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复习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编 著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709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72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复习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勘察工作的布置1
1.1.1岩土工程勘察分级1
第1章 岩土工程勘察1
1.1.2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划分及勘察工作的布置2
1.2岩土的分类和鉴定16
1.2.1岩石的分类16
1.2.2岩石的鉴定17
1.2.3土的分类18
1.2.4土的鉴定与描述19
1.3.2工作方法21
1.3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21
1.3.1基本要求21
1.3.3资料整理及成果23
1.4勘探与取样23
1.4.1工程地质钻探的基本方法及适用范围23
1.4.2工程地质钻探的技术要求24
1.4.3井探、槽探、洞探26
1.4.4土样的分级及取样技术要求26
1.4.5取土器的规格、性能及适用范围27
1.4.6工程物探的基本原理及成果应用29
1.5.1土的物理性质试验33
1.5室内试验33
1.5.2土的力学性质试验41
1.5.3土的动力性质试验52
1.5.4土的化学试验55
1.5.5岩石试验57
1.6原位测试60
1.6.1载荷试验60
1.6.2静力触探试验63
1.6.3圆锥动力触探试验66
1.6.4标准贯入试验67
1.6.5十字板剪切试验68
1.6.6旁压试验70
1.6.7扁铲侧胀试验72
1.6.8波速测试73
1.6.9现场直剪试验75
1.6.10岩体原位应力测试77
1.7地下水77
1.7.1地下水的赋存及其对工程的影响78
1.7.2地下水参数的测试79
1.7.3地下水和土对建筑材料和金属的腐蚀性88
1.8特殊性岩土的勘察91
1.8.1软土91
1.8.2湿陷性土92
1.8.3膨胀岩土97
1.8.4红黏土100
1.8.5填土101
1.8.6盐渍岩土102
1.8.7多年冻土104
1.8.8混合土106
1.8.9风化岩与残积土107
1.9岩土工程评价108
1.9.1岩土工程指标的统计与选用108
1.9.2岩土工程分析评价110
1.9.3成果报告的基本要求113
1.10.2地基基础的检验和监测117
1.10现场检验和监测117
1.10.1一般规定117
1.10.3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的监测118
1.10.4地下水的监测119
1.11算例与习题119
1.11.1算例119
1.11.2习题123
第2章 浅基础129
2.1浅基础的特点及适用条件129
2.1.1浅基础的定义及分类129
2.1.2受力特性及构造特点130
2.1.3适用条件132
2.1.4基础方案选用133
2.2地基评价与验算136
2.2.1地基设计安全等级136
2.2.2上部结构类型及荷载规定137
2.2.3结构、地质条件及特殊性岩土对地基设计的要求139
2.2.4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141
2.2.5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145
2.2.6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146
2.2.7不同建筑物对变形控制的要求148
2.2.8地基应力与变形计算151
2.2.9地基稳定性验算要求163
2.2.10算例163
2.3基础设计169
2.3.1基础设计要求及步骤169
2.3.2基础设计方法170
2.4动力机器基础设计188
2.4.1动力机器基础的受力特点与设计要求188
2.4.2大块式基础的竖向振动计算方法190
2.4.3天然地基动力参数及应用191
2.4.4锻锤基础和曲柄连杆机器基础的设计要点193
2.5.2防止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损害的建筑措施198
2.5.1不均匀沉降的危害及产生原因分析198
2.5减小地基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198
2.5.3防止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损害的结构措施200
2.5.4防止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损害的施工措施201
2.5.5防止已有建筑物产生过大不均匀沉降的保护措施201
2.6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202
2.6.1共同作用的概念及意义202
2.6.2共同作用分析的基本思路204
2.6.3共同作用实用化进展205
2.7浅基础模拟测验题206
3.1.1类型与适用条件209
第3章 深基础209
3.1桩的类型、选型与布置209
3.1.2桩基合理布桩原则214
3.2桩的设计原则215
3.2.1一般条件下的桩基设计原则215
3.2.2特殊条件下的桩基设计原则216
3.3单桩竖向承载力218
3.3.1单桩荷载传递与破坏机理218
3.3.2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确定方法220
3.4群桩竖向承载力229
3.4.2桩的竖向承载力计算230
3.4.1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群桩效应及基桩、复合基桩概念230
3.4.3桩基软弱下卧层的验算232
3.5特殊条件下的桩基设计计算234
3.5.1负摩阻力234
3.5.2抗拔桩基237
3.6桩基沉降计算239
3.6.1桩基变形的4个控制指标239
3.6.2建筑物桩基容许变形值239
3.6.3建筑桩基沉降计算方法240
3.7桩基水平承载力和水平位移241
3.7.1单桩水平静载试验241
3.7.2单桩水平临界荷载与极限荷载的确定242
3.7.3单桩水平承载力设计值确定244
3.7.4复合基桩水平承载力设计值计算245
3.8承台设计计算247
3.8.1承台形式及承台构造与配筋要求247
3.8.2承台受弯、受冲切及受剪计算模式与基本参数249
3.9桩基施工255
3.9.1灌注桩主要施工方法与适用条件、工艺要点与质量控制标准255
3.9.2预制桩基主要施工方法与适用条件、工艺要点与质量控制条件259
3.9.3各类灌注桩容易发生的质量问题及其成因与预防措施262
3.10基桩检测与验收265
3.10.1基桩承载力检测方法基本原理与适用条件265
3.10.2桩身完整性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和适用条件266
3.10.3基桩验收应提供的基本资料267
3.11沉井基础267
3.11.1沉井基础的应用条件及沉井施工下沉的原理与方法267
3.11.2沉井施工的主要工序及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与处理方法268
3.12例题268
第4章 地基处理285
4.1概论285
4.1.1地基处理的目的285
4.1.2常见的不良地基土及其特点285
4.1.3地基处理方法分类及其适用性288
4.1.4复合地基293
4.1.5既有建(构)筑物地基加固与基础托换300
4.2地基处理技术302
4.2.1换填垫层法302
4.2.2预压法306
4.2.3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312
4.2.4振冲法319
4.2.5深层搅拌法323
4.2.6砂石桩法328
4.2.7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334
4.3.1概述339
4.3既有建(构)筑物地基加固与基础托换技术339
4.3.2基础加宽、加深法340
4.3.3锚杆静压桩托换法340
4.3.4树根桩法343
4.3.5高压喷射注浆法347
4.3.6灌浆法351
4.4坝基处理354
4.4.1坝基的防渗处理技术354
4.4.2软弱坝基的加固技术355
4.5算例、思考题、习题355
4.5.1算例355
4.5.3练习题370
4.5.2思考题370
第5章 土工结构、边坡、基坑与地下工程374
5.1土工结构374
5.1.1路堤、堤坝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的主要内容374
5.1.2路基的稳定性计算方法381
5.1.3特殊条件下的土工结构385
5.2边坡与边坡防护385
5.2.1边坡的类型385
5.2.2边坡稳定的影响因素、破坏类型及特征385
5.2.3边坡的稳定分析方法与坡度确定386
5.2.4边坡的防护392
5.3.1基坑支护设计施工的影响因素和设计标准393
5.3基坑开挖与支护393
5.3.2基坑支护结构的主要验算内容397
5.3.3常用基坑支护结构形式的特点及其适用条件398
5.3.4土水压力的计算方法405
5.3.5排桩和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407
5.3.6土钉墙的设计计算方法425
5.3.7水泥土墙的设计计算方法429
5.3.8开挖监测的主要内容和方法432
5.3.9深基坑工程常见的事故及防治措施438
5.4地下工程438
5.4.2地压类型、围岩分类及支护类型的设计方法439
5.4.1地下工程稳定及地压基本概念439
5.4.3散体地压的两种计算方法457
5.4.4地下工程施工方法459
5.4.5岩土体应力、应变原位测试470
5.5地下水控制477
5.5.1降水井的主要类别及适用条件478
5.5.2降水井的设计计算480
5.5.3集水明排、截水与回灌487
5.6例题488
6.1.2发育条件与规律493
6.1.1定义493
第6章 特殊条件下的岩土工程493
6.1岩溶与土洞493
6.1.3岩溶类型与形态495
6.1.4岩溶与土洞塌陷机理496
6.1.5岩溶地区勘察评价方法497
6.1.6岩溶地基处理方法503
6.1.7思考题与选择题505
6.2滑坡与崩塌506
6.2.1滑坡506
6.2.2崩塌513
6.2.3思考题与选择题514
6.3泥石流515
6.3.1泥石流的形成条件515
6.3.2泥石流的分类516
6.3.3泥石流流量、流速的测定和计算517
6.3.4泥石流的勘察520
6.3.5泥石流的防治521
6.3.6思考题与选择题522
6.4.3采空区上部岩层变形的垂直分带523
6.4.2采空区分类523
6.4.4采空区地表移动规律及特征523
6.4.1采空区及其危害523
6.4采空区523
6.4.5采空区地表变形预测计算方法526
6.4.6采空区的勘察工作528
6.4.7采空区的勘察评价原则529
6.4.8采空区的一般处理措施531
6.4.9思考题与选择题531
6.5地面沉降与地裂缝532
6.5.1地面沉降涵义及危害532
6.5.2地面沉降的形成原因和机理533
6.5.3地面沉降预测及估算方法534
6.5.4地面沉降地区的勘察评价方法538
6.5.5防止地面沉降的主要措施540
6.5.6地裂缝541
6.5.7思考题与选择题544
6.6湿陷性土544
6.6.1设计措施544
6.6.2地基处理548
6.6.3施工549
6.6.4使用与维护552
6.7膨胀土553
6.7.1膨胀土的特性553
6.7.2膨胀土性质测试及评价553
6.7.3膨胀土的地基评价555
6.7.4膨胀土地基的设计原则558
6.7.5地基处理560
6.7.6思考题与选择题561
6.8冻土561
6.8.1冻土的分类561
6.8.2冻土地基的勘察562
6.8.3冻土的物理力学及热学性质563
6.8.4冻土的工程性质及地基评价563
6.8.5冻土地基的设计与防冻害措施566
6.8.6思考题与选择题568
7.2地震破坏作用与抗震设防569
7.2.1地震破坏作用569
7.1概述569
第7章 地震工程569
7.2.2抗震设防与抗震设防标准571
7.2.3地震动参数区划及其应用574
7.2.4影响地震动特性的因素577
7.2.5场地抗震性能评价对勘察的要求582
7.2.6土动力特性的原位和室内测试方法583
7.2.7思考题589
7.3地震反应谱与场地分类589
7.3.1地震反应谱基本概念589
7.3.2设计反应谱与场地分类591
7.3.3设计反应谱确定的规范方法592
7.3.4有关场地问题的讨论601
7.3.5思考题603
7.4抗震设计中的场地选择问题及其对抗震设计的影响603
7.4.1不同建筑场地各类地段的划分标准与评价准则603
7.4.2场地选择应注意的问题607
7.4.3场地选择与划分的意义及对抗震设计的影响609
7.4.4思考题611
7.5土的液化和震陷611
7.5.1土的液化和软土震陷机理和震害612
7.5.2液化判别与危害程度估计613
7.5.3消除地基液化措施及选择621
7.5.4消除软土震陷影响的措施623
7.5.5思考题625
7.6地基基础的抗震验算625
7.6.1可不进行地基基础抗震验算的范围625
7.6.2可不进行桩基抗震验算的范围626
7.6.3地基土抗震承载力设计值确定626
7.6.4天然地基地震作用下的承载力验算要求627
7.6.5桩基在地震作用下的承载力验算要求628
7.7土石坝抗震设计630
7.7.1土石坝抗震验算630
7.6.6思考题630
7.7.2土石坝抗震措施633
第8章 工程经济与管理636
8.1现行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构成及其包含的内容636
8.1.1工程项目总投资构成636
8.1.2固定资产投资的构成637
8.1.3进入固定资产投资的各项费用637
8.1.4流动资产投资的构成638
8.2工程建设的基本程序与岩土工程各方面技术经济分析638
8.2.1工程建设的基本程序638
8.2.2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641
8.2.5岩土工程治理(施工)技术经济分析的意义、主要内容和一般程序643
8.2.3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技术方案经济分析的原则和内容643
8.2.4岩土工程设计方案技术经济评价的原则、一般程序643
8.3岩土工程概预算644
8.3.1岩土工程设计概算的编制步骤与方法644
8.3.2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量及收费计算方法645
8.3.3岩土工程设计与检测监测工作量及收费计算方法646
8.3.4岩土工程咨询、监理收费计算方法647
8.3.5岩土工程治理(施工)预算费用的组成647
8.3.6岩土工程施工图预算的作用及编制方法650
8.3.7岩土工程施工预算费用的编制651
8.3.8岩土工程施工预算和施工图预算的差异和对比分析652
8.4.1招标投标的主要方式653
8.4我国岩土工程招标与投标653
8.4.2招标投标程序654
8.4.3投标书的主要内容654
8.4.4投标报价的依据和基本原则655
8.4.5编制标书的方法步骤655
8.4.6编制标书中的注意事项655
8.5工程建设监理与岩土工程监理656
8.5.1工程建设监理的一般概念及其范围656
8.5.2岩土工程监理的基本概念及其业务范围656
8.5.4岩土工程监理和工程建设监理的主要工作目标和工作方法659
8.5.5岩土工程监理的基本特点659
8.5.3岩土工程监理与工程建设监理的关系659
8.5.6岩土工程监理工作的基本原则660
8.5.7岩土工程监理的对象和依据660
8.6岩土工程合同661
8.6.1《合同法》中建设工程合同部分的主要内容661
8.6.2与岩土工程有关的工程合同的种类662
8.6.3建设(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的主要内容662
8.6.4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主要内容663
8.6.5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的主要内容663
8.6.6履行合同的原则663
8.6.7违约责任664
8.7有关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业的主要行政法规665
8.6.8合同的管理和监督665
8.8.1几个基本概念679
8.82000版ISO9000族标准679
8.8.2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基本内容681
8.8.3中国国家标准编号与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对应关系682
8.8.4实施ISO9000族标准的意义682
8.8.5八项质量管理原则684
8.8.62000版ISO9000族标准与全面质量管理的关系686
8.9建设工程项目管理688
8.9.1建设项目法人的职责688
8.9.2建设项目法人应具有的业务技能688
8.9.4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689
8.9.3总承包的组织系统689
8.9.5项目经理部的基本构成690
8.9.6项目经理691
8.9.7项目动态管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应用692
8.10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的权利和义务692
8.10.1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的权利和义务692
8.10.2全国勘察设计行业从业公约和职业道德准则693
8.11样题694
主要参考文献697
附录1测试题698
附录2标准答案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