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法制史纲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法制史纲要
  • 郑秦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33468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55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7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法制史纲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国传统法律及其精神1

第一章 中国古代法的起源与夏朝的法制1

第一节 传说时代(上古时期)的社会与社会规范1

一、中华民族的起源1

二、三皇五帝的时代2

三、原始的社会规范3

第二节 夏朝的法制4

一、夏朝——中国国家的开始4

二、夏朝的法制——中国古代法的起源5

第二章 殷商时期的法制8

第一节 殷商国家的建立和发展8

一、殷商国家8

二、殷商社会9

第二节 殷商的法制10

一、汤刑和官刑10

二、殷商的酷刑10

三、婚姻与继承11

四、占卜断狱12

第三章 西周的法制14

第一节 西周国家的建立和社会14

一、西周的建立14

二、宗法制度的社会15

第二节 西周的法律思想与立法概况16

一、周公的法律思想16

二、西周的立法活动——九刑和吕刑18

一、周公制礼及礼的社会功能19

第三节 周礼及礼与刑的关系19

二、礼与刑20

第四节 西周法律的基本内容21

一、行政立法与西周的政权体制21

二、刑法及其适用原则22

三、民事法律关系25

第五节 西周的司法制度27

一、司法机关27

二、诉讼和审判28

第四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制31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31

一、周室衰微31

二、春秋、战国的社会形势32

第二节 孔子和百家争鸣的法律观33

第三节 成文法的公布34

一、从习惯法到成文法34

二、成文法的公布35

第四节 李悝的《法经》37

一、李悝其人37

二、《法经》及其影响37

第五节 商鞅变法38

一、商鞅其人其事38

二、改法为律39

第五章 秦朝的法制43

第一节 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建立43

一、秦灭六国43

二、皇帝制度的建立44

一、立法活动45

第二节 秦朝的立法及其指导思想45

二、秦朝的法律形式46

三、韩非的法律思想及其影响47

第三节 睡虎地秦墓竹简及秦律的内容48

一、睡虎地秦简的出土48

二、秦简略述49

第四节 秦朝的司法制度53

一、司法机构53

二、诉讼制度53

第一节 汉朝的建立和两汉的立法概况55

一、汉朝的建立55

第六章 两汉时期的法制55

二、两汉的立法活动和《九章律》56

三、汉代的法律形式60

第二节 汉朝的法律思想和汉律儒家化61

一、汉朝法律思想的变化61

二、省刑薄赋和黄老之术62

三、独尊儒术和霸王道杂之62

第三节 汉朝法制的特点64

一、汉初的刑制改革64

二、纲常名教与汉律65

三、《春秋》决狱66

第四节 汉朝的司法制度68

一、司法机构68

二、诉讼制度69

三、监察制度70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制72

第一节 动荡分裂和民族融合的时代72

一、动荡分裂的社会72

二、民族大融合73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立法概况74

一、魏《新律》和三国立法74

二、西晋《泰始律》和东晋、南朝的立法75

三、《北魏律》、《北齐律》等北朝立法77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的特点80

一、法典形式和体例的规范80

二、废止肉刑和“五刑”制度的形成80

四、“八议”入律和“官当”81

三、“重罪十条”制度确立81

五、司法机关的变化发展82

第八章 隋唐五代的法制84

第一节 隋朝的法制84

一、隋朝的统一84

二、隋朝的立法活动85

三、《开皇律》86

四、《大业律》88

五、隋朝法制得失88

第二节 唐朝的法律思想和立法概况90

一、唐朝的建立90

二、唐初君臣的法律思想90

三、唐朝的立法活动92

四、唐朝的法律形式95

五、《唐六典》96

第三节 《唐律疏议》——唐朝法制的基本内容与特点98

一、名例律——唐律的总则98

二、卫禁律——宫殿警卫和关津保卫的法律110

三、职制律——国家机构、官吏职务和驿使的法律111

四、户婚律——户籍、婚姻、继承和土地制度、赋役制度的法律114

五、厩库律——畜牧和国家仓库管理的法律117

六、擅兴律——军队调遣和工程营造的法律118

七、贼盗律——严惩危害国家统治、杀人,及侵犯公私财产的法律119

八、斗讼律——关于斗殴和诉讼的法律123

九、诈伪律——关于诈骗和作伪的法律128

十、杂律——其他各种违法乱纪和刑事犯罪的法律129

十一、捕亡律——追捕逃亡的法律132

十二、断狱律——关于司法审判和狱政管理的法律133

第四节 唐律的基本特点和历史地位137

一、基本特点137

二、历史地位和影响138

第五节 唐朝的司法制度139

一、司法机构139

二、诉讼制度142

三、监察制度142

第六节 五代法制概况143

一、分裂的时代143

二、五代的立法144

三、五代法制的特点144

一、北宋的相对统一及宋与辽金夏的对峙148

第九章 宋辽金夏时期的法制148

第一节 宋辽金夏的对峙及宋朝的立法概况148

二、宋代的法律思想149

三、《宋刑统》及宋朝的立法活动150

第二节 宋朝法律制度的变化和特点154

一、刑制变化154

二、盗贼重法155

三、宽纵官吏的法律157

四、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和租佃法律关系158

五、继承的法律制度159

六、钱法币制159

第三节 宋朝的司法制度161

一、司法机关的变化和审刑院161

二、皇权与司法162

三、审限与官员管辖163

第四节 辽金夏法制概况164

一、辽国的法制164

二、金国的法制164

三、西夏的法制165

第十章 元朝的法制169

第一节 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和立法概况169

一、元朝的统一169

二、元朝的立法活动170

第二节 元朝法律的基本特点175

一、判例法的实行175

二、元朝法律与中华法系177

三、民族等级法178

一、司法机构180

第三节 元朝的司法制度180

二、元朝刑制的变化181

第十一章 明朝的法制184

第一节 明朝的法律思想和立法概况184

一、明朝的建立184

二、朱元璋的立法思想及明初的立法活动185

三、《大明律》187

四、《明大诰》189

五、《问刑条例》和律、例关系191

第二节 明朝法律的基本内容和特点193

一、唐、明律比较193

六、《大明会典》193

二、严惩反逆贼盗194

三、严惩官吏赃罪195

四、严禁朋党及胡蓝之狱196

五、土地所有权199

六、户籍200

七、盐、茶、钱、钞法201

八、市场管理与税法202

第三节 明朝的司法制度203

一、司法机构203

二、审判制度204

三、廷杖和文字狱206

四、宦官、厂卫206

一、清朝的建立和历史地位211

第一节 清朝的立法思想和立法概况211

第十二章 清朝的法制211

二、清朝的立法思想和法律形式212

三、顺康雍乾的修律活动和《大清律例》的定型214

四、会典和则例216

五、边疆少数民族的区域性法制217

第二节 清朝法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219

一、旗人的法律特权地位219

二、康雍乾时期的文字狱219

三、反逆强盗罪的加重220

四、刑制的规范221

五、旗地旗产的法律规定223

六、地、丁合一的法律规定224

七、禁海令和限制矿冶业225

八、清代人民的法律身份地位226

第三节 清朝的司法制度229

一、司法机关229

二、旗人的司法管辖232

三、刑名幕吏与司法审判233

四、诉讼审判制度235

第四节 清末的法制改革与中国法律近代化的开始238

一、历史背景238

二、新法律的修订和沈家本239

三、清廷预备立宪242

中国法制史纲要出版后记247

附录一250

附录二2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