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 以文学广告为中心(1928-1937)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 以文学广告为中心(1928-1937)
  • 钱理群总主编;吴福耀本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744页
  • 文件大小:344MB
  • 文件页数:76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 以文学广告为中心(1928-1937)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 序 钱理群1

前 言 吴福辉1

1928年2

1月2

《创造周报》复刊骤止却引来《文化批判》2

前十年新诗集的出版与销售7

3月12

《小雨点》:“莎菲的这几篇小说在新文学运动史上的地位”12

4月17

胡适的“半部”文学史17

5月23

“开明人”的选择与“开明风格”23

7月29

陈铨的《天问》与吴宓的“可哀”29

广告的艺术、作用和外国儿童文学的翻译33

8月37

近代英美诗选的最佳编著者37

11月42

左翼刊物在政治、文学与营销之间42

12月48

“南国诗人”田汉与南国社首次沪上公演48

林语堂:又一个“叛徒与隐士”?55

1929年62

2月62

中国化的“颓加荡”:邵洵美及其唯美主义实践62

蒋光慈《丽莎的哀怨》遭批评70

4月75

巴黎情境与巴金的国际主义视景75

9月83

梁实秋的“新古典主义”批评文字83

鲁迅为青年作家写序87

大学文学教育与新文学92

11月97

20年代末文坛的一道独特风景线97

1930年104

2月104

《科学的艺术论丛书》出版与鲁迅等对马克思文艺理论的译介104

张秋虫的《新山海经》与现代中国的“胡调人”109

3月113

洪灵菲的《流亡》一度流行113

原汁原味的“海派弄堂小说”117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121

唯美主义的《死水》126

5月133

从查封艺术剧社到捣毁影片公司133

《骆驼草》:“趣味的恶化,作者方向的转变”?137

6月143

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倡导143

7月148

现代滑稽小说的“俗”和“雅”148

8月153

国民党中宣部刊物《文艺月刊》的宣言和编辑策略153

《小品文选》:梁遇春的小品文理论156

9月162

被称为“扛鼎”之作的叶圣陶长篇《倪焕之》162

国民党中宣部对文艺刊物、作品的查禁165

1931年172

1月172

《啼笑因缘》的形成和“啼笑因缘旋风”172

2月176

传统型的侦探小说:程小青的《霍桑探案》176

3月181

中国传统章回小说走向现代化181

黄震遐:《陇海线上》和《黄人之血》187

关于“左联五烈士”被害事件190

6月196

用作品给作家或社团起绰号(1930年代初文学生态)196

11月202

“从别国里窃得火来”:鲁迅及左翼对苏联文学的介绍202

悼念徐志摩207

12月214

冰心要求更正她关于“普罗文学”的谈话214

1932年219

5月219

“一·二八事变”与战争文学热219

传记文学写作的“勃兴期”225

30年代的“歌德热”及歌德在中国230

新文学作家评传和作家论232

《现代》杂志与“现代派”诗234

《现代》:中国杂志史上的一个“准神话”240

6月249

《地泉》三部曲和它的五大序言的“清算”作用249

7月254

从《现代儿童》看儿童文学的兴起254

叶灵凤的《灵凤小说集》及其他258

《珊瑚》:“五光十色”的爱国杂志262

8月266

国民党政府推动的通俗文艺运动266

9月270

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和鲁迅的“晚明观”270

电影《啼笑因缘》显示世俗生活的现代性趋向275

10月281

告别奥尼尔:洪深30年代的转向281

左翼新人沙汀短篇集《法律外的航线》287

11月292

“新月派”的另一独特贡献292

“日文人”在30年代297

12月302

《自由谈》里的“伪自由书体”杂文写作302

爱国小说、国难小说和抗战小说307

“文章之美”:“破天荒”的废名小说313

1933年322

2月322

郁达夫的《她是一个弱女子》322

3月326

田汉的转变326

穆时英与左翼的殊途:从《南北极》到《公墓》332

《西线无战事》与“非战小说”的主题广告339

“茶话”与“咖啡座”:“海派”散文的都市语境348

4月357

作为中介的日本357

换个角度看“文艺自由论辩”364

5月372

左翼文艺运动的国际联系和相互支持372

读者热购《子夜》377

6月382

刘云若及其“津味小说”382

丁玲失踪及其长篇小说《母亲》的出版387

8月391

《望舒草》:为什么删去《雨巷》?391

“高尔基在中国”与“中国的高尔基”394

30年代回眸初期白话诗401

9月406

现代书局首创编写《中国文艺年鉴》406

叶圣陶为巴金写广告谈《家》的典型性和成书过程410

10月416

《山雨》和王统照的创作道路416

《春蚕》成为文学与民族电影融合的新形态419

沈从文一语惊起“京海论争”425

11月429

彭家煌的遗作429

12月433

《月下小景》:沈从文的“新十日谈”433

1934年439

3月439

评论界推介现代女作家439

白薇戏剧集《打出幽灵塔》长久引人注目445

4月450

《人间世》的创刊与林语堂的小品文运动450

“看萧和‘看萧的人们””458

苏区“文艺大众化”运动新模式463

5月468

蒲风诗集《茫茫夜》与中国诗歌会的创作468

8月473

旅游产业的兴起与中国现代“风景的发现”473

国民政府尊孔盛典与胡适、周作人、鲁迅的“孔子观”484

9月488

“大众语文论战”的始末488

10月492

中国现代作家的欧洲游记492

沪上“八大女明星”和丁玲的“梦珂”497

“古意”与新意:《春野与窗》的意义505

11月511

《水星》的“个性”511

12月515

吴组缃处女集515

西柳集》深得茅盾佳评515

北大“拉丁区”的“精神流浪汉”519

《边城》:“牧歌”的意义523

1935年529

1月529

走向成熟的老舍和30年代长篇小说创作529

田汉《回春之曲》的大剧场演出532

3月537

阿英遴选小品文的眼光537

赵家璧与《中国新文学大系》544

4月552

北新书局版的“半部文学史”552

5月559

《世界文库》:中外名著翻译、整理之集大成559

艾芜30年代的南国世界562

6月567

晚明小品:周作人和俞平伯的“低回”趣味567

王文显的喜剧艺术和《委曲求全》的演出575

1935—1937年几次话剧的经典演出578

7月583

文坛忆念刘半农583

丰子恺的“消夏新书”588

9月594

“文化生活出版社人”的信仰与精神594

12月600

《奴隶丛书》与萧红的《生死场》600

1936年606

1月606

夏丐尊的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606

开明语文读物和语文教育及新文学的传播610

3月614

林徽因的眼光614

4月619

大陆视野中的台湾二三十年代文学619

海上惊《雷雨》624

5月629

鲁迅和凯绥·珂勒惠支及新兴木刻运动629

6月634

《谈美》:一个美学家的人生情怀和社会关怀634

在“两个口号”论争下中国文艺家协会等成立639

夏衍的报告文学精品《包身工》644

胡风渐露理论特质和锋芒648

7月653

显示各派作家面影的书简集653

以“软”击“硬”:刘呐鸥的《永远的微笑》657

8月662

《中国的一日》征文写作推动了1930年代中期的报告文学潮662

10月668

鲁迅去世668

11月672

鲁迅与瞿秋白在左翼文艺运动中的相遇672

历时五年的定县“农民戏剧实验”678

12月684

叶圣陶指认张天翼老舍的幽默不同684

1937年690

5月690

《文学杂志》:“京派”的未竟事业690

“《画梦录》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制作”696

话剧上演税制的倡导与确立699

6月703

王统照等力推端木蕻良703

李劼人的“大河小说”707

7月713

《荒原》:叶公超的独到阐释及其意义713

后记 吴福辉717

参考文献722

索引7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