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析化学习题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分析化学习题集](https://www.shukui.net/cover/49/32522529.jpg)
- 浙江大学分析化学教研组编 著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0
- 标注页数:309页
- 文件大小:92MB
- 文件页数:32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分析化学习题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分析天平与误差1
1-1 分析天平1
1-1-1 天平的构造原理1
1-1-2 天平灵敏度的调整与测定1
1-1-3 使用阻尼天平称量物体3
1-2 误差4
1-2-1 误差与偏差的表示方法4
1-2-2 偶然误差的分布及精密度的表示方法5
1-2-3 分析方法的标准偏差的计算10
1-2-4 误差正态分布曲线12
1-2-5 置信界限14
1-2-6 t分布曲线与数据处理15
1-2-7 误差的传递16
1-2-8 有效数字的保留及其运算规则20
习题22
第二章 滴定分析的一般性计算30
2-1 基本单位、名词、术语30
2-1-1 摩尔30
2-1-2 酸碱当量和氧化还原当量31
2-1-3 克当量、克当量数、毫克当量和毫克当量数33
2-1-4 式量、克式量和毫克式量34
2-2 溶液的浓度35
2-2-1 百分浓度35
2-2-2 稀释度“1+x”36
2-2-3 ppm浓度和ppb浓度36
2-2-4 比重37
2-2-5 当量浓度37
2-2-6 克分子浓度37
2-2-7 克式量浓度38
2-2-8 摩尔浓度38
2-2-9 滴定度38
2-3 容量分析计算39
2-3-1 克当量数和毫克当量数的求法39
2-3-2 溶液的稀释或增浓40
2-3-3 百分浓度溶液的混合41
2-3-4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43
2-3-5 各种浓度的相互换算44
2-3-6 容量分析结果的计算47
习题49
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64
3-1 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及H+离子浓度的计算64
3-1-1 一元弱酸、弱碱溶液64
3-1-2 二元弱酸溶液67
3-1-3 在指定酸度下弱酸根离子的浓度的计算69
3-2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72
3-3 盐类的水解及溶液中H+离子浓度的计算76
3-3-1 一元强碱弱酸盐的溶液76
3-3-2 一元强酸弱碱盐的溶液77
3-3-3 一元弱酸弱碱盐的溶液78
3-3-4 多元弱酸强碱盐的溶液79
3-3-5 多元酸的酸式盐溶液80
3-4 滴定过程中H+离子浓度的变化及指示剂的选择84
3-4-1 指示剂的选择原则84
3-4-2 强酸强碱相互滴定85
3-4-3 强碱(酸)滴定弱酸(碱)87
3-4-4 强碱滴定多元酸89
3-4-5 水解性盐的滴定91
3-5 酸碱滴定法中的滴定误差92
3-5-1 强酸强碱的滴定92
3-5-2 弱酸或弱碱的滴定93
3-6 酸碱滴定法分析结果的计算96
习题98
第四章 沉淀滴定法110
4-1 沉淀滴定法计算概述110
4-2 溶解度和溶度积的计算111
4-3 分级沉淀的计算115
4-4 沉淀转化的计算116
4-5 沉淀滴定法的计算120
习题123
第五章 络合滴定法127
5-1 络合物稳定常数及有关络合平衡的简单计算127
5-2 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129
5-2-1 酸效应系数(αH)与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129
5-2-2 滴定允许的最高酸度131
5-2-3 辅助络合剂存在时的条件稳定常数——金属离子的络合效应系数βM133
5-3 滴定过程中PM的计算135
5-4 标准溶液的标定及浓度换算137
5-5 有关络合滴定分析的计算138
习题140
第六章 氧化还原法147
6-1 电极电位及其应用的计算147
6-1-1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断149
6-1-2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次序的判断149
6-1-3 能斯特方程式150
6-1-4 氧化还原反应完成的程度——平衡常数的计算152
6-2 氧化还原滴定过程中电极电位的变化——滴定曲线的计算153
6-3 标准溶液浓度的计算157
6-4 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159
习题160
第七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分离170
7-1 重量分析中换算因数的计算170
7-2 重量分析中沉淀剂用量的计算171
7-3 被测物质的重量和百分含量的计算173
7-4 按干燥物质计算被测物的百分含量175
7-5 试样称取量的计算176
7-6 控制溶液酸度的沉淀分离177
7-6-1 氢氧化物沉淀分离法178
7-6-2 硫化物沉淀分离法179
习题180
第八章 溶剂萃取与离子交换186
8-1 溶剂萃取186
8-1-1 分配定律186
8-1-2 分配比187
8-1-3 萃取率190
8-1-4 两种分配溶质的分离191
8-2 离子交换193
8-2-1 交换容量193
8-2-2 交换平衡与浓度分配比193
8-2-3 分离因数195
习题197
第九章 比色法及分光光度法202
9-1 方法简述202
9-2 比色法及分光光度法的理论基础204
9-2-1 光的吸收定律(朗伯-比耳定律)204
9-2-2 吸光度与透光度的换算204
9-2-3 摩尔吸光系数的计算205
9-3 分析结果的计算206
9-4 比色法及分光光度法误差的计算207
9-5 差示分光光度法209
9-6 多组分混合物的分析210
9-7 络合物组成的测定212
9-7-1 连续变更法(等摩尔系列法)212
9-7-2 摩尔比法212
习题214
第十章 电位分析法223
10-1 参比电极223
10-1-1 甘汞电极223
10-1-2 银-氯化银电极224
10-1-3 氢电极224
10-2 指示电极224
10-2-1 金属指示电极224
10-2-2 离子选择性电极(膜电极)227
10-3 直接电位法及有关计算228
10-3-1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应用228
10-3-2 金属电极的应用232
10-4 电位滴定法及有关计算233
习题244
第十一章 气相色谱分析250
11-1 气相色谱常用的名词和物理意义250
11-2 载气流速的校正及保留体积的计算252
11-3 塔板理论和分离度255
11-3-1 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255
11-3-2 分离度(R)256
11-3-3 影响塔板高度的因素——速率理论258
11-4 保留指数的计算260
11-5 定量分析结果的计算262
11-5-1 响应值(S),相对响应值(S′)及相对校正因子(f′)262
11-5-2 定量分析常用的几种方法263
习题267
附录一 酸、碱的电离常数274
附录二 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278
附录三 络合物稳定常数283
附录四 标准电极电位284
附录五 式量电极电位287
附录六 式量表288
附录七 原子量表293
附录八 平方根表294
附录九 常用对数及反对数表300
附录十 加法对数表307
参考资料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