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通信网络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通信网络](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2735539.jpg)
- 胡珺珺,赵瑞玉主编;李美丽,高文文,孙霞副主编;鲜继清主审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30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通信网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通信网络概述1
1.1 通信网的基本概念和分类3
1.1.1 通信网的基本概念3
1.1.2 通信网的分类4
1.2 通信网的发展4
1.2.1 通信网的发展历程4
1.2.2 通信网的发展趋势5
1.3 现代通信系统的组成模型和功能模块8
1.3.1 现代通信系统的组成模型8
1.3.2 信息处理技术10
1.3.3 差错控制技术13
1.3.4 多路复用和多址技术16
1.4 通信网的拓扑结构19
1.5 通信相关专业和行业介绍21
1.5.1 通信相关专业介绍21
1.5.2 通信相关行业介绍22
本章小节23
习题24
第2章 电话通信网25
2.1 电话网的特点和发展27
2.1.1 电话网的概念27
2.1.2 固定电话终端设备28
2.1.3 电话交换设备的发展30
2.2 主要的交换方式34
2.2.1 电路交换34
2.2.2 报文交换35
2.2.3 分组交换36
2.2.4 面向连接和无连接37
2.3 电话网的结构39
2.3.1 我国的长途电话网39
2.3.2 本地电话网40
2.4 电话网的编号计划41
2.4.1 本地网的编号方式41
2.4.2 国内长途电话的编号方式41
2.4.3 国际长途电话的编号方式43
2.5 智能网45
2.5.1 智能网的基本概念45
2.5.2 智能网的业务46
2.5.3 智能网的结构51
2.5.4 彩铃业务的流程53
2.6 IP电话54
2.6.1 VoIP概念和发展54
2.6.2 IP电话的特点55
2.6.3 IP电话的标准56
2.6.4 IP电话在国内的应用57
2.6.5 IP PBX58
本章小节59
习题59
第3章 数字移动通信网61
3.1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62
3.2 无线传播环境64
3.2.1 无线信道基本传播特性64
3.2.2 无线信号的传播特性65
3.3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67
3.3.1 小区制覆盖方式67
3.3.2 越区切换和位置更新69
3.4 GSM与CDMA72
3.4.1 GSM73
3.4.2 CDMA75
3.4.3 GPRS77
3.5 第三代移动通信77
3.5.1 WCDMA78
3.5.2 CDMA200078
3.5.3 TD-SCDMA78
3.5.4 WiMAX78
3.6 4G通信79
3.6.1 4G通信的特点79
3.6.2 4G系统的关键技术80
本章小节82
习题82
第4章 数据通信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84
4.1 通信网的体系结构85
4.1.1 通信协议的概念85
4.1.2 标准化组织85
4.1.3 协议分层的好处87
4.2 OSI/RM88
4.2.1 物理层89
4.2.2 数据链路层90
4.2.3 网络层92
4.2.4 传输层92
4.2.5 高层93
4.3 数据业务的概念和性能指标93
4.4 分组交换网和数字数据网94
4.5 综合业务数字网的概念和接口标准98
4.6 N-ISDN和帧中继101
4.6.1 N-ISDN101
4.6.2 帧中继101
4.7 B-ISDN和ATM104
本章小节110
习题110
第5章 计算机通信网与Internet113
5.1 计算机通信网的发展历程115
5.2 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和分类117
5.3 局域网118
5.3.1 局域网的定义和特点118
5.3.2 信道访问技术120
5.3.3 IEEE 802标准123
5.3.4 以太网124
5.3.5 令牌局域网127
5.4 网际互联设备128
5.4.1 物理层设备128
5.4.2 数据链路层设备129
5.4.3 网络层设备132
5.4.4 传输层设备136
5.5 计算机网络的地址和域名设置137
5.5.1 IPv4地址137
5.5.2 IPv6地址143
5.5.3 DNS域名系统149
5.6 Internet业务154
5.6.1 常见的Internet业务154
5.6.2 我国的互联网业务发展实况160
本章小节162
习题162
第6章 广播电视网167
6.1 广播电视网的发展历程169
6.2 CATV系统的结构和演变171
6.3 有线电视系统技术指标172
6.3.1 电视节目信号的干扰172
6.3.2 C/N载噪比173
6.3.3 载波组合二次差拍比和载波组合三次差拍比174
6.4 视频编码技术175
6.5 广电接入网双向的改造177
6.5.1 CM方案178
6.5.2 EPON方案178
6.5.3 FTTH方案181
6.6 三网融合182
6.6.1 三网融合的概念和业务基础182
6.6.2 三网融合的关键技术和实施方案183
6.6.3 三网融合的现在及发展185
6.7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前景展望187
6.7.1 广电网络和物联网的融合187
6.7.2 交互式有线电视191
6.7.3 CMMB新业务192
本章小节193
习题194
第7章 支撑网196
7.1 信令网197
7.1.1 信令的概念和分类197
7.1.2 No.7 信令系统198
7.1.3 我国No.7 信令网的结构202
7.2 同步网204
7.2.1 同步的概念205
7.2.2 网同步设备206
7.2.3 我国同步网络结构图208
7.3 管理网210
7.3.1 TMN概述211
7.3.2 网络管理协议——SNMP213
7.3.3 基于CORBA的网络管理技术213
本章小节214
习题214
第8章 信息传输网216
8.1 数据传输介质217
8.1.1 有传输导向的传输介质217
8.1.2 无线介质221
8.2 光传输网络224
8.2.1 SDH传送网224
8.2.2 波分复用光网络228
8.3 分组数据传送网230
8.4 微波与卫星通信网232
8.4.1 数字微波通信网232
8.4.2 卫星通信网234
8.4.3 VSAT卫星通信网236
8.4.4 低轨道卫星通信238
本章小节240
习题241
第9章 用户接入网243
9.1 接入网介绍244
9.1.1 接入网的概念244
9.1.2 接入网的模型246
9.1.3 接入网的特点247
9.2 铜线接入网247
9.2.1 铜线接入网概念248
9.2.2 常用的数字用户环路技术248
9.3 光纤接入网249
9.3.1 光纤接入网基本概念250
9.3.2 光纤接入网分类251
9.4 无线接入网253
9.4.1 无线接入网概念253
9.4.2 常用无线接入技术255
本章小节257
习题258
第10章 下一代网络260
10.1 NGN的概念261
10.2 软交换技术262
10.2.1 软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262
10.2.2 软交换网络的结构262
10.2.3 软交换网络的设备263
10.2.4 常见的软交换网络设备266
10.3 软交换中采用的主要协议270
10.3.1 SIP271
10.3.2 SDP274
10.3.3 H.2 48/Megaco275
10.3.4 BICC协议277
10.3.5 流传送控制协议277
10.3.6 信令适配协议278
10.4 NGN的演进策略和案例分析279
10.4.1 固网的智能化改造方式279
10.4.2 固网智能化改造实例——湖北鄂州电信固网智能化改造与运维280
10.5 下一代网络与我们的生活284
本章小节285
习题285
附录A 常用英文缩略语精选287
参考文献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