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低渗油藏低张力驱油条件及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低渗油藏低张力驱油条件及技术
  • 李华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6542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17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31页
  • 主题词:低渗透油层-表面活性剂-化学驱油-高等学校-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低渗油藏低张力驱油条件及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低渗透油田的地质特征及开发现状1

1.1 国内外低渗透油田概况1

1.1.1 低渗透油田划分标准1

1.1.2 国内外低渗透油田DAS检索结果1

1.1.3 国内外低渗透碎屑岩油田参数分析2

1.2 地质特征3

1.2.1 低渗储层的成因及沉积特征3

1.2.2 近源沉积低渗储层特征4

1.2.3 远源沉积低渗透储层特征5

1.2.4 成岩作用形成的低渗透储层特征6

1.2.5 低渗透储层岩性和物性特征6

1.3 驱油方式26

1.4 采油方法27

1.5 采收率28

第2章 水驱油机理30

2.1 油层中油水渗流时的力30

2.1.1 毛细管力30

2.1.2 毛细管压力31

2.1.3 黏滞力31

2.2 水驱油微观机理32

2.2.1 微观驱油效率32

2.2.2 孔隙介质中原油的捕集33

2.2.3 润湿性对圈闭的影响35

2.2.4 毛细管数对采出程度的影响36

2.2.5 水驱微观驱替机理实验研究37

2.2.6 残余油的形成和分布42

2.3 水驱宏观驱油机理43

2.3.1 波及效率43

2.3.2 流度比43

2.3.3 影响水驱采收率的因素44

第3章 低渗孔隙介质中的油水渗流特征49

3.1 渗流环境特征及其对渗流的影响49

3.1.1 小喉道连通的孔隙体积比例大49

3.1.2 比表面积大50

3.1.3 岩石表面油膜量大50

3.1.4 毛细管力的影响显著53

3.1.5 贾敏效应显著53

3.1.6 卡断现象严重54

3.1.7 可动的流体饱和度小54

3.2 低渗透油层的非达西渗流特征55

3.2.1 非达西渗流的室内实验55

3.2.2 非达西渗流对油藏开采的影响56

3.3 低渗透油层的两相渗流特征57

3.3.1 相渗透率曲线特征57

3.3.2 低渗透油层的无量纲产液、油指数58

3.4 油水两相渗流的核磁共振实验研究60

3.4.1 核磁共振现象60

3.4.2 T1弛豫与T2弛豫60

3.4.3 岩石中流体的核自旋弛豫60

3.4.4 岩心核磁共振实验结果62

3.5 油水两相渗流方程63

3.6 低渗透油层中油水相对渗透率的计算方法66

3.7 低渗透油层采收率的理论计算70

3.7.1 原油采收率与启动压力梯度的关系70

3.7.2 水驱油时的最佳渗流速度72

3.7.3 水驱油采收率与渗透率的关系73

第4章 活化残余油78

4.1 活化残余油的途径78

4.1.1 开采水驱剩余油的难度78

4.1.2 开采水驱剩余油的途径79

4.1.3 油水界面张力对残余油饱和度的影响80

4.2 降低化学剂用量和浓度后的驱油效果88

4.2.1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体系配方条件下岩心驱油试验89

4.2.2 降低碱剂浓度驱油试验89

4.2.3 无碱条件下,商业表面活性剂驱油试验90

4.2.4 无碱条件下,表面活性剂/疏水缔合聚合物二元复合体系化学剂成本分析91

第5章 启动残余油所需最低界面张力92

5.1 活化水驱残余油理论的进一步探讨92

5.1.1 启动水驱残余油所需界面张力值的讨论92

5.1.2 三元复合驱中提高毛细管数与降低界面张力关系的讨论96

5.2 油水界面张力对采收率影响的机理讨论97

5.2.1 影响平面波及系数(EA)的主要因素98

5.2.2 影响垂直波及系数(Ev)的主要因素99

5.2.3 影响驱油效率(ED)的主要因素100

第6章 低张力驱油机理103

6.1 影响微观驱替机理的各种因素103

6.1.1 界面张力103

6.1.2 毛细管压力105

6.1.3 润湿性106

6.1.4 油层流体黏度106

6.1.5 流度比106

6.1.6 毛细管数107

6.1.7 位数及孔隙孔喉比107

6.1.8 原生水107

6.1.9 孔隙壁面的粗糙度108

6.1.10 分离压力108

6.1.11 驱替液与被驱替液本身的内部结构108

6.2 多孔介质中水驱油作用分析108

6.3 低界面张力驱的微观驱油机理112

6.3.1 实验方法112

6.3.2 复合体系的微观驱油过程及机理112

6.3.3 复合驱后续水驱驱油特征118

6.3.4 超低界面张力驱替残余油机理的实验现象120

6.4 提高驱油效率和波及效率123

6.4.1 复合驱提高宏观波及效率的岩心试验123

6.4.2 黏弹效应提高微观驱油效率和微观波及效率的驱替试验124

第7章 不同界面张力特征驱油体系对驱油效果影响的研究126

7.1 不同界面张力特征的复合体系配方筛选126

7.1.1 实验仪器、条件及化学试剂126

7.1.2 实验结果及讨论127

7.2 不同界面张力特征及不同润湿性下复合体系驱油效果研究136

7.2.1 驱油体系配方及相关参数137

7.2.2 实验方法137

7.2.3 实验结果及讨论138

第8章 表面活性剂的静吸附以及在低渗孔隙介质上的滞留151

8.1 表面活性剂的吸附理论151

8.1.1 表面活性剂的固-液吸附151

8.1.2 吸附等温线151

8.1.3 吸附机理152

8.2 固体表面吸附理论153

8.2.1 吸附作用153

8.2.2 静吸附理论156

8.3 化学剂在不同岩石矿物上的静态吸附规律159

8.3.1 实验步骤159

8.3.2 静态吸附量的计算159

8.3.3 吸附质的浓度检测方法159

8.4 结果及分析161

8.4.1 表面活性剂在岩砂上的静态吸附及规律161

8.4.2 表面活性剂在油层岩心上的滞留量164

第9章 低张力驱油体系低渗孔隙介质上的驱油效率167

9.1 超低平衡界面张力和超低瞬时动态界面张力驱油体系研究167

9.2 驱油试验研究170

9.2.1 不同润湿接触角条件下,渗透率对最大驱油效果的影响171

9.2.2 不同渗透率条件下,润湿接触角对驱油效果的影响176

9.2.3 复合体系以段塞方式注入时,渗透率对驱油效果的影响176

9.3 小结177

第10章 低张力体系在低渗孔隙介质中渗流时的有利作用179

10.1 低渗油层注入水的一般渗流规律研究179

10.1.1 实验方法179

10.1.2 岩心驱替试验结果181

10.1.3 渗透率与岩石润湿性关系197

10.1.4 压力变化规律分析198

10.2 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对油层岩石润湿性的影响199

10.2.1 表面活性剂溶液浸泡岩石薄片对岩石润湿的影响199

10.2.2 表面活性剂溶液注入前后,岩心润湿性变化200

10.3 对注入压力和水相渗透率的影响201

10.4 油层实际增注效果的理论计算206

10.5 老化时间对注入压力及水相渗透率的影响207

10.6 注入速度对注入压力及渗透率的影响208

10.7 小结209

参考文献2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