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图像通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图像通信
  • 刘荣科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1240192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27页
  • 文件大小:135MB
  • 文件页数:339页
  • 主题词:图像通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图像通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图像信号分析1

1.1 图像信号及其分类1

1.2 颜色和颜色模型2

1.3 模拟视频信号6

1.4 数字视频信号9

1.4.1 数字视频信号的采样与量化9

1.4.2 视频信号的表示10

1.4.3 视频信号的相关函数13

1.4.4 数字视频格式14

1.5 立体视频16

1.6 小结18

习题一18

参考文献19

第2章 图像传输的信息论基础20

2.1 信息论概述20

2.1.1 随机过程及信源模型20

2.1.2 信息量和信息熵22

2.2 图像的统计特性27

2.2.1 空间统计特性28

2.2.2 时间统计特性32

2.2.3 变换域统计特性33

2.3 图像的率失真特性34

2.3.1 图像压缩的率失真函数及其性质34

2.3.2 编码过程的率失真计算与比特平面编码的率失真分析39

2.4 图像压缩极限计算43

2.4.1 基于条件熵的估计方法43

2.4.2 基于成像噪声模型的估计方法43

2.4.3 利用多尺度条件熵和记忆度量估计法45

2.5 图像变换编码的信息论基础46

2.5.1 变换前后信息熵的变化规律47

2.5.2 变换的去相关率和能量集中率47

2.5.3 变换编码的增益48

2.6 相关信源编码的信息论基础50

2.6.1 相关信源独立编码50

2.6.2 相关信源协同编码51

2.7 信源信道联合编码的理论基础53

2.7.1 信道编码简介53

2.7.2 信源信道联合编码的理论基础54

2.8 小结56

习题二56

参考文献59

第3章 静止图像编码60

3.1 静止图像的无损编码60

3.1.1 编码原理60

3.1.2 编码标准74

3.2 静止图像的有损编码77

3.2.1 编码原理77

3.2.2 常见的有损编码方法79

3.2.3 编码标准94

3.3 小结100

习题三100

参考文献102

第4章 运动图像编码103

4.1 运动图像编解码原理103

4.1.1 基于运动估计的编码原理104

4.1.2 基于三维小波变换的编码原理105

4.2 运动估计与运动补偿105

4.2.1 运动估计与运动补偿的基本概念105

4.2.2 基于像素的运动估计106

4.2.3 基于块的运动估计107

4.2.4 基于网格的运动估计121

4.2.5 基于区域的运动估计123

4.2.6 运动估计与补偿在运动图像编码中的应用123

4.3 码率控制125

4.3.1 码率控制的原理126

4.3.2 码率控制的典型方法126

4.4 运动图像编码标准132

4.4.1 MPEG-1133

4.4.2 MPEG-2133

4.4.3 MPEG-4134

4.4.4 H.264135

4.4.5 AVS137

4.4.6 VC-1139

4.5 运动图像编码系统设计与实现139

4.5.1 基于DSP的运动图像编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40

4.5.2 基于FPGA的运动图像编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46

4.6 小结153

习题四153

参考文献154

第5章 新型视频编码155

5.1 可伸缩视频编码155

5.1.1 可伸缩视频编码简介155

5.1.2 基本精细粒度可伸缩编码156

5.1.3 渐进精细粒度可伸缩视频编码159

5.1.4 基于宏块的渐进精细可伸缩视频编码163

5.2 多描述编码164

5.2.1 多描述编码简介164

5.2.2 多描述量化编码166

5.2.3 多描述变换编码167

5.2.4 基于FEC的多描述编码170

5.2.5 基于框架扩展的多描述编码170

5.2.6 多描述分级编码171

5.3 分布式视频编码171

5.3.1 分布式编码的基本原理172

5.3.2 分布式视频编码系统175

5.3.3 分布式视频编码的研究展望177

5.4 多视点视频编码178

5.4.1 多视点视频简介178

5.4.2 多视点视频编码的原理179

5.4.3 基于传统框架的多视点视频编码181

5.4.4 基于DVC的多视点视频编码184

5.5 小结185

习题五185

参考文献185

第6章 图像通信质量分析与抗差错传输187

6.1 图像通信质量评估187

6.1.1 图像压缩质量评估187

6.1.2 图像传输质量评估189

6.1.3 端到端的质量评估190

6.2 图像传输信道的特点190

6.2.1 图像传输对网络的要求190

6.2.2 图像通信的互联网信道191

6.2.3 图像通信的无线信道193

6.3 误码对运动图像解码码流的影响194

6.3.1 错误传播195

6.3.2 不同编码字段的误码影响196

6.4 错误控制和错误隐藏技术197

6.4.1 编码端错误控制技术198

6.4.2 解码端错误隐藏202

6.4.3 编码端和解码端交互式差错控制207

6.5 运动图像编码标准中的抗误码策略209

6.5.1 MPEG-4的抗误码策略209

6.5.2 H.264的抗误码策略210

6.6 小结214

习题六214

参考文献215

第7章 信源信道联合编码在图像通信中的应用216

7.1 信源信道联合编译码基础216

7.1.1 信源信道分离编码216

7.1.2 信源信道联合编码217

7.2 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技术220

7.2.1 数字系统的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技术220

7.2.2 混合数字-模拟系统(HDA)的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技术223

7.2.3 近似模拟系统的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技术224

7.3 信源信道联合译码技术226

7.3.1 信源信道联合译码基础226

7.3.2 融合隐马尔科夫模型的信源信道联合译码227

7.3.3 基于信源反馈信息的信源信道联合编译码229

7.4 信源信道联合编码的新发展234

7.4.1 网络跨层优化设计基本原理234

7.4.2 基于跨层优化设计的信源信道联合编码236

7.5 小结237

习题七237

参考文献238

第8章 网络流媒体240

8.1 网络流媒体概述240

8.2 流式传输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式242

8.2.1 流式传输的基本原理242

8.2.2 流媒体传输的实现方式243

8.3 网络流媒体的系统组成244

8.4 流式传输协议246

8.4.1 实时传输协议(RTP)246

8.4.2 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248

8.4.3 实时流协议(RTSP)249

8.4.4 资源预留协议(RSVP)250

8.5 流媒体的网络播放技术253

8.6 流媒体的服务方式255

8.6.1 C/S模式概述255

8.6.2 P2P模式概述255

8.6.3 P2P模式与C/S模式的比较256

8.7 P2P流媒体网络电视257

8.7.1 PPlive协议258

8.7.2 PPstream协议259

8.7.3 QQlive协议260

8.7.4 P2P流媒体协议框架260

8.8 流媒体的应用262

8.9 小结265

习题八266

参考文献266

第9章 数字电视268

9.1 数字电视概述268

9.2 数字电视传输标准269

9.2.1 ATSC标准269

9.2.2 DVB标准概述276

9.2.3 ISDB-T标准288

9.2.4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293

9.3 移动电视301

9.3.1 移动电视系统简介301

9.3.2 移动电视标准305

9.3.3 移动电视的网络内容及广播网络的安全性315

9.4小结318

习题九318

参考文献320

缩略语表3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