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民族学初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潘龙海,陈连开等著 著
- 出版社: 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404376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811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82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民族学初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绪论 中华民族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
第一节中华民族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2
第二节中华民族学的学科性质和社会功能24
第三节中华民族学的研究方法29
第四节中华民族学研究上的几个关系32
第一编 中华民族的起源与形成35
第一章中华民族的起源36
第一节关于中华民族起源的诸假说36
第二节 中华民族起源的土著特点40
第三节中华民族起源的多源特点45
第一节统一多民族中国的古代形成发展过程57
第二章中华民族的自在发展57
第二节 中华民族整体性与内在联系的发展70
第三章中华民族从自发到自觉的大联合82
第一节 在近代革命斗争中中华民族的自发联合82
第二节 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中华民族大联合102
第二编 中华民族的经济103
第一章中华民族经济的多样性与统一性103
第一节中华民族经济的多样性103
第二节 中华民族经济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依存、相互补充113
第三节 在统一国家中多种社会形态并存127
第二章历史上各民族经济关系的发展139
第一节历代王朝对边疆民族的经济政策及其影响139
第二节中国古代国内交通152
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中外交通169
第三章中华民族近代社会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化177
第一节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的掠夺177
第二节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畸型发展197
第三节 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及其艰难发展209
第三编 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223
第一章 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多姿多彩的古代中华文化223
第一节汉文化及其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中的主导与领先作用223
第二节中国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卓越贡献238
第三节历史上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251
第二章 中华民族文化在古代世界文化史上的领先地位266
第一节汉字文化圈的形成266
第二节哲学、史学与法律274
第三节科学技术290
第四编 中华民族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的建立302
第一章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302
第一节向民族平等关系飞跃302
第二节不是一镐敲定307
第三节实行民族平等原则313
第四节消除产生民族压迫的根源317
第五节施行民族区域自治325
第六节曲折前进337
第七节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342
第二章人民民主345
第一节尽洗铅华345
第二节民主与专政348
第三节 男女平等355
第四节民主与集中362
第五节制约因素372
第六节法律378
第七节纪律382
第八节人权385
第九节 自由与权威395
第五编 中华民族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406
第一章中国化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406
第一节 “大同书”到中共成立406
第二节社会主义信念412
第三节艰辛的开拓428
第四节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433
第二章中华民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451
第一节产品经济体制451
第二节改革455
第三节对外开放463
第四节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467
第五节共同富裕469
第三章共同繁荣——国家扶持与汉族地区支援473
第一节纵横比较474
第二节差距的由来478
第三节国家扶持(上)482
第四节国家扶持(下)489
第五节汉族地区的支援502
第一节扬长战略506
第四章共同繁荣——民族地区自力拼搏506
第二节全方位开放521
第三节深化改革530
第四节立足点552
第五节实现事实上平等的条件与展望558
第六编中华民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567
第一章提高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567
第一节全新格局567
第二节造就新人575
第三节正确的政治方向585
第四节马克思主义哲学观592
第五节社会主义道德597
第六节马克思主义民族观634
第七节马克思主义宗教观659
第八节弘扬爱国主义677
第二章提高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711
第一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711
第二节追赶717
第三节成才735
第四节四十年文教建设749
结语 中华民族的未来775
第一节导言775
第二节 中华各民族个性发展活跃786
第三节 中华各民族共性积累加速795
第四节很久很久以后806
后记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