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近代教育与社会变迁 督抚与士绅:江苏教育近代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近代教育与社会变迁 督抚与士绅:江苏教育近代化研究
  • 刘正伟著 著
  •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06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34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近代教育与社会变迁 督抚与士绅:江苏教育近代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江苏传统教育概论11

一 江苏传统教育之兴盛11

(一)江苏传统教育发生的背景11

(二)科举与江苏传统文化氛围16

(三)江苏传统教育体系23

二 道、咸之际江苏传统教育的衰败43

(一)科举制度与江苏传统教育的衰败43

(二)19世纪中叶江苏传统教育所受之重创47

(一)江苏近代早期教育家对教育近代化的认识与影响61

第二章 江苏教育近代化的起步(1861~1897)61

一 江苏教育近代化起步的原因、特点及不足61

(二)经世致用学风与江苏教育近代化的起步75

(三)江苏教育近代化起步阶段的特点和不足79

二 冯桂芬与上海广方言馆91

(一)上海广方言馆创立的背景91

(二)上海广方言馆基础的奠定92

(三)1870年上海广方言馆的改革及制约因素95

三 洋务学堂引起的反应·格致书院和南菁书院101

(一)创设的不同动因101

(二)功能·规模·课程103

(三)格致书院、南菁书院的考课及其特点109

(四)新政时期的不同命运116

四 “自强”运动的后期产物:江南水师学堂118

(一)江南水师学堂与北洋水师118

(二)刘坤一、张之洞与江南水师学堂123

第三章 江苏教育近代化的开展(1898~1911)128

一 清末江苏教育的嬗变和新式教育格局的形成128

(一)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促进江苏教育近代化开展的动因128

(二)变革的先导:江苏教育行政制度的建立与刷新138

(三)以义务教育为基础 以师范学堂为先导,中学、专门、实业学堂三足鼎立格局的形成144

(一)张之洞和三江师范学堂的创设158

二 两江师范学堂158

(二)李瑞清的事业:两江师范学堂162

(三)日本教习与两江师范学堂169

(四)成就与问题174

三 地方自治运动与清末江苏义务教育的兴起177

(一)地方自治与清末义务教育177

(二)地方自治与江苏义务教育的发动和组织180

(三)地方自治和江苏义务教育经费的筹集182

(四)地方自治与江苏义务教育的改进185

(一)清末江苏实业教育发达的原因188

四 清末江苏的实业教育188

(二)清末江苏实业教育发展形成的结构192

(三)清末江苏实业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98

第四章 江苏教育近代化的推进(1912~1927)(上)201

一 民国前期江苏教育变革的背景、动因及格局201

(一)军阀势力扩张与江苏教育近代化的推进201

(二)新知识分子群体的崛起与江苏教育制度的变革207

(三)1912~1927年江苏教育近代化的主题与格局的形成220

二 江苏与近代教育理论的传播及教育科学化探索235

(一)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在江苏的传播与影响235

(二)江苏与教育研究方法科学化247

(三)20年代江苏与现代教学方法的引进、实验和创新253

三 民国前斯江苏的社会教育261

(一)清末民初江苏社会教育主题的转换261

(二)民国前期江苏社会教育内容、成就与特点265

第五章 江苏教育近代化的推进(1912~1927)(下)272

一 江苏中等教育发展:与实业相联络,与社会相沟通272

(一)民国前期中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江苏中等教育体制的变革272

(二)江苏中等教育取向:与实业相联络,与社会相沟通277

(三)新学制与20年代江苏中学教育改革281

(四)江苏私立中学考察288

二 东南大学与20年代江苏教育近代化293

(一)从南高到东大:江苏地方官绅作用分析294

(二)郭秉文与东南大学300

(三)研究·教授·推广307

第六章 个案研究:江苏省教育会313

一 从江苏学务总会到江苏省教育会313

(一)开创期:江苏学务总会(1905~1906)315

(二)合法期:江苏教育总会(1906~1911)320

(三)扩张期:江苏省教育会(1912~1927)324

(一)江苏省教育会的组织结构331

二 江苏省教育会组织结构及与其他教育会的关系331

(二)江苏省教育会与地方教育会及其他教育团体关系341

三 江苏省教育会与近代江苏教育发展352

(一)致力于江苏教育经费制度化354

(二)倡导职业教育和通谷教育357

(三)推动国语教育与理科教育367

(四)促进江苏体育事业的发展372

结语376

后记389

附录一 江苏教育近代化大事年表391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4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