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广域网原理、技术及实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广域网原理、技术及实现
  • 沈鑫剡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090084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5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10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广域网原理、技术及实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广域网概述1

1.1.1 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2

1.1.2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2

1.1.3 X.25分组交换网2

1.1.4 点对点专用线路3

1.1.5 帧中继3

1.1.6 交换式多兆位数据服务(SMDS)3

1.1.7 数字用户线(xDSL)3

1.2 广域网协议结构4

1.2.1 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协议结构4

1.2.2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协议结构4

1.2.3 点对点专用线路和数字用户线(xDSL)协议结构5

1.2.4 X.25分组交换网络协议结构6

1.2.5 帧中继协议结构7

1.2.6 交换式多兆位数据服务(SMDS)协议结构8

1.3 各种广域网连接技术比较9

1.4 桥接和路由10

1.4.1 网桥的桥接工作机制10

1.4.2 路由器的路由工作机制13

1.4.3 桥接和路由比较16

1.5 3 Com广域网实现方法16

1.5.1 小型办公网络连接设备17

1.5.2 边缘设备18

1.5.3 核心路由器19

1.5.4 远程访问服务器和Total Control多服务访问平台19

1.6 广域网的新应用20

1.6.1 虚拟专用网络(VPN)20

1.6.2 分组语音22

第二章 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24

2.1 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介绍24

2.1.1 PSTN结构24

2.1.2脉冲编码调制(PCM)25

2.1.3 时分多路复用(TDM)27

2.2 调制/解调原理28

2.2.1三种基本调制技术28

2.2.2 正交幅度调制(QAM)和Trellis编码调制(TCM)30

2.2.3 信道容量分析32

2.3 V.90和56Kbit/s Modem33

2.3.1 V.34——模拟Modem标准34

2.3.2 V.90——56kbit/s Modem标准34

2.3.3 V.90标准要求35

2.3.4 3Com X2技术和V.90标准的关系35

2.4 PC机和Modem 接口EIA-232-E36

2.4.1机械说明37

2.4.2 电气说明38

2.4.3 功能说明39

2.4.4 过程说明41

2.5 3Com利用PSTN的WAN访问解决方案43

2.5.1Modem43

2.5.2 “对猫”路由器44

2.5.3 SuperStack II RAS 1500和NETServer/1648

2.5.4 Total Control多服务访问平台50

第三章 X.25分组交换网络52

3.1 物理层协议——X.2153

3.1.1 机械说明53

3.1.2 电气说明53

3.1.3 功能说明53

3.1.4 过程说明54

3.2 链路层协议——LAPB55

3.2.1 基本特性56

3.2.2 帧结构56

3.2.3 操作59

3.3 X.25分组层62

3.3.1 分组格式62

3.3.2 虚电路服务64

3.3.3 多路复用68

3.3.4 流和差错控制69

3.3.5 分组序列69

3.4 3Com利用分组交换网络实现WAN连接的方法70

3.4.1 接入方式71

3.4.2 用X.25分组交换网络实现LAN互连71

第四章 综合业务数字网75

4.1 ISDN概述75

4.1.1 ISDN基本特点75

4.1.2 用户接口76

4.1.3目标76

4.1.4 结构77

4.1.5 标准78

4.2 ISDN通道79

4.3 用户接入80

4.4 ISDN协议81

4.4.1 ISDN协议结构81

4.4.2 ISDN物理层接口标准83

4.4.3 D通道链路接入规程——LAPD90

4.4.4 ISDN连接91

4.5 3Com利用ISDN实现 WAN连接方法98

4.5.1 终端适配器98

4.5.2 SuperStack II RAS 1500和 NETServer/16100

4.5.3 Office Connect 510、520、530102

4.5.4 Total Control多服务访问平台107

第五章 帧中继108

5.1 帧中继网络概述110

5.1.1 帧中继协议结构111

5.1.2 帧中继和X.25的比较113

5.2 帧中继协议116

5.2.1 物理层协议116

5.2.2 用于帧模式承载服务的链路层接入规程——LAPF120

5.2.3 帧中继呼叫控制协议130

5.3 帧中继呼叫控制过程132

5.4 本地管理接口——LMI135

5.4.1 LMI特性135

5.4.2 LMI消息格式135

5.4.3 全局编址136

5.4.4 组播136

5.5 拥挤控制137

5.5.1 帧中继拥挤控制方法137

5.5.2 信息流速率管理138

5.5.3 用显式信令实现拥挤避免140

5.5.4 用隐式信令实现拥挤恢复142

5.6 3Com利用帧中继网络实现WAN访问的方法143

第六章 MAN和SMDS147

6.1 城域网(MAN)协议147

6.1.1 MAN拓扑结构147

6.1.2 容错网络148

6.1.3 MAN协议层模型149

6.1.4 MAN操作过程150

6.1.5 MAN协议数据单元(PDU)格式153

6.1.6 用于PA信息流的VC建立过程158

6.2 交换式多兆位数据服务——SMDS159

6.2.1 SMDS拓扑结构160

6.2.2 SIP结构161

6.2.3 维持信息速率(SIR)和访问类别166

6.2.4 SNI服务质量(Qos)168

6.3 3Com 利用SMDS网络实现 LAN之间互连的方法168

第七章 数字用户线(xDSL)172

7.1 不同种类的数字用户线技术——xDSL172

7.1.1 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172

7.1.2 速率自适应ADSL——RADSL173

7.1.3 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HDSL173

7.1.4 单线数字用户线——SDSL173

7.1.5 超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VDSL173

7.1.6 几种数字用户线技术的比较173

7.2 ADSL工作原理174

7.2.1 CAP174

7.2.2 DMT174

7.3 ADSL网络结构175

7.4 采用3Com设备实现ADSL网络的例子176

7.4.1网络拓扑结构177

7.4.2 设备配置178

7.4.3 ADSL网络工作过程180

第八章 SLIP和PPP182

8.1串行线路互连网络协议(SLIP)182

8.2 点对点协议(PPP)184

8.2.1 PPP帧结构184

8.2.2 链路控制协议(LCP)186

8.2.3 链路认证协议——PAP和 CHAP196

8.2.4 IP控制协议——IPCP199

8.2.5多链路点对点协议(MPPP)202

第九章 广域网新技术209

9.1 防火墙技术209

9.1.1 几种常用的防火墙技术209

9.1.2 3Com NETBuilder系列路由器中的防火墙技术212

9.2 虚拟专用网络(VPN)222

9.2.1 VPN优点223

9.2.2 VPN工作原理224

9.2.3 两种常用的VPN应用实例227

9.3 分组语音234

9.3.1 分组语音模型234

9.3.2 分组语音的演变235

9.3.3 分组语音相关设备236

9.3.4 当前分组语音的几个应用239

9.4 网络地址转换(NAT)241

9.4.1 NAT工作原理241

9.4.2 3Com NAT实现242

9.5 数据优先级246

9.5.1 数据报文优先级分配246

9.5.2 仲裁算法247

9.6 预留带宽248

第十章 3Com广域网连接设备250

10.1 小型办公室接入设备250

10.1.1“对猫”路由器250

10.1.2 Office Connect 5x0路由器系列253

10.2 边缘路由器255

10.2.1 Office Connect NETBuilder路由器系列255

10.2.2 SuperStack II NETBuilder路由器系列257

10.3 中心路由器NETBuilder II258

10.3.1 功能特性259

10.3.2 NETBuilder II性能优势259

10.3.3 功能说明260

10.3.4 硬件配置266

10.4 远程访问设备270

10.4.1 远程访问服务器NETServer/16271

10.4.2 SuperStack II 远程访问系统1500273

10.4.3 Total Control多服务访问平台274

第十一章 广域网设计实例284

11.1 广域网设计原则284

11.1.1 可靠性284

11.1.2 安全性285

11.1.3 经济性285

11.1.4 适用性286

11.2 广域网设计例一287

11.2.1 设计要求287

11.2.2 拓扑结构287

11.2.3 路由器配置288

11.2.4 功能综述293

11.3 广域网设计例二294

11.3.1 设计要求294

11.3.2 拓扑结构295

11.3.3 路由器配置296

11.3.4 功能综述298

11.4 广域网设计例三300

11.4.1 设计要求300

11.4.2 拓扑结构300

11.4.3 路由器配置300

11.4.4 功能综述303

11.5 广域网设计例四304

11.5.1 设计要求304

11.5.2 网络拓扑结构304

11.5.3 路由器配置304

11.5.4 功能综述307

参考文献3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