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范式 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范式 理论与实践
  • 于翠红著 著
  • 出版社: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ISBN:7567020474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181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19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范式 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认知语言学概述1

1.1 引言1

1.2 语言与现实、认知的关系2

1.3 认知语言学5

1.4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9

1.5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路径13

1.5.1 经验观13

1.5.2 凸显观(突出观)15

1.5.3 注意观16

1.6 小结17

第二章 认知语言学的代表人物及观点18

2.1 引言18

2.2 认知语法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19

2.2.1 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19

2.2.2 Ronald W.Langacker25

2.2.3 Leonard Talmy30

2.3 Talmy.Langacker和Lakoff & Johnson观点之异同42

2.3.1 观点上的差异42

2.3.2 观点上的相似之处44

2.4 小结45

第三章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46

3.1 引言46

3.2 二语习得中常用的认知语言学核心概念47

3.2.1 语言体验观47

3.2.2 认知范畴论47

3.2.3 意象图式理论48

3.2.4 框架和脚本50

3.2.5 心理空间与概念整合理论51

3.2.6 理想化认知模式52

3.2.7 认知域52

3.2.8 关联理论53

3.3 认知语言学对语言习得的基本观点54

3.4 认知语言学对语言习得机制的解释57

3.5 小结59

第四章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词汇习得及其策略研究60

4.1 引言60

4.2 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状况分析60

4.2.1 词汇能力61

4.2.2 何谓“习得了词汇”?62

4.3 有意识习得、无意识习得与学习者因素65

4.3.1 有意识习得和无意识习得65

4.3.2 学习者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对词汇习得的影响66

4.4 二语学习者的心理词汇及其组织模式67

4.5 认知视角下的二语词汇习得69

4.5.1 二语词汇习得的范畴化研究70

4.5.2 利用图式效应提高二语词汇习得73

4.6 小结74

第五章 力动态模式下的二语习得研究76

5.1 引言76

5.2 力动态模式下的英语情态动词习得77

5.3 力动态模式下的英语介词习得81

5.4 力动态模式下的致使概念习得83

5.5 小结85

第六章 构式理论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86

6.1 引言86

6.2 构式语法研究思路的历时发展86

6.2.1 Fillmore的构式语法研究思路86

6.2.2 Langacker和Taylor的构式语法研究思路86

6.2.3 Croft的激进构式语法研究思路87

6.2.4 Goldberg的构式语法研究思路87

6.3 构式语法理论对二语习得的启示88

6.3.1 构式习得序列与频率效应对二语能力发展的启示90

6.3.2 构式语法对二语中特殊语言表达习得的启示92

6.3.3 动词中心论与构式中心论对二语习得的启示94

6.4 构式二语习得认知心理诠释96

6.5 小结97

第七章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二语习得99

7.1 引言99

7.2 关联理论框架下的二语习得研究回顾99

7.2.1 理论探讨100

7.2.2 语法研究100

7.2.3 关联理论对词汇/短语意义的研究101

7.2.4 关联理论对语言技能培养的研究102

7.2.5 课堂语言研究103

7.3 关联理论对二语词汇语义认知的阐释力104

7.3.1 研究材料104

7.3.2 数据收集与分析105

7.3.3 对二语词汇教与学的启发107

7.4 关联理论框架下二语习得研究的思考107

7.4.1 对研究内容和范围的思考108

7.4.2 对研究方法的思考108

7.4.3 对研究过程的思考108

7.5 小结109

第八章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能力与二语习得能力关系研究110

8.1 引言110

8.2 Lakoff隐喻观的意义建构层级分析111

8.2.1 生理—知觉层级111

8.2.2 知觉—心理层级111

8.2.3 心理—文化层级112

8.3 隐喻能力与二语习得的关系113

8.3.1 隐喻能力的疆域厘定113

8.3.2 隐喻与一语和二语的关系115

8.3.3 二语习得中的隐喻研究和应用118

8.4 中国学生隐喻习语认知实证研究127

8.4.1 研究设计128

8.4.2 数据分析与讨论129

8.5 小结130

第九章 事件类型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及加工研究132

9.1 引言132

9.2 事件类型框架的空间位移词汇化模式133

9.2.1 Talmy的二分法133

9.2.2 Slobin的三分法及语言与思维关系假说134

9.3 汉英空间位移事件编码类型探析135

9.3.1 汉英空间位移事件的编码差异135

9.3.2 英语特有事件表达的汉语再词汇化模式研究137

9.4 中国学习者运动事件在线加工机制研究146

9.4.1 研究现状146

9.4.2 研究设计147

9.4.3 实验材料147

9.4.4 数据收集与分析149

9.4.5 讨论151

9.4.6 研究发现及启发153

9.5 小结154

参考文献1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