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新编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新编教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38/30024732.jpg)
- 黄光扬主编;原霞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750873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96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207页
- 主题词:教育统计-教材;教育测验-教材;教育评估-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新编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数据与教育统计图表1
【内容导读】1
第一节 数据种类与特点1
一、数据种类1
二、数据特点3
第二节 次数分布表4
一、次数分布4
二、次数分布表编制5
三、次数分布表阅读理解8
第三节 次数分布图10
一、次数直方图10
二、次数多边图11
三、相对次数直方图与多边图12
第四节 常用统计分析图12
一、散点图12
二、线形图13
三、条形图14
四、圆形图15
【练习与思考】16
第二章 平均数和标准差18
【内容导读】18
第一节 平均数18
一、简单算术平均数18
二、加权算术平均数20
第二节 标准差22
一、标准差概念与计算22
二、差异系数25
【练习与思考】26
第三章 百分等级和标准分数27
【内容导读】27
第一节 百分等级27
一、数据在次数分布中的地位27
二、百分等级概念及含义28
三、百分等级计算28
四、百分等级应用28
第二节 标准分数30
一、标准分数基本定义及评分体系30
二、标准分数常模的建立方法32
三、标准分数应用33
【练习与思考】34
第四章 相关系数36
【内容导读】36
第一节 相关的统计学意义36
一、对相关现象的感觉36
二、相关的意义及相关系数的初步认识36
三、由散点图认识相关情况37
第二节 积差相关38
一、积差相关概念及基本公式38
二、积差相关系数计算方法38
三、利用原始数据直接计算积差相关系数40
第三节 等级相关42
一、等级相关概念及基本公式42
二、原始数据是顺序变量的等级相关计算43
三、观测数据含有连续变量时的等级相关计算44
第四节 点双列相关47
一、点双列相关适用范围及基本公式47
二、点双列相关系数计算47
【练习与思考】49
第五章 教育测量与评价概述51
【内容导读】51
第一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问题51
一、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含义51
二、教育评价的基本问题54
三、教育评价相关概念辨析55
第二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58
一、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育科学三大研究领域之一58
二、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59
三、教育改革要求教育测量与评价更加科学化60
四、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师的专业素养61
第三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类型62
一、按教学中运用的时机分类62
二、按解释结果的参照点分类63
三、按被试行为表现的性质分类64
四、按内容分类64
五、其他分类65
第四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功能66
一、教育判断67
二、改进教师教学67
三、促进学生学习68
四、进行教育管理69
【练习与思考】70
第六章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71
【内容导读】71
第一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信度71
一、重测信度和复本信度71
二、同质性信度72
三、标准参照测验的信度分析75
四、测量标准误与测验信度的关系76
第二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效度76
一、内容效度77
二、结构效度77
三、效标关联效度78
第三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中题目(项目)的难度79
一、难度系数计算方法79
二、难度系数变换80
第四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中题目(项目)的区分度81
一、题目区分度的意义81
二、区分度的计算82
【练习与思考】83
第七章 编制测验的原理与方法86
【内容导读】86
第一节 测验题目类型与测量功能86
一、客观性试题类型及其编写技巧86
二、主观性试题类型及其编写要领91
第二节 测验蓝图设计与测验编制要领95
一、设计测验的基本考虑95
二、设计测验蓝图95
三、测验的编制与组织97
【练习与思考】98
第八章 制定教育评价表的方法和步骤100
【内容导读】100
第一节 制定教育评价表的意义与原则100
一、制定教育评价表的意义100
二、制定教育评价表的原则101
第二节 教育评价表的构成及编制102
一、教育评价表构成要素102
二、制定教育评价表的方法103
【练习与思考】111
第九章 学生课业发展的测量与评价112
【内容导读】112
第一节 课业考评改革的基本认识与目标112
一、课业考评的主要作用112
二、课业考评存在的问题114
三、国外课业考评改革的趋势与经验114
四、课业考评改革的主要目标115
第二节 学生课业发展的内容框架及参照点体系117
一、学生课业发展的内容框架117
二、评价学生课业发展的参照点体系121
第三节 评价学生课业发展进步的主要方法124
一、客观题评价法与主观题评价法124
二、表现性测验评价法126
三、评定量表评价法130
四、同伴评定和轶事记录评价法132
五、档案袋评价法134
六、动态评价法135
【练习与思考】137
第十章 教育研究中的统计假设检验138
【内容导读】138
第一节 统计假设检验预备知识138
一、基本概念138
二、概率与概率分布141
三、正态分布与t分布143
第二节 统计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147
一、统计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147
二、统计假设检验的思想方法与检验步骤148
第三节 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150
一、两独立总体方差相等但未知数值150
二、两总体方差未知、独立大样本151
三、两相关总体152
第四节 其他总体参数的差异显著性检验153
一、总体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153
二、两独立总体的比例系数差异显著性检验154
【练习与思考】155
附录一158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课程终结性模拟测验说明158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模拟测验(一)159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模拟测验(二)162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模拟测验(三)165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模拟测验(四)168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模拟测验(五)171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模拟测验(六)174
附录二177
各章练习与思考题解题提示及参考答案177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模拟测验参考答案180
附录三188
附表3-1正态分布表188
附表3-2 t分布表192
附表3-3积差相关系数(r)显著性临界值表194
参考文献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