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20/30220272.jpg)
- 沈庚白,张万忠,李霞忠主编 著
- 出版社: 军事译文出版社
- ISBN:7800271927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412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2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的伟大旗帜2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必然产物2
一、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2
二、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继承和发展的结晶4
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8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是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11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11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殊征15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我们时代的伟大旗帜18
一、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18
二、当代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23
三、用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26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及其发展规律30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30
一、世界的本质30
二、意识的本质34
三、世界统一于物质39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43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43
二、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50
第三节 物质世界运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58
一、对立范一规律58
二、质量互变规律63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69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76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76
一、认识活动的结构76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认识的本质81
三、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反映与创造的统一84
第二节 认识发展过程和规律87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87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92
三、人类认识总过程和总规律93
第三节 认识的真理性和检验真理的标准97
一、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97
二、真理在同谬误的斗争中发展101
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103
第三章 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106
第一节 社会有机体的系统结构106
一、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的物质条件106
二、社会有机系统的结构111
三、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115
第二节 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根本动力117
一、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117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24
三、社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规律性与人的自觉能动性的统一127
第三节 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30
一、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30
二、社会的文明进步和人的价值133
三、人民群众和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36
第四章 阶级、国家、革命141
第一节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41
一、阶级的起源和实质141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44
三、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社会历史的根本方法148
第二节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149
一、国家的起源和实质149
二、国家的职能、类型和形式151
三、军队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成分155
第三节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157
一、社会形态的更替必须通过社会革命157
二、战争的起源和实质162
三、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规律164
第五章 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68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起点168
一、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必须从分析商品入手168
二、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170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182
第二节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重要条件186
一、资本原始积累186
二、资产阶级革命189
三、工业革命193
第六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实质198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生产198
一、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198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201
三、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204
四、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206
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流通211
资本循环211
资本周转214
社会总资本的流通216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分配222
一、利润和平均利润222
二、商业利润和利息225
三、资本主义地租228
第四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230
一、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230
二、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特点233
三、经济危机的历史作用236
第七章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238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238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238
二、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244
三、资产阶级的政党制度253
第二节 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257
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形成及其历史作用257
二、资产阶级意识形式的核心是利己主义260
三、资本主义社会精神生活的畸形发展264
第八章 资本主义的现代形式和历史命运268
第一节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268
一、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268
二、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270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特点279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广泛发展279
二、垄断资本的剥削更具有欺骗性287
三、战后国际垄断的新发展294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299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299
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不能改变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305
三、资本主义走向最终灭亡是一个长期曲折的历史过程311
第九章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315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315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315
二、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不发达国家取得胜利320
三、社会主义首先在比较落后的国家胜利带来的新课题324
第二节 实现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327
一、打碎旧国家机器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先决条件327
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政治前提330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正确领导,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定胜利的根本保证331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必然有一个过渡时期334
一、过渡时期存在的必然性和基本任务334
二、过渡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专政338
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是一个历史过程341
第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阶段344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344
一、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认识过程344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348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关系357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357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362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关系365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370
一、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包含多阶段的长期历史过程370
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主要阶段374
三、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和发展阶段理论的重要性379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自我完善和未来发展380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380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380
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384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38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和完善392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必然要求392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394
三、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原则39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末来发展402
一、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402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实现条件405
三、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409
后记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