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哲学与人生 哲学概论新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新汉,张艳芬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09470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46页
- 文件大小:82MB
- 文件页数:364页
- 主题词:哲学-概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哲学与人生 哲学概论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 人生和人生价值1
一、人生的哲学意蕴四则1
二、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及其统一5
三、人生价值自我肯定及其盲目和自觉8
四、自杀是人生价值自我否定的极端12
五、人生的自我塑造和审美人生15
第一章 呼吸之间的奇迹——生命20
第一节 时间与记忆20
一、时间之流中的一与多20
二、记忆就是记忆的重构25
三、呼吸现在28
第二节 自我与境界32
一、主体主义的幻觉32
二、自我就是自我的生成37
三、至我无我41
第三节 体验与死亡44
一、被遗忘的身体44
二、有限的身体与生命的悲苦感48
三、生死同途52
第二章 来去之间的洞察——去惑56
第一节 行动与决断56
一、作为起端的行动56
二、决断就是决断的可能60
三、动中静观63
第二节 思想与辨识66
一、浑然于行动中的思想66
二、散点透视中的辨识70
三、变中精进73
第三节 尘世与超越76
一、作为真相的尘世76
二、尘世就是尘世的超越79
三、去犹若来82
第三章 超越力量与最高价值——信仰87
第一节 信仰的解说87
一、信仰何为87
二、信仰与理性89
第二节 宗教信仰与哲学信仰93
一、宗教信仰93
二、中国哲学关于“道”的信仰101
三、西方哲学中的本体传统105
第三节 当代拜物教现象及其批判107
一、异化与拜物教107
二、权力拜物教及其批判109
三、资本拜物教及其批判111
第四章 言说与沉默之间的诗意呈现——语言117
第一节 语言与存在117
一、太初有言117
二、人说语言122
三、语言说人126
第二节 辞与意131
一、言不尽意131
二、于无声处135
三、得意忘言139
第三节 思与诗142
一、生之思142
二、诗意之思145
三、人诗意地栖居148
第五章 在确信与怀疑之间——求真153
第一节 确定性与非确定性153
一、人是寻求确定性的存在154
二、一切都在流变中157
三、大海泛舟160
第二节 存在与感知162
一、知识就是力量吗163
二、什么是事实166
三、尊德性而道问学169
第三节 思想与反思173
一、我们以思想面对世界173
二、思想确实可靠吗178
三、怀疑一切180
第六章 人为自身立法——道德184
第一节 道德的起源、本质与功能184
一、社会是道德的唯一起源185
二、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188
三、“德不孤,必有邻”190
第二节 普世伦理与道德金律192
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92
二、各具特色的道德规范体系195
第三节 “既仁且智”——主体德性197
一、德性与德行197
二、德性与良心200
三、德性与人格203
第四节 义利之辨与最大幸福204
一、善恶标准与至善理想204
二、道德冲突及其解决210
第七章 真幻之间的愉悦——审美213
第一节 情感与意象213
一、作为生命倾向的情感214
二、被观照的意象218
三、感而遂通221
第二节 艺术与幻象225
一、作品的两次生成225
二、复制与不可复制230
三、幻亦似真235
第三节 经验与节奏239
一、经验的贫乏与不贫乏239
二、追迹宇宙的节奏243
三、本来愉悦247
第八章 远近之间的绵延——历史252
第一节 连续与自然252
一、生命活动的连续性与目的性253
二、在社会中生成的自然257
三、人己相连261
第二节 断裂与发展265
一、断裂或者不断裂的实质265
二、在变迁中更新270
三、破立相错274
第三节 希望与创造278
一、生命的阳光278
二、历史就是历史的创造282
三、生生不息286
第九章 “意义”的“普照光”——时代精神290
第一节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290
一、哲学之为“意义”的“普照光”290
二、哲学与时代精神293
第二节 西方哲学与时代精神296
一、从“厮杀的战场”说起296
二、“神圣形象”与“本质主义的肆虐”297
三、人在“非神圣形象”之中的自我意识299
四、人类精神的两重化困境301
第三节 中国哲学与时代精神303
一、“天人合一”与时代精神303
二、“经典诠释”与时代精神305
三、“中国向何处去”与时代精神308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310
一、马克思主义、全球化与时代精神310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313
第十章 所是和所不是之间的超越——自由315
第一节 自在与自为315
一、自在之在315
二、目的性高于必然性322
三、不自由,毋宁死326
第二节 意志自由与因果必然性330
一、“我”的生活“我”做主330
二、合理的才是现实的331
三、人为自己立法334
第三节 权利与责任336
一、总有能够做的336
二、人生就是担当339
三、我选择我存在344
后记&陈新汉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