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软件质量保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软件质量保证](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2365547.jpg)
- (美)G.Gordon Schulmeyer,(美)James I.McManus等著;李怀璋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11708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95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520页
- 主题词:软件质量-质量管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软件质量保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软件质量保证1
1.1 引言1
1.2 质量1
1.3 软件3
1.4 软件质量3
1.5 软件质量保证4
1.6 软件质量控制6
1.7 软件质量人员认证7
1.8 软件可靠性8
1.9 软件可维护性9
1.10 验证和确认10
1.11 测试与评价11
1.12 软件过程改进12
1.13 ISO 9000软件认证14
1.14 全面质量管理16
参考文献18
第2章 软件质量保证在各类软件开发中的作用21
2.1 引言21
2.2 SQA与操作系统软件23
2.3 SQA与关键任务软件24
2.4 SQA与实时系统软件27
2.5 SQA和交互式软件29
2.5.1 交互式软件的开发人员30
2.5.2 交互式软件的用户31
2.6 SQA与商用软件32
2.7.1 Y2K和遗留系统34
2.7 商业过程再工程和Y2K34
2.7.2 SQA与Y2K的商业过程再工程35
2.8 SQA与软件配置管理37
2.9 SQA与软件维护38
2.10 SQA和IV V39
2.11 小结39
参考文献40
通用参考文献41
第3章 质量专家谈软件质量43
3.1 引言43
3.2 Kaoru Ishikawa44
3.3 Joseph M.Juran46
3.5 W.Edwards Derning49
3.4 Yoji Akao49
3.6 Genichi Taguchi53
3.7 Shigeo Shingo54
3.8 Philip Crosby55
3.9 小结58
参考文献59
第4章 软件质量保证的标准化63
4.1 引言63
4.2 历史回顾64
4.3 商业标准66
4.3.1 MIL-STD-49866
4.3.2 IEEE-STD-107466
4.3.3 ISO/IEC 1220767
4.3.4 498/1220769
4.3.5 498/CMM70
4.4 要求的比较71
4.5 小结73
参考文献73
通用参考文献74
附录:标准表格76
第5章 软件质量计划组织81
5.1 引言81
5.2 SQP概念82
5.2.1 建立需求83
5.2.2 建立方法学84
5.2.3 过程和产品质量评价85
5.3 SQP的组织特性87
5.3.1 SQP的组织关系88
5.3.2 SQP功能与项目组织结构对应91
5.3.3 软件质量计划实施实例94
5.4 小结98
参考文献98
第6章 有效实施SQA的人员需求101
6.1 引言101
6.2 面对挑战102
6.3 组织结构103
6.4 确定SQA的人员需求104
6.4.1 步骤1:确定团队104
6.4.2 步骤2:将过程流程化105
6.4.4 步骤4:将岗位产品化106
6.4.5 步骤5:提出解决方案106
6.4.6 步骤6:创建实施计划106
6.4.3 步骤3:定义岗位需求106
6.4.7 步骤7:获得管理层认可107
6.4.8 步骤8:实施解决方案107
6.4.9 步骤9:监督解决方案107
6.4.10 步骤10:检验并报告结果107
6.5 优秀SQA工程师的特征107
6.6 培训硬件QA工程师109
6.7 培训软件工程师109
6.8 轮换软件工程师110
6.10 招募SQA雇员111
6.9 新的大学毕业生111
6.11 对SQA工程人员的期望113
6.12 发展职业生涯规划113
6.13 建议114
参考文献114
通用参考文献115
附录:典型的与软件质量相关的工作描述115
第7章 美国质量协会软件质量工程师认证大纲119
7.1 ASQ背景介绍119
7.2 ASQ认证大纲120
7.2.1 什么是认证120
7.2.4 成为一名CSQE需要什么资格条件121
7.2.3 什么是CSQE121
7.2.2 为什么要通过认证121
7.3 认证考试是如何开发出来的122
7.3.1 A.提议新认证122
7.3.2 B.工作分析122
7.3.3 C.批准认证124
7.3.4 D.创建考试124
7.3.5 E.初期考试开发125
7.3.6 F.考试管理125
7.3.7 G.考试的可持续性125
7.4 如何准备考试126
7.5 知识体系是什么126
7.6 ASQ软件质量工程师认证参考书目134
7.7 重新认证135
参考文献136
第8章 软件质量的成本137
8.1 引言137
8.2 关于软件质量成本的一些概念137
8.2.1 可视性138
8.2.2 质量的本质138
8.2.3 为什么软件质量会有成本138
8.2.4 活动评估139
8.3 输入139
8.3.1 数据139
8.3.5 资源140
8.3.4 培训140
8.3.2 材料140
8.3.3 客户需要140
8.3.6 规程141
8.3.7 标准141
8.4 增值活动141
8.5 输出141
8.5.1 产品141
8.5.2 服务142
8.5.3 信息142
8.6 质量的总成本142
8.7 活动分析143
8.9.1 非质量成本147
8.9.2 质量成本147
8.9 任务要素147
8.8 焦点147
8.10 可能的错误使用149
8.11 生产率150
8.12 主要成本组成150
8.13 小结152
参考文献152
第9章 审查——前期软件质量保证技术153
9.1 引言153
9.2 审查的过程153
9.2.1 主要目标153
9.2.2 辅助目标154
9.2.3 审查阶段154
9.2.4 审查的类型156
9.2.6 审查初始化159
9.2.5 审查缺陷类型与定义159
9.2.7 审查前提160
9.2.8 审查组160
9.3 吸取的教训163
9.3.1 心理学因素163
9.3.2 审查要客观164
9.3.3 审查者的限制164
9.3.4 数据的收集要一致164
9.5 规约审查165
9.5.1 软件规约的问题165
9.4 需求审查165
9.5.2 记录审查166
9.5.3 结构化语言的优点166
9.6 文档审查167
9.7 审查度量168
9.7.1 目标—问题—度量168
9.7.2 九种度量169
9.7.3 数据项171
9.8 国家软件质量实验172
9.9 8个案例173
9.9.1 AT T贝尔实验室173
9.9.2 贝尔北方研究院173
9.9.4 大型卫星通信系统174
9.9.5 惠普公司174
9.9.3 General Experience174
9.9.6 雷神公司175
9.9.7 Litton公司176
9.9.8 Bull HN信息系统公司177
参考文献177
第10章 软件配置管理179
10.1 下雨了——雨伞在哪里179
10.2 软件配置管理概览181
10.3 配置管理的现实考虑185
10.3.1 管理者的承诺186
10.3.2 SCM人员组成188
10.3.3 建立CCB189
10.3.6 测试周期中的CCB的角色192
10.3.5 SCM的必要性192
10.3.4 验收测试中的SCM192
10.3.7 审计的理由和实践196
10.3.8 避免大量的“文书工作”198
10.3.9 在CM活动间分配资源200
10.4 小结201
参考文献202
第11章 软件质量保证中的Pareto原理203
11.1 引言203
11.2 历史背景204
11.3 WWMCCS——经典实例之一205
11.3.1 人力资源205
11.3.2 合同成本207
11.3.3 版本208
11.3.4 职责209
11.4 联邦储备银行——经典实例之二210
11.5 缺陷识别214
11.6 审查224
11.7 统计技术226
11.8 Pareto图表比较229
11.9 小结230
参考文献232
通用参考文献233
第12章 理解能力成熟度模型和SQA在软件开发成熟度中的作用235
12.1 介绍CMM235
12.2 作为持续过程改进框架的CMM的进化235
12.3 采用CMM的好处236
12.4 CMM的结构237
12.5 理解CMM中的软件质量保证240
12.6 成熟中的QA组织246
参考文献249
通用参考文献250
第13章 SEI CMM5级:波音太空运输系统软件251
13.1 引言251
13.1.1 波音STS组织251
13.1.2 过程焦点253
13.1.3 评估过程253
13.2 STS过程改进历史253
13.2.1 过程定义和波音软件标准253
13.2.2 过程管理254
13.3 挑战255
13.2.3 CQI技术255
13.2.4 SEI CMM框架255
13.3.1 管理层支持256
13.3.2 利益实现256
13.3.3 SEPG256
13.3.4 文化变革258
13.3.5 过程知识259
13.3.6 获取过程259
13.3.7 过程证据260
13.3.8 团队环境260
13.3.9 解释CMM4级和CMM5级261
13.3.10 启动项目实施CMM262
13.3.11 更多挑战262
13.4.1 软件缺陷263
13.3.12 挑战回顾263
13.4 过程改进结果263
13.4.2 成本/收益数据265
13.4.3 软件生产率265
13.5 客户和员工满意度266
13.5.1 客户满意度267
13.5.2 员工满意度267
13.6 未来商业潜质268
13.6.1 能力基线269
13.6.2 对SDCE和SCE的影响269
13.6.3 客户期望269
参考文献270
13.7 小结270
第14章 软件质量保证CASE工具271
14.1 引言271
14.2 CASE工具的使用环境272
14.2.1 什么是CASE272
14.2.2 软件工程环境272
14.3 CASE案例273
14.3.1 CASE的好处273
14.3.2 与CASE相关的问题273
14.3.3 在SQA中应用CASE工具的好处274
14.4 工具的适用性276
14.5.1 专业组织277
14.5 到哪里发现工具277
14.5.2 会议和研讨会279
14.5.3 杂志279
14.5.4 因特网283
14.5.5 供应商285
14.6 展望285
参考文献286
通用参考文献287
第15章 软件质量保证的度量289
15.1 引言289
15.1.1 软件质量调查290
15.1.2 数据采集291
15.2 软件质量度量方法学292
15.1.3 度量的有效性292
15.2.1 IEEE293
15.2.2 建立软件质量需求293
15.2.3 识别软件质量度量293
15.2.4 实施软件质量度量295
15.2.5 分析软件度量结果295
15.2.6 确认软件质量度量295
15.2.7 基于过程295
15.3 综合性的软件质量度量296
15.4 软件质量指标301
15.5 应用实施302
15.5.1 惠普302
15.5.2 量化的SQA303
15.5.3 实用的质量度量304
15.5.4 MIL/SOFTQUAL305
15.5.5 技术性能测量305
15.5.6 有效性测量308
15.5.7 个人软件过程308
15.5.8 AT T和Bellcore308
15.5.9 测量软件过程改进309
15.5.10 预测软件质量311
15.5.11 微软公司313
15.6 小结313
参考文献315
第16章 软件质量保证在关键任务软件中的实际应用319
16.1 关键任务软件的特殊问题319
16.2 嵌入式关键任务软件322
16.3 关键任务软件的特殊开发生命周期323
16.4 SQA在关键任务软件中的角色326
16.5 SQA在系统需求和系统设计阶段中的角色332
16.6 SQA在关键软件的需求阶段333
16.7 SQA在项层设计阶段335
16.8 SQA在详细设计阶段340
16.9 SQA在编码和单元测试阶段346
16.10 SQA在软件集成和测试阶段350
16.11 SQA在CSCI测试阶段353
16.12 SQA在子系统和系统集成测试阶段的作用357
16.13 软件的功能和物理配置审计358
16.13.1 功能配置审计358
16.13.2 物理配置审计361
16.14 开发和操作测试362
参考文献365
通用参考文献366
第17章 软件质量保证在商业软件中的实际应用369
17.1 引言369
17.2 商业软件的定义369
17.3 商业部门的软件质量任务370
17.4 商业软件与关键任务软件质量保证计划的比较——概述371
17.5 软件质量保证计划实现体系371
17.6 软件质量框架内的检测372
17.7 实现商业软件质量保证计划——成功的关键373
17.7.1 一般性框架373
17.7.2 经验和提示376
17.8.1 目标378
17.8.2 建立——定义产品环境378
17.8.3 方法——设置改进阶段378
17.8 实现软件质量保证计划:问题、收益和经验教训378
17.8.4 需要——为什么要改进软件质量过程380
17.8.5 问题、收益和经验教训381
17.9 其他的实际应用391
17.9.1 自适应的质量和测试策略391
17.9.2 过去项目的评审与经验教训总结393
17.10 商业软件与关键任务软件质量保证计划——最后的比较394
17.10.1 独有的特点395
17.10.2 共同特点395
17.12 小结396
17.11 关于SEI CMM和ISO 9001396
参考文献397
通用参考文献397
第18章 有效的信息服务质量保证方法399
18.1 什么是质量保证399
18.2 质量保证推动整个信息服务业质量的提高411
18.2.1 如何管理——QAI方法的策略412
18.2.2 I/S如何开展活动不断实现过程成熟的策略414
18.2.3 QAI战术:需要管理的六类过程416
18.3 作为测量科学的质量保证417
18.3.1 应用测量来改进软件质量的范例418
18.3.2 重要质量因素的识别过程419
18.4 质量保证从概念到实现424
18.4.1 将质量保证作为一个优先活动来定义和实施425
18.4.2 质量保证经理的地位426
18.4.3 厂商和用户的开放性沟通426
18.4.4 质量保证的成长与成熟426
通用参考文献427
第19章 软件质量控制中的统计方法429
19.1 质量控制429
19.2 软件质量控制431
19.3 质量编程433
19.3.1 Ⅰ.建模433
19.3.2 Ⅱ.需求规约435
19.3.3 Ⅲ.并发的软件设计和测试设计440
19.3.4 Ⅳ.软件实现443
19.3.5 Ⅴ.测试和集成443
19.3.6 Ⅵ.软件验收444
19.4 质量编程实践经验444
19.4.1 Ⅰ.应用和工具经验444
19.4.2 Ⅱ.实践示例446
19.5 软件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些技术问题的建议解决方案459
19.6 高级管理者应该做什么459
19.7 小结460
参考文献460
通用参考文献462
20.1 引言463
20.2 回顾与展望463
第20章 软件可靠性管理463
20.3 软件可靠性测量的根本要求465
20.3.1 原始数据465
20.3.2 灵活性466
20.3.3 图形466
20.4 优点466
20.5 标准化467
20.6 政府的态度469
20.7 应用469
20.8 选择测量指标469
20.9 优化可靠性470
20.10 可靠性管理470
20.11 矩阵控制471
参考文献472
20.12 小结472
附录:软件可靠性测量样本475
第21章 软件安全性及其与软件质量保证的关系481
21.1 引言481
21.2 软件导致的事故481
21.3 软件安全性术语详解482
21.4 标准、指南和法规483
21.5 如何开发软件安全保证计划483
21.6 组织要求和职责485
21.7 隐患规避和缓解技术486
21.8 推荐487
参考文献487
附录 缩略语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