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伊武军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海洋出版社
- ISBN:7502751041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164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17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1
1.1 人口1
1.1.1 人类人口状况1
1.1.2 人口过度增长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5
1.1.3 我国人口的控制问题8
1.2 资源9
1.2.1 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其基本特征9
1.2.2 保护自然资源的主要目标11
1.2.3 我国自然资源的主要特点12
1.3 环境13
1.3.1 环境及其组成13
1.3.2 环境问题及其实质17
1.3.3 环境科学的理论基础18
第2章 全球环境问题及我国环境基本状况25
2.1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25
2.1.1 早期环境问题阶段--生态环境早期破坏25
2.1.2 近期环境问题阶段--城市环境问题突出和“公害”加剧25
2.1.3 当代环境问题阶段--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27
2.2 当前世界关注的环境问题28
2.2.1 全球环境问题28
2.2.2 发达国家的环境状况28
2.2.3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状况29
2.3 中国的环境问题30
2.3.1 生态环境问题30
2.3.2 环境污染问题31
第3章 珍惜生命之源--水资源33
3.1 水资源与水污染33
3.1.1 水圈与水资源33
3.1.2 水污染与主要污染物34
3.2 水资源形势34
3.2.1 世界水资源形势34
3.2.2 我国的水资源形势36
3.3 我国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38
3.3.1 改变传统观念,科学认识水资源39
3.3.2 合理用水、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39
3.3.3 合理配置水资源39
3.3.4 防治水污染41
3.3.5 正本清源,营造“绿色水库”42
3.3.6 加强水资源管理42
第4章 保护我们的母亲--土地资源44
4.1 土地资源的功能和特点44
4.1.1 土地资源的概念和内涵44
4.1.2 土地资源的基本功能44
4.1.3 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45
4.2 当前土地资源利用上的主要问题45
4.2.1 世界的土地资源形势45
4.2.2 我国的土地资源形势48
4.3 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基本对策52
4.3.1 切实保护耕地52
4.3.2 积极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52
4.3.3 认真防治土地污染和破坏53
4.3.4 强化土地管理54
第5章 爱护地球之肺--森林资源55
5.1 森林的重要功能55
5.1.1 维护大气的碳氧平衡55
5.1.2 环境功能55
5.1.3 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56
5.1.4 人类的资源库57
5.2 森林资源形势57
5.2.1 世界现状58
5.2.2 森林资源破坏的主要原因58
5.2.3 中国的森林形势59
5.3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策61
5.3.1 提高认识,强化管理61
5.3.2 大力植树造林61
5.3.3 加强投入,提高森林生产力62
5.3.4 深化改革,调整政策62
第6章 维护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生物多样性64
6.1 生物多样性的科学认知64
6.1.1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64
6.1.2 世界物种资源的现在和过去65
6.1.3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意义66
6.2 全球生物多样性现状68
6.2.1 物种濒危与灭绝68
6.2.2 生境损失69
6.2.3 经济贸易69
6.2.4 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主要因素70
6.3 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70
6.3.1 自然保护区71
6.3.2 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利用72
6.3.3 国际合作与行动73
第7章 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动力--能源资源75
7.1 能源资源的分类与物质组成75
7.1.1 能源的定义75
7.1.2 能源资源的分类75
7.1.3 化石燃料的物质组成76
7.2 能源利用形势及对环境的影响76
7.2.1 世界能源形势76
7.2.2 几类主要能源的利用状况78
7.2.3 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79
7.2.4 我国的能源形势83
7.3 我国的能源对策85
7.3.1 着力抓好煤的综合利用和燃烧技术的改进85
7.3.2 千方百计提高能源效率86
7.3.3 合理利用石油资源86
7.3.4 因地制宜,积极开发多种能源87
7.3.5 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缓解我国能源问题88
第8章 空气污染与全球大气环境问题89
8.1 空气(大气)污染89
8.1.1 大气的组成及空气污染89
8.1.2 影响空气污染的气象因素93
8.1.3 大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94
8.2 全球变暖问题95
8.2.1 近百年来的全球气候变化95
8.2.2 全球变暖的形成机制95
8.2.3 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影响98
8.2.4 控制全球变暖的综合对策99
8.3 臭氧层破坏与保护101
8.3.1 臭氧层及其变化101
8.3.2 臭氧层破坏对人类的影响103
8.3.3 保护臭氧层的国际行动103
8.4 酸雨与防治对策104
8.4.1 酸雨的形成与酸雨形势104
8.4.2 酸雨的危害107
8.4.3 防治酸雨的基本对策108
第9章 海洋环境污染与保护111
9.1 海洋与人类111
9.1.1 海洋资源与海洋经济111
9.1.2 不可替代的环境功能112
9.2 海洋环境污染现状112
9.2.1 污染途径与主要污染灾害113
9.2.2 海洋污染对海洋环境的影响115
9.2.3 我国海洋现状116
9.3 海洋环境保护与管理策略118
9.3.1 防止海洋污染的国际立法与行动118
9.3.2 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管理119
9.3.3 海洋环境管理新思路119
第10章 废物污染与越境转移问题121
10.1 固体废物与危险废物121
10.1.1 废物的概念来源与分类121
10.1.2 废物的特点与危害122
10.1.3 全球现状124
10.2 废物的管理及消除污染的途径124
10.2.1 废物处理与处置124
10.2.2 固体废物管理的发展趋势125
10.3 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127
10.3.1 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现状127
10.3.2 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对策129
第11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132
11.1 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132
11.1.1 单纯经济发展阶段132
11.1.2 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阶段132
11.1.3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阶段133
11.2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133
11.2.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33
11.2.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34
11.2.3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136
11.2.4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139
11.3 可持续发展在中国143
11.3.1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的惟一选择143
11.3.2 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中国的实施144
主要参考文献149
附件1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151
附件2 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153
附件3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摘要)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