315
2. 染料316
(四)服饰色彩表现317
1. 色彩配合317
2. 统一与变化317
五、中国服饰图案设计318
(一)服饰图案的设计特点318
1. 象征性318
2. 寓意性319
3. 装饰性319
(二)服饰图案的设计方法319
1. 装饰位置319
2. 造型手法320
1. 动物纹类321
(三)传统服饰图案321
2. 植物纹类330
3. 景物纹类337
4. 器物纹类338
5. 组合纹类339
制作篇349
一、中国传统服饰制作349
(一)传统服饰制作的发展历程349
(二)传统服饰制作的特征349
1. 讲求规范化的操作349
2. 多为平面结构裁制350
3. 手工工艺巧妙精良351
(三)服装制作工艺用语351
1. 工艺术语351
(一)工具和材料354
1. 必备的工具和材料354
二、中装成衣工艺354
2. 工艺谚语354
2. 部分工具的制作356
(二)程序和工艺356
1. 采寸356
2. 裁剪356
3. 缝纫357
4. 后整理360
三、服饰装饰工艺360
(一)手绘360
1. 图案形式361
2. 材料与工具361
3. 工艺流程362
4. 技法363
(二)刺绣365
1. 中国四大名绣365
2. 手绣的工具与材料366
3. 手绣的工艺流程367
4. 手绣针法368
(三)染缬374
1. 绞缬374
2. 蜡缬377
3. 夹缬379
4. 灰缬380
2. 基本工艺381
1. 材料与工具381
(四)镶、嵌381
3. 镶嵌工艺的组合运用382
(五)绲384
1. 材料与工具384
2. 基本工艺384
3. 绲边工艺的组合运用385
(六)补386
2. 贴补387
3. 堆补387
1. 拼补387
(七)盘扣388
1. 盘扣的特征388
2. 材料与工具390
3. 制作工艺390
4. 缝钉393
(八)花结394
1. 材料与工具394
2. 基本结编结工艺394
3. 结式创意应用实例398
四、服饰制作示例401
(一)龙袍401
1. 披领制作402
2. 龙袍制作402
1. 裁剪405
(二)长袍马褂405
2. 长袍缝制406
(三)大襟马褂408
1. 裁剪408
2. 缝制408
(四)中山装409
(五)女式通袖大襟上衣410
1. 裁剪410
2. 缝制412
(六)缺襟女背心413
1. 裁剪413
2. 缝制414
(七)旗袍415
1. 采寸和备料415
2. 裁剪416
3. 缝制416
1. 材料418
2. 制作418
(八)旗鞋418
(九)虎头鞋419
1. 材料419
2. 制作419
(十)荷包420
1. 双面荷包420
2. 如意褡裢式荷包422
一、着装审美425
着装篇425
二、着装方式430
(一)款式与色彩430
1. 款式430
2. 色彩431
(二)妆饰与发式432
1. 妆饰432
2. 发式444
1. 衣裳搭配451
(三)传统着装搭配451
2. 服饰搭配453
三、着装礼仪与习俗456
(一)“五礼”着装456
1. 吉礼456
2. 凶礼458
3. 军礼459
4. 宾礼460
5. 嘉礼463
(二)节日着装466
1. 春节466
2. 人胜节466
3. 元宵节466
4. 立春467
5. 上巳节467
9. 牡丹花会468
8. 大游江468
7. 浴佛节468
6. 清明节468
10. 端午节469
11. 夏至470
12. 女儿节470
13. 重阳节470
14. 腊八节471
15. 除夕471
(三)地域着装471
1. 苏州水乡服饰471
2. 舟山笼裤472
3. 惠安服饰472
4. 潮州服饰472
9. 陕西裹肚473
8. 关中六怪473
7. 陕北服饰473
6. 燕京服饰473
5. 天津红装473
10. 湖南围裙474
民族篇475
一、满族服饰475
(一)服饰的历史沿革475
(二)服饰种类及其特征476
1. 上衣476
2. 下装477
3. 帽及其他头部饰物477
4. 靴、鞋、袜478
5. 萨满服饰478
二、朝鲜族服饰478
1. 狗皮服480
(二)独特的服饰品种480
2. 鱼皮服480
(一)服饰概貌480
三、赫哲族服饰480
3. 伪装帽481
4. 鱼皮靰鞡481
5. 手?481
四、蒙古族服饰482
(一)服饰的历史沿革482
2. 腰带、蒙古刀、荷包483
1. 蒙古袍483
(二)独特的服饰品种483
3. 首服484
4. 蒙古靴484
(三)服饰色彩、图案,及其寓意485
五、达斡尔族服饰485
(一)服饰概貌485
(二)服饰种类485
1. 皮装485
6. 袖筒486
5. 手套486
7. 腰带、猎刀、烟荷包486
2. 布袍486
4. 鞋486
3. 帽486
(三)服饰装饰特点487
1. 醒目的镶边487
2. 典雅的图案487
3. 特殊的缝线487
六、鄂伦春族服饰487
(一)独特的狗皮服饰文化487
(二)服饰种类488
1. 皮衣488
2. 皮裤488
3 服饰品488
七、鄂温克族服饰489
(一)传统的回族服饰491
1. 男子服饰491
八、回族服饰491
2. 妇女服饰492
(二)回族与其他民族的服饰融合492
九、东乡族服饰493
十、土族服饰495
(一)土族服饰溯源495
(二)土族服饰分类495
1. 男子服饰495
2. 妇女服饰496
十一、撒拉族服饰497
十二、保安族服饰499
十三、裕固族服饰500
十四、维吾尔族服饰501
(一)维吾尔族服饰的历史渊源501
2. 妇女服装502
1. 男子服装502
(二)服饰种类502
3. 发式、帽式503
4. 妆饰503
5. 鞋靴504
十五、哈萨克族服饰504
(一)服饰概貌504
(二)服饰种类504
1. 男子服装504
2. 妇女服装505
3. 帽子、头巾505
4. 靴505
十六、柯尔克孜族服饰506
十七、锡伯族服饰507
十八、塔吉克族服饰508
十九、乌孜别克族服饰508
二十、塔塔尔族服饰509
二十一、俄罗斯族服饰510
二十二、藏族服饰511
(一)服饰的历史沿革511
(二)服饰文化512
1. 服饰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融512
2. 服饰与藏族生活512
3. 服饰与藏传佛教513
4. 服饰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513
(三)服饰的形制及特点513
1. 服饰的总体分类及着装方式513
2. 服饰的区域形制及着装方式515
3. 妇女的发式和发饰516
二十三、门巴族服饰517
(一)门隅地区的门巴族服饰517
(一)服饰变迁518
二十四、珞巴族服饰518
(二)墨脱地区的门巴族服饰518
(二)服饰的地域形制519
1. 珞渝腹地及西部、东南部服饰519
2. 珞渝北部服饰519
(三)发式和饰物520
二十五、羌族服饰520
(一)服饰的历史沿革520
(二)服饰的基本特征520
1. 文化特征520
2. 穿戴特征521
3. 工艺特征522
(三)服饰的区域形制523
1. 男子服饰的区域形制523
2. 女子服饰的区域形制523
二十六、彝族服饰523
(二)服饰的文化内涵524
1. 服饰纹样意蕴524
(一)服饰的历史沿革524
2. 宗教意识在服饰上的表现525
3. 反映在服饰上的宇宙观念525
4. 服饰对等级、地位的标识作用525
5. 服饰的民俗事象526
(三)服饰的区域形制527
1. 四川彝族服饰527
2. 贵州彝族服饰527
3. 云南彝族服饰528
4. 广西彝族服饰528
(四)服饰种类及其装饰艺术529
1. 头饰529
2. 上装529
3. 下装530
4. 佩饰与披饰530
1. 大理服饰531
(二)服饰的区域形制531
二十七、白族服饰531
(一)服饰的历史沿革531
2. 保山服饰532
3. 碧江服饰533
4. 丽江服饰533
(三)服饰的装饰艺术533
1. 图案纹样533
2. 装饰工艺534
二十八、哈尼族服饰534
(一)服饰特征534
1. 款式特征534
2. 色彩和装饰特征535
3. 服饰与婚姻状态535
(二)服饰种类535
1. 男子服饰535
2. 妇女服饰536
二十九、傣族服饰537
(一)服饰的历史沿革537
(二)各支系服饰形制537
1. 傣泐型服饰(水傣服饰)537
2. 傣那型服饰(旱傣服饰)538
3. 傣雅型服饰(花腰傣服饰)538
4. 傣喇型服饰539
(三)独特的民间工艺品--傣锦540
5. 傣朗姆型服饰(黑傣服饰)540
三十、僳僳族服饰541
三十一、佤族服饰542
三十二、拉祜族服饰544
(一)服饰的历史沿革544
(二)服饰种类545
1. 男子服饰545
2. 妇女服饰545
(一)服饰的历史沿革546
三十三、纳西族服饰546
3. 宗教服饰546
(三)服饰色彩宜忌546
(二)最富特色的服饰--“七星羊皮”547
(三)服饰的区域形制548
1. 丽江型服饰548
2. 永宁型服饰549
三十四、景颇族服饰550
(一)服饰的历史沿革550
(二)服饰的区域形制550
1. 德宏型服饰551
2. 怒江型服饰552
(三)景颇族织锦工艺552
三十五、布朗族服饰552
(一)服饰的历史沿革552
1. 男子服饰553
2. 妇女服饰553
(二)服饰类型553
三十六、阿昌族服饰554
(一)服饰的历史沿革554
(二)服饰的区域形制554
1. 梁河型服饰554
2. 户撒型服饰555
三十七、普米族服饰555
(一)服饰概貌555
1. 传统的服饰样式555
2. 与其他民族的服饰交融556
3. 服饰材料556
(二)服饰的区域形制556
1. 宁蒗型服饰556
2. 与其他少数民族的服饰交融557
1. 古代的怒族服饰557
(一)服饰概貌557
3. 木里型服饰557
2. 兰坪型服饰557
三十八、怒族服饰557
3. 传统的服饰技艺558
(二)服饰种类558
1. 男子服饰558
2. 妇女服饰558
三十九、德昂族服饰559
(一)服饰概貌560
四十、独龙族服饰560
(二)外来文化对独龙族服饰的影响562
(三)传统手工艺品--独龙毯562
四十一、基诺族服饰562
四十二、苗族服饰564
(一)服饰的历史沿革564
(二)服饰的构成要素565
1. 材质565
2. 款式566
4. 纹样567
3. 色彩567
5. 工艺569
(三)服饰种类569
1. 男子服饰569
2. 妇女服饰570
3. 仪式服饰574
1. 男子服饰575
2. 妇女服饰575
(一)服饰的历史沿革575
(二)服饰种类575
四十三、布依族服饰575
(三)服饰装饰艺术577
四十四、侗族服饰578
四十五、水族服饰579
四十六、仡佬族服饰580
2. 独有的服饰面料--壮锦581
1. 着装形式581
四十七、壮族服饰581
(一)传统服饰概貌581
3. 配饰582
4. 服饰习俗582
(三)服饰的区域形制583
1. 广西北部地区583
2. 广西左江地区583
3. 广西右江地区583
4. 广西红水河地区583
5. 广西中部和东部地区583
6. 云南文山地区583
四十八、瑶族服饰583
(一)服饰概况583
1. 古代瑶族服饰583
3. 瑶族最漂亮的服饰--婚服584
2. 服饰特征584
1. 装饰工艺585
2. 装饰图案585
3. 装饰饰物585
(二)服饰的装饰艺术585
(三)服饰的区域形制586
1. 排瑶服饰586
2. 过山瑶服饰587
3. 盘瑶服饰587
4. 花瑶服饰588
5. 花篮瑶服饰588
6. 花头瑶服饰589
7. 红瑶服饰589
8. 布努瑶服饰589
9. 白裤瑶服饰589
10. 长袍瑶和青裤瑶服饰589
2. 婚服590
1. 生活服590
四十九、仫佬族服饰590
(二)服饰种类590
(一)服饰的历史沿革590
3. 丧服591
4. 服饰品591
五十、毛南族服饰591
五十一、京族服饰593
五十二、土家族服饰593
(一)服饰的历史沿革593
(二)服饰种类594
1. 男子服饰594
2. 妇女服饰595
3. 孩童服饰595
(三)历史悠久的服饰面料--土家锦595
(一)服饰的历史沿革596
五十三、黎族服饰596
(二)服饰特征597
1. 样式597
2. 色彩597
3. 纹样597
4. 工艺598
5. 饰品598
(三)服饰的区域形制599
1. 本地黎服饰599
2. 杞黎服饰599
3. 侾黎服饰599
4. 德透黎服饰599
5. 美孚黎服饰600
五十四、畲族服饰600
1. 阿美人服饰601
(一)服饰的族群形制601
五十五、高山族服饰601
(一)服饰概貌601
2. 泰雅人服饰602
3. 赛夏人服饰602
4. 布农人服饰602
5. 雅美人服饰602
6. 曹人服饰602
7. 排湾人服饰603
一、中国服饰的文化内涵605
文化篇605
二、服饰与中国古典文学607
(一)服饰与中国古典诗词608
1. 先秦服饰与诗词608
2. 秦汉服饰与诗词609
3. 魏晋南北朝服饰与诗词610
4. 隋唐服饰与诗词611
5. 宋代服饰与诗词614
6. 元代服饰与诗词616
7. 明代服饰与诗词619
8. 清代服饰与诗词622
(二)服饰与中国古代小说625
1. 服饰描写与小说人物的身份和地位626
2. 服饰描写与小说人物的心理和性格627
3. 服饰描写与小说的氛围和结构628
4. 中国古典小说中的部分人物服饰形象630
三、服饰与中国古代美术633
(一)服饰与中国古代美术633
(二)具有典型服饰形象的美术作品634
1. 玉人立象634
2. 白玉雕像634
3. 彩绘木俑634
6. 人物夔凤帛画、人物御龙帛画635
7. 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635
5. 骑士射虎图铜镜635
4. 漆瑟彩绘635
8. 滇人乐舞鎏金铜像636
9. 簪笔奏事画像石636
10. 嘉峪关墓壁画637
11. 竹林七贤砖刻画637
12. 女史箴图637
14. 北朝女俑638
13. 北魏女俑638
15. 青釉陶武官俑639
16. 敦煌壁画供养人639
17. 步辇图640
18. 历代帝王图640
19. 北齐校书图641
20.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641
21. 唐三彩女立俑641
23. 永泰公主墓石椁线刻画642
24. 永泰公主墓壁画642
22. 李重润墓壁画642
25. 文苑图643
26. 纨扇仕女图643
27. 簪花仕女图644
28. 韩熙载夜宴图644
29. 重屏会棋图645
30. 卓歇图645
33. 宫乐图646
32. 捣练图646
31. 虢国夫人游春图646
34. 免胄图647
35. 瑶台步月图647
36. 白沙宋墓壁画《乐工》648
37. 清明上河图648
38. 晋祠宋塑649
39. 文姬归汉图649
41. 永乐宫壁画650
40. 元世祖出猎图650
42. 孟蜀宫妓图651
43. 杏园雅集图651
44. 皇都积胜图652
45. 玄烨戎装图652
46. 仕女图册652
47. 月漫清游图册653
48. 乞巧图653
49. 朝服图653
50. 清末桃花坞木版年画《小广寒》653
四、服饰与中国戏曲654
(一)中国戏衣的沿革与发展654
(二)中国戏衣的特点655
1. 定制性和衣箱制管理655
2. 装饰性655
(三)中国戏衣的分类656
1. 戏服657
2. 盔帽658
3. 戏靴661
(四)戏衣生产661
1. 中国戏衣的主要产地661
2. 戏衣的生产662
五、服饰与中国舞蹈662
(一)中国巫舞服饰662
(二)中国宫廷舞蹈服饰664
1. 传统的中原女乐歌舞服饰664
2. 中原和西域舞服的交融665
3. 仪式舞蹈服饰666
(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服饰666
(四)中国典型的舞衣形象668
1. 模拟形象的舞衣668
2. 作为舞蹈主题的舞衣669
3. 营造氛围的舞衣670
4. 反映文化习俗的舞衣672
5. 表现人物个性的舞衣674
六、服饰与中国语言文字675
(一)与服饰相关的文字675
(二)与服饰相关的词汇678
(三)与服饰相关的成语典故687
(四)与服饰相关的熟语703
1. 服饰谚语703
2. 服饰歇后语705
3. 服饰切口707
七、与服饰相关的典籍辑要709
尚书709
世本709
周礼709
仪礼709
汉旧仪710
急就篇710
说文解字710
汉礼器制度710
春秋繁露710
礼记710
方言710
独断711
释名711
博物志711
轻薄篇711
后汉书·舆服志711
西京杂记711
北堂书钞712
封氏闻见记712
匡谬正俗712
初学记712
玉篇712
古今注712
艺文类聚712
妆台记713
中华古今注713
唐会要713
髻鬟品713
一切经音义713
通典713
五代会要714
三礼图714
太平御览714
事类赋714
广韵714
武经总要714
海录碎事715
东京梦华录715
宋朝事实类苑715
事物纪原715
政和御制冠礼715
石林燕语715
通志716
耕织图诗716
瓮牖闲评716
近事会元716
岭外代答716
云麓漫钞716
西汉会要717
燕翼诒谋录717
东汉会要717
蒙鞑备录717
老学庵笔记717
能改斋漫录717
大金集礼717
梦梁录718
大金国志718
图画见闻志718
玉海718
内外服制通释718
契丹国志718
鹤林玉露718
武林旧事719
野服考719
岁时广记719
新编纂图增类群书类要事林广记719
秋涧先生大全集719
七修类稿720
北窗琐语720
便民图纂720
蜀锦谱720
南村辍耕录720
文献通考720
大元圣政国朝典章720
丹铅总录721
?林伐山721
古今事物考721
三才图会721
留青日札721
云间据目钞721
考槃余事721
脉望馆抄校本古今杂剧·穿关722
万历野获编722
客座赘语722
五杂俎722
少室山房笔丛722
谷山笔塵722
墨卿谈乘722
广博物志723
酌中志723
天水冰山录723
长物志723
天工开物723
涌幢小品723
阅世编724
闲情偶寄724
深衣考724
通雅724
妇人鞋袜考724
七国考724
香祖笔记724
格致镜原725
历代题画诗类725
古今图书集成725
渊鉴类函725
广东新语725
佩文斋咏物诗选725
在园杂志726
骈字类编726
子史精华726
书隐丛说726
深衣考误726
乡党图考726
皇清职贡图726
缠足谈727
豳风广义727
钦定满洲源流考727
茶余客话727
续通志727
钦定皇朝礼器图式727
皇朝通志727
弁服释例728
释缯728
深衣释例728
事物异名录728
札朴728
授衣广训728
陔余丛考728
木棉谱729
绣谱729
群经冠服图考729
大清会典729
大云山房十二章图说729
古今首服图说序729
黔苗竹枝词729
养吉斋丛录730
两般秋雨庵随笔730
宋会要辑稿730
吾学录初编730
冕服考730
扬州画舫录730
啸亭杂录730
思益堂日札731
事类统编731
释服731
古经服纬731
明会要731
玉佩考731
太平天国别史731
补服考732
南朝会要732
听雨丛谈732
清稗类钞732
翎顶考732
仪礼礼服通释732
霞外捃屑732
陆军衣制详晰图说733
胡服考733
附录735
附录一 中国各地服饰文物收藏情况一览表735
附录二 中国古今尺度对照表736
附录三 中国主要服饰商贸活动738
附录四 中国主要服装设计大赛740
附录五 中国主要服饰团体和组织742
附录六 中国主要服装研究机构744
附录七 中国知名服饰企业745
附录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服装号型748
附录九 中国现代服饰著作名录753
附录十 中国现代服饰报刊名录764
附录十一 笔画索引766
附录十二 汉语拼音索引803
主要参考文献840
后记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