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货币经济学前沿问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际货币经济学前沿问题
  • 戴维·里维里恩,克里斯·米尔纳主编 著
  • 出版社: 中国税务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12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3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际货币经济学前沿问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导论:前沿问题和本书结构&戴维·T·里维里恩(David T.Llewellyn) 克里斯·米尔纳(Chris Milner)1

1.1引言1

1.2“国际货币经济学”:变化的看法和前沿问题2

1.2.1 60年代后期以来更多的通货膨胀性条件3

1.2.2增强的汇率浮动性4

1.2.3增强的资本流动性和私人资本流动的重要性5

1.2.4增强的开放度和相互依赖6

1.2.5全球经济实力格局的变化6

1.2.6官方融资在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中的作用下降7

1.2.7国际货币体系的框架7

1.2.8离岸金融与国际金融调节的发展8

1.2.9国内和国际不平衡9

1.3本书的结构10

1.3.1关于汇率10

1.3.2关于开放宏观经济学11

1.3.3关于全球货币问题12

2汇率经济学&鲁迪格·多恩布什(Rudiger Dornbusch)15

2.1引言15

2.2基本框架17

2.2.1扩展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17

2.2.2财政政策19

2.3该理论的扩展21

2.3.1经常项目效应21

2.3.2资产组合效应23

2.3.3真实资产23

2.3.4滞后效应25

2.4浮动的历程26

2.4.1易变性26

2.4.2背离26

2.4.3预测29

2.4.4财政政策32

2.5汇率和价格34

2.5.1相对价格37

2.5.2商品价格38

2.5.3汇率和通货膨胀41

2.6高估的政治经济学42

2.7当前的政策问题44

2.7.1目标区和汇率导向的货币政策44

2.7.2针对过度资本流动的政策46

3汇率动态&迈克尔·宾斯托克(Michael Beenstock)51

3.1引言51

3.2多恩布什“调整过度”模型53

3.3经常项目和J—曲线55

3.4资本项目和财富59

3.5汇率动态的一般模型62

3.6汇率政策68

3.7结论70

4汇率决定的实证研究&罗纳尔多·麦克唐纳(Ronald MacDonald)73

4.1引言73

4.2汇率行为74

4.3对汇率决定的简要理论探讨和历史描述89

4.3.1购买力平价(PPP)89

4.3.2柔性价格货币法90

4.3.3粘性价格货币模型93

4.3.4实际利率差异模型95

4.3.5资产组合平衡法96

4.4一些实证证据97

4.4.1资产法简化形式的计量经济学证据97

4.4.2购买力平价的证据103

4.4.3汇率波动和方差范围检验105

4.4.4远期外汇市场的效率106

4.4.5汇率模型的“消息”法111

4.5结论113

5浮动汇率下的稳定政策&科穆·凯尔尼(Colm Kearney)117

5.1引言117

5.2源于“假设的”宏观模型的结果119

5.3从最优化宏观模型得到的结果132

5.4国际资本流动性和“双赤字”139

5.5结论142

6国际政策协调&戴维·寇里(David Currie)143

6.1引言143

6.2什么是政策协调?144

6.3为什么要协调?150

6.3.1政策协调的障碍154

6.4协调是什么样的形式?160

6.4.1以规则为基础的协调161

6.4.2协定的前景163

6.4.3国际协调的选择性建议165

7国内和国际金融不平衡与调节&安德鲁·迪恩(Andrew Dean)169

7.1引言169

7.2不平衡的性质170

7.2.1内外不平衡间的联系171

7.2.2可维持性175

7.3对调整过程变化的观点177

7.4调整的可选择性渠道180

7.5 70年代和80年代的不平衡182

7.5.1 OPEC顺差的升降185

7.5.2发展中国家的逆差和债务危机188

7.5.3工业化国家的不平衡191

7.6结论194

8国际债务分析&尼克·斯诺顿(Nick Snowden)197

8.1引言197

8.2经常项目的变化和发展中国家的借款:1970—1982年198

8.3国际贷款需求202

8.4贷款供给,银行崛起与1982年的危机204

8.5外部冲击和重组的需要207

8.6国内金融动荡与外部借款212

8.7不谨慎的贷款?215

8.8结论218

9汇率安排&罗伯特·Z·阿里巴(Robert Z.Aliber)221

9.1引言221

9.2汇率安排与通货膨胀223

9.3汇率决定的过程226

9.3.1市场效率226

9.3.2政府干预的作用227

9.4实际汇率的变动229

9.4.1购买力平价229

9.5结构性冲击与货币性冲击230

9.5.1石油冲击230

9.5.2生产力冲击231

9.5.3资产价格冲击233

9.5.4货币性冲击233

9.5.5善恶循环235

9.6基点与重返问题236

9.7结论237

10国际货币体系&戴维·T·里维里恩(David T.Llewellyn)241

10.1引言241

10.2框架和问题243

10.2.1相互依赖的含义245

10.2.2核心问题247

10.2.3体系的分类249

10.3布雷顿森林体系及其崩溃250

10.3.1布雷顿森林体系:一个计划的体系250

10.3.2它为什么崩溃252

10.3.3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国际货币体系的特点253

10.4 70年代和80年代的环境255

10.4.1国际不平衡255

10.4.2资本运动257

10.4.3结构变化:私有化260

10.4.4汇率管理262

10.4.5国际储备方面264

10.4.6信心问题267

10.5结论270

参考文献2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