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壳变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地壳变形](https://www.shukui.net/cover/5/32848111.jpg)
- (法)马托埃(M.Mattauer)著;孙坦,张道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15038·1005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339页
- 文件大小:101MB
- 文件页数:35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地壳变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译者的话1
中译版序言1
引言1
序言1
第一章 地壳变形的观测方式及其研究手段1
目录1
一 沉积岩观测2
二 地球的地貌形态4
三 岩石内部构造观测5
(二)古老变形研究7
四 所使用的不同学科7
(一)现代和近代变形的研究7
(三)变形机制研究8
第二章 地壳9
一 定义9
二 研究地壳的方法10
三 莫霍面和不同的地壳类型11
四 大陆型地壳12
(一)无重大隆起的稳定大陆带12
(一)典型大洋带14
五 大洋型地壳14
(二)山脉14
(二)大洋中脊15
(三)内海15
六 中性地壳15
七 关于地壳性质的结论15
八 现代地壳和古老地壳16
(一)非洲板块实例18
2.非洲板块的海洋延伸部分18
1.非洲大陆18
一 板块、或无变形带18
第三章 地壳的各种状态18
3.对“板块”一词的说明20
(二)地球在近代演化中的八大板块20
二 地壳的不同变形类型22
(一)收缩带或山脉22
(四)回顾几个定义22
(二)伸展带23
(三)垂直运动23
(四)平移运动23
三 挤压和伸展的不同作用方式23
四 对五千万年以来地壳变形的一般总结25
一 应力概念27
第四章 岩石力学概念27
(一)地壳岩石的应力状态28
二 根据三轴试验建立的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29
(一)各种试验类型30
(二)应力-应变曲线31
(三)时间-应变曲线32
(五)破裂方式33
(六)围压对变形的影响35
(七)温度对变形的影响36
(八)岩石随深度增大而呈现的性态37
(九)浸透流体对变形的影响38
(十)岩石的各向异性对变形的影响39
(十一)应力、围压和温度对蠕变的影响39
三 对几个构造作用的试验研究40
(一)定性研究41
(二)定量研究45
1.几个试验研究45
(1)岩层粘性与褶曲(由扭曲作用造成)波长之间的关系45
(2)重力构造研究47
(3)膝折带的形成48
第五章 基础构造术语的定义49
一 断层49
(一)断层几何学49
(二)断层的命名51
1.地层保持水平的简单情况51
(1)对一个断层进行确定51
(3)断层带的确定53
2.岩层未保持水平的情况53
(2)对两个共轭断层的确定53
(1)复杂的情况55
(三)断层的表示方法55
二 节理56
三 褶曲和连续变形57
(一)利用一个参考面进行确定58
(二)借助几个参考面进行确定60
(三)按照褶曲的一般产状进行确定65
(四)褶曲的表示方法67
1.纯变形或压扁变形68
(三)严格意义上的变形68
(一)直移68
四 对几种构造“转换”的确定68
(二)旋转68
2.简单剪切变形或简单滑动变形70
3.旋转压扁变形71
4.全面“转换”71
五 构造建造的几何性质和对称因素71
(一)大陆板块内部的伸展作用74
1.非洲板块内部的近代伸展作用74
一 全球规模的伸展作用74
第六章 伸展作用74
2.西欧的近代伸展作用81
3.几个古老伸展作用的实例82
(二)大洋板块内的伸展作用82
1.洋中脊的形态、性质和构造82
2.洋中脊磁异常及洋中脊形成的一般机制84
3.大洋平移断层(或转换断层)问题86
4.对洋中脊总体形态的解释86
5.对一亿年以来海洋带伸展作用的概要总结90
(1)恢复原则90
(2)大西洋的演化过程91
(3)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演化过程94
6.关于海洋带近代伸展作用的结语96
7.两亿年前海洋带内的伸展作用96
二 山脉中的伸展作用97
三 地区性的伸展作用97
(一)张性构造的不同类型97
(二)对西欧新生代地堑的描述98
(三)具有倾斜擦痕的张性断层100
(四)洋中脊部位伸展作用的形态:以冰岛为例101
(五)局部伸展作用具有的几种情况102
(六)正断层的产状与倾角103
(七)断层的演化过程105
1.和沉积作用同时代的断层105
2.连续活动断层106
3.重褶正断层106
4.关于正断层的年龄107
5.关于几个例外情况107
(1)环太平洋山脉109
2.成千公里范围内的山脉109
1.大板块范围内的山脉109
(一)一般论述109
第七章 全球范围的挤压作用109
一 近代山脉(或称阿尔卑斯期山脉)109
(2)陆间山脉111
(3)小结112
(二)阿尔卑斯期山脉的各个演化阶段112
1.一次沉积期112
2.多期挤压112
3.一次破坏期112
(一)海西期山脉113
(三)阿尔卑斯期山脉的变形样式113
二 古老山脉113
(二)加里东期山脉114
(三)前寒武纪山脉115
三 结论116
第八章 山脉的典型演化118
一 关于山脉座落部分的地壳性质118
二 沉积期(或“地槽期”)119
(一)“地槽”的形态和规模119
(三)“地槽”沉积层的厚度和岩相120
(二)“地槽”的形成方式120
(四)地槽期的持续时间121
三 褶皱期(或构造运动期)121
四 均衡调整期122
五 关于山脉的形成机制123
第九章 构造层次的概念124
一 确定构造层次的原则124
二 上、中、下构造层次的确定126
(一)区域范围128
三 构造层次的位置128
(二)山脉范围129
(三)构造层次和叠加构造131
第十章 挤压断层133
一 断层存在的条件133
二 断层的产状133
三 逆断层的倾角134
四 逆断层和逆掩断层138
(一)山脉地区138
(二)区域范围140
(一)与应力场和应变场的关系148
五 平移断层148
(二)对几个大型平移断层的研究149
(三)对几个区域性平移断层的研究154
1.山麓带的小断距平移断层154
2.与褶曲共生的平移断层154
3.侏罗山的平移断层155
4.朗格多克地区的平移断层156
(一)单岩层的变形研究157
1.连续变形157
一 挠曲滑动褶曲(或等厚褶曲)157
第十一章 各类褶曲157
2.非连续变形160
(二)叠置岩层中的变形研究160
1.褶皱作用的一般形态160
2.断层形态163
(三)等厚褶曲和缩短作用167
二 压扁褶曲167
(一)不同的压扁作用方式168
(二)压扁褶曲的几何形态171
(三)压扁褶曲和缩短作用172
三 流动褶曲173
(二)褶皱的几何形态174
(一)变形形态174
(三)流动褶曲的物理条件176
四 挠曲—剪切褶曲176
五 挠曲—压扁褶曲177
(一)挠曲作用先于压扁作用177
(二)挠曲作用与压扁作用同期178
六 膝折和尖楞形褶曲179
(一)膝折机制180
(三)膝折的一般形态182
(二)尖楞形褶曲的形成机制182
第十二章 表层构造185
重力作用与滑落推覆体185
一 表层构造的特征185
(一)鸟瞰地势面的情况185
(二)水面以下的情况187
二 重力造成的构造 滑落推覆体的情况188
(一)概论188
1.滑落推覆体在山脉中的分布192
2.滑动发生的岩性条件192
(二)滑落推覆体的研究192
3.坡度问题193
4.滑落推覆体与挤压构造运动的关系193
5.滑落推覆体的构造滑塌岩块与滑塌层195
6.北非的滑落推覆体197
第十三章 中间构造层次的等厚褶曲201
一 一般产状201
二 等厚褶曲演化的不同程度204
(一)侏罗山的褶曲205
三 若干实例的研究205
(二)外阿尔卑斯山脉209
(三)比利牛斯山脉的褶皱山麓带210
(四)北非阿特拉斯山的褶曲212
(五)中东阿尔卑斯期山脉的褶皱山麓带213
第十四章 下部构造层次的不等厚褶曲215
一 对下部构造层次的各种进一步划分215
二 直立劈理带的褶曲218
(一)莱茵劈理化地块和德国的海西期地块218
(三)撒丁岛伊格莱西亚斯220
(四)加利西亚海西造山期220
(二)高加索220
(五)法国南部海西造山期晚期221
(六)比利牛斯山脉中的垂直劈理221
(七)与平移断层有关的垂直劈理223
三 倾斜劈理带中的褶曲223
四 近水平劈理带中的褶曲225
(一)黑山的海西期推覆体227
(二)塞文山脉的海西期构造229
(三)嘎尼古的海西期推覆体230
(四)阿尔卑斯山脉内带231
(六)霍加尔地区的前寒武纪晚期山脉233
(五)苏格兰的加里东期山脉233
五 流动区的褶曲238
(一)阿尔卑斯山脉内带的佩奈恩推覆体238
(二)挪威南部的前寒武纪推覆体239
(三)格陵兰加里东期造山带的流褶曲241
第十五章 微构造242
定义242
微构造学方法242
一 断裂的微构造学分析242
1.平面状断裂的情况243
(一)位移方向的确定243
2.非平面状断裂的情况244
3.复杂情况244
(二)缩短方向的确定及缝合结构245
(三)伸长方向的确定及裂隙252
(四)对非连续变形的总体解释253
(五)节理的研究256
(六)等厚褶曲断裂的研究256
2.流劈理258
1.定义258
(一)劈理258
二 劈理带内的微构造258
3.叶理260
4.破劈理262
5.褶破劈理与折劈理262
6.各种劈理之间的关系262
(二)线理266
1.交切线理266
2.拉伸线理271
3.矿物线理271
4.微褶线理或细褶线理273
(三)微褶曲274
(四)劈理、线理与褶皱三者之间的关系275
1.同劈理褶曲的一般形态275
2.褶曲中拉伸线理的形态276
3.破劈理和劈理扇的形态细节276
4.同劈理褶曲的几何形态细节277
(1)挠曲与压扁作用联合的实例277
(五)应用劈理、线理与微褶曲的规则279
1.单一构造期的情况279
(2)由破裂造成的复杂情况279
2.多期叠加构造的情况280
(1)两期构造的情况281
(2)具有两个以上构造期的情况284
(六)对叠加构造的实际评述284
第十六章 垂直运动或具垂直分量的构造运动287
一 大陆板块中真正的垂直运动288
(一)由于冰盖的形成或融化而造成的特殊类型的垂直运动289
二 与裂谷形成有关的垂直运动290
三 由山脉的地壳均衡调整造成的垂直运动291
四 沉积槽地中的沉降作用292
五 垂直运动——褶皱运动的直接结果293
六 局部原因引起的垂直运动295
第十七章 对山脉若干构造特征的研究297
一 山脉的规模和总体形态297
(一)在西欧山脉中的研究实践298
二 山脉构造的走向与倒向299
三 构造样式301
(二)构造样式与岩性302
1.盖层构造302
(一)构造样式与构造层次302
2.基底构造303
四 构造期或挤压期的概念304
(一)定义304
(二)中间构造层次和上部构造层次中的挤压期305
(三)下部构造层次中的挤压期306
(四)内壳构造和外壳构造研究总结308
五 山脉的一般变质作用308
(一)回顾一般变质作用的某些特点308
(二)构造与引起变质作用的地热异常之间的关系309
六 山脉在褶皱运动前的历史:地槽的概念311
(三)变质等变线与构造结构的关系311
(四)结论311
(一)地槽的某些特征312
七 山脉演化的各种事件316
(一)深成作用316
(二)同构造或构造后的磨拉石阶段317
(三)与垂直运动有关的构造期后火山作用317
(四)结论317
(一)普遍的看法318
二 认识的现状318
一 关于构造现象的范围318
第十八章 地球的构造演化及其机制318
(二)有关机制的论述319
1.岩石圈及板块构造的概念319
2.软流圈的概念325
3.山脉的形成326
4.结论327
三 尚待明确的概念327
结束语334
索引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