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清代两湖地区的出版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江凌编 著
-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22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4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清代两湖地区的出版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研究价值2
三、研究现状3
四、论题界定、研究内容、研究预期目标、资料基础11
五、研究方法16
第一章 清代两湖地区出版业的历史地理基础与文化区位17
第一节 自然地理意义上的两湖地区17
一、地质与地形、地貌17
二、气候、土壤与作物19
三、水系、交通与水利21
第二节 政区意义上的两湖地区23
一、湖北历代政区地理24
二、湖南历代政区沿革28
第三节 文化意义上的两湖地区31
第二章 清代两湖地区的社会文化环境、文化性格与出版内容资源41
第一节 清代文化政策与时代文化背景41
一、清代前期的时代文化特征41
二、文化专制政策下的出版业奇迹44
三、西学东渐与近代出版业兴起48
第二节 清代两湖地区的文化性格56
第三节 清代两湖地区的出版内容资源61
一、两湖地区理学、汉宋之学、经世之学——两湖地区出版业的文化基座61
二、两湖地区的“新文化”——洋务文化、维新文化、革命文化72
三、两湖地区坊刻唱本、文艺小说、杂书的内容资源——大众娱乐文化87
第三章 清代两湖地区造纸业、印刷业的发展92
第一节 清代两湖地区的造纸业92
一、清代以前两湖地区的造纸业92
二、清代两湖地区的造纸业94
第二节 清代两湖地区的印刷业100
一、清代以前两湖地区的印刷业101
二、清代两湖地区印刷业的发展104
三、西方印刷技术的传入与两湖地区近代机械印刷业的发展108
第四章 清代两湖地区的官刻113
第一节 两湖地区的官署刻书与地方志的刊刻113
一、清代两湖地区省、府、州、县官署刻书113
二、清代两湖地区省、府、州、县官署刊刻大量的地方志书115
第二节 晚清官书局的兴起和两湖地区的官书局118
一、晚清官书局的兴起119
二、湖北崇文书局的刻书业及其经营状况123
三、清末湖南的官书局——湖南书局、传忠书局、思贤书局134
第三节 湖北译书局与湖北早期教育近代化140
一、晚清设局译书风潮的兴起140
二、湖北译书局的编译活动与早期教育近代化142
第五章 清代两湖地区的家刻146
第一节 清代以前两湖地区的家刻146
第二节 清代湖北的私家刻书群体及其成就153
一、杨守敬刻书及其版本目录学155
二、柯逢时与其所刊刻的《武昌医学馆丛书》166
三、沔阳卢靖、卢慎兄弟与其慎始基斋刻本168
四、汉阳叶氏——叶志诜、叶名澧刊印金石、文学、经学、医学等书籍169
第三节 清代湖南私家刻书及其刻书家群体170
一、宝庆车氏家族的私家刻书171
二、宁乡陶氏的私家刻书174
三、长沙李文炤与其“四为堂”刻本175
四、衡阳王敔与其湘西草堂刻本175
五、宁乡王文清自刻本179
六、衡阳马倚元汇江书室刻本180
七、湘潭罗汝怀、罗萱父子及其“绿漪草堂”“循陔草堂”刻本181
八、黄本骥与其《三长物斋丛书》的刊刻182
九、邓显鹤刊刻湖南乡邦文献巨制183
十、湘潭王世佺及《船山遗书》“守遗经书屋”刻本185
十一、邹汉勋、邹代钧祖孙与舆地出版187
十二、魏源、魏光焘刊刻经世巨作188
十三、曾国藩、曾国荃与《船山遗书》的刊刻190
十四、龙汝霖与龙氏家塾刻本194
十五、胡林翼、左宗棠、曾国藩设局刻书196
十六、丁取忠与《白芙堂算学丛书》的刊刻201
十七、方功惠与其“碧琳琅馆”刻本204
十八、钟谦钧刊刻经学巨制206
十九、唐昭俭以刊刻乡邦文献为乐206
二十、李星沅、李桓、李辅耀祖孙三代著书、刻书207
二十一、唐训方刊刻《湖南阳秋》等乡邦文献208
二十二、郭嵩焘、郭庆藩、郭振镛祖孙三代著书、刻书208
二十三、王闿运与其《湘绮楼全集》刻本211
二十四、王先谦编校、刊刻大量经史著述213
二十五、皮锡瑞与其《师伏堂丛书》的刊刻216
二十六、叶德辉的版本目录学和私家刻书成就218
二十七、阎镇珩与其北岳山房刻本227
二十八、吴恭亨与其《悔晦堂丛刻》228
二十九、陈运溶刊刻《麓山精舍丛书》229
三十、周广询善刻算学、天文类书籍229
三十一、周汉大量编写、刻印反洋教宣传品230
三十二、外省寓居湖南文士朱克敬、黄文琛刊刻自己和时人著述232
三十三、湖南学政江标与其刊刻《灵鹣阁丛书》《沅湘通艺录》234
第四节 清代两湖地区私家刻书的特点及其兴盛原因243
第五节 清代两湖地区私家刻书群体特征及其文化贡献253
第六章 清代两湖地区的坊刻262
第一节 清代以前两湖地区的坊刻262
第二节 清代湖北地区的坊刻267
一、武昌陶子麟书铺268
二、汉口善成堂、善仁堂、宏道堂、宝森斋等坊肆刻书274
三、武昌與地学会、亚新地学社、益善书店、聚有堂等民营书社、坊肆刻书275
四、襄樊的学源堂、大文堂等书铺、书店的出版发行业276
五、荆州积古斋、荆防广化善堂等书肆刻印满文图书,别有特色277
第三节 清代湖南地区的坊刻277
一、湖南宝庆府的坊刻业278
二、新化三味堂(后改为三味书局)的刻书业281
三、清代长沙府的坊刻业283
四、清代长沙的碑帖刻印业286
五、晚清湖南的木刻唱本业及其他“杂书”288
六、清代湖南坊刻中的刻工与刻字店290
第四节 清代两湖地区坊刻的内容、形制特点与文化贡献292
第七章 清代两湖地区书院的刻书业302
第一节 清代以前两湖地区书院的刻书业302
第二节 清代两湖地区书院的兴盛及其刻书状况307
一、清代湖北书院的兴起及其刻书业308
二、清代湖南书院的发展及其刻书业312
第三节 清代两湖地区书院刻书业的兴盛原因315
第四节 清代两湖地区书院刻书业的内容特点及其文化功效318
第八章 清代两湖地区的舆图出版321
第一节 清代舆图学的兴盛321
第二节 清代两湖地区舆地学的发展325
一、晚清时期湖北考据地理学的发展与文化贡献325
二、湖南近代地理学的进展与兴盛329
第三节 湖北舆图总局的创办及其编绘、出版事业333
第四节 邹代钧与武昌舆地学会的地图编绘与出版336
一、新化邹氏地学的渊源336
二、邹代钧与武昌舆地学会的地图绘制与出版339
第五节 邹永萱、邹兴钜、邹新垓与武昌亚新地学社349
一、武昌亚新地学社的创办与邹永萱、邹兴钜、邹新垓三代领军人物349
二、武昌亚新地学社的发展与编绘和出版地图、书刊的类型、品种状况351
第九章 太平天国在两湖地区的出版业354
第一节 太平天国起义军在两湖地区的活动及其出版业355
第二节 太平天国起义军在两湖地区刻书品种分析357
第三节 太平天国在两湖地区刻书特点分析361
第四节 太平天国在两湖地区刻书业的社会作用365
第十章 西方传教士在两湖地区的出版活动368
第一节 西方传教士在两湖地区设立的主要出版机构及其出版活动369
一、基督教伦敦圣教书会及其刊物《谈道新编》《益文月报》369
二、汉口苏格兰国家《圣经》出版协会书馆的出版发行活动370
三、汉口中国圣教书会及其贩卖宗教书籍的活动371
四、美国传教士在武昌文华书院——文华大学的出版活动372
五、中华信义会书报部及其《信义报》的出版发行374
六、长沙宗教传播印书馆的出版活动375
七、郴州福音联合会书馆376
第二节 西方传教士出版活动在两湖地区的兴盛原因378
一、近代西方传教士在两湖地区传教有较长的历史和群众基础379
二、教会特权与地方官府对传教士出版活动的支持381
三、西方传教士出版活动拥有先进的印刷设备和积极的发行措施383
第三节 西方传教士的出版活动在两湖地区的社会作用384
结论389
参考文献397
中国书籍出版社新闻传播学相关书目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