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的家庭与伦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的家庭与伦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52/32390677.jpg)
- 张怀承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14097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330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的家庭与伦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文化与人:人类家庭的本质1
一、家庭要义2
(一)女有家男有室2
(二)上古之民不知其父4
二、文化的实体7
(一)独特的文化圈7
(二)家庭与物质文化9
(三)家庭与精神文化10
(四)家庭与制度文化11
三、人的社会存在形式13
(一)最基本的社会关系13
(二)人的生物性与社会性15
(三)家庭是社会人的基本存在形式17
一、远古家庭形态探微22
第二章 华夏之家:传统家庭的源流22
(一)文化遗存中的史迹23
(二)传说中的远古家庭发展25
(三)古老亲属制度反映的家庭状况30
二、传统家庭的发展37
(一)奴隶社会家庭37
(二)封建社会家庭41
第三章 家庭至上:传统家庭的传统49
一、家的意识49
(一)乡土观念50
(二)祖宗崇拜53
(三)家庭本位56
二、家国一体59
(一)家是国的基础59
(二)移孝为忠62
(三)齐家治国平天下64
(一)父为子纲66
三、家庭伦常66
(二)夫为妻纲72
(三)长幼尊卑76
第四章 文化融铸:家庭传统的涵化84
一、家庭传统与主体人的互动84
(一)文化的遗传与变异85
(二)启蒙的摇篮87
(三)社会化过程92
(四)遗传的个性与共性95
二、家庭传统对传统文化的浸润99
(一)传统主义100
(二)群体意识103
(三)等级格局109
第五章 情爱变迁:婚姻的时代省视(上)114
一、婚姻的意义114
(一)关雎之情115
(二)合二姓之好117
(三)爱情至上119
二、通向婚姻之路120
(一)父母之命120
(二)媒妁之言122
(三)自由恋爱127
三、婚姻的禁忌131
(一)干分嫁娶131
(二)非偶嫁娶135
(三)违对嫁娶139
四、门当户对新论141
(一)门当户对142
(二)同类性原则144
(三)征婚启事的启示148
第六章 情爱变迁:婚姻的时代省视(下)154
五、隆重的婚礼154
(一)六礼的演变154
(二)聘礼与嫁妆156
(三)婚礼的社会意义159
六、阴阳聚裂166
(一)七出166
(二)陈世美与秦香莲的悲剧171
(三)离婚自由173
七、贞节牌坊的坍塌176
(一)贞操与节烈177
(二)贞操的代价180
(三)伦理的觉醒183
第七章 白头偕老:夫唱妇随的理想187
一、阴阳盛衰188
(一)传统的夫妻分工188
(二)跪着的贤妻190
(三)妇女解放192
二、夫妻一体195
(一)夫贵妻荣196
(二)琴瑟之合198
(三)身心的融会201
三、和谐的夫妻模式203
(一)相敬如宾204
(二)同化与整合207
(三)角色期待与自我调适210
(四)婚外恋的思考212
第八章 孝慈传家:深厚的亲子之情220
一、天下父母心221
(一)父母的权威222
(二)望子成龙224
(三)无私的爱228
二、孝的文明230
(一)百善孝为首230
(二)蒙昧的愚孝232
(三)尊老敬长235
三、父子冲突239
(一)利益的差异239
(二)时代的隔膜244
(三)沟通与理解246
第九章 血浓于水:家庭的亲属关系249
一、手足之情250
(一)同居共财250
(二)兄友弟恭253
(三)兄弟阋于墙255
二、家庭网络259
(一)亲属范围259
(二)聚族而居263
(三)血统论265
三、血的浓度269
(一)邻近律270
(二)互助交换律272
(三)低位就高律274
第十章 超越传统:中国模式的展望278
一、中国模式的优势279
(一)家庭规模与结构279
(二)三世同堂284
(三)分而不离287
(四)双向扶养291
二、现代家庭的嬗变301
(一)独生子女301
(二)现代化冲击与西方来风308
(三)家庭现代化310
三、创造与超越314
(一)生殖技术的挑战315
(二)时代的选择319
(三)走向完善323
后记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