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事诉讼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事诉讼原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52/32373077.jpg)
- 杨荣馨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4324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766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781页
- 主题词:民事诉讼法-法的理论-中国-研究生-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事诉讼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基本理论篇11
第一章 民事诉讼目的11
一、民事诉讼目的的哲学思考11
二、研究民事诉讼目的的意义13
三、民事诉讼目的与相关范畴的关系15
四、民事诉讼目的的理论发展与评析17
五、我国民事诉讼目的之界定31
六、我国民事诉讼目的的确立依据33
第二章 诉权38
一、从我国诉权保护存在的问题看诉权研究的意义38
二、诉权学说的演变路径40
三、确定时代所需要的诉权观47
四、诉权要件:当事人适格和诉的利益52
五、诉权与审判权的关系75
第三章 诉讼标的78
一、诉讼标的理论研究的意义78
二、各种诉讼标的学说与评介79
三、诉讼的标的属于各国民事诉讼中的共性问题85
四、我国诉讼标的理论与实践89
第四章 民事诉讼基本原则96
一、诉讼原则的层次结构:核心原则、基本原则与具体原则96
二、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性质100
三、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功能103
四、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体系108
五、辩论原则和处分原则112
六、直接言词原则116
七、诚实信用原则124
第五章 当事人及其诉讼主体地位的实现129
一、确立当事人诉讼主体地位的意义129
二、实现当事人诉讼主体地位的制度构建133
三、改造多数人诉讼制度,扩大司法解决纠纷的功能153
第六章 民事诉讼行为167
一、民事诉讼行为理论的历史发展167
二、民事诉讼行为理论研究的价值172
三、民事诉讼行为的概念及其分类175
四、当事人的诉讼行为179
五、法院的诉讼行为199
第七章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213
一、检查机关提起诉讼的历史考察214
二、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之必要性与可行性222
三、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范围233
四、改革建议240
一、诉讼证明的基本问题244
第八章 民事诉讼证明244
二、证明对象263
三、证明责任及分配问题268
四、证明标准与实证研究276
第九章 既判力287
一、既判力的概念和本质287
二、既判力的功能298
三、既判力的客观范围305
四、既判力与民事再审制度317
一、审级制度的含义及构成325
程序制度篇325
第十章 审级制度325
二、审级制度与民事诉讼理念334
三、我国现行审级制度的基础及问题分析337
四、审级制度的完善与民事诉讼程序的合理建构344
第十一章 审前程序的基本架构353
一、审前程序的价值和结构353
二、各国审前程序比较356
三、审前程序与普通程序之关系架构364
一、普通程序的法理基础375
第十二章 普通程序375
二、普通程序的基本架构378
三、普通程序的现状和反思392
四、普通程序的完善402
第十三章 简易程序408
一、简易程序之定位与价值功能408
二、简易程序之法理417
三、简易程序的反思与重构422
四、简易程序与小额诉讼438
第十四章 上诉审程序443
一、上诉程序的法理基础443
二、上诉审程序的功能446
三、上诉审程序的构造448
四、完善我国上诉审程序的若干问题459
第十五章 再审程序471
一、再审程序的性质和功能471
二、再审程序的基础475
三、再审程序与既判力理论的冲突与协调477
四、我国再审制度的现状及其改造479
第十六章 法院调解496
一、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历史沿革497
二、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现状和问题503
三、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507
第十七章 民事诉讼费用制度522
一、民事诉讼费用制度的历史发展522
二、诉讼费用制度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525
三、诉讼费用的含义及构成527
四、影响诉讼费用界定及构成的诸因素分析533
五、民事诉讼费用的性质542
六、诉讼费用的征收依据545
七、诉讼费用的负担554
八、民事诉讼费用制度与司法公正562
第十八章 民事程序法的体系化571
一、民事诉讼法:民事程序法的核心571
程序关系篇571
二、民事程序法的多样性574
三、民事程序法的系统性577
四、民事程序法组成的科学性580
五、必须树立重视民事程序法的理念590
第十九章 民事诉讼与实体法的关系594
一、民事诉讼与实体法的一致性594
二、民事诉讼与实体法的分离603
三、民事诉讼与实体法的交错608
一、入世后我国民事诉讼改革的必要性624
第二十章 WTO与我国民事诉讼改革624
二、WTO规则在我国法院的适用626
三、民事审判的独立和公正628
四、提高诉讼程序运作的透明度、实现司法公正629
五、TRIPs关于禁令和临时措施在民事诉讼中的适用633
六、提高裁判质量,强化判决的终局性636
第二十一章 非讼程序639
一、非讼程序的界定639
二、非讼程序的存在基础650
三、非讼程序的基本法理654
四、非讼程序与诉讼法理的交错适用656
第二十二章 执行程序663
一、民事执行的权力基础664
二、民事执行制度的目的、价值与功能672
三、民事执行程序的若干法理问题676
四、执行救济689
第二十三章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694
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点694
二、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700
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705
四、附带民事诉讼审理中的几个问题719
五、附带民事诉讼的法律适用725
第二十四章 民事和行政交叉案件的冲突及其解决729
一、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交叉的成因及表现形式729
二、民事、行政争议交叉案件的处理原则733
三、民事诉讼中的行政附属问题737
四、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741
五、附带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的冲突与协调747
六、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意义748
第二十五章 民事司法赔偿749
一、民事司法赔偿的概念和特点749
二、民事司法赔偿的归责原则751
三、民事司法赔偿的构成要件和履行义务主体752
四、民事司法赔偿的范围754
五、民事司法赔偿中的当事人759
六、民事司法赔偿程序761
七、民事司法赔偿的方式及标准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