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统计学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统计学原理
  • 马立平,张玉春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342165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123MB
  • 文件页数:285页
  • 主题词:统计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统计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1

一、统计学的产生1

二、统计学的发展2

第二节 统计学的性质与统计方法3

一、什么是统计学3

二、统计学的性质与研究对象3

三、统计的基本方法4

四、统计学科体系5

第三节 统计的应用领域7

思考与练习8

第一部分 统计数据及特征描述10

第二章 数据收集的方法10

第一节 数据的来源10

一、数据的间接来源10

二、数据的直接来源11

第二节 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12

一、调查目的12

二、研究对象、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13

三、调查项目和调查表13

四、调查时间14

五、调查的组织实施14

第三节 数据搜集的方法14

一、数据的搜集方法14

二、问卷的设计16

第四节 统计数据的质量与类型22

一、统计数据的质量22

二、统计数据的误差22

三、统计数据质量的检查与要求24

四、数据的类型25

思考与练习28

第三章 数据的预处理与分组整理30

第一节 统计数据的预处理30

一、数据的审核30

二、数据的筛选30

三、数据的排序30

第二节 数据的分组31

一、单一标志的分组31

二、两标志的交叉分组36

思考与练习37

第四章 数据特征的统计量描述38

第一节 数据集中趋势的测度38

一、平均数38

二、中位数42

三、众数44

四、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关系44

第二节 数据离散程度的测度45

一、极差与四分位差45

二、方差与标准差46

三、离散系数48

第三节 数据分布形状的度量49

一、偏态系数49

二、峰度系数50

第四节 描述数据特征的统计量的计算与应用51

一、用Excel计算51

二、用SPSS软件计算51

思考与练习52

第五章 数据资料的图形显示54

第一节 定性数据的统计图示54

一、条形图与柱形图54

二、帕累托图55

三、饼图55

四、环形图56

第二节 数值型数据的统计图示57

一、直方图57

二、折线图58

三、曲线图59

四、茎叶图59

五、箱线图61

六、雷达图62

第三节 统计图应用中的几个问题63

一、合理使用统计图63

二、统计图的绘制实现65

思考与练习66

第六章 统计指标与多指标综合评价67

第一节 统计指标概述67

一、统计指标的概念67

二、统计指标的形成67

三、统计指标的主要类型69

第二节 指标体系与多指标综合评价71

一、指标体系71

二、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72

思考与练习74

第二部分 单一指标的统计推断76

第七章 概率抽样方法与抽样分布76

第一节 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76

一、随机变量76

二、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76

三、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79

第二节 概率抽样方法85

一、基本概念85

二、简单随机抽样85

三、分层抽样86

四、等距抽样87

五、整群抽样88

六、多阶段抽样89

第三节 总体、样本与抽样分布89

一、总体分布89

二、样本分布89

三、抽样分布90

四、中心极限定理91

第四节 常用的抽样分布91

一、样本均值x的抽样分布91

二、样本比例p的抽样分布93

三、样本方差的抽样分布94

四、两个样本均值之差的抽样分布94

五、两个样本比例之差的抽样分布95

六、两个样本方差比的抽样分布95

思考与练习96

第八章 参数估计97

第一节 样本估计量97

一、总体参数与样本估计量97

二、评价估计量的标准97

第二节 区间估计的基本思想99

一、点估计与区间估计99

二、区间估计的基本思想100

第三节 一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101

一、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102

二、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104

三、总体方差的区间估计105

第四节 两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105

一、两个总体均值差的区间估计106

二、两个总体比例差的区间估计109

三、两个总体方差比的区间估计109

第五节 样本容量的确定110

一、影响样本容量的主要因素110

二、估计总体均值时样本容量的确定111

三、估计总体比例时样本容量的确定112

思考与练习113

第九章 参数的假设检验115

第一节 假设检验的基本问题115

一、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115

二、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117

三、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118

四、假设检验结论的解读119

第二节 一个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119

一、关于总体均值μ的假设检验119

二、关于总体比例P的假设检验123

三、关于总体方差σ2的假设检验124

第三节 两个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125

一、两个总体均值之差的检验125

二、两个总体比例之差的假设检验130

三、两个总体方差之比的假设检验131

思考与练习132

第三部分 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推断136

第十章 方差分析136

第一节 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136

一、问题的提出136

二、方差分析的原理及应用条件137

三、方差分析中的基本概念138

第二节 一元单因素方差分析139

一、数据结构形式139

二、数据分析与计算步骤139

三、关系强度的测量与多重比较142

四、方差分析的软件操作与实现143

第三节 双因素方差分析145

一、双因素方差分析及类型145

二、无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146

三、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148

四、双因素方差分析的软件操作与实现150

五、包含协变量的多因子方差分析151

思考与练习152

第十一章 列联分析与对应分析153

第一节 交叉分组与列联表153

一、交叉分组153

二、列联表153

第二节 变量独立性的检验与相关测量155

一、x2检验统计量155

二、变量独立性检验155

三、列联表中变量的相关度测量157

四、应用中的准则158

第三节 对应分析158

一、对应分析的原理159

二、对应分析计算机实现与输出结果解读159

三、对应分析应用——失业原因与教育程度关系分析162

思考与练习166

第十二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168

第一节 相关分析169

一、相关关系169

二、相关关系的描述——散点图170

三、相关程度的测定——相关系数的计算171

第二节 线性回归分析176

一、线性回归模型176

二、模型参数估计177

三、回归系数的含义178

四、回归方程的评价与检验179

五、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183

第三节 可线性化的非线性回归185

一、可线性化的非线性回归模型185

二、主要模型及参数估计185

第四节 相关与回归分析应用中的几个问题188

一、建立回归模型的基本过程188

二、解释变量的确定与筛选方法189

三、带有定性解释变量的回归模型190

四、回归分析应用——交通事故状况与机动车情况相关分析191

五、回归分析应用——交通事故损失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193

思考与练习197

第四部分 时间数列分析与预测201

第十三章 时间数列的描述性分析201

第一节 时间数列及其种类201

一、时间数列201

二、编制时间数列的基本原则201

三、时间数列的种类202

第二节 时间数列的水平特征分析202

一、发展水平202

二、平均发展水平203

三、增长量205

四、平均增长量205

第三节 时间数列的速度特征分析206

一、发展速度206

二、增长速度207

三、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207

思考与练习209

第十四章 时间数列的构成与预测210

第一节 时间数列的构成要素与模式210

一、时间数列的构成要素210

二、时间数列的构成模式211

第二节 时间数列的长期趋势与预测分析214

一、长期趋势的确定——时间数列的修匀214

二、长期趋势模型的建立——趋势线配合216

三、长期趋势模型的选择222

第三节 时间数列的季节变动分析222

一、包含有季节变动的时间数列构成模型223

二、季节指数的计算223

第四节 复合型时间数列的分析与预测226

思考与练习227

第五部分 统计聚类与数据降维230

第十五章 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230

第一节 统计聚类分析230

一、聚类的基本思想230

二、距离与相似性度量232

三、聚类的基本方法237

第二节 判别分析243

一、判别分析的基本思路243

二、判别分析的基本模型244

三、判别分析的SPSS实现244

思考与练习248

第十六章 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250

第一节 主成分分析250

一、主成分分析的降维思路251

二、主成分分析的一般模型252

第二节 因子分析253

一、因子分析的目的253

二、因子旋转254

三、因子得分255

四、主成分和因子分析的一些注意事项255

五、因子分析的SPSS实现与输出结果解读256

第三节 应用案例:我国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评价260

思考与练习265

附录A常用统计表266

参考文献2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