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道教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道教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2726786.jpg)
-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1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道教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道教学概述1
第一节 何谓道教学1
一、道教学定义1
二、道教学的研究对象5
三、道教学研究的范围13
第二节 从事道教学研究的基本条件14
第三节 道教学的研究方法21
一、宗教学方法论21
二、宗教学方法论的具体化24
三、道教学研究的具体做法26
第四节 中国道教学史29
一、第一阶段30
二、第二阶段33
三、第三阶段33
第五节 世界道教学史36
一、日本、韩国道教学史36
二、西欧道教学史41
三、俄国道教学史51
四、北美、澳大利亚道教学史53
第二章 道教的产生与流传58
第一节 道教前史58
一、古代哲学58
二、神仙信仰64
三、自然崇拜与鬼神崇拜66
四、巫术69
第二节 原始道教73
一、太平道73
二、五斗米道75
三、两晋时期的民间道教78
第三节 贵族道教81
一、葛洪与《抱朴子内篇》81
二、寇谦之与北天师道84
三、陆修静与南朝道教85
四、陶弘景与茅山宗86
第四节 道教的兴盛89
一、隋唐五代时期89
二、北宋时期93
三、南宋金元时期96
第五节 北宋以来道教的教派与宗派97
一、龙虎山天师道98
二、《悟真篇》丹法派99
三、神霄派99
四、真大道100
五、太一教101
六、全真教102
七、清微派104
八、净明道104
九、南宗与北宗105
第六节 道教的衰落106
一、明代106
二、清代108
第七节 近代以来道教的抗争与新生110
一、近代道教110
二、现代道教112
三、当代道教114
第八节 中国港澳台地区的道教119
一、台湾省的道教119
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道教122
三、澳门地区的道教125
第九节 道教向国外的传播126
一、朝鲜的道教127
二、日本的道教128
三、越南、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的道教130
四、欧美和澳大利亚的道教132
第三章 道教的经典136
第一节 道经的产生136
一、道经的界定136
二、道教对神授神述道经的解释137
三、学术界对道经的考证139
第二节 《道藏》编纂史142
第三节 道经分类147
一、传统分类法147
二、新分类法150
第四节 道经目录153
一、东汉时期154
二、六朝时期154
三、隋唐时期156
四、宋元时期156
五、明清及近现代158
第五节 敦煌道经159
一、敦煌遗经的发现与研究159
二、敦煌道经的基本内容161
三、敦煌道经的价值162
第六节 藏外道经164
一、失收道经164
二、《道藏》以后的几种道经丛书165
第七节 几类综合性道经168
一、小道藏《云笈七签》168
二、其他综合性道经169
第八节 道经的用途与价值172
一、《玄门日诵早晚课》172
二、日常奉诵道经173
三、道经的史料价值举例174
第四章 道士与宫观177
第一节 道士177
第二节 名山与宫观181
一、道教名山181
二、宫观184
第五章 道教的崇道活动189
第一节 对《道德真经》的崇拜189
第二节 对道的祟拜192
一、以道构筑宇宙和神灵世界193
二、以道解释神灵194
三、以道解释修炼195
第三节 对老子的崇拜196
一、秦汉时期对老子的神化196
二、老子化胡说198
三、其他神话和尊崇199
第六章 道教的神仙信仰201
第一节 神仙、仙界和成仙理论201
一、神仙的类型和品级201
二、成仙的方式203
三、道教的彼岸世界204
四、成仙理论206
第二节 道教中的古代神仙207
第三节 教祖神仙212
一、正一派教祖212
二、全真派教祖216
第四节 民间神仙217
一、八仙217
二、几位女神和土地、城隍等220
第七章 道教的济度思想223
第一节 济度思想223
一、道教济度思想的演变223
二、济度思想的哲学变化225
三、阴曹地府信仰226
四、承负说与善恶报应说227
第二节 符咒崇拜与斋醮228
一、符箓228
二、咒语231
三、斋蘸232
第三节 主要尊神234
第八章 道教的方术242
第一节 养生术242
第二节 外丹术247
一、外丹术的形成与发展247
二、外丹术的内容248
三、外丹术的成就250
第三节 内丹术251
一、内丹理论252
二、内丹经典252
三、内丹流派254
第四节 斋蘸及杂术256
一、步罡踏斗256
二、炼度257
三、镜、剑、印术257
四、乘跷258
五、变化术258
六、五遁258
七、守庚申259
八、拘神制魄法259
九、术数260
第九章 道教的戒律与科仪制度261
第一节 戒律261
一、道教戒律的历史261
二、道教戒律的内容263
三、清规265
第二节 科仪266
一、道场科仪266
二、祀典科仪268
三、其他科仪270
第三节 节日273
第十章 道教与传统文化281
第一节 道教与哲学281
一、道教对儒家思想的影响281
二、道教对佛教思想的影响283
第二节 道教与文学286
一、道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286
二、与道教关系密切的文学形式287
第三节 道教与医学291
一、道教与传统医学关系密切之由291
二、道教对传统医学的影响293
第四节 道教与音乐295
一、道教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295
二、道教音乐对中国音乐的影响298
第五节 道教与美术299
一、道教对中国美术的影响299
二、道教美术作品及作者300
第六节 道教与建筑303
一、宫观建筑303
二、道教园林艺术305
第七节 道教与风俗307
一、岁时节日307
二、民间祭祀311
三、日常生活313
第十一章 中国道教学成果316
第一节 道教经典研究成果316
一、第一阶段316
二、第二阶段318
三、第三阶段319
第二节 道教史研究成果324
一、第一阶段324
二、第二阶段324
三、第三阶段326
第三节 道教思想研究成果332
一、第一阶段332
二、第二阶段333
三、第三阶段333
第四节 道教科仪研究成果339
一、第一阶段339
二、第二阶段339
三、第三阶段341
第五节 道教文学研究成果344
一、第一阶段344
二、第三阶段344
第六节 道教宫观山志研究成果347
一、第一阶段347
二、第二阶段347
三、第三阶段348
第七节 道教音乐研究成果351
一、第一阶段351
二、第二阶段351
三、第三阶段351
第八节 道教外丹术研究成果353
一、第一阶段353
二、第二阶段354
三、第三阶段355
第九节 道教内丹术研究成果357
一、第一阶段357
二、第二阶段358
三、第三阶段358
第十节 道教医药与养生研究成果361
一、第一阶段362
二、第二阶段362
三、第三阶段363
第十二章 世界道教学成果369
第一节 日本、韩国道教学成果369
一、日本道教学成果369
二、韩国道教学成果371
第二节 西欧道教学成果373
一、法国道教学成果373
二、德国道教学成果376
三、英国道教学成果378
四、荷兰道教学成果381
第三节 俄国道教学成果381
第四节 北美、澳大利亚道教学成果384
一、美国道教学成果384
二、加拿大道教学成果388
三、澳大利亚道教学成果390
结束语 道教和道教学展望394
参考文献397
后记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