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修复重建外科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修复重建外科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69/32830530.jpg)
- 杨志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40548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1054页
- 文件大小:117MB
- 文件页数:109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修复重建外科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修复重建外科基础3
第一章 概述3
第一节 修复重建外科学的研究范围3
第二节 修复重建外科学的发展4
一、背景4
二、我国修复重建外科的发展历程4
三、今后面临的任务5
第二章 组织移植的基本原理7
第一节 概述7
一、组织移植的类型7
二、组织移植的条件8
第二节 移植组织的解剖生理特点9
一、皮肤9
二、筋膜11
三、肌肉与肌腱12
四、骨恪13
五、软骨15
六、关节16
七、周围神经16
八、大网膜17
第三节 自体组织瓣移植的种类18
一、皮瓣18
二、筋膜瓣23
三、肌瓣23
四、骨瓣24
五、复合组织瓣25
六、预制组织瓣25
七、其他组织瓣25
第四节 自体组织移植的病理生理改变25
一、移植组织的血流动力学改变26
二、移植组织的愈合与再生27
三、组织移植后的改变30
四、移植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35
第五节 自体组织移植的并发症及其防治37
一、血循环危象37
二、失神经支配39
三、移植组织瘢痕挛缩及增生40
四、供区并发症40
第六节 自体组织移植的选择原则40
一、选择组织瓣的一般原则41
二、皮瓣的选择41
三、肌瓣的选择42
四、肌皮瓣的选择44
五、骨瓣的选择44
第三章 同种异体与异种组织移植48
第一节 概述48
第二节 同种异体组织移植的移植免疫学49
一、参与排斥反应的功能细胞49
二、体液性排斥反应50
三、排斥反应的免疫学基础50
第三节 临床同种异体组织移植54
一、异体皮肤移植54
二、异体肌腱移植54
三、异体周围神经移植55
四、异体骨移植55
五、异体软骨移植56
六、异体关节移植57
第四节 异种组织移植58
一、异种皮肤移植58
二、异种骨移植58
三、异种软骨移植58
四、异种器官移植58
五、异种移植的主要问题59
第五节 同种异体及异种移植前景59
第四章 组织工程化组织移植62
第一节 概述62
第二节 组织工程化软骨63
第三节 组织工程化骨68
第四节 组织工程化肌腱与韧带70
第五节 组织工程化肌组织74
一、骨骼肌组织工程研究75
二、平滑肌组织工程研究76
三、心肌组织工程研究77
第六节 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桥接体77
第七节 组织工程化皮肤79
第八节 实质器官的组织工程学研究79
一、组织工程人工肝装置79
二、组织工程人工肾装置80
第九节 其他领域的组织工程研究80
第十节 组织工程学研究展望81
一、组织工程学研究的科学问题81
二、组织工程学研究与经济发展82
第五章 修复重建外科常用的人工材料85
第一节 概述85
第二节 人工材料的分类86
一、生物材料与非生物材料86
二、活性材料与惰性材料86
三、生物功能材料与有生命的功能材料86
四、天然材料与合成材料87
五、降解材料与非降解材料87
六、其他材料87
第三节 人工材料的基本要求及其检测88
一、生物相容性88
二、力学性能88
三、降解与愈合88
四、可加工性能88
五、材料的检测88
第四节 金属材料及其制品89
一、医用不锈钢及其制品89
二、纯钛及钛合金89
三、其他金属材料90
第五节 陶瓷材料90
一、陶瓷材料的分类及其理化性质90
二、羟基磷灰石类陶瓷90
三、生物玻璃91
四、活性玻璃陶瓷91
五、陶瓷与其他材料的复合91
六、陶瓷材料的成骨能力91
七、陶瓷材料存在的问题及展望92
第六节 生物衍生材料92
一、生物衍生材料的分类及特点92
二、天然生物衍生材料92
三、提纯生物衍生材料92
四、衍生材料的免疫学问题93
五、衍生材料存在的问题及展望93
第七节 高分子材料93
一、高分子材料植入体的基本要求93
二、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特点94
三、天然高分子材料94
四、合成高分子材料94
五、高分子材料与其他材料的复合96
六、高分子材料的成型加工技术96
七、高分子材料存在的问题及展望97
第八节 复合人工材料97
一、复合人工材料的分类及特点97
二、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复合98
第九节 医用生物材料在整形美容外科中的应用99
一、外用组织代用品99
二、内用组织代用品99
三、使用组织代用品的有关问题103
四、组织代用品研制及应用进展104
第六章 修复重建外科的康复医学109
第一节 概述109
一、康复医学的现代概念109
二、康复医学的工作内容及目标110
三、康复医学在修复重建外科中的地位110
四、康复医学评定111
第二节 康复医学技术111
一、物理治疗技术111
二、作业疗法114
第三节 上肢假肢114
一、上肢的特点和运动自由度114
二、截肢部位和假肢安装效果115
三、上肢假肢的分类117
四、各截肢部位的假肢117
五、肌电控制假肢125
六、残肢肌肉训练127
第四节 下肢假肢127
一、下肢关节的运动自由度128
二、下肢假肢对截肢术的要求及对残肢的影响128
三、截肢术后的残肢护理及训练130
四、临时假肢131
五、踝部和部分足截肢假肢131
六、小腿假肢132
七、膝部假肢135
八、大腿假肢135
九、髋部假肢138
十、假肢组件138
第2篇 修复重建外科基本技术143
第七章 皮肤软组织移植技术143
第一节 概述143
第二节 游离皮片移植技术144
一、分类144
二、切取、移植与固定145
三、自体皮片与同种异体或异种皮片间植148
四、影响皮片成活的因素及其预防149
五、皮片移植的远期效果150
第三节 传统带蒂皮瓣转移技术151
一、设计151
二、手术操作152
三、促进血循环的措施154
第四节 带血管皮瓣肌皮瓣移位技术154
一、带血管皮瓣肌皮瓣的设计及选择原则154
二、带血管皮瓣肌皮瓣移位的手术操作155
第五节 预构皮瓣移植技术156
一、预构皮瓣的分类、制作方法及临床应用156
二、预构皮瓣移植的优缺点159
第八章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与皮肤伸展术160
第一节 概述160
一、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基本概念160
二、扩张器的类型、结构和理化特性161
三、皮肤扩张术的基础研究简介162
第二节 扩张器使用的原则与方法164
一、扩张器的选择与准备164
二、扩张器植入木(一期手术)164
三、注液扩张165
四、扩张器取出和扩张后皮瓣转移术(二期手术)166
第三节 扩张术在修复重建外科的应用169
一、头皮扩张术169
二、在面颊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171
三、在耳、鼻等器官再造中的应用172
四、扩张术在乳房整形中的应用174
第四节 并发症及其防治176
一、血肿176
二、扩张器外露176
三、感染177
四、扩张器不扩张177
五、皮瓣坏死178
六、其他并发症178
第五节 皮肤伸展术178
一、基本概念178
二、皮肤伸展术的原理179
三、皮肤伸展术应用的适应证、方法及注意事项180
四、皮肤伸展术的并发症184
第九章 组织修复的基本操作技术187
第一节 血管修复技术187
一、血管吻合方法的分类187
二、血管吻合的基本技术188
三、血管移植技术191
四、血管修补技术192
第二节 肌腱修复技术194
一、肌腱缝合材料194
二、肌腱缝合方法194
三、肌腱缝合方法的评价197
第二节 神经修复技术198
一、神经缝合技术198
二、自体神经移植技术199
三、同种异体神经移植技术200
四、非神经组织移植技术201
第四节 骨移植技术202
一、概述202
二、自体骨移植切取技术203
三、同种异体骨制备技术205
第3篇 修复重建外科临床213
第十章 颅面颈软组织缺损的修复213
第一节 病因、分类及治疗原则213
第二节 额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214
一、额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214
二、面颊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215
第三节 头皮缺损的修复218
一、部分头皮缺损的修复218
二、全头皮缺损的修复219
三、头皮合并帽状腱膜缺损的修复220
四、头皮缺损与头发移植221
第四节 颈部软组织缺损及挛缩的修复224
一、颈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224
二、修复方法的选择225
三、修复技术225
第十一章 颅、颌、面骨缺损的修复231
第一节 颅骨缺损的修复231
一、颅骨的应用解剖231
二、颅骨缺损的病因232
三、自体颅骨瓣颅骨修复术232
四、金属人工骨修复术233
五、有机玻璃颅骨修复术234
六、颅骨成形术并发症及处理原则235
第二节 颌骨缺损的修复236
一、颌骨的应用解剖237
二、颌骨缺损的病因及分类241
三、颌骨骨缺损修复的特殊问题242
四、颌骨植骨的原则与适应证242
五、颌骨整复的类型与临床应用243
六、上颌骨缺损的修复243
七、下领骨缺损的修复246
第三节 颞下颌关节强直的治疗与畸形矫治253
一、颞下颌关节的应用解剖253
二、颞下颌关节强直的病因与分类255
三、颞下颌关节强直的治疗256
四、颞下颌关节强直并发畸形的矫治269
第四节 眶周围骨折及骨缺损的修复273
一、眶骨、颧骨的应用解剖273
二、眶骨骨折缺损的修复274
三、上颌骨骨折的治疗279
四、颧骨及颧弓骨折的治疗282
五、鼻骨骨折的治疗286
第十二章 面部器官缺损的修复与再造291
第一节 眉再造291
第二节 耳再造293
一、耳缺损的病因及分类293
二、部分耳缺损的再造294
三、全耳缺损的再造298
四、再造耳廓的支架材料303
五、组织工程化耳廓支架306
第三节 唇、颊缺损的修复308
一、唇、颊部的应用解剖309
二、唇缺损的修复310
三、颊缺损的修复327
四、唇、颊联合缺损的修复328
第四节 舌缺损的再造328
一、舌缺损再造的主要问题和基本原则329
二、舌缺损再造的基本技术332
三、舌部分缺损的修复357
四、全舌缺损的再造361
五、舌缺损的动力性再造367
六、舌缺损再造时功能恢复的辅助手段373
第五节 眼缺损的修复375
一、眼缺损的病因及分类375
二、眼睑缺损的修复375
三、眼窝缺损的修复381
四、眼球缺损的修复386
第六节 鼻缺损的修复388
一、鼻缺损的病因及分类389
二、鼻尖缺损的修复390
三、鼻小柱缺损的修复391
四、鼻翼缺损的修复394
五、鼻半侧缺损的修复396
六、全鼻缺损的修复397
七、鞍鼻成形术401
第七节 人工材料在五官修复术中的应用405
一、硅橡胶405
二、有机玻璃406
三、人工支架407
四、陶瓷类材料408
五、其他材料409
第十三章 颅颌面畸形420
第一节 颅面畸形的病因、分类及发生率420
一、颅面畸形的病因420
二、先天性颅面畸形的分类422
三、颅面畸形发生率424
第二节 颅缝早闭426
一、斜头畸形426
二、三角头畸形428
三、舟状头畸形431
四、短头畸形433
第三节 眶距增宽症434
第四节 颅面裂隙畸形436
一、正中及旁正中颅面裂隙分类436
二、正中及旁正中颅面裂隙的治疗440
第五节 颅面不对称畸形443
一、半侧颜面短小畸形443
二、头颅歪斜畸形446
三、半侧颜面萎缩447
第六节 面神经麻痹449
一、面神经的应用解剖450
二、面神经麻痹的手术治疗451
第七节 颅面骨纤维结构不良症457
第十四章 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修复462
第一节 肩肘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462
一、肩及上臂软组织缺损的修复462
二、肘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466
第二节 前臂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467
一、修复方法的选择原则467
二、常用组织瓣467
第三节 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469
一、手掌侧软组织缺损的修复469
二、手背侧软组织缺损的修复470
三、指端软组织缺损的修复473
四、指蹼软组织缺损473
五、手指感觉功能重建474
第四节 膝及小腿软组织缺损的修复475
一、膝前后软组织缺损的修复475
二、小腿软组织缺损的修复480
第五节 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484
一、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484
二、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490
第六节 皮肤撕脱伤的修复497
一、皮肤撕脱伤组织损伤原理498
二、皮肤撕脱伤的分类和伤情判断500
三、皮肤撕脱伤的治疗方法概述501
四、各部位皮肤撕脱伤的治疗原则与方法505
五、晚期的再整复与功能重建508
第七节 皮肤瘢痕增生与瘢痕挛缩508
一、瘢痕的概念508
二、瘢痕增生的机制508
三、瘢痕挛缩机制研究511
四、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的建立512
五、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临床与病理改变513
六、瘢痕与瘢痕疙瘩的防治517
七、瘢痕癌及其治疗521
第十五章 缺血性肌挛缩与痉挛性脑性瘫痪525
第一节 缺血性肌挛缩的病因及发病机制525
第二节 缺血性肌挛缩的病理改变及分期527
第三节 缺血性肌挛缩的早期处理及预防529
第四节 缺血性肌挛缩的晚期治疗531
一、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的治疗531
二、手内在肌挛缩的治疗533
三、小腿缺血性肌挛缩的治疗533
第五节 缺血性肌挛缩的康复治疗534
第六节 儿童脑性瘫痪的病因、分类及治疗原则534
第七节 痉挛性儿童脑性瘫痪的诊断535
第八节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儿童脑性瘫痪536
第九节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后康复治疗537
一、手术前的康复程序537
二、手术后的康复程序538
第十六章 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540
第一节 周围神经缺损的病因、分类及治疗原则540
第二节 周围神经损伤的病理生理改变541
一、周围神经损伤的退变与再生541
二、周围神经缝合方法学的研究与鉴别神经束的研究542
第三节 周围神经延长术545
一、神经的可延性和抗张性的基础研究545
二、克服神经缺损的一般方法和效果546
三、组织扩张器延长神经的研究547
四、延长神经的体外装置548
第四节 神经组织移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548
一、自体神经移植548
二、吻合血管的神经移植549
三、同种异体及异种神经移植550
四、非神经组织移植与人工神经的研究550
第五节 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康复治疗552
一、康复治疗的原则552
二、防止固定性畸形的康复治疗552
三、失神经支配的康复治疗553
第十七章 肌腱缺损的修复557
第一节 病因、分类及治疗原则557
第二节 肌腱的生物力学559
一、肌腱的滑动装置559
二、肌腱的运动力学561
三、肌腱的力学性质563
第三节 肌腱缺损修复术566
一、肌腱缺损修复方法的选择566
二、动力肌的选择原则567
三、游离肌腱移植术568
四、肌腱转移术568
五、吻合血管肌腱复合组织瓣移植术569
六、同种异体肌腱移植的研究及应用570
第四节 人工肌腱的研究与应用570
一、人工肌腱的发展及问题570
二、组织工程化肌腱的研制571
第五节 肌腱修复术后的粘连572
一、肌腱粘连的原因及预防572
二、肌腱粘连松解术573
第六节 康复治疗573
一、康复治疗的基本内容和原则573
二、肌腱修复后的早期康复治疗574
三、肌腱修复后的后期康复治疗575
四、肌腱损伤修复术后功能康复的评价575
第十八章 四肢骨缺损的修复578
第一节 骨缺损的病因、分类及治疗原则578
第二节 骨修复的生物力学580
第三节 长骨缺损的修复581
一、自体骨移植581
二、吻合血管骨移植583
三、带蒂骨瓣移位585
四、同种异体骨移植586
五、外固定器加压延长术治疗长骨缺损588
第四节 腔穴性骨缺损的修复588
一、自体骨移植588
二、异种骨移植588
三、人工骨移植589
第五节 关节端骨缺损的修复589
一、自体腓骨上端移植重建桡腕关节589
二、吻合血管的跖趾关节移植重建掌指关节590
三、同种异体关节移植591
四、异体脱蛋白骨关节移植593
第六节 吻合血管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的临床应用593
一、同种异体全膝关节移植593
二、同种异体肱骨干移植594
三、存在的问题595
第七节 骨折不愈合的修复595
一、骨折不愈合的病因及诊断595
二、自体骨移植597
三、有血供的骨膜移植599
四、生长因子与骨愈合600
五、成骨细胞种植602
第八节 人工骨的临床应用602
一、钙磷陶瓷人工骨602
二、重组合人工骨603
三、金属人工骨604
第九节 肢体短缩畸形605
一、病因、分类及治疗原则605
二、肢体延长术606
三、肢体延长术的并发症及预防608
第十节 康复治疗609
一、骨科康复的一般原则609
二、早期康复治疗610
三、后期康复治疗611
四、CPM在骨科康复中的应用612
五、康复治疗的评价613
第十九章 四肢运动功能重建615
第一节 运动功能障碍的病因、分类及治疗原则615
第二节 肌肉运动的生物力学616
一、骨骼肌的运动单位616
二、肌肉收缩的力学617
三、影响肌肉力学的因素617
四、肌移位重建运动功能的力学问题618
第三节 肩外展功能重建618
第四节 屈肘功能重建623
第五节 伸肘功能重建629
第六节 前臂旋转功能重建629
一、前臂旋后功能重建术630
二、前臂旋前功能重建632
第七节 伸腕伸指功能重建633
一、旋前圆肌移位重建桡侧腕伸肌功能633
二、尺侧腕屈肌移位重建指总伸肌功能635
三、桡侧腕屈肌移位重建拇长伸肌及拇长展肌功能636
第八节 屈腕屈指功能重建637
第九节 手内部肌功能重建639
一、指浅屈肌移位术640
二、桡侧腕长伸肌移位术641
三、掌板前移术643
四、指浅屈肌滑车悬吊术644
第十节 拇指外展功能重建645
一、小指展肌移位术645
二、掌长肌移位术647
三、尺侧腕屈肌移位术648
四、拇长展肌移位术649
第十一节 髋关节稳定性重建651
一、病因、分类及治疗原则651
二、骶棘肌移位重建伸髋功能652
三、腹外斜肌移位重建伸髋功能654
四、背阔肌移位重建伸髋功能655
五、腹直肌移位重建屈髋功能656
第十二节 伸膝装置功能重建657
一、病因、分类及治疗原则657
二、胭绳肌移位重建伸膝功能658
三、腹肌移位重建伸膝功能661
四、缝匠肌移位重建伸膝功能663
第十三节 伸踝功能重建664
一、病因、分类及治疗原则664
二、胫骨后肌前移术665
三、半侧跟腱前移术667
四、腓骨长肌腱移位术668
第十四节 槌状趾与爪形趾功能重建671
一、槌状趾功能重建671
二、爪形趾的功能重建671
三、蹲长屈肌腱与趾长屈肌腱延长术672
第十五节 康复治疗673
一、温热治疗674
二、增强肌力的康复疗法674
三、增加关节活动度的康复疗法675
四、功能训练与助行器的应用676
第二十章 关节功能重建677
第一节 关节功能障碍的病因、分类及治疗原则677
第二节 关节运动的生物力学679
一、关节的运动解剖679
二、关节的分类与运动679
三、关节运动的生物力学680
第三节 肩关节功能重建681
一、肩关节切除成形术681
二、人工关节置换术682
三、肩袖损伤的修复与重建688
四、肩锁关节脱位的修复与重建693
第四节 肘关节功能重建696
一、肘关节成形术696
二、人工肘关节置换术699
第五节 桡腕关节功能重建701
一、桡腕关节功能解剖701
二、近排腕骨切除成形术702
三、骨膜移植桡腕关节成形术703
四、桡腕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术704
第六节 掌指关节功能重建705
一、软骨膜移植成形术705
二、关节切除成形术706
三、掌板成形术707
四、自体跖趾关节移植术707
五、人工关节置换术710
第七节 髋关节功能重建710
一、筋膜植入髋关节成形术710
二、人工关节置换术711
第八节 膝关节功能重建719
一、股四头肌成形术720
二、膝关节韧带修复与重建术721
三、自体关节软骨移植术727
四、软骨细胞种植术730
五、人工关节置换术731
第九节 踝关节功能重建737
一、骨膜移植成形术737
二、腓骨近段倒转移植修复外踝缺损738
三、踝部韧带损伤的修复740
第十节 康复治疗742
一、康复治疗的设计与要求742
二、物理治疗744
三、器械治疗744
四、康复治疗的评价751
第二十一章 肢体血循环功能重建753
第一节 肢体血循环功能障碍的病因、分类及治疗原则753
第二节 动脉供血障碍的功能重建755
一、动脉供血障碍的诊断方法755
二、动脉供血障碍的功能重建756
第三节 静脉瓣膜功能障碍的静脉回流功能重建760
一、静脉回流功能障碍的诊断方法760
二、静脉回流障碍功能重建手术760
第四节 淋巴回流障碍的功能重建763
一、概述763
二、淋巴回流障碍的诊断方法764
三、淋巴回流障碍的保守治疗767
四、降低淋巴系统负荷的手术治疗769
五、促进淋巴回流的手术769
六、重建淋巴通道的手术771
第二十二章 外伤性残缺手的功能重建776
第一节 残缺手的病因、分类及治疗原则776
第二节 拇手指缺损的功能重建778
一、发展史778
二、拇指缺损的分度780
三、手指缺损的分度780
四、拇、手指功能重建的要求781
五、传统的拇指再造术781
六、足趾移植拇(手)指再造术794
第三节 全手缺失的功能重建829
一、全手缺失的分类及治疗方法选择829
二、前臂分叉术829
三、前臂残端断指异位再植重建部分手功能831
四、足趾移植手再造术839
第四节 康复治疗843
一、康复治疗的原则843
二、影响功能康复的因素843
三、康复治疗的程序和方法844
四、康复治疗的评价846
第二十三章 先天性手及上肢畸形的功能重建850
第一节 上肢的胚胎发育850
一、肢体的发育850
二、肢体的血管850
三、肢体的神经851
第二节 先天性手及上肢畸形的发生率及病因851
第三节 先天性手及上肢畸形的分类852
第四节 先天性手及上肢畸形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858
一、手术治疗时机选择的原则858
二、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859
第五节 拇指畸形859
一、先天性拇指畸形概述859
二、先天性拇指发育不良860
三、先天性拇指内收畸形864
四、复拇指畸形866
五、先天性扳机拇指(手指)畸形871
第六节 手指畸形872
一、多指畸形872
二、多节指骨畸形873
三、镜影手畸形873
四、先天性并指畸形874
五、手及手指发育不良876
第七节 手畸形876
一、分裂手畸形876
二、桡侧球棒手畸形879
三、尺侧球棒手畸形882
四、先天性掌挛缩畸形883
五、先天性手指屈曲畸形及指侧屈畸形884
第八节 其他先天畸形886
一、先天性巨肢(指)畸形886
二、先天性环状缩窄带综合征887
三、先天性断肢(指)畸形887
四、海豹手畸形887
第二十四章 脊髓损伤的功能重建889
第一节 脊髓损伤后的病理生理改变889
一、脊髓损伤的病理过程889
二、脊髓损伤后的再生889
第二节 脊髓损伤的修复与重建890
一、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890
二、脊髓损伤的修复重建手术891
三、脊髓损伤后的功能重建891
第三节 排尿功能重建891
第四节 康复治疗892
一、康复治疗基本原则及评价892
二、截瘫的康复治疗893
三、褥疮的康复治疗894
四、肢体的康复治疗895
第二十五章 脊柱畸形矫正897
第一节 脊柱畸形的病因、分类及治疗原则897
第二节 脊柱的生物力学899
一、脊柱的运动生物力学899
二、脊柱韧带的生物力学功能900
三、椎间盘的生物力学901
第三节 枕寰区畸形与不稳定的重建902
一、枕寰区不稳定的特殊问题902
二、寰枢椎融合术903
三、枕颈融合术905
四、寰椎后弓切除、枕骨大孔扩大和枕颈融合术906
第四节 脊柱侧弯畸形906
一、脊柱侧弯畸形的病理生理改变906
二、脊柱侧弯畸形矫正的基本原则907
三、脊柱侧弯畸形矫正术907
第五节 脊柱后凸畸形911
一、病因911
二、脊柱后凸畸形矫正术912
第六节 强直性脊柱炎913
一、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理改变913
二、截骨矫正术914
第七节 康复治疗915
一、脊柱侧弯的康复治疗915
二、脊柱后凸的康复治疗917
第二十六章 肩胛带及骨盆功能重建919
第一节 肩胛带功能重建919
一、肩胛带的解剖特点及功能919
二、重建方法920
第二节 骨盆环的重建925
一、骨盆环的解剖生理特点及功能925
二、重建方法926
第二十七章 胸腹部组织缺损的修复934
第一节 胸壁缺损的修复934
一、病因934
二、胸壁软组织缺损的修复934
三、胸廓缺损的修复938
第二节 食管缺损的修复939
一、空肠移植食管重建术940
二、胃代食管术947
三、结肠移植食管重建术949
四、皮管移植食管重建术951
第三节 气管缺损的修复953
一、气管瘢痕性狭窄的修复953
二、气管瘘修复术953
第四节 腹壁缺损的修复954
一、病因及分类954
二、腹壁缺损的修复方法954
第二十八章 乳房的整形与再造959
第一节 乳房肥大959
一、病因及分类959
二、乳房缩小成形术959
第二节 乳房发育不良972
一、病因及分类972
二、隆乳术972
三、隆乳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978
第三节 乳房缺如的再造980
一、乳房缺如的病因及分类980
二、肌皮瓣移位再造乳房981
第四节 乳头乳晕的再造985
一、乳头乳晕再造术的发展历史985
二、手术方法986
第二十九章 泌尿生殖系统缺损的重建990
第一节 阴茎缺损的再造990
一、自体复合组织移植再造阴茎990
二、程开祥阴茎再造术995
第二节 阴道缺如的重建998
一、病因及分类998
二、阴道再造方法的选择998
三、皮片移植阴道再造术999
四、小阴唇带蒂皮瓣再造阴道术999
第三节 尿道下裂1001
一、概述1001
二、历史回顾1002
三、尿道下裂的分型1004
四、手术方法1004
五、注意事项1008
六、尿路改道1009
七、术后并发症及处理1009
第三十章 难治性创面的修复1012
第一节 皮肤放射性创面的修复1012
一、病理生理改变1012
二、临床表现1012
三、溃疡创面的修复1013
第二节 静脉淤血性创面的修复1014
第三节 褥疮创面的修复1015
一、骶部褥疮1015
二、坐骨结节褥疮1023
三、股骨大粗隆褥疮1028
第四节 慢性骨髓炎创面的修复1030
一、病理特点1030
二、修复方法1031
第五节 生长因子与创面愈合1032
一、生长因子参与创面修复的机制1032
二、生长因子的作用方式1033
三、生长因子的剂量效应关系1034
四、生长因子的评价1034
附录1041
索引1041
缩写词中英文对照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