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文化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网络文化教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60/32792726.jpg)
- 赵友平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2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网络文化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抓好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社会转型期的一大要务1
二、网络生活:网民的“第二人生”5
三、网络文化的“三位一体”7
四、网络:当代公民的“第四成长环境”9
五、上网:当代人的“第五习惯”11
六、国际视野: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宏观考察12
第一章 网络文化界定17
第一节 从文化的定义观照网络文化的概念17
一、什么是文化17
二、什么是网络文化19
第二节 网络文化的基本结构23
一、网络文化的五大要素23
二、网络文化的“理想类型”24
三、网络文化的不同层面26
第三节 网络文化的本质特征27
一、网络文化的技术特征27
二、网络文化的精神特征29
三、网络文化的主体特征31
第四节 网络文化的主要功能33
一、网络文化功能简析33
二、网络文化现状概览36
第二章 网络文化资源40
第一节 网络文化资源的概念、特征与发展40
一、网络文化资源的概念40
二、网络文化资源的特征41
三、中国网络文化资源的发展42
第二节 网络文化的技术资源43
一、计算机技术资源44
二、网络技术资源45
三、通信技术资源47
第三节 网络文化的内容资源48
一、网络文化内容资源的特点与类别49
二、网站文化资源50
三、网民文化资源52
四、网络文化资源的问题分析57
五、网络文化资源的本土化61
第三章 网络文化行为65
第一节 网络时空的无限扩展性66
一、网络时间的无限扩展66
二、网络空间的无限扩展66
三、“网络疆域”与“电子邻近”67
第二节 网络行为的多样性68
一、从热词流行分析网络言语行为的补救功能68
二、从网络诸“客”看网民全新的生存方式72
三、“人肉搜索”——网络行为带来的立法争议75
第三节 网络行为的约束性78
一、网络行为的善与恶78
二、网络行为的伦理规范80
第四章 网络文化心态85
第一节 网络流行文化所反映的大众心态85
一、2011年第一季度网络流行文化点评85
二、“贾君鹏”网帖对当前网络文化的矫正意义89
三、贴吧成为网络文化源头之一90
四、上开心网玩寂寞90
第二节 网络文化心态结构解析91
一、网络文化的社会意识91
二、网络文化的社会心理92
第三节 网络文化心态功能分析94
一、网络文化的政治、法律思想94
二、网络文化的哲学、文学艺术意识97
三、网络文化所反映的人们日常精神状态99
四、网络文化的发展趋势101
第五章 网络文化制度106
第一节 网络文化所带来的得与失106
一、我们因网络而得到的107
二、我们因网络而失去的107
第二节 兴利除弊:网络文化的制度追求108
一、网络文化是柄双刃剑109
二、大兴网络文化之利111
三、力除网络文化之弊112
第三节 规范发展:网络文化的制度设计117
一、全党全民,共建共享117
二、在他律中规范118
三、在自律中发展122
第六章 网络文化传播130
第一节 网络文化传播的互动性规律130
一、网络文化传播的线上与线下互动131
二、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互动133
第二节 网络文化传播的权威性规律134
一、网络文化传播权威性的建构135
二、“网络意见领袖”的正负作用137
第三节 网络文化传播的非线性规律139
一、非线性传播在网络文化传播中的具体应用139
二、非线性传播规律对网络文化传播的若干启示140
第四节 网络文化传播的超时空规律142
一、网络文化的超时空传播143
二、遵循超时空规律,发展健康网络文化144
第五节 网络文化传播的对立效应规律147
一、对立效应及其规律性148
二、对立效应的破解与转化151
第六节 网络文化传播的突变规律153
一、文化突变的一般法则与网络文化突变律154
二、网络舆情的突变及其应对156
第七章 网络文化批判163
第一节 网络文化的现象学批判164
一、网络文化的后现代意蕴165
二、从“艳照门”事件看私人领域公共化167
三、从博客看公共领域私人化169
四、从李希光事件看网络实名制171
五、“网络综合征”的文化反思172
第二节 网络文化的媒介文化学批判174
一、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174
二、网络文化与非网络文化177
三、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179
四、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180
五、网络文化传播的效果与公信力183
第八章 网络文化建设189
第一节 网络文化重在建设189
一、依托三大主体190
二、拓展两个方向190
第二节 网络文化的技术建设191
一、互联网新技术建设191
二、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多媒体建设192
第三节 网络文化的内容建设194
一、网络文学异军突起194
二、网络“恶搞”亟待疏导196
第四节 网络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199
一、网络文化建设调查结果分析199
二、增强网络文化建设的文化自觉202
第五节 网络文化视阈中的微博景观202
一、“微博文化”高速渗入社会生活203
二、裂变式传播碎片化信息208
三、自媒体时代的“微文化”210
四、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公民文化211
五、“微博文化”与企业文化及消费文化213
六、存量文化的数字化推广214
第九章 网络文化管理217
第一节 网络文化善在管理217
一、网络文化的“脱序状态”218
二、网络文化管理的强制性与非强制性220
三、网络文化管理的内化与外化221
四、变“守”和“堵”为“攻”与“疏”221
第二节 网络文化的技术管理223
一、隐性的中心辐射状模式224
二、“对等系统”的无中心状态224
三、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监管226
四、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监管228
第三节 网络文化的内容管理228
一、操作性语言对于思想的阉割和控制229
二、有限管制:尽量减少直接干预229
三、内容分级:值得探索的途径229
四、志愿者:值得借鉴的做法231
五、网络文化的公共治理232
第十章 网络文化:新的文化经济增长点235
第一节“山寨文化”:文化发展的“双刃剑”235
一、山寨文化的正面效应235
二、山寨文化的负面影响236
三、山寨文化的去路237
第二节 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文化存量与文化增量237
一、网络文化从传统文化中获得给养238
二、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中的扬弃与创新239
三、弘扬传统文化,提升网络文明241
第三节 文化网络化:文化发展的加速器250
一、网络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足的弥补251
二、网络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252
第四节 网络文化产业:信息化社会的主导产业253
一、什么是网络文化产业253
二、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概况254
三、网络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