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学语文教学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学语文教学法
  • 王世堪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053128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512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2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学语文教学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什么是中学语文教学法1

一、中学语文教学法是研究中学语文教学规律的学科1

二、中学语文教学法又是研究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学科3

第二节 怎样学好中学语文教学法4

〔思考·练习〕8

第一章 中学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和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9

第一节 语文与语文教育9

第二节 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12

一、语文学科的性质12

二、语文学科的特点14

第三节 语文学科的目的、任务22

一、确定学科教学目的的依据22

二、语文教学大纲对目的、任务的提法23

〔思考·练习〕24

第二章 中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大纲与教材25

第一节 教学大纲的性质与作用25

一、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纲领26

二、制订教学大纲的依据26

三、教学大纲的稳定性和时代适应性27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与基本框架28

一、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历史沿革28

二、中学语文教学大钢的基本内容31

三、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框架35

第三节 新编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特点38

一、新编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编制过程38

二、新编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主要特点39

第四节 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制46

一、语文教材的概念及其功能特点46

二、中学语文教科书的构成要素49

三、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结构类型53

四、新编初中语文教科书概述57

第五节 中学语文教材的使用66

一、审慎选择,把握特点67

二、总揽全局,点面统筹71

三、依纲守本,用活教材73

〔思考·练习〕75

第三章 中学语文教学原则76

第一节 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原则77

一、确定这项原则的依据77

二、如何贯彻这项原则80

三、遵循本项原则的教学实例81

第二节 语文教学中发展智力的原则82

一、确定这项原则的依据82

二、如何贯彻这项原则83

三、遵循本项原则的教学实例85

第三节读、写、听、说全面训练、协调发展的原则86

一、确定这项原则的依据86

二、如何贯彻这项原则87

三、遵循本项原则的教学实例89

第四节 语文课外活动和语文课堂教学互相配合的原则90

一、确定这项原则的依据90

二、如何贯彻这项原则91

三、遵循本项原则的教学实例92

第五节 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配合原则93

一、确定这项原则的依据93

二、如何贯彻这项原则96

三、遵循本项原则的教学实例96

〔思考·练习〕98

第四章 中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99

第一节 语文学习方法指导与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99

一、方法的学习是最重要的学习,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最重要的培养100

二、语文学科学习方法的指导、自学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改革至为重要的课题100

三、语文学科比其他学科更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101

四、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具有基础性的意义101

第二节 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101

一、中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101

二、中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构成及其培养126

第三节 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28

一、语文教师本人要坚定地树立教是为了将来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并把它贯彻到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去129

二、帮助学生树立重视掌握语文学法的观念和重视培养语文自学能力的观念129

三、调动一切教学手段,在一切教学环节中指导学生如何学130

四、指导学生总结自己的自学体会,交流学法学习的经验130

五、教师本人要加强对方法学、学习学、语文学习法方面的学习131

〔思考·练习〕131

第五章 阅读教学(上)132

第一节 阅读教学的目的132

一、阅读的性质132

二、阅读的能力结构133

三、阅读教学的目的141

第二节 阅读教学的过程145

一、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146

二、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151

三、一节课的教学过程160

第三节 阅读训练的方式160

一、精读训练160

二、略读训练176

三、朗读训练182

四、速读训练190

第四节 各类课文的教学193

一、记叙文教学193

二、说明文教学197

三、议论文教学200

四、文言文教学203

〔思考·练习〕210

第六章 阅读教学(下)211

第一节 阅读教学技能概述211

一、技能及其分类211

二、阅读教学技能212

三、阅读教学技能的学习和掌握216

第二节 阅读教学技能分析218

一、导入的技能219

二、提问的技能236

三、结束的技能255

〔思考·练习〕268

第七章 作文教学270

第一节 作文教学的意义、任务与要求270

一、作文教学的意义270

二、作文教学的任务272

三、作文教学的要求273

第二节 作文训练的内容274

一、积累材料的训练275

二、砥砺思想的训练277

三、写作技法的训练278

四、文体写作的训练279

五、写作常规的训练293

六、写作速度的训练295

七、作文育人的训练297

第三节 作文训练的方式305

一、口头作文训练305

二、命题作文训练306

三、供材料作文训练309

四、单项作文训练312

五、自由作文训练314

六、其他形式的作文训练315

第四节 作文教学的过程318

一、作文教学计划的制订319

二、作文指导322

三、作文批改325

四、作文评讲332

五、作文课后的辅助活动338

〔思考·练习〕339

第八章 听话与说话教学340

第一节 听说教学的意义和作用340

一、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听说能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是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341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能力有益于发展他们的智力342

三、听说训练会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344

第二节 听说训练的要求与内容344

一、听话、说话教学的要求344

二、听话、说话训练的内容346

第三节 听说教学的途径和方法357

一、朗读训练——听说训练的基础357

二、语文课说话训练的主要方式360

三、课内听说训练与课外活动中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听说训练相联系362

四、教师的示范与指导362

五、因材施教,区别对待,重视班集体中学生之间的互相影响364

〔思考·练习〕366

第九章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367

第一节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内容和任务367

一、语文基础知识的内容367

二、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任务369

第二节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要求374

一、增强语文知识教学的针对性,贯彻“精要、好懂、有用”的原则374

二、紧密结合课文教学,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灵活运用语文基础知识376

三、联系读、写、听、说的实际,帮助学生把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378

第三节 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方法379

一、知识短文的课堂教学379

二、语文基础知识的具体教学方法383

第四节 语文知识教学中的练习388

一、语文练习的功能389

二、练习的类型395

三、练习的指导397

〔思考·练习〕398

第十章 中学语文的课外活动399

第一节 中学语文课外活动的意义与特点399

一、中学语文课外活动的意义399

二、中学语文课外活动的特点401

第二节 中学语文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402

一、中学语文课外活动的内容402

二、中学语文课外活动的形式405

第三节 中学语文课外活动的管理与指导406

一、语文课外活动的管理工作406

二、语文课外活动的指导原则406

〔思考·练习〕407

第十一章 语文学科的考试409

第一节 关于语文学科考试的基本知识409

一、考试的功能409

二、考试的分类411

三、考试的质量指标415

第二节 语文考试的题型418

一、客观题型418

二、主观题型425

第三节 语文课的能力测试429

一、语文课能力测试的重要性429

二、听、说能力的测试431

三、阅读能力的测试437

四、写作能力的测试447

第四节 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462

一、处理好教学与考试的关系462

二、处理好覆盖面和突出重点的关系463

三、掌握好难度和区分度463

〔思考·练习〕464

第十二章 语文学科的多媒体教学465

第一节 多媒体教学及其依据465

一、多媒体教学的概念465

二、多媒体教学的理论依据467

第二节 现代教学媒体的分类及运用471

一、幻灯和投影471

二、广播和录音472

三、电影和电视473

四、五色反应卡474

第三节 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475

一、目的明确,讲究实效475

二、各种媒体综合运用,有机结合476

三、及时反馈、调控477

四、师生积极参与活动478

〔思考·练习〕479

第十三章 中学语文教师480

第一节 中学语文教师的修养481

一、政治思想修养481

二、道德情操修养484

三、学业修养488

四、语文能力修养494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师自身的提高503

一、语文教师的自身提高是一项长期的工作503

二、提高的途径505

〔思考·练习〕510

后记5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