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转型期社会福利的内卷化及其制度意义:城市下岗失业贫困妇女求助和受助经验的叙述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转型期社会福利的内卷化及其制度意义:城市下岗失业贫困妇女求助和受助经验的叙述分析](https://www.shukui.net/cover/7/32515230.jpg)
- 马凤芝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11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转型期社会福利的内卷化及其制度意义:城市下岗失业贫困妇女求助和受助经验的叙述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理论与方法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问题的源起4
第二节 研究背景5
第三节 研究动机与研究问题9
第四节 研究目的和潜在意义13
第五节 论文的结构14
第六节 小结15
第二章 文献研究第一节 求助和受助的含义18
第二节 求助和受助的一般条件与特征20
第三节 社会福利观、文化与求助和受助的观念23
第四节 阻碍求助和受助的原因与理论解释27
第五节 贫困妇女与求助和受助的相关文献研究30
第六节 中国文化与求助和受助31
第七节 小结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第一节 叙述分析与叙述分析范式36
第二节 叙述分析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39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40
第四节 小结47
第二部分 研究发现第四章 社会转型与个人生命历程的转折第一节 叙述主体的背景与特征:她们是谁?52
第二节 下岗失业的原因:个人还是社会?62
第三节 小结72
第五章 行动者与社会结构相遇下的求助经验第一节 求助经验的发生:为何及何时求助74
第二节 先赋性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资本:向家庭求助的经验88
第三节 获得性关系网络资本:向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求助的经验120
第四节 生成性制度资源:向正式社会支持系统求助的经验135
第五节 顺序与意愿:求助对象的差序格局180
第六节 小结189
第六章 社群伦理本位的受助经验第一节 刚性受助:基本需要与工具性受助经验192
第二节 血缘差序与受助:原生家庭关系与受助经验195
第三节 情感认同差序与受助:非制度性资源与受助经验223
第四节 超越个人与社会:国家责任观下的制度性受助经验245
第五节 受助意愿与受助顺序:儒家社群伦理本位的受助经验288
第六节 小结294
第三部分 研究结论第七章 求助和受助经验的意义建构与理论解释第一节 研究发现:外部归因下的求助和受助经验299
第二节 研究结论:儒家—社群主义—伦理实践的求助和受助经验317
第三节 求助和受助经验的模型建构320
第四节 下岗失业贫困妇女求助和受助经验的理论解释323
第五节 研究的意义和贡献343
第六节 对社会福利政策和社会工作实务的建议351
第八章 总结和反思:求助和受助经验与叙述分析第一节 叙述分析方法对本研究的意义354
第二节 叙述分析的“扎根”与理论建构356
第三节 研究的伦理与价值取向358
第四节 研究的效度和信度——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性360
第五节 研究的推论和限制362
总结语365
参考文献367
后记409
图表表1:研究对象的年龄分布53
表2:研究对象的职业和单位性质54
表3:下岗失业状态及年限54
表4:研究对象家庭收入状况(元/月)55
表5:研究对象丈夫的资料59
表6:研究对象子女受教育情况61
表7:申请低保的归因、人次和比率144
表8:研究对象及其家庭成员的背景资料和居住安排196
表9:找工和再就业经验人次统计252
图8-1:求助和受助于非正式社会关系网络的差序格局303
图8-2:扩大的家庭关系网络305
图8-3:研究对象社会关系网络的性质308
图8-4:儒家伦理、社群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脉络312
图8-5:求助和受助经验分析模型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