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 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部分论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 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部分论述](https://www.shukui.net/cover/33/32378369.jpg)
-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室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1231·188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480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4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 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部分论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1
一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1
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根源二哲学史上历来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10
古希腊奴隶制时期的哲学欧洲封建主义时期的哲学西欧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时期的哲学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哲学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中的革命变革20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四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33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36
一世界是物质的36
世界的物质性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二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40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物质运动具有各种不同的形式运动和物质一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三 空间和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52
运动着的物质只有在空间和时间内才能运动空间、时间是无限和有限的辩证统一四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56
第三章 物质和意识59
一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59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二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64
三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66
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在客观物质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四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72
第四章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77
一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77
世界是各种联系的统一的整体事物的联系是各种各样的事物都是由许多成分构成的有机系统二物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89
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运动事物作为过程而存在规律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三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99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104
第五章对立统一规律104
矛盾的法则就是对立统一的法则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对立面的同一是相对的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二矛盾的特殊性124
矛盾总体及其各个方面的特殊性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殊性研究矛盾特殊性要注意矛盾和矛盾方面的主要和非主要的区别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性要注意矛盾的各种不同斗争形式的区别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38
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要和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第六章质量互变规律146
一事物是质和量的统一146
二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在历史上和自然界都是同样有效的规律152
三依事物本身的性质和条件,经过不同的飞跃形式,一事物转化为他事物164
第七章否定之否定规律169
一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169
二否定的否定是极其普遍的自然、历史和思维的发展规律176
三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180
发展是按螺旋式而不是按直线式进行的正在产生、正在发展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第八章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190
一范畴是多样的内容中本质的典型的东西190
二本质和现象192
三内容和形式196
四原因和结果201
五必然性和偶然性207
六可能性和现实性212
第九章认识和实践217
一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217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基本路线的区别实践的结果证明我们的知觉是和知觉到的事物的客观本性相符合的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24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有多种形式,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三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231
客观真理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四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238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第十章认识的辩证过程245
一认识的辩证途径245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二真理是过程259
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真理在克服谬误过程中发展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68
人的认识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主观世界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第十一章 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历史观278
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不可分割的整体278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280
三 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288
四 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是科学思想中的最伟大成果294
第十二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299
一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299
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社会关系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303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了社会的前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历史形式三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311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第十三章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318
一社会经济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318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经济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322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三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328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特点四 社会共同体民族家庭334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343
原始的社会共同体民族家庭第十四章 阶级、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343
阶级的存在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二社会革命350
社会革命是使新阶级占居统治地位并按照自己的面貌改造社会社会形态的更替必须通过社会革命社会革命的类型和形式三从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358
过渡时期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消灭阶级是历史的必然第十五章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365
一国家的起源和本质365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暴力工具剥削阶级国家的类型和形式二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和任务374
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及其必要性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政权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任务三国家的消亡390
第十六章社会意识及其形式395
一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395
二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399
三社会意识的作用402
四社会意识的形式404
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道德科学和哲学艺术宗教五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427
文明的历史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十七章科学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438
一科学是一种对历史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438
二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决定于物质生产的发展443
三科学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446
第十八章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454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454
唯心史观否定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充分发挥创造历史的主动性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464
伟大的革命斗争会造就伟大人物无产阶级领袖的作用维护革命领袖的权威与反对个人崇拜三党的群众路线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