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秘密教门 中国民间秘密宗教溯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秘密教门 中国民间秘密宗教溯源](https://www.shukui.net/cover/1/32838420.jpg)
- 濮文起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ISBN:7214028271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86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05页
- 主题词:宗教史(学科: 研究 地点: 中国) 宗教(学科: 教派 学科: 研究 地点: 中国) 宗教史 宗教 教派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秘密教门 中国民间秘密宗教溯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汉末至五代时期的民间秘密宗教1
第一节 五斗米道与太平道2
一、五斗米道2
二、太平道6
第二节 大乘教与弥勒教9
一、大乘教9
二、弥勒教11
第三节 摩尼教14
一、摩尼与摩尼教14
二、传入中土与演化为民间秘密教派16
一、明教:摩尼教的变体20
第一节 明教20
第二章 宋元时期的民间秘密宗教20
二、明教与宋代农民起义23
第二节 白莲教26
一、白莲教源流26
二、元代白莲教与红巾军大起义30
第三章 明代的民间秘密宗教36
第一节 白莲教37
一、白莲教与明王朝的对抗37
二、白莲教的分化与流变48
第二节 无为教及其支派51
一、无为教51
罗清与《罗祖五部经》51
罗清传人与无为教的迅速发展60
殷继南与龙华教69
二、无为教支派:龙华教69
姚文字与《三祖行脚因由宝卷》71
第三节 黄天道及其支派74
一、黄天道74
李宾与《普明宝卷》74
李宾传人与黄天道的流播78
二、黄天道支派:长生教84
汪长生与长生教84
陈众喜与《众喜粗言宝卷》87
第四节 东大乘教及其支派92
一、东大乘教92
王森与《皇极宝卷》92
王森传人与徐鸿儒起义97
周印棒棰会与于弘志起义104
二、东大乘教支派:棒棰会·龙天道·大乘天真圆顿教104
米贝龙天道与《家谱宝卷》108
弓长大乘天真圆顿教与《龙华宝经》116
第五节 西大乘教130
一、吕尼与顺天保明寺130
二、归圆与西大乘教134
第六节 弘阳教139
一、韩太湖与《弘阳教五部经》139
二、弘阳教及其广泛流传146
第七节 三一教151
一、林兆恩与三教合一论及其九序心法151
二、林兆恩传人与三一教兴衰157
第四章 清代的民间秘密宗教166
一、董计升与十八弟子167
第一节 天地门教167
二、天地门教的宗教信仰与政治倾向174
三、天地门教的传播方式与宗教活动179
第二节 八卦教及其支派与流裔193
一、八卦教193
刘佐臣与《五女传道宝卷》193
刘氏世袭传教家族与“内安九宫、外立八卦”的组织体系197
刘氏教首平胡兴汉的政治主张与震惊朝野的八卦教案200
二、八卦教支派与流裔:震卦教·离卦教·坎卦教·清水教·天理教206
震卦教与侯氏、王氏世袭传教家族206
离卦教与郜氏世袭传教家族210
坎卦教与其卦长张柏213
清水教与王伦起义214
天理教与林清、李文成起义217
第三节 张保太大乘教226
一、张保太与东大乘教226
二、张保太大乘教庞大教团组织的形成231
三、波及全国的张保太大乘教案234
第四节 在理教238
一、羊宰与《理教大法》238
二、羊宰传人与在理教的传播243
三、在理教的组织制度与宗教慈善活动249
第五节 张进斗龙华会254
一、张进斗与龙华会254
二、张进斗传人与龙华会的流衍257
三、收元教、三阳教、西天大乘教与川陕楚农民大起义265
一、姚氏家族与老官斋教271
第六节 江南斋教271
二、老官斋教支派:五盘教·青莲教·先天道·灯花教277
吴子祥与五盘教277
杨守一与青莲教280
彭超凡与先天道282
刘仪顺与灯花教284
三、老官斋教的另支别传与连绵不断的反抗斗争289
第七节 真空道296
一、廖帝聘与《四部五册》296
二、真空道仪式、修持与规戒299
三、真空道的流布304
第八节 黄崖教与刘门教308
一、张积中与黄崖教308
二、刘沅与刘门教313
第九节 上帝教与义和拳教316
一、上帝教316
二、义和拳教321
第五章 民国时期的民间秘密宗教328
第一节 同善社329
第二节 道院与世界红卍字会338
第三节 一贯道351
第四节 红枪会363
结语:教门文化--一种不能回避的传统文化373
一、教门文化的历史根源与社会根源373
二、教门文化的内涵与特征376
三、教门文化的功能与影响378
后记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