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世界六百年与中国六十年 从重商主义到新结构主义 经济问题与主义1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世界六百年与中国六十年 从重商主义到新结构主义 经济问题与主义1](https://www.shukui.net/cover/76/32771616.jpg)
- 皮细庚总主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86MB
- 文件页数:55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世界六百年与中国六十年 从重商主义到新结构主义 经济问题与主义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茅于轼推荐序言1
人口、技术与市场制度1
魏杰推荐序言7
我们这个时代的经济“问题与主义”7
作者自序12
思想的雄心和力量12
引论 构建中国经济学刍议19
一、经济学思想演化简论20
二、从“苏联范式”到“美国范式”22
三、对中国经济解释的乏力24
四、构建中国经济学25
五、借鉴、继承与创新29
上篇35
第一章 重商主义35
第一节 富国强兵的经济哲学36
贸易引发的战争36
重商主义的逻辑起点37
富国强兵的经济哲学39
第二节 英国:从“重金主义”到“重工主义”43
都铎王朝时期的重商主义43
斯图亚特王朝时期的重商主义48
重商主义在英国的衰落50
从“重金主义”到“重工主义”51
第三节 重新认识重商主义54
重商主义缘何声名不佳54
历久弥新的重商主义55
重商主义“有许多条生命”57
第四节 中国式重商主义60
中国模式与重商主义60
中国重商主义的困境与隐忧63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重商主义69
第二章 重农主义75
第一节 重农主义的由来及其逻辑76
从医生到经济学家76
农业的基础地位及其逻辑78
政治经济学的鼻祖83
第二节 法国: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85
重商抑农的代价85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88
第三节 中国的“重农抑商”与法国的重农主义91
重农抑商为何适得其反91
重农抑商缘何不及重农主义94
第四节 中国“三农”问题与新重农主义98
“三农”问题困局98
中国的新重农主义102
第三章 古典自由主义111
第一节 “看不见的手”与“守夜人”112
亚当·斯密打败了拿破仑112
“看不见的手”114
“守夜人”角色117
第二节 第二英帝国:贸易建造的帝国121
第二英帝国崛起的秘密121
贸易建造的帝国124
第三节 中国:艰难的市场经济之路127
来之不易的市场经济127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136
规制政府权力140
第四章 历史主义147
第一节 历史主义的起源及真谛148
孤独的奔走者148
国家主义与世界主义及浪漫主义150
历史主义的真谛153
第二节 无所不包的国家经济学157
历史学派的先驱:李斯特的国家经济学157
旧历史学派时期:罗雪尔的国民经济学162
新历史学派时期:施穆勒的社会改良主义163
第三节 历史学派的是与非166
软硬兼施的强国策略166
现代经济学的思想源泉169
难以成为更加科学的理论173
第四节 历史学派VS奥地利学派176
跨越世纪的论战176
唯名论VS实在论178
普鲁士VS奥地利180
历史学派的让步183
第五节 历史学派的终结与启示185
价值判断之争185
后进国家的经济哲学187
第六节 中国经济的“历史”诠释与学派构建189
历史学派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189
历史学派对中国经济的解释与说明191
创建中国经济学历史学派194
中国历史学派需要注意的问题197
第五章 计划主义201
第一节 “有计划”地发展经济202
“计划”的愿望202
指令性经济205
“计划”的弱点206
“计划”的终结209
第二节 苏联:成也“计划”败也“计划”210
高度集中的模式210
成也“计划”败也“计划”214
被迟滞和误导的改革221
第三节 中国为什么要选择和放弃计划经济?223
合乎历史逻辑的选择223
波折式“计划之路”226
折腾年代231
第六章 凯恩斯主义237
第一节 经济政策的“相机抉择”原理238
凯恩斯的担忧和劝告238
国家干预主义宝典241
“相机抉择”原理246
短期内繁荣之道250
非常态经济政策253
第二节 美国:经济与军事相结合的凯恩斯主义255
从经济凯恩斯主义到军事凯恩斯主义255
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257
“二战”后美国凯恩斯主义的演变261
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的凯恩斯主义263
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时期的凯恩斯主义265
尼克松、福特、卡特政府时期的凯恩斯主义267
里根政府时期的新自由主义和军事凯恩斯主义271
畸形的刺激方式273
第三节 中国模式与凯恩斯主义276
“巴山轮会议”带来凯恩斯主义276
中国模式与凯恩斯主义277
中国凯恩斯主义的困境281
中国还需要凯恩斯主义287
下篇293
第七章 供给主义293
第一节 长期繁荣之道294
餐桌上的曲线294
供给创造需求296
一套基于个人和企业刺激的分析结构297
温和地解决经济问题300
第二节 美国:里根经济学革命302
大萧条以来最糟糕的时期302
里根经济学原理303
里根经济学的成效306
里根经济学的负面后果309
经济学革命与美国的拯救者311
第三节 中国的“供给经济学”313
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的交替误导313
中国税负到底重不重315
中国式供给主义减税计划317
中国的长期繁荣之道320
第八章 货币主义323
第一节 货币主义原理324
唯有货币最重要324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326
单一货币规则327
货币主义的困惑328
货币主义与次贷危机330
第二节 日本:货币战争的教训331
20世纪50、60年代:稳定日元汇率332
20世纪70年代:实施日元国际化332
20世纪80年代:经济步入泡沫时代333
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339
21世纪前十年: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344
没有硝烟的货币战争345
第三节 中国货币主义改革实践347
20世纪80年代:以反通货膨胀为主348
20世纪90年代:实行松紧相间趋稳的货币政策351
21世纪前十年:实行稳健趋紧的货币政策353
中国该如何运用货币主义354
第九章 制度主义363
第一节 制度经济学原理364
从“旧制度”到“新制度”364
继承与完善367
新制度经济学原理369
私人经济的有效性371
第二节 德国:有人性的市场经济373
“社会市场经济”的建立373
中间道路374
“社会市场经济”的演变378
有人性的市场经济380
“社会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81
第三节 中国:超越单一公有制或纯粹私有制383
科斯的忠告383
一种时尚的理论388
中国的制度主义改革实践390
从“单一公有制”到“混合所有制”393
超越单一公有制或纯粹私有制396
制度改革的红利397
第十章 结构主义401
第一节 适合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理论402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理论需求402
结构主义的“四唯”理论404
结构主义的奇迹407
结构主义的困境408
结构主义的衰落411
第二节 日本:从“重厚长大”到“轻薄短小”412
产业结构演进简史412
20世纪50—70年代:以“重厚长大”型产业为主415
20世纪70—90年代:以“轻薄短小”型产业为主415
20世纪90年代至今:以服务业为主体、制造业为支柱419
产业政策功不可没421
第三节 中国经济为什么“大而不强”422
从“二一三”到“二三一”422
“大而不强”的症结426
分业施策,多管齐下434
产业结构调整并非易事438
第十一章 新自由主义441
第一节 新自由主义的魅力与本质442
从亚当·斯密到哈耶克442
新自由主义的兴起444
“四化”理论与主张446
华盛顿共识448
发达国家走出“滞胀”449
发展中国家陷入低迷450
霸权国家的经济哲学452
新自由主义的衰落454
第二节 拉美:被边缘化的次大陆456
拉美的困境456
拉美大陆的“经济政变”459
“拉美陷阱”的幕后推手462
从“华盛顿共识”到“圣地亚哥共识”468
第三节 中国渐进式新自由主义改革470
新自由主义的“西学东渐”470
中国经济改革的话语选择473
渐进式新自由主义改革475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自由主义477
第十二章 新结构主义483
第一节 “第三条道路”的理论基础484
拉美的艰苦探索484
结构主义与新自由主义调和的产物485
“正向协同”模式487
“第三条道路”的理论基础491
新结构经济学发展“食谱”493
第二节 中国式新结构主义经济学495
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495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结构主义503
政府的职能和使命506
后记 通往市场经济之路509
第一节 中国经济需要什么“主义”?510
对照“问题”寻找“主义”510
突出“(新)结构主义”和“供给主义”512
第二节 “克强经济学”解析514
“克强经济学”的诞生514
“克强经济学”属于什么“主义”?516
“克强经济学”的特征521
正确解读“克强经济学”523
第三节 “社会市场经济”要义526
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526
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社会市场经济”528
从“社会市场经济”到“市场经济”534
新书预告539
致谢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