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斯文在兹 吟诵之路 汉竹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斯文在兹 吟诵之路 汉竹
  • 杨芬著 著
  • 出版社: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53797779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179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194页
  • 主题词:国学-教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斯文在兹 吟诵之路 汉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吟诵之文1

第一章 言立而文明声发而文生——吟诵的界定1

壹历来有关吟诵的界定2

一、“读法”界定模式2

二、“读法”界定误区4

(一)各家分歧众多4

(二)读法视角樊笼5

贰 吟诵界定新视角6

一、返归吟诵“整体状态”的思考6

二、以“文的生发”为本8

三、“吟诵”界定解决的问题9

第二章 披文以入情觇文见其心——吟诵中的觉知11

壹 语的觉知12

一、清晰真诚的语言表达12

二、语言之“清”14

(一)身心清透14

(二)气息清灵14

(三)发音清澈14

三、语言之“真”15

贰 文的觉知16

一、第一层面:识文断字17

(一)声象乎意17

(二)因声求义18

(三)得音而能得义,得义而能读书19

二、第二层面:文通字顺20

(一)离经辨志20

(二)唐文治“三十遍读文法”21

(三)圈点之学22

三、第三层面:得其文气24

(一)文气说24

(二)抗吾气与古人之气相翕25

第三章 情深而文明 气盛而化神——吟诵的状态26

壹 识文达音以音入文27

一、微观层面:每个字音的传达27

二、整体层面:由音节得其神气28

贰 气韵生动 生生不已30

一、声气之妙合于阴阳之道30

二、气盛言宜32

三、一气周流33

第四章 文而化之 文气养成——吟诵的价值35

壹 文而化之36

一、读书由声气证入36

二、国文诵之于口,传授于心38

贰 文气养成40

一、吟诵之于生命教育的价值40

二、吟诵之于母语教育的价值44

下篇: 吟诵之法47

第一章 “吟诵之法”的提出与辨析47

壹 “吟诵之法”从何而来48

一、以汉语音韵学为背景48

二、以传统曲论唱论为养分49

三、以汉语诗文声律学来延展49

贰 “吟诵之法”的地位及作用50

一、以“骨法用笔”为鉴50

二、“骨法用笔”的有效性51

三、“骨法用笔”不离“气韵生动”51

四、规则与自由的关系52

第二章 口法之功53

壹 口法的提出54

贰 识真念准正字正音57

一、关于“声”57

(一)从“发音部位”探究“五音”57

(二)从“发音方法”探究“清浊”61

二、关于“韵”65

(一)从“韵头”分析,引出“两呼”“四呼”及洪细之分65

(二)从“韵尾”分析,引出“阴、阳、入”三分及归韵之法68

三、关于“调”72

(一)现代汉语普通话声调:“阴阳上去”四调72

(二)古代汉语声调:“平上去入”四调73

(三)辨识入声74

(四)四声之象76

(五)四声唱法77

叁 依字行腔字正腔圆82

一、切法即唱法82

(一)反切原理82

(二)反切咬字归韵83

二、关于头、腹、尾86

(一)关于“字头”86

(二)关于“字腹”88

(三)关于“字尾”89

三、字正腔圆91

(一)鹤膝蜂腰91

(二)字腔熨帖91

(三)字音清而正92

(四)声腔纯而圆93

(五)声中无字,字中有声94

第三章 吟而绎之96

壹 “吟而绎之”之理96

贰 诗律平仄特点98

一、平仄基本界定99

二、平仄声律特点100

三、平仄规律104

(一)一句之中,平仄相间104

(二)一联之中,平仄相对104

(三)各联之间,平仄相粘105

叁 吟诵音节之变106

一、节奏律动106

(一)微观节奏规律:平长仄短107

(二)诗句音步节奏110

(三)吟诵实例分析118

二、音调抑扬121

(一)平仄高低与声调调值相关121

(二)影响平仄高低的更多因素124

(三)吟诵实例分析125

肆 阴阳开合129

一、音节之变中的阴阳之理129

二、吟诵实例分析131

(一)一句之中的阴阳开合131

(二)句与句之间的阴阳开合133

(三)全诗衔接中的阴阳开合135

第四章 声韵空间139

壹 韵的妙用140

一、韵的结构作用140

(一)韵脚贯串系联141

(二)韵脚呼应加强节奏142

二、韵的声韵作用143

(一)韵字长吟143

(二)韵脚吐音圆润144

三、韵的色彩作用145

(一)平声韵与仄声韵的比较146

(二)开口韵与闭口韵的比较147

(三)不同韵部的色彩差异150

贰 入声的顿挫空间158

叁 虚字的神情声气165

一、虚字说165

(一)虚字的语法结构功能165

(二)虚字的声气传达166

(三)虚字的吟诵要点168

二、吟诵实例分析169

(一)“之”字例169

(二)“兮”字例172

(三)论语吟诵175

(四)骈体文吟诵176

(五)文赋吟诵177

后记1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