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冲模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冲模技术
  • 涂光祺,赵彦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30822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31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546页
  • 主题词:冲模-技术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冲模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冲模设计基础1

第一节 冲压件工艺性和工艺设计1

一、冲压件工艺性1

二、冲压件工艺设计15

三、发展取代传统工艺及冲压件19

第二节 冲压用材料21

一、冲压常用材料规格及性能21

二、冲模常用材料28

第三节 冲压设备30

一、冲压设备类型30

二、常用冲压设备规格31

第四节 冲模设计要领35

一、冲模设计原始资料35

二、成本分析与结构方案36

三、冲模分类36

四、设计步骤与要点36

五、冲压设备选用37

第二章 冲裁模41

第一节 冲裁机理41

一、冲裁变形过程41

二、变形区受力状况和应力状况41

三、冲裁力—行程曲线42

第二节 冲裁间隙43

一、间隙对冲裁过程及冲裁件质量的影响43

二、冲裁间隙分类44

三、确定冲裁间隙的方法46

四、常用间隙表47

第三节 凸、凹模刃口尺寸49

一、刃口尺寸确定的原则49

二、刃口尺寸确定的方法49

第四节 冲裁力和冲裁功52

一、冲裁力计算52

二、降低冲裁力的方法53

三、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计算54

四、总压力计算55

五、冲裁功55

第五节 压力中心56

一、解析法56

二、图解法57

第六节 排样与搭边58

一、排样58

二、搭边61

第七节 典型结构63

一、落料模63

二、冲孔模66

三、切边模66

四、剖切模69

五、切口模70

六、复合冲裁模70

第八节 高速冲裁模73

一、高速冲裁的特点73

二、高速冲裁模结构特点75

三、实例:引线框架高速冲裁工艺与模具结构86

第三章 精冲模93

第一节 强力压边精冲机理93

一、强力压边精冲工艺过程特征93

二、精冲变形模式94

三、精冲变形区的应力分析94

第二节 精冲力的计算97

一、冲裁力97

二、压边力98

三、反压力98

四、总压力98

五、卸料力和顶件力99

第三节 精冲复合工艺99

一、半冲孔100

二、挤压、模锻凸台102

三、压印103

四、压扁104

五、弯曲105

六、压沉孔106

七、三维精冲件108

第四节 精冲件质量的影响因素108

一、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108

二、影响表面完好率的因素109

三、精冲件缺陷原因及其消除方法110

第五节 精冲工艺润滑112

一、润滑状态112

二、保证润滑充分的条件113

三、精冲工艺润滑剂113

第六节 精冲模结构114

一、特点114

二、分类114

三、结构分析115

第七节 排样与搭边119

第八节 V形环尺寸119

第九节 凸、凹模间隙121

第十节 凸、凹模尺寸122

第十一节 模芯结构123

一、凹模124

二、压边圈125

三、凸模126

四、凸模座及桥板127

五、冲孔凸模127

六、反压板128

七、顶杆129

八、传力杆129

九、闭锁销130

十、平衡杆131

十一、排气、冷却、润滑132

十二、零件间配合及尺寸要求133

十三、模芯材料及硬度要求134

第十二节 典型结构136

一、活动凸模式模具典型结构136

二、固定凸模式模具典型结构137

三、连续模典型结构137

四、通用模架140

第十三节 精冲液压模架140

第十四节 对向凹模精冲模142

一、对向凹模精冲过程143

二、对向凹模精冲工艺的特点143

三、对向凹模精冲模的结构与工艺参数144

第四章 弯曲模146

第一节 弯曲特征146

一、弯曲变形过程146

二、弯曲的种类147

第二节 弯曲力148

第三节 弯曲件毛坯展开长度149

一、中性层曲率半径的确定149

二、展开长度151

三、圆杆(线材)弯曲件的展开长度153

第四节 回弹154

一、影响回弹的因素154

二、回弹值的确定155

三、补偿回弹的措施159

第五节 工作部分结构参数161

一、V形和U形弯曲模161

二、铰链卷圆模167

三、圆环和夹箍件弯曲模170

四、杆料(线材)螺旋弯曲模172

第六节 工序安排及模具结构173

一、一般原则173

二、板材弯曲的基本形式173

三、弯曲件工序安排示例174

四、典型件弯曲模结构177

五、结构设计提示184

第七节 典型结构185

一、波纹片弯曲模185

二、导向板弯曲模186

三、屏风板侧边弯曲模186

四、放大器安装板弯曲模186

五、油孔夹环弯曲模188

六、环卡弯曲件弯曲模190

七、轴承保持器径向弯曲模190

八、M形件弯曲模191

九、C形件弯曲模192

十、钩形件杠杆式一次弯曲成形模192

十一、风扇花挡网罩弯曲模194

十二、环形件弯曲模195

十三、?形件弯曲与校正模195

十四、切断、弯曲、扭弯复合模197

十五、接线头连续模197

十六、游丝支片连续模198

十七、悬架连续模201

第五章 拉深模202

第一节 拉深变形特征202

一、拉深过程202

二、拉深变形过程的起皱现象203

三、拉深件的壁厚变化203

第二节 筒形件拉深204

一、拉深件毛坯尺寸的确定204

二、无法兰筒形件的拉深206

三、带法兰筒形件的拉深209

第三节 复杂旋转体件拉深211

一、阶梯形件的拉深211

二、锥形件的拉深212

三、球形和抛物线形件的拉深214

第四节 矩形件拉深215

一、无法兰矩形件的拉深216

二、带法兰矩形件的拉深217

第五节 工作部分结构参数218

一、圆角半径218

二、模具间隙219

三、工作部分尺寸计算221

第六节 压料221

一、压料的应用范围221

二、压料力221

三、压料限位装置222

四、锥形压边圈222

第七节 拉深力与拉深功223

一、拉深力223

二、拉深功225

第八节 其他拉深225

一、椭圆形件的拉深225

二、反拉深226

三、带料连续拉深228

四、变薄拉深231

第九节 典型结构233

一、正装拉深模233

二、倒装拉深模233

三、锥面压料拉深模234

四、落料、拉深复合模234

五、再次拉深模235

六、再次正拉深模236

七、落料和正、反拉深复合模236

八、球形件拉深模236

九、椭圆形件落料、拉深复合模239

十、拖板式凹模中间工序拉深模239

十一、洗衣机内桶第二次反拉深模239

十二、浴缸拉深模242

十三、油箱上体拉深模242

十四、液压拉深模242

十五、管帽连续拉深模242

十六、六角帽连续拉深模245

十七、变薄拉深模246

十八、旋转变薄拉深模247

十九、拉深、挤边、压凹、冲孔复合模247

二十、落料、拉深、冲孔、翻边复合模247

二十一、铋基合金拉深、切边、冲孔、翻边复合模249

二十二、落料、拉深、成形、圆周压纹复合模252

二十三、外壳转盘半自动拉深模252

第六章 成形模254

第一节 胀形254

一、胀形成形特点254

二、胀形件工艺性255

三、胀形工艺方法及模具255

第二节 翻孔和翻边264

一、翻孔264

二、翻边268

三、翻孔与翻边模具270

第三节 缩口272

一、缩口的变形程度274

二、缩口后材料长度与厚度的变化及缩口毛坯的计算275

三、缩口力的计算276

四、缩口模具形式277

第四节 校形278

一、校平279

二、整形280

第五节 压印282

第七章 汽车覆盖件冲模284

第一节 汽车覆盖件的结构特点284

第二节 汽车覆盖件的变形分析287

一、汽车覆盖件的成形特点287

二、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过程中的变形特点287

三、汽车覆盖件的变形分析方法289

第三节 汽车覆盖件工艺设计291

一、拉深件的设计291

二、覆盖件拉深成形297

三、拉深件的修边与切断301

四、修边件的翻边303

第四节 拉深模303

一、单动拉深模303

二、双动拉深模307

三、拉深模设计310

四、拉深模材料314

第五节 修边模314

一、确定修边方式314

二、确定定位方式314

三、斜楔机构315

四、确定修边模镶件320

五、修边模镶件材料322

第六节 翻边模322

一、主要翻边模类型与典型结构322

二、翻边凸模的扩张结构323

三、凹模镶件323

四、翻边模材料323

第八章 连续模324

第一节 特点、分类及应用324

一、连续模的特点324

二、连续模的分类324

三、连续模的应用326

第二节 工艺分析与结构设计326

一、工序件的携带方式326

二、工序安排328

三、条料排样的搭边值330

四、排样图的绘制330

第三节 主要零件设计331

一、模架331

二、凸模331

三、凹模333

四、定位装置337

五、卸料装置342

六、顶料装置344

第四节 典型结构345

一、带料连续拉深模345

二、落料、冲孔连续模347

三、冲孔、切断、弯曲连续模348

四、接线头连续模349

五、压线块连续模349

六、卡板连续模352

七、二轮压簧连续模354

八、定、转子片复合连续模354

九、带自动挡料销的冲孔落料模357

十、带自动定心装置的连续模357

十一、触桥连续模358

十二、无工艺切口的连续拉深模360

十三、垫圈连续模361

十四、插座件成形连续模362

第九章 冲模零件设计标准选用364

第一节 工作零件设计364

一、凸模设计364

二、凹模设计370

第二节 定位零件设计374

一、定位零件设计原则374

二、定位零件的基本形式375

第三节 压边、卸料及出件装置382

一、压边装置382

二、卸料装置385

三、出件装置389

第四节 支承及夹持零件391

一、模架391

二、模柄396

三、垫板和凸、凹模固定板397

第五节 弹簧和橡胶板397

一、圆柱螺旋压缩弹簧397

二、碟形弹簧398

三、橡胶板的选用和计算399

第六节 螺钉孔和销钉孔400

一、孔的结构和尺寸400

二、开孔位置402

第七节 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和配合要求403

第八节 零件材料及热处理要求408

第十章 计算机技术在冲模技术中的应用411

第一节 概述411

第二节 冲模CAD技术413

一、图形的处理415

二、冲模的装配技术420

三、冲模数据库、知识库的建立426

四、与网络的结合427

五、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在冲压工艺设计中的应用428

六、计算机在冲模设计中的应用435

第三节 冲模CAM技术439

一、数控编程技术的发展概况及简介440

二、常见CAM系统的体系结构443

三、NC刀具轨迹生成方法研究与发展现状444

四、数控仿真技术448

五、冲模制造新技术及发展趋势451

六、智能制造452

第四节 冲模CAE技术453

一、概述453

二、冲压成形过程的物理现象456

三、冲压成形过程中常见的缺陷及产生原因458

四、冲压成形有限元模拟的基本原理459

五、冲压成形数值模拟的关键技术461

六、有限元模拟在冲压技术中的应用465

第五节 冲模产品数据管理(PDM)474

第六节 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冲模生产中的应用实例475

一、汽车覆盖件模具CAD/CAE/CAM的软、硬件选型475

二、汽车模具CAD/CAE/CAM系统构成476

三、成果与发展方向477

第七节 研究热点及展望477

一、虚拟制造技术(Virtual Manufacturing)477

二、与网络的更深入结合(Network)478

三、协同设计(Collaborative)480

四、专业化(Specialization)481

五、标准化(Standardization)481

六、开放性、集成化(Open、Integrated)481

七、智能化(Intelligent)482

八、高速化(High Speed)482

第十一章 冲模工作零件先进制造技术483

第一节 高精度电火花加工483

一、电火花加工原理483

二、CNC高精度电火花加工设备简介484

三、电火花加工的工艺特性486

四、电火花加工工具电极489

五、CNC高精度电火花成形加工490

六、电火花穿孔加工490

第二节 高精度电火花线切割加工491

一、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原理491

二、电火花线切割特点及应用范围491

三、CNC高精度电火花线切割设备简介492

四、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特性496

五、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及应用500

六、微精切割502

七、线切割加工实例503

第三节 坐标磨削505

一、坐标磨床简介505

二、磨削工艺507

三、典型形状的磨削方法511

第四节 连续轨迹数控坐标磨床513

一、NC程序编制514

二、加工实例520

第五节 加工中心522

一、加工中心的基本形式及功能522

二、加工中心的基本结构523

三、加工中心的编程特点523

四、加工中心的编程实例524

第六节 快速原型/零件制造(RPM)526

一、RPM技术产生背景526

二、RPM的原理及主要方法526

三、RPM技术的独有特性527

四、RPM技术的发展趋势528

参考文献5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