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昆虫研究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昆虫研究方法
  • 赵惠燕主编 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09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21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昆虫研究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昆虫观察设备1

第一节 显微镜的类型1

一、可见光显微镜1

二、不可见光显微镜6

第二节 实体显微镜7

一、结构7

二、原理与特点8

三、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9

四、显微镜的保养9

第三节 数码显微镜10

第四节 电子显微镜11

一、扫描电子显微镜11

二、透射电子显微镜13

三、电镜的维护保养15

参考文献16

第二章 昆虫种类鉴定18

第一节 昆虫种类鉴定的步骤18

一、检索到目和科18

二、属和种的初步鉴定18

三、文献资料的收集利用18

四、核对昆虫描述19

五、与已正确鉴定的标本或模式标本比较19

六、昆虫分类专家鉴定或确定19

七、添加鉴定标签20

八、昆虫鉴定专家系统20

第二节 昆虫种类的记载20

第三节 形态特征的表述21

一、形态文字描述的理论准备21

二、记载文体22

三、性状的次序22

四、记载的方位22

五、数字资料23

六、颜色记载23

参考文献23

第三章 形态特征表述——科学绘图24

第一节 昆虫绘图及基本要求24

第二节 草图描绘24

一、草图的常用绘制方法25

二、昆虫草图绘制注意事项28

第三节 图稿覆墨和着色28

一、覆墨和着色的基本方法28

二、注意事项30

第四节 电子绘图的特点和方法30

一、草图的绘制31

二、Corel DRAW12模式图的绘制31

参考文献32

第四章 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保存与邮寄33

第一节 常用的采集工具33

一、捕虫网33

二、捕虫伞34

三、收虫工具34

四、其他用具35

五、采集后的处理办法36

第二节 采集昆虫的方法36

一、采集昆虫的方法36

二、昆虫的分离42

三、特殊类群的采集43

四、采集昆虫的注意事项45

第三节 昆虫标本的制作46

一、昆虫干制标本的制作46

二、昆虫液浸标本的制作51

三、昆虫整体封装玻片的制作方法52

四、有机玻璃包埋昆虫标本的方法56

五、昆虫标本薄膜包覆法58

六、幼虫标本制作法59

七、昆虫生活史标本制作法60

八、昆虫卵标本的制备61

九、鳞翅目翅脉标本制作法62

十、昆虫外生殖器标本的制作63

十一、破损成虫标本的修补64

第四节 昆虫标本的保存65

一、昆虫的杀死65

二、昆虫标本的干燥与保存66

三、玻片标本的保存69

四、模式标本的保存69

五、解剖用昆虫标本的保存69

六、适于精细分析研究的标本保存69

七、保存昆虫标本注意事项70

第五节 昆虫标本的寄运71

一、活虫的寄运方法71

二、插针标本和液浸标本的寄运方法72

三、昆虫标本的装箱72

四、寄运昆虫标本注意事项72

参考文献72

附录1 制作毒瓶74

制作临时毒瓶的方法74

附录2 标本制作与保存用的各种混合液配方75

一、昆虫标本保存液75

二、永久玻片标本制作杀死与固定液75

三、临时玻片标本封藏剂75

四、染色液配方75

五、制片胶液配方75

六、幼虫标本浸渍液76

第五章 昆虫抽样调查的理论与方法77

第一节 昆虫空间分布型与抽样方法概述77

一、昆虫分布型的概念77

二、抽样调查的概念78

三、昆虫空间分布与抽样的关系78

四、抽样方法概述79

五、抽样方案制订80

第二节 随机抽样82

一、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82

二、简单随机抽样的具体实施方法82

三、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评估82

第三节 机械抽样82

一、机械抽样的概念82

二、机械抽样方法83

三、样本抽样数的确定83

第四节 分层抽样84

一、分层抽样概念84

二、分层抽样中样本单元数分配方法85

第五节 阶层抽样86

一、阶层抽样的概念86

二、阶层抽样的特征86

三、多阶抽样与分层抽样的主要区别87

第六节 序贯抽样方法87

一、序贯抽样方法的概念及特点87

二、以频次分布函数为基础的序贯抽样方法88

第七节 标记再捕技术90

一、昆虫种群的群体标记法90

二、标记再捕法估计种群绝对数量的原理和方法92

第八节 土壤昆虫的取样方法92

一、土壤昆虫种类92

二、土壤昆虫数量观测方法93

三、土壤昆虫调查内容和方法97

第九节 水生昆虫的取样方法99

一、水生昆虫EPT类群研究方法99

二、水生昆虫采样方法100

三、样品的处理与定量102

参考文献103

第六章 环境条件测量与控制104

第一节 温度测量与控制104

一、温标104

二、测温方法104

三、常用恒温设备107

第二节 湿度测量与控制108

一、湿度表示法108

二、湿度测定法108

三、湿度控制109

第三节 光照的测定和光周期控制110

一、光的特征及对昆虫的影响110

二、光照强度及测定111

三、光周期的时间控制112

四、紫外线对昆虫的影响113

第四节 风速的测定113

一、风对昆虫的影响113

二、风对昆虫扩散与迁飞的影响114

三、风洞实验114

第五节 人工环境模拟设备116

一、智能人工气候箱117

二、现代温室118

参考文献119

第七章 昆虫饲养方法与技术120

第一节 饲养的一般程序和主要环节122

一、虫源122

二、饲料123

三、饲养条件124

四、饲养器具125

五、饲养规模126

第二节 昆虫的人工饲料126

一、人工饲料的营养物127

二、人工饲料的成形物129

三、人工饲料的助食剂129

四、饲料的消毒130

五、饲料配置中应注意的问题131

第三节 饲养评价132

第四节 常见昆虫的饲养方法133

一、蚊蝇类133

二、鳞翅目类134

三、传粉昆虫类135

四、刺吸式口器的昆虫136

五、天敌饲养138

六、储藏昆虫饲养139

七、其他140

参考文献141

第八章 昆虫生命表研究技术142

第一节 特定时间生命表的研究方法143

一、生命期望表143

二、繁殖力生命表144

三、特定时间生命表研究方法146

第二节 特定年龄生命表的研究方法147

第三节 建立生命表应注意的事项149

一、抽样149

二、昆虫年龄间隔的确定及其调查149

三、死亡因子确定与补充实验149

四、预备试验150

五、生命表中年龄鉴定是关键150

六、如何测定lx150

第四节 生命表的应用151

一、种群的遗传作用力与环境作用力分析151

二、关键因素分析151

三、植物抗虫性分析152

四、评价各种防治措施对控制害虫的作用152

五、以生态作用因子组建的种群生命表153

六、生命表方法在昆虫预测预报中的应用153

七、生存曲线的应用154

参考文献154

第九章 昆虫刺探电位图谱(EPG)技术155

第一节 EPG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155

一、EPG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155

二、EPG使用方法156

第二节 EPG波形的生物学意义157

一、蚜虫的8种基本波形159

二、其他的EPG波形159

第三节 EPG的应用160

一、寄主植物抗性机制方面的应用160

二、在刺吸式昆虫与寄主植物关系特异性研究中的应用161

三、传毒昆虫传毒(菌)机理的研究162

四、刺吸式口器昆虫的取食机理、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研究162

五、杀虫剂对刺吸式口器昆虫取食行为影响的研究162

参考文献163

附录 EPG分析软件165

第十章 昆虫嗅觉仪和触角电位测量技术167

第一节 嗅觉仪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167

一、Y形嗅觉仪167

二、四臂嗅觉仪和单嗅觉仪169

三、风洞仪171

第二节 触角电位仪测量技术172

一、昆虫触角电位仪173

二、触角电位-气相色谱联用仪(GC-EAD)175

第三节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176

一、气相色谱176

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176

三、应用实例176

参考文献177

第十一章 昆虫雷达技术179

第一节 昆虫雷达研究历史与概况180

第二节 昆虫雷达的工作原理180

第三节 昆虫雷达的工作过程181

第四节 昆虫雷达回波信号与目标识别182

一、昆虫雷达回波信号种类182

二、昆虫雷达目标的识别183

三、昆虫种群密度、飞行高度、方位的计算184

四、昆虫迁飞重要参数的统计分析185

五、昆虫周年活动情况监测186

参考文献187

第十二章 昆虫共生菌研究方法189

第一节 昆虫共生菌检测技术189

一、共生菌在昆虫体内存在的部位189

二、用光学显微镜检测昆虫共生菌的菌孢数190

三、电子显微镜检测191

四、以PCR为基础的分子技术检测191

第二节 昆虫脱共生技术193

第三节 共生菌与昆虫营养关系研究技术195

参考文献197

第十三章 昆虫学重要文献及其检索方法198

第一节 昆虫学重要文献198

一、昆虫学重要图书198

二、昆虫学重要期刊198

三、昆虫学重要评述性文献200

四、会议文献201

五、学位论文201

六、昆虫学重要文献期刊202

第二节 昆虫学主要文献检索数据库203

一、OCLC First Search数据库检索203

二、PQDD网络数据库检索204

三、Elsevier Science(SDOS)期刊全文数据库204

四、SpringerLink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204

五、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205

六、万方数据资源系统205

七、维普信息资源系统(VIP)205

八、超星数字图书馆206

九、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206

第三节 参考文献的利用206

一、阅读参考文献的方法206

二、参考文献的积累207

三、文献资料的利用原则208

参考文献2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