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无机抗菌新材料与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无机抗菌新材料与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75/32529358.jpg)
- 童忠良等编写 著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66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48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无机抗菌新材料与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无机抗菌材料的发展和分类1
1.1.1 无机抗菌材料的发展概况1
第1章 绪论1
1.1.2 无机抗菌剂的分类3
1.1.3 无机抗菌材料的特点10
1.1.4 无机抗菌剂的抗菌机理10
1.1.5 无机抗菌剂的性能指标11
1.2 抗菌的概念11
1.2.1 广义抗菌和狭义抗菌11
1.3 抗菌与微生物12
1.3.1 微生物危害与控制12
1.2.2 抗菌、防腐、消毒、抑菌12
1.3.2 工业杀菌剂的必备条件23
1.3.3 无机抗菌材料的安全性29
1.3.4 无机抗菌材料的应用价值29
1.4 无机抗菌材料的测试和表征33
1.4.1 抗菌材料的测试与技术分类33
1.4.2 抗菌材料的测试仪器与试验方法35
1.4.3 试验方法的标准化38
1.5 无机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39
1.5.1 功能材料和纳米抗菌材料技术39
1.5.2 国外抗菌材料及其应用技术40
1.5.3 国内抗菌材料生产应用技术42
1.6.1 国内抗菌材料的产业化发展状况43
1.6 国内抗菌材料产业化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43
1.7 加快发展绿色高新抗菌新材料的建议45
1.7.1 发展绿色高新抗菌新材料的建议45
1.6.2 国内抗菌材料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45
1.7.2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47
1.7.3 加速抗菌材料研究成果向产业化的转化47
1.7.4 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47
参考文献47
第2章 纳米抗菌剂49
2.1 纳米抗菌剂概述49
2.1.1 纳米抗菌剂微粒尺寸效应49
2.2.1 微生物对装饰材料的危害50
2.1.2 纳米抗菌剂的特性50
2.2 建筑材料的纳米杀菌防霉剂50
2.2.2 防霉、杀菌剂的作用机理52
2.2.3 装饰材料的防腐和防霉53
2.3 防霉、杀菌剂的筛选与应用55
2.3.1 杀菌防霉剂的种类和性能55
2.3.2 防霉、杀菌剂的筛选55
2.3.3 防霉、杀菌剂的使用方法57
2.3.4 纳米抗菌剂发展趋势59
2.3.5 甲壳素杀菌纤维发展趋势59
2.4.2 无机抗菌剂的抗菌机理60
2.4 无机抗菌剂产品状况60
2.4.1 无机抗菌剂60
2.4.3 天然纳米抗菌孔材料的物质组成和特性61
2.4.4 日本纳米抗菌剂的产品状况61
2.5 有机抗菌剂63
2.5.1 有机抗菌剂的种类65
2.5.2 有机抗菌剂的抗菌机理86
2.6 天然抗菌剂87
2.6.1 壳聚糖87
2.6.2 山梨酸90
2.6.3 山梨酸钾92
2.6.5 孟宗竹提取物93
2.6.4 黄姜根醇93
2.6.6 日柏醇94
2.7 高分子抗菌剂94
2.8 光催化型无机抗菌剂95
2.8.1 纳米TiO2的光催化机理95
2.8.2 TiO2光催化氧化动力学95
2.8.3 TiO2光催化氧化动力学96
2.8.4 纳米TiO2光催化的制备方法96
2.8.5 纳米TiO2光催化剂载体及加载工艺96
参考文献98
3.1.1 食品中的微生物99
3.1 食品中的微生物危害与纳米抗菌特点和食品灭菌方法99
第3章 纳米抗菌与食品抗菌材料99
3.1.2 食品中有害微生物的危害101
3.1.3 食品防腐剂104
3.1.4 纳米抗菌材料的抗菌特点104
3.1.5 食品工业中防腐防霉的化学法106
3.1.6 食品灭菌消毒防腐防霉的物理方法108
3.1.7 家庭食品防腐防霉的化学方法112
3.2 纳米抗菌与食品抗菌材料的发展现状113
3.3 纳米抗菌与食品抗菌材料的产品114
3.4.1 食品抗菌塑料制品的应用116
3.4 纳米技术在食品抗菌材料的应用116
3.4.2 食品抗菌陶瓷应用117
3.4.3 食品抗菌不锈钢产品118
3.5 纳米技术在食品包装抗菌材料的应用119
3.5.1 食品抗菌复合软包装新动向119
3.5.2 全球食品包装纳米产品销售市场调查119
3.5.3 抗菌包装材料120
3.5.4 食品抗菌设备与冰箱抗菌122
3.6 纳米光催化剂技术在食品抗菌材料中的应用123
3.6.1 光催化剂功能与应用123
3.6.2 纳米氧化钛光催化剂124
3.6.3 光催化剂纳米抗菌除味剂124
参考文献125
3.6.4 纳米抗菌与冰箱除味剂125
第4章 纳米抗菌精细陶瓷材料126
4.1 纳米抗菌精细陶瓷材料的定义和分类126
4.1.1 纳米抗菌精细陶瓷材料的定义和研究内容126
4.1.2 纳米抗菌精细陶瓷的分类、种类及抗菌技术的必要性126
4.2 纳米抗菌精细陶瓷材料的表征和评价129
4.2.1 纳米抗菌精细陶瓷材料的表征129
4.2.2 纳米抗菌精细陶瓷材料的评价130
4.3 纳米抗菌技术在精细陶瓷中的应用130
4.3.1 纳米抗菌精细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130
4.3.2 纳米抗菌精细陶瓷材料的应用135
4.4.1 纳米抗菌陶瓷企业新材料发展现状138
4.4 纳米抗菌陶瓷138
4.4.2 抗菌精细陶瓷的抗菌剂类型和选择140
4.4.3 纳米抗菌陶瓷的抗菌原理141
4.4.4 纳米抗菌陶瓷的制备145
4.4.5 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研究147
4.4.6 载银羟基磷灰石抗菌陶瓷粉体的应用153
4.4.7 耐高温纳米抗菌剂的研究155
4.4.8 纳米抗菌卫生陶瓷的应用159
4.5 纳米抗菌技术在陶瓷中应用存在的问题161
4.5.1 技术难题161
4.5.2 抗菌检测问题161
4.6.1 纳米银系抗菌剂展望162
4.5.3 市场“鱼目混珠”问题162
4.6 开发现状与展望162
4.6.2 纳米抗菌陶瓷行业的发展趋势163
参考文献163
第5章 纳米抗菌纺织纤维材料165
5.1 国内外纳米抗菌纺织品的发展现状165
5.1.1 抗菌纺织品的发展165
5.1.2 纳米抗菌纺织品现状167
5.2 抗菌纺织纤维材料的基本概念及机理169
5.2.1 抗菌纺织纤维材料的基本概念169
5.2.2 纳米无机抗菌防臭剂及其作用机理170
5.3.1 抗菌防臭与除臭纤维和纺织品的制造方法175
5.3 抗菌防臭与除臭纤维和纺织品的制备及性能175
5.3.2 抗菌性能及纤维的力学性能177
5.4 纳米抗菌纺织纤维178
5.4.1 纳米氧化锌(ZnO)在合成纤维中的应用开发178
5.4.2 纳米抗菌除臭181
5.4.3 纳米反射红外线和抗红外线化纤182
5.4.4 电磁波屏蔽织物182
5.5 纳米抗菌纺织纤维的开发183
5.5.1 Amicor抗菌纤维抗菌剂183
5.5.2 纳米复合抗菌防臭抗菌剂184
5.6 纳米抗菌技术在纺织纤维材料中的应用185
5.6.1 应用的技术基础186
5.6.2 纳米抗静电及纳米导电纤维187
5.6.3 纳米蓄热保暖纤维189
5.6.4 纳米远红外线保健纤维191
5.6.5 纳米防紫外线纤维192
5.6.6 纳米功能性纤维194
5.7 纳米抗菌纤维应用产品简述196
5.7.1 Amicor纳米抗菌纤维产品196
5.7.2 英国纳米智能纤维产品197
5.7.3 日本纳米功能纤维产品197
5.7.4 中国纳米抗紫外功能织物产品198
5.8 载银纳米抗菌材料实例199
5.8.1 制备MFS350的技术路线199
5.7.6 中国纳米阻燃织物产品199
5.7.5 德国、美国纳米抗菌型纺织产品199
5.8.2 MFS350的技术特性200
5.8.3 MFS350的抗菌效果200
5.8.4 银系抗菌纤维工艺特点及实例200
5.9 抗菌纺织纤维材料的表征和评价202
5.9.1 抗菌防臭纤维及制品抗菌效果的评价202
5.9.2 除臭纤维及纺织品效果的评定204
参考文献205
第6章 纳米抗菌生物医学材料206
6.1 纳米抗菌生物医学材料概论206
6.1.1 纳米抗菌生物医学材料发展简述207
6.1.2 纳米抗菌生物学研究208
6.1.3 纳米抗菌医药生物技术快速发展210
6.2 纳米抗菌生物材料和生物医学材料的定义和分类211
6.2.1 纳米抗菌生物医学材料的定义211
6.2.2 纳米抗菌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内容211
6.2.3 纳米抗菌生物医学材料分类212
6.3 纳米生物医学材料与抗菌的人工器官214
6.3.1 抗菌的人工心脏与人工心脏瓣膜214
6.3.2 抗菌的人工肺215
6.3.3 抗菌的人工膀胱216
6.3.4 抗菌的人工皮肤217
6.3.5 抗菌的人工肾220
6.3.6 抗菌的人工骨224
6.4 纳米抗菌无机生物医学材料227
6.4.1 生物抗菌陶瓷的优点、缺点及医学应用228
6.4.2 生物抗菌陶瓷的分类229
6.4.3 生物抗菌陶瓷的形状和相230
6.4.4 生物抗菌陶瓷-组织反应的影响因素、反应和结合的类型230
6.4.5 生物抗菌惰性陶瓷231
6.5 有机纳米生物医学材料233
6.5.1 纳米抗菌高分子材料234
6.5.2 人工合成的新型纳米材料——树状聚合物236
6.6.1 纳米抗菌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组分材料的选择要求237
6.6 纳米抗菌生物复合材料237
6.6.2 纳米抗菌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应用238
6.6.3 纳米抗菌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的研究趋势与展望241
6.7 纳米组织工程材料242
6.7.1 生物活性材料243
6.7.2 纳米陶瓷245
6.7.3 纳米碳材料245
6.8 纳米技术与抗菌生物医学246
6.8.1 纳米技术与生物医学的结合246
6.8.2 纳米碳管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247
6.8.3 细胞分离采用的纳米化技术251
6.8.4 纳米药物的作用与纳米化抗菌技术252
6.8.5 纳米技术在消毒药中的应用254
6.8.6 Ablynx的公司纳米抗体应用实例255
6.9 纳米抗菌生物医学材料的应用与发展趋势259
6.9.1 纳米抗菌技术在生物材料中的应用259
6.9.2 纳米抗菌生物医学材料的发展趋势261
6.10 抗菌材料在医疗领域的应用262
6.10.1 纳米管在医疗与工业中的应用262
6.10.2 抗菌材料在医疗器械中的应用264
6.10.3 抗菌材料在医院设施中的应用268
6.11.1 纳米抗菌生物医学材料的生物功能性273
6.11.2 纳米抗菌生物医学材料的生物相容性273
6.11 纳米抗菌生物医学材料的表征和评价273
6.11.3 纳米抗菌生物医学材料的评价276
6.11.4 纳米抗菌生物医学材料的生物安全性评价276
6.11.5 生物医学材料的消毒与灭菌276
参考文献277
第7章 纳米金属抗菌材料278
7.1 概述278
7.2 纳米抗菌金属材料的性能279
7.3 纳米抗菌金属的制备方法284
7.3.1 纳米抗菌金属的制备方法284
7.3.2 纳米抗菌金属的制造方法284
7.4.1 纳米抗菌金属材料研究取得的成就287
7.3.3 纳米抗菌金属块体材料的制备方法287
7.4 纳米抗菌金属材料的应用及发展287
7.4.2 纳米抗菌金属材料的应用288
7.4.3 纳米金属材料研究存在的问题289
7.4.4 纳米金属材料的研究现状290
7.4.5 纳米金属材料的发展及挑战292
7.4.6 纳米金属材料的产业化前景与展望293
7.5 纳米抗菌不锈钢应用及发展293
7.5.1 含铜的抗菌不锈钢294
7.5.2 含银的抗菌不锈钢应用296
7.5.3 抗菌不锈钢抗菌性能评价方法298
7.5.4 金属表面的微生物膜298
7.6 液态金属抗菌剂299
7.6.1 含金属离子的液态抗菌剂300
7.6.2 含金属离子的液态抗菌剂的特点300
7.6.3 抗菌金属离子制备方法301
7.6.4 抗菌金属离子效果及毒理检测结果301
7.7 载银纳米金属离子抗菌材料302
7.7.1 纳米银离子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303
7.7.2 银的安全性与危险性304
7.7.3 银离子抗菌剂应用实例304
参考文献305
8.1.1 塑料用抗菌剂的发展307
8.1 塑料抗菌剂概况307
第8章 纳米抗菌工程塑料材料307
8.1.2 国内外抗菌塑料的技术及应用308
8.2 纳米抗菌塑料的性能310
8.2.1 高强度和高耐热性311
8.2.2 高阻透性311
8.2.3 高阻燃窒息性311
8.2.4 增强、增韧及耐热性能311
8.2.5 抗老化、耐磨性及透明性能312
8.2.6 良好的导电性313
8.2.7 纳米抗菌塑料的各向异性313
8.2.9 纳米抗菌塑料的加工性能314
8.2.8 纳米抗菌塑料的热力学原理及性能314
8.3 典型的纳米抗菌塑料315
8.3.1 纳米抗菌通用塑料315
8.3.2 纳米抗菌工程塑料316
8.3.3 纳米抗菌特种工程塑料317
8.3.4 纳米抗菌功能塑料317
8.3.5 纳米抗菌纤维增强塑料319
8.4 纳米抗菌塑料的制备方法319
8.4.1 插层复合法319
8.4.2 溶胶-凝胶法321
8.4.3 直接分散法322
8.4.4 原位聚合法323
8.4.5 其他合成法324
8.5 纳米抗菌塑料研究进展324
8.5.1 无机纳米抗菌塑料研究进展325
8.5.2 有机纳米抗菌塑料研究进展327
8.5.3 金属纳米抗菌塑料研究进展328
8.5.4 纳米塑料材料加工方法研究方向329
8.5.5 可工业化生产的纳米塑料329
8.6 纳米抗菌塑料产品及纳米塑料材料性能实例330
8.6.1 纳米抗菌热固性塑料产品330
8.6.2 纳米改性抗菌通用塑料产品331
8.6.3 纳米抗菌工程塑料产品332
8.6.4 纳米抗菌特种工程塑料产品334
8.6.5 纳米抗菌塑料材料性能实例335
8.7 纳米抗菌塑料产品应用实例337
8.7.1 纳米抗菌塑料产品应用概况337
8.7.2 Conval-40B纳米抗菌剂产品简介337
8.8 纳米抗菌塑料成型产品341
8.8.1 Imperm?-纳米尼龙MXD6341
8.8.2 纳米聚丙烯Nano-PP:N.6H342
8.9 纳米抗菌塑料开发中的问题342
参考文献344
第9章 纳米抗菌涂料与抗菌装饰材料345
9.1 纳米抗菌涂料概况345
9.2.1 纳米二氧化钛产品物理性质346
9.2 纳米抗菌涂料346
9.2.2 纳米TiO2的结构特性349
9.2.3 纳米TiO2的光催化作用机理349
9.2.4 纳米TiO2抗菌涂料351
9.2.5 纳米抗菌涂料与吸附除味剂354
9.2.6 纳米负离子健康涂料354
9.2.7 纳米TiO2在抗菌涂料中的分散稳定性355
9.2.8 纳米TiO2抗菌涂料的研究358
9.2.9 纳米大气净化涂料359
9.3 纳米抗菌粒子制备方法364
9.3.1 纳米TiO2的表面自清洁364
9.3.2 纳米TiO2配制纳米抗菌涂料367
9.3.3 VOC和绿色抗菌功能涂料369
9.4 抗菌涂料用抗菌剂及应用情况371
9.4.1 活性基团的杀菌剂和防霉剂372
9.4.2 非汞型防霉、杀菌剂在涂料中的应用373
9.4.3 杀菌剂和防霉剂在装饰材料中的应用376
9.4.4 应用纳米抗菌剂存在的问题376
9.4.5 纳米抗菌剂研究存在的问题377
9.4.6 使用纳米抗菌材料应注意几个方面377
参考文献378
第10章 纳米抗菌环境分离材料——无机膜379
10.1 纳米无机膜概况379
10.1.1 无机膜发展概况379
10.1.2 无机膜及其特点380
10.1.3 纳米无机膜的分类和结构382
10.2 纳米无机膜分离技术384
10.2.1 膜分离技术与分离膜384
10.2.2 用小孔进行物质分离的膜技术386
10.3 纳米无机膜的制备方法388
10.3.1 烧结法388
10.3.2 阳极氧化法390
10.3.3 水热晶化法390
10.3.4 化学提取法390
10.3.5 化学气相沉积法390
10.3.7 溶胶-凝胶法391
10.3.6 喷雾热分解法391
10.3.8 典型的两种溶胶-凝胶路线392
10.4 纳米无机膜涂层技术396
10.4.1 纳米无机膜涂层和功能基的组合396
10.4.2 分子自组装的合成方法397
10.4.3 薄膜和涂层的合成399
10.4.4 功能性基的组合402
10.5 纳米无机膜涂层应用实例402
10.5.1 涂层及纳米级的表面设计402
10.5.2 陶瓷膜在酸性废水处理中钛白粉产品的回收403
10.6 纳米无机膜的应用领域408
10.6.1 食品、饮料和生物技术领域411
10.6.2 无机膜与膜设备化工发展概况412
10.6.3 无机陶瓷膜在超细粉体中的应用413
10.6.4 陶瓷膜技术在纳米氧化钛的工艺应用417
10.6.5 无机膜分离技术与设备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418
10.6.6 膜技术在环保抗菌材料中的应用421
参考文献430
第11章 纳米抗菌材料的评价方法与标准431
11.1 纳米抗菌材料的评价的意义431
11.2 纳米抗菌材料的评价的基本要求432
11.2.1 抗菌材料抗菌作用能力432
11.3 纳米抗菌材料表征的基本条件433
11.2.2 抗菌性能评价菌种选择433
11.3.1 抗菌检测基本条件434
11.3.2 表征试验设备和器皿435
11.3.3 试验用试剂和菌种435
11.4 纳米抗菌材料测试方法437
11.4.1 抗霉性能测试方法438
11.4.2 无机抗菌剂制品的抗菌性能检测440
11.4.3 光化学制备纳米银溶胶及其灭菌性能表征443
11.5 测试方法及评价标准445
11.5.1 抗菌剂的抗菌性测定445
11.5.2 抗菌材料及其制品抗菌性能的评价447
11.6.1 国内外抗菌评价标准汇总450
11.6 抗菌评价相关标准汇总450
11.6.2 抗霉菌评价标准451
11.7 抗菌评价相关标准实例451
11.7.1 抗菌织物451
11.7.2 化妆品防腐功效测试与评价457
11.7.3 水性涂料罐内防腐功效测试与评价459
11.7.4 抗霉性能天然环境暴露试验方法460
11.8 抗菌纺织品及其产品的标准化评价461
11.9 纳米抗菌塑料及其产品的测试评价方法464
11.10 七项纳米材料国家标准发布465
参考文献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