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病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临床病理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25/30219221.jpg)
- 陈瑞芬,刘红刚,徐庆中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8345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41页
- 文件大小:329MB
- 文件页数:376页
- 主题词:病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临床病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1
第一节 心肌及心内膜基本病理变化1
一、适应1
二、变性1
三、坏死2
第二节 心内膜心肌活检3
一、心内膜心肌活检的应用和意义3
二、心内膜心肌活检的适应证3
三、心内膜心肌活检诊断的疾病3
四、心内膜心肌活检的合并症和局限性4
五、心内膜心肌活检的标本制作4
六、心内膜心肌活检标本观察的过程4
第三节 心肌炎4
一、病毒性心肌炎4
二、细菌性心肌炎5
三、真菌性心肌炎6
四、寄生虫性心肌炎6
五、免疫反应性心肌炎7
六、原因不明的心肌炎7
第四节 心肌病8
一、心肌病的概念8
二、心肌病分类的演变9
三、原发性心肌病的常见类型及其病理学变化11
四、心肌病病理学检查与诊断注意事项16
第五节 心脏移植病理17
一、移植心脏心内膜心肌活检17
二、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病理组织学变化18
三、移植心脏其他病理学变化27
四、移植心脏排斥反应的临床演变29
第六节 心脏瓣膜疾病30
一、瓣膜的检查方法30
二、瓣膜的病理改变31
三、人工瓣膜置换后的病理变化35
四、二尖瓣脱垂39
第七节 动脉瘤39
一、结构分类39
二、形态学类型40
三、病因分类40
第八节 纤维肌性结构不良41
第九节 血管病变42
一、主动脉炎42
二、周围动脉炎44
三、静脉硬化46
四、静脉曲张46
五、血栓性浅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46
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7
第十节 心脏肿瘤47
一、概况48
二、良性原发性心脏肿瘤48
三、恶性原发性心脏肿瘤54
四、心脏转移性肿瘤56
第2章 胰腺疾病58
第一节 胰腺的正常组织结构和基本功能58
一、外分泌部58
二、内分泌部(胰岛)60
三、胰岛-腺泡门脉系统61
第二节 胰腺发育异常61
第三节 胰岛的肥大与增生62
第四节 胰腺炎62
一、急性胰腺炎63
二、慢性胰腺炎65
第五节 胰腺癌66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66
二、分型及病理变化66
三、扩散转移67
四、临床表现67
第六节 糖尿病67
一、糖尿病的分类68
二、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68
三、糖尿病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69
第七节 胰腺内分泌肿瘤71
一、胰腺内分泌肿瘤的一般特征71
二、胰岛细胞瘤的分类及病理变化71
第3章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75
第一节 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75
一、B淋巴细胞分化过程及相关淋巴瘤78
二、T淋巴细胞分化过程及相关淋巴瘤79
第二节 髓系肿瘤82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82
二、急性髓性白血病83
三、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84
四、类白血病反应85
第三节 淋巴瘤86
一、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86
二、非霍奇金NK/T细胞淋巴瘤90
三、霍奇金淋巴瘤92
四、免疫缺陷相关淋巴增殖性疾病104
第四节 组织细胞肿瘤105
一、组织细胞肉瘤105
二、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肿瘤106
第4章 子宫内膜及乳腺疾病108
第一节 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学108
一、子宫内膜组织结构108
二、子宫内膜的生理变化108
三、卵巢的生殖内分泌变化110
第二节 卵巢功能紊乱引起内膜的病理改变110
一、内膜形态变化111
二、应用内膜活检诊断卵巢功能失调的注意事项113
第三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113
一、子宫腺肌病113
二、子宫内膜异位症113
第四节 子宫上皮性肿瘤及相关病变114
一、子宫内膜息肉114
二、子宫内膜癌前病变114
三、子宫内膜癌115
第五节 乳腺疾病117
一、乳腺疾病的分类117
二、乳腺增生性疾病118
三、乳腺瘤样病变119
四、乳腺良性肿瘤120
第六节 乳腺癌122
一、概述122
二、乳腺癌病理学分类124
三、乳腺癌的癌前病变128
四、乳腺癌与激素受体及相关基因128
第5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130
第一节 概述130
一、内分泌系统的概念和组成130
二、常见内分泌疾病的类型及特点130
第二节 甲状腺疾病130
一、甲状腺的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及其功能130
二、甲状腺炎134
三、甲状腺肿136
四、甲状腺肿瘤137
第三节 肾上腺疾病140
一、肾上腺的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及其功能140
二、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140
三、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141
四、肾上腺肿瘤141
第四节 垂体疾病144
一、垂体的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及其功能144
二、下丘脑-垂体后叶疾病146
三、垂体前叶功能亢进与低下146
四、垂体肿瘤147
第五节 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疾病148
一、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细胞的分布和形态149
二、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肿瘤149
第6章 神经系统疾病151
第一节 先天性发育畸形151
一、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脑发育151
二、神经管闭合障碍的畸形151
三、脑发育不全畸形152
四、神经元迁移障碍152
五、Arnold-Chiari畸形152
第二节 脑血管病152
一、缺血性脑血管病152
二、出血性脑血管病153
第三节 颅脑外伤155
一、脑震荡155
二、脑挫裂伤、冲击伤和对冲伤155
三、脑干损伤156
四、弥漫性轴索损伤156
五、颅骨骨折156
六、颅内出血和血肿156
七、颅脑损伤的迟发性病变和合并症157
第四节 脱髓鞘病157
一、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157
二、多发性硬化157
三、视神经脊髓炎158
四、髓鞘形成障碍的髓鞘病158
第五节 变性和代谢障碍的神经系统疾病159
一、阿尔茨海默病和脑叶萎缩159
二、帕金森病和其他锥体外系疾病159
三、肌萎缩侧索硬化和其他运动神经元疾病160
四、多系统萎缩和脊髓小脑变性160
五、肝豆状核变性161
六、线粒体脑肌病161
七、神经节苷脂代谢病和黏多糖储积病162
八、营养缺乏引起的神经系统病变162
第六节 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162
一、细菌性感染163
二、真菌性感染164
三、寄生虫感染164
四、病毒感染165
第七节 神经系统肿瘤166
一、神经上皮组织肿瘤167
二、星形细胞肿瘤167
三、髓母细胞瘤和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169
四、脑膜肿瘤(脑膜瘤)169
五、转移性肿瘤170
第八节 常见难治性癫痫170
一、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171
二、海马硬化171
三、Rasmussen综合征172
第九节 脑水肿、脑积水、颅内压增高和脑疝172
一、脑水肿172
二、脑积水172
三、颅内压增高173
四、脑疝173
第十节 周围神经疾病174
一、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174
二、麻风性神经病174
三、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174
四、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175
五、周围神经肿瘤175
第7章 消化系统疾病177
第一节 概述177
一、消化系统解剖、组织功能特点177
二、胃肠道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177
三、影像及胃肠道内镜在胃肠病学的应用178
第二节 食管和胃疾病178
一、反流性食管炎178
二、胃炎178
三、胃息肉和胃上皮非典型增生179
四、胃癌180
五、胃淋巴瘤181
六、胃肠间质瘤182
七、神经内分泌性肿瘤183
八、其他恶性肿瘤184
第三节 小肠和大肠疾病184
一、炎症性肠病184
二、缺血性肠病186
三、肠息肉和腺瘤186
四、上皮性肿瘤188
第四节 肝脏疾病188
一、肝脏正常解剖学、组织学及功能188
二、活检和肝病病理学检查的意义190
三、病毒性肝炎191
四、肝纤维化和肝硬化194
五、脂肪变性及脂性肝炎195
六、药物性及毒性肝损伤197
七、肝遗传性代谢性疾病200
八、妊娠与肝病204
九、胆汁淤积及胆道病变205
十、自身免疫性肝炎206
十一、肝细胞瘤样病变及肿瘤207
十二、肝移植病理209
第8章 呼吸系统疾病212
第一节 支气管和肺的发育异常212
第二节 支气管和肺炎症性疾病212
一、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炎症212
二、肺炎213
三、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220
第三节 弥漫性肺泡损伤221
第四节 Goodpasture综合征223
第五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23
一、支气管扩张症223
二、慢性支气管炎224
三、肺气肿225
四、支气管哮喘226
第六节 尘肺227
一、矽肺227
二、煤工尘肺228
三、石棉相关疾病228
四、铍肺228
第七节 间质性肺疾病229
一、过敏性肺炎229
二、结节病229
三、普通型间质性肺炎229
四、阻塞性细支气管-机化性肺炎230
第八节 肺动脉高压230
第九节 肺癌231
一、鳞状细胞癌231
二、腺癌232
三、细支气管肺泡癌232
四、小细胞癌232
五、类癌233
六、转移性肿瘤233
第十节 胸膜疾病233
一、气胸233
二、胸水234
三、间皮瘤234
第十一节 肺移植234
一、移植肺病理组织学变化234
二、移植肺排斥反应诊断与分级标准中的注意事项234
三、移植肺感染的病理学变化235
四、移植肺淋巴组织异常增生236
五、移植肺原发病复发236
六、移植肺活检细胞学和病理组织学诊断236
第9章 口腔颌面部疾病237
第一节 龋237
一、龋的临床与病理237
二、龋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241
第二节 牙髓病243
一、牙髓炎243
二、牙髓变性和坏死245
三、牙体吸收246
第三节 根尖周炎247
一、急性根尖周炎247
二、慢性根尖周炎248
第四节 口腔黏膜病249
一、白斑249
二、扁平苔藓250
三、慢性盘状红斑狼疮250
四、天疱疮251
五、良性黏膜类天疱251
六、复发性阿弗他溃疡252
第五节 口腔颌面部囊肿252
一、牙源性囊肿253
二、非牙源性囊肿254
三、口腔、面颈部软组织囊肿255
第六节 牙源性肿瘤256
一、良性牙源性肿瘤257
二、恶性牙源性肿瘤261
第七节 涎腺上皮性肿瘤262
一、涎腺良性上皮性肿瘤263
二、涎腺恶性上皮性肿瘤266
第10章 耳鼻咽喉疾病270
第一节 耳鼻咽喉的解剖学和组织学概要270
一、鼻腔鼻窦及咽喉部270
二、耳部272
三、颞骨273
第二节 鼻腔及鼻窦疾病274
一、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274
二、被覆上皮的肿瘤及瘤样病变275
三、腺源性肿瘤及瘤样病变278
四、异位肿瘤及瘤样病变278
五、软组织肿瘤及瘤样病变279
六、生殖细胞肿瘤281
七、其他部位浸润及转移性肿瘤281
第三节 咽281
一、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281
二、被覆上皮的肿瘤及瘤样病变282
三、软组织肿瘤283
第四节 喉284
一、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284
二、被覆上皮的肿瘤及瘤样病变285
三、涎腺型肿瘤288
四、神经内分泌肿瘤288
五、软组织肿瘤288
六、转移性肿瘤289
第五节 耳289
一、发育异常(先天性畸形)289
二、炎症性疾病290
三、特征性肿瘤及瘤样病变290
第六节 头颈部骨及软骨组织肿瘤及瘤样病变291
一、骨组织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291
二、骨组织恶性肿瘤(骨肉瘤)292
三、软骨组织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293
四、软骨组织恶性肿瘤(软骨肉瘤)293
五、脊索瘤294
第七节 头颈部特殊感染症294
一、真菌病294
二、鼻硬结症296
三、梅毒296
四、结核病296
五、麻风296
第八节 头颈部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296
一、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296
二、恶性肿瘤297
三、头颈部恶性淋巴瘤的鉴别诊断298
四、其他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299
第九节 系统性疾病在头颈部的表现300
一、Wegener肉芽肿病300
二、嗜酸性血管中心性纤维化300
三、淀粉样变性300
四、痛风301
五、结节病301
第十节 眼眶内相关疾病301
一、眼眶内相关疾病分类301
二、眼眶内常见疾病302
第11章 临床病理检查诊断的基本知识304
第一节 病理检查诊断在医疗中的应用304
一、病理检查诊断的具体应用304
二、病理检查诊断工作的特点305
三、病理学科在医院运行中的作用、地位306
第二节 病理检查标本的获取方法306
一、切除活检306
二、切取活检306
三、钳取活检307
四、针吸活检307
五、痰液及胸水、腹水检查307
六、术中冷冻切片307
七、标本印片或涂片308
八、尸体解剖308
第三节 标本的保存与处理308
第四节 标本取材的方法、原则及注意事项309
第五节 肿瘤病理诊断举例309
一、良性及恶性肿瘤肉眼检查一般特点310
二、镜下观察、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310
三、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及其应用价值310
四、肿瘤预后相关标记物的检测312
五、肿瘤预后相关因素的检查告知312
六、肿瘤病理诊断中的难点及处理原则314
七、完整病理报告的书写314
第六节 病理诊断报告表述的基本类型315
第七节 病理诊断对患者的影响及误诊、漏诊的后果315
第八节 病理诊断对医疗实践的指导作用315
第九节 我国医院病理学科的现状与未来316
一、当前病理诊断工作遇到的困难316
二、造成医院病理学科现状的原因分析318
三、解决病理诊断工作困难局面的对策318
四、学习、贯彻和落实卫生部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318
五、我国医院病理学科未来的工作和发展方向320
第12章 病理技术321
第一节 病理尸体剖检321
一、病理尸体剖检的意义和作用321
二、病理尸体剖检的基本条件及程序321
第二节 病理大体标本制作技术322
一、取材与固定方法322
二、大体标本的种类及制作方法323
第三节 组织病理学制片技术324
一、组织块处理324
二、组织切片326
第四节 组织病理学常规染色技术——苏木素-伊红(HE)染色327
一、苏木素-伊红(HE)染色的基本原理327
二、苏木素-伊红(HE)染色方法327
第五节 组织病理学特殊染色技术328
一、固有结缔组织染色328
二、脂类物质染色329
三、肌组织染色329
四、糖类物质染色329
第六节 细胞病理学技术330
第七节 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技术331
第八节 免疫组织化学与免疫细胞化学技术331
一、免疫组织化学与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原理331
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主要步骤与常用标记物331
三、常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332
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过程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332
五、免疫组织化学在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333
第九节 电子显微镜技术333
一、透射电子显微镜334
二、扫描电子显微镜334
第十节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技术334
第十一节 生物芯片技术334
一、基因芯片334
二、蛋白质芯片335
三、组织芯片335
第十二节 显微切割技术335
一、显微切割的方法335
二、显微切割的应用336
第十三节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336
一、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基本原理336
二、聚合酶链反应相关技术及应用336
第十四节 原位分子杂交技术337
一、荧光原位分子杂交技术337
二、用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的探针337
三、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系列337
第十五节 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339
第十六节 流式细胞术339
第十七节 组织培养与细胞培养技术340
第十八节 形态测量与图像分析术340
一、目镜测微器定量分析340
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340
第十九节 远程病理技术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