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心肺脑复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用心肺脑复苏](https://www.shukui.net/cover/13/32825531.jpg)
- 许荣廷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3126459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502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52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用心肺脑复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急救:心肺脑复苏!1
第一章 心肺脑复苏概论1
第二节 心肺脑复苏的发展2
一、古老的复苏法2
二、现代复苏术的形成过程2
三、现代复苏术的建立3
四、现代复苏术的发展4
第三节 急救医学与心肺脑复苏5
第四节 临床死亡复苏的时限6
第五节 心肺脑复苏的组织实施7
一、现场急救7
二、医院心肺脑复苏实施方案7
一、心肺脑复苏的分期、步骤与措施9
二、心肺脑复苏的标准化和程序化9
第六节 心肺脑复苏的基本程序和措施9
三、心肺脑复苏应掌握的五大要点11
第二章 心原性猝死13
第一节 心搏骤停与猝死13
第二节 猝死:世界性的问题14
第三节 心原性猝死的常见疾病17
一、冠心病17
二、心肌病22
三、主动脉瓣病变23
四、二尖瓣脱垂23
五、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4
六、植物神经系统与猝死24
七、其他24
第四节 心原性猝死的易发时间与干预措施25
一、心原性猝死的易发时间25
二、心原性猝死干预措施的制定26
第三章 心搏骤停与临床28
第一节 心搏骤停的常见病因28
一、心原性心搏骤停28
二、非心原性心搏骤停29
第二节 心搏骤停的表现与诊断30
一、心搏骤停的临床征象31
二、脑电图和心电图检查32
三、心搏骤停的诊断标准35
四、判断心搏骤停的方法36
第三节 心搏骤停的预测39
一、临床预测39
二、心电学预测40
三、有关心脏的其他检查44
一、心原性心搏骤停的防治措施46
第四节 心搏骤停的防治措施46
二、非心原性心搏骤停的防治措施50
第四章 心搏骤停与组织缺氧54
第一节 时间就是生命54
一、心搏骤停时间与症状和体征的关系54
二、各脏器对缺氧的耐受性55
三、心搏骤停后复苏时间与存活率的关系55
第二节 心搏骤停的基本特点与危险因素55
一、心搏骤停的基本特点55
二、心搏骤停的危险因素56
第三节 心搏骤停的病理生理机制56
一、基本改变57
二、促使细胞发生不可逆死亡的机制58
第四节 缺氧对心脏和脑的影响60
一、缺氧对心脏的影响60
二、缺氧对脑的影响61
第一节 基本概念65
第五章 心肺脑复苏与再灌注损伤65
第二节 再灌注损伤的表现与病理生理66
一、再灌注时的氧反常66
二、再灌注时的钙反常68
三、再灌注与pH69
四、再灌注性水肿70
第三节 再灌注损伤的防治70
第六章 复苏知识与急救医疗体系73
第一节 院前现场急救73
一、 院前现场急救的重要性73
二、急救和复苏的任务75
第二节 普及急救和复苏知识75
二、如何组织和普及CPR技术76
一、我国现场CPR的起步与初步成效76
第三节 急救医疗体系的建设78
一、急救医疗体系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和结构78
二、急救医疗体系的现状80
三、加快急救医疗体系建设的措施81
第四节 我国现场急救与复苏的展望82
第七章 人工心肺复苏术83
第一节 复苏要争分夺秒83
第二节 复苏步骤和参数84
一、复苏的基本步骤84
二、复苏的部分参数85
第三节 心肺复苏的原理86
一、吹气供氧的简单原理86
二、胸外心脏按压的原理87
一、判断神志和畅通气道(A)90
第四节 人工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90
二、人工呼吸(B)96
三、重建循环(C)101
第五节 复苏有效与终止复苏的指标113
一、复苏有效的指标113
二、判断心肺复苏有效的新指标--潮气末CO2(ETCO2)监测114
三、终止心肺复苏的指标114
四、现场抢救人员终止心肺复苏的条件115
第六节 关于复苏程序的争议115
第七节 婴幼儿心肺复苏要点116
第八章 高级心肺复苏术120
第一节 电击除颤与起搏120
一、电击除颤120
二、临时性心脏起搏129
第二节 氧气疗法与机械通气132
三、紧急体外循环132
一、氧气疗法133
二、机械通气138
第三节 药物与心肺复苏146
一、给药途径146
二、心脏复苏药物152
三、呼吸兴奋剂162
第四节 心肺复苏程序166
一、心搏呼吸骤停抢救程序166
二、按心律失常类型抢救心搏骤停的程序166
三、国内抢救心搏骤停的常规流程176
第五节 心肺复苏的新技术180
一、心肺复苏器180
二、插入式腹部反搏术(IAC)181
三、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术(ACD-CPR)181
四、急救心肺旁路机(CPB)182
第一节 心电监测系统183
第九章 心肺复苏后期心律失常的识别和处理183
第二节 心律失常的识别184
一、窦性心律失常184
二、房性心律失常185
三、房室交界性心律失常187
四、室性心律失常188
五、房室传导阻滞190
六、鉴别诊断191
第三节 常见心律失常的处理194
一、窦性心动过速194
二、窦性心动过缓194
三、房性早博195
四、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196
六、心房扑动197
五、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197
七、心房颤动198
八、房室交界性早搏200
九、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00
十、室性早搏(频发性、多源性、RonT)202
十一、室性心动过速203
十二、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205
十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06
十四、心脏传导阻滞207
第十章 脑复苏210
第一节 脑缺血缺氧的病理生理210
一、脑缺血缺氧性损害210
二、再灌注损伤211
二、观察生命体征214
第二节 脑功能监测214
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恢复过程214
三、判定意识障碍程度215
四、神经系统检查216
五、脑血流监测216
六、颅内压监测217
七、脑电图(EEG)监测217
八、脑干诱发电位218
九、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核磁共振(MRI)218
第三节 脑复苏的治疗218
一、一般治疗218
二、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220
三、低温疗法223
四、脑复苏的高压氧治疗224
六、改善脑血循环225
五、脑保护剂225
七、改善脑营养代谢和苏醒剂227
八、脑复苏预后判断227
第四节 死亡的诊断与鉴别227
一、脑死亡的诊断标准与鉴别227
二、鉴别诊断228
第十一章 非心原性心搏骤停的复苏特点232
第一节 电击伤232
一、发病机理232
二、病理生理234
三、临床表现234
四、治疗235
第二节 淹溺237
一、病理生理237
三、治疗238
二、诊断238
第三节 冻僵240
一、发病机理及病理生理240
二、临床表现241
三、治疗242
第四节 创伤性心搏骤停的复苏243
一、分类243
二、迅速诊断243
三、治疗244
第五节 诊疗技术操作所致心搏骤停的复苏245
一、原因245
二、防治原则245
第十二章 手术麻醉中的心肺脑复苏247
第一节 手术麻醉中呼吸心搏骤停的原因247
一、呼吸抑制247
四、手术操作因素248
二、病人原有疾病248
三、麻醉处理失误248
第二节 手术麻醉中心搏骤停的表现249
第三节 呼吸心搏骤停的诊断与防治250
一、诊断250
二、预防250
三、心肺脑复苏的阶段和步骤251
四、心肺脑复苏期间的用药及输液252
五、心肺脑复苏的监测及后期处理254
第四节 手术麻醉中的脑复苏255
一、脑复苏的治疗措施255
二、并发症和后遗症256
三、脑复苏的结局256
二、病因258
一、概述258
第一节 成人多器官功能衰竭258
第十三章 复苏后脏器功能衰竭与并发症258
三、发病机理259
四、鉴别与诊断261
五、急救与处理263
第二节 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266
一、概述266
二、机理267
三、诊断与鉴别270
四、MOFE的分型分期272
五、急救与处理274
第三节 低血压及休克的纠正277
一、低血压及休克的原因277
二、低血压及休克的处理277
二、急性左心衰竭的预防280
一、复苏后诱发急性左心衰竭的原因280
第四节 急性左心衰竭的防治280
三、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282
四、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283
第五节 复苏后呼吸功能不全的处理285
一、呼吸功能不全的防治286
二、机械通气治疗286
三、呼吸功能的监控287
第六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防治288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289
二、监护指标289
三、复苏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预防289
四、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290
第七节 复苏后急性胃粘膜病变的防治292
一、病因及临床表现292
三、治疗293
二、监护293
第八节 肝功能不全的防治294
一、肝功能不全的检测295
二、复苏后肝功能不全的诊断标准295
三、治疗295
第九节 复苏中并发症的处理297
一、肋骨骨折297
二、气胸或血胸297
三、心包积血297
四、肝破裂298
五、充气性胃扩张298
六、气腹298
七、少见并发症298
一、病理生理299
第十四章 糖尿病人复苏中的监测与处理299
第一节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99
二、临床表现301
三、实验室检查301
四、治疗302
第二节 非酮症高渗性昏迷303
一、病理生理303
二、临床表现304
三、实验室检查304
四、治疗304
第十五章 心肺脑复苏病人的监测与处理306
第一节 心肺脑复苏病人监护病房的监测306
一、监护系统的结构及作用306
二、心肺脑复苏各阶段应监护的指标307
一、维持内环境稳定311
第二节 心肺脑复苏病人的处理311
二、对体温的控制312
三、对抽搐的控制313
四、预防感染313
五、复苏后的能量代谢及营养支持314
第十六章 心肺脑复苏病人的护理319
第一节 ICU护士应具备的素质319
第二节 ICU的护理特点320
一、心电监测的管理320
二、中心静脉压的护理320
三、动脉测压管道的护理321
四、左房测压管的护理322
五、起搏器的护理323
六、漂浮导管的护理323
七、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护理324
八、静脉输液通路的护理325
九、气管插管的护理326
十、气管切开的护理329
十一、神经系统护理330
十二、导尿管的护理331
十三、引流管的护理331
十四、胃管的护理332
十五、体温护理332
十六、高能量静脉营养的护理333
十七、褥疮的预防与护理333
十八、ICU中小儿的护理334
第十七章 呼吸机辅助/控制呼吸与管理336
第一节 使用呼吸机辅助/控制呼吸的意义336
第二节 呼吸机的类型与性能特点337
一、呼吸机的类型337
一、呼吸机的使用及调节338
二、呼吸机的的性能和特点338
第三节 呼吸机的使用与管理338
二、辅助/控制呼吸方式的选择339
三、呼吸机使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340
四、呼吸机使用的并发症及处理341
五、使用呼吸机的注意事项344
六、呼吸机的撤除347
第十八章 高压氧治疗在心肺脑复苏中的应用350
第一节 高压氧治疗350
一、医学基础350
二、高压氧舱的种类和治疗方法355
三、适应症和禁忌症*355
四、副作用及其对策355
第二节 高压氧在心肺脑复苏中的应用357
一、高压氧的治疗机理357
二、心肺脑复苏后使用高压氧的指征358
三、治疗方法359
四、疗效359
五、注意事项360
第十九章 人工低温术的应用361
第一节 人工低温术对生理的影响361
一、对代谢的影响361
二、对神经系统的影响361
三、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362
四、对呼吸系统的影响362
五、对肝肾功能的影响362
六、对酸碱和电解质的影响363
第二节 人工低温术的分类和分级363
一、根据降温的方法分类363
二、根据降温的程度分级363
四、中毒性疾病或高代谢情况时的应用364
三、在脑外科的应用364
五、在急症医学中的应用364
第三节 人工低温术的适应症364
二、重度创伤及休克时的应用364
一、心血管手术时应用364
第四节 人工低温术的操作要点365
一、全身体表降温术365
二、局部重点降温术365
第五节 人工低温术的注意事项366
一、御寒反应366
二、心律失常366
三、血流动力学异常366
四、维持平稳367
三、低温适度367
二、降温要快367
一、早期降温367
第六节 人工低温术的要点367
四、肺部感染367
五、时间要足368
六、缓慢复温368
第二十章 输血疗法在心肺脑复苏中的应用369
第一节 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369
一、输血的适应症369
二、输血的禁忌症370
第二节 输血的途径371
一、静脉内注入法371
二、动脉内输血371
三、自体血回输374
三、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375
二、成分输血的目的375
一、成分输血的优点375
第三节 成分输血375
第二十一章 血液净化疗法与复苏379
第一节 血液净化疗法的分类379
一、透析疗法379
二、血液成分交换及除去疗法379
第二节 血液透析380
一、原理380
二、血液透析必备器材380
三、方法380
四、并发症及处理382
二、灌流装置与方法387
一、原理387
第四节 血液灌流387
二、方法387
一、原理387
第三节 血液滤过387
三、副反应及处理388
第五节 腹膜透析388
一、原理388
二、透析方法388
三、透析液配制389
四、并发症及处理390
第六节 血浆置换391
一、原理391
二、方法391
三、适应症391
第七节 交换输血391
第八节 血液有形成分除去疗法392
一、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393
第二十二章 心肺脑复苏中的水电酸碱平衡及血气分析393
第一节 水与电解质平衡393
二、水、电解质失衡395
第二节 酸碱平衡397
一、酸碱平衡的调节397
二、酸碱失衡398
第三节 血气分析400
一、pH值401
二、二氧化碳分压401
六、实际碳酸氢402
七、标准碳酸氢402
八、碱剩余402
四、血氧饱和度402
三、氧分压402
五、氧含量402
第二十三章 心肺脑复苏中感染与抗生素应用403
第一节 复苏患者感染的特点403
第二节 复苏中抗生素的应用403
一、抗生素的应用原则403
二、抗生素的应用404
一、中心静脉穿刺插管术的用途416
二、中心静脉穿刺插管术的方法416
第二十四章 心肺脑复苏中的常用操作技术416
第一节 中心静脉穿刺插管术416
三、中心静脉穿刺插管术的护理、拔管与换管419
四、并发症的防治419
第二节 动脉穿刺插管术420
一、动脉直接穿刺插管的方法421
二、并发症的防治424
一、适应症425
第三节 心导管检查术425
二、操作方法426
三、心导管术的并发症及处理427
四、床旁心导管检查429
第四节 血流动力学监测430
一、常用仪器设备430
二、操作方法431
第五节 纤维支气管镜在心肺脑复苏中的应用431
一、纤维支气管镜在急救时的应用431
二、纤维支气管镜应用方法432
第二十五章 心肺脑复苏研究与抢救体会434
第一节 对心肺脑复苏的某些研究434
一、对CPR的研究434
二、对脑复苏的研究443
三、CPCR的国际标准444
第二节 心肺脑复苏抢救体会445
一、心搏骤停一旦发生,要迅速作出诊断445
二、既是心肺复苏,也是脑复苏,时间是关键446
三、有效按压是初期复苏的重点448
四、人工呼吸同样重要449
五、立即开通静脉通道450
六、不失时机地进行电击除颤450
七、复苏后的处理不容忽视451
第三节 小儿心肺脑复苏的特点452
一、小儿心搏呼吸骤停的原因453
二、心搏呼吸骤停的诊断要点453
三、小儿心肺复苏特点454
四、综合治疗的重点457
第一节 与心脏相关的实验室检查460
一、肌酸激酶(CK)测定460
第二十六章 心肺脑复苏中的实验室检查460
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测定461
三、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测定462
四、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其同工酶测定462
五、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测定463
六、肌钙蛋白T测定463
七、血糖(B-Glu)测定464
八、乳酸(LA)测定464
九、急性时相反应蛋白(APR)检测465
第二节 水与电解质平衡有关检验项目465
一、钾、钠、氯离子测定466
二、钙离子测定467
三、血清镁测定467
四、血、尿渗透压测定468
一、原理469
第三节 血气变化与酸碱失衡的判断469
二、正常参考值(动脉血)470
三、临床意义470
第四节 心肺脑复苏中肝、肾功能的检查472
一、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测定472
二、肾脏功能检查472
第五节 常用临床检验参考值474
一、血液检查474
二、尿液检查484
三、肾功能检查486
四、粪便检查487
五、脑脊液检查487
六、内分泌功能检查488
七、免疫学检查491
八、骨髓检查493
九、胃液检查496
十、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