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共财政政策的激励相容机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公共财政政策的激励相容机制
  • 商庆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589691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43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53页
  • 主题词:公共财政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共财政政策的激励相容机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公共财政激励相容理论解析17

第一节 “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的两难困境17

一、公共服务中“双失灵”的困境17

二、“双失灵”是普遍存在的现象22

三、解决“双失灵”问题需要重塑行政理念24

第二节 经济学发展对公共财政的影响26

一、经济学发展的综合化与社会化趋势26

二、西方经济学的自由主义发展脉络31

三、自由主义经济学发展对公共财政的影响38

第三节 管理学和激励理论的发展及借鉴39

一、企业管理理论及管理要素的共通性39

二、交易费用经济学及公共财政行为的阻滞成本41

三、激励理论及对人的需要的关注43

四、信息经济学及公共服务提供中的委托—代理问题45

第四节 公共财政激励相容机制47

一、公共财政激励的三个理由47

二、公共财政激励相容机制48

三、公共财政激励相容机制分析框架49

四、公共财政激励分类58

第二章 政府公共财政政策的市场化策略59

第一节 财政分权及政府治理的发展59

一、财政分权显示地方政府的合理性59

二、新公共管理理念引入公共财政政策63

三、公共财政政策更多地表现为市场化取向68

四、地方政府治理实践的新发展72

第二节 政府职能主要定位于公共服务79

一、中央政府公共财政职能定位79

二、地方政府公共财政职能定位80

三、地方政府公共财政职能的主要方面83

第三节 地方政府公共财政行为特征分析88

一、地方政府公共财政行为的主要特征88

二、地方政府公共财政行为的主要事项94

三、地方政府公共财政行为分析103

第四节 政府公共财政市场化策略106

一、政府机构作为“经济人”的特征106

二、政府公共财政有限市场化策略定位108

第三章 公共财政的税收激励相容111

第一节 税收激励理论分析框架111

一、最适课税论下的税收激励111

二、公平课税论下的税收激励117

三、财政交换论下的税收激励119

第二节 各国税收激励政策实践概要120

一、鼓励创业投资和科技进步的税收激励措施120

二、实施产业政策的税收激励措施122

三、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的税收激励措施122

四、农业税收激励措施123

五、加强环境保护的税收激励措施124

六、维护社会公平的税收激励措施125

第三节 公共财政中的税收激励措施126

一、各国税收激励实践的借鉴126

二、税收激励的基本前提与总体把握127

三、税收激励的含义及实质129

四、税收激励方向和领域132

五、税收激励方法133

第四节 税收激励效应理论与实证分析135

一、税收激励效应理论分析135

二、税收激励效应实证分析139

第五节 建立激励型税收体制144

一、税制改革的衡量标准145

二、税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激励型税制146

三、注意税收协调148

四、重点税制改革措施149

第四章 公共支出激励相容153

第一节 促进经济和谐与建设“和谐社会”153

一、经济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支撑153

二、特定时期我国经济结构不均衡的矛盾156

第二节 市场经济国家公共支出改革主要趋势160

一、从财政改革的总体原则看,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进行财政改革160

二、从财政决策过程中参与者的广泛程度看,财政改革极大地扩大了社会公众参与的范围和程度,从而促进了民主化决策过程161

三、从财政关系的产权维度看,财政改革将使财政关系更为清晰,进一步走上公共财政的道路163

四、从财政政策传导机制方面看,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有效发挥作用需要稳定的预期,财政改革有利于社会公众形成更加确定的预期164

五、从日益强化的财政职能看,财政改革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支撑框架165

六、从财政改革的实施时机选择看,财政改革的方向、实施受到一系列外部条件的约束165

七、从财政改革的实施主体看,财政改革在不同国情的国家特别是在小国开放经济与大国经济间的选择不同166

八、从财政改革的配套政策看,财政改革需要一系列改革措施配合167

第三节 公共支出激励领域和方法168

一、公共支出激励的主要领域和内容169

二、公共支出激励主要方法180

第四节 公共支出激励效应分析187

一、优化公共支出结构的效应分析187

二、经常性支出或资本支出的效应分析189

三、公共支出应用于提供公共物品的效应分析190

四、公共支出运用于城乡的效应分析191

五、每项公共支出项目的效应分析191

第五节 激励型公共支出体制的建立192

一、公共支出体制分析框架192

二、我国公共支出体制现状193

三、建立激励型公共支出体制194

第五章 政府公共行政的重塑197

第一节 重塑政府职能定位197

一、可交易市场是公共行政边界198

二、重塑政府职能定位和行政理念199

三、重塑政府行政科学性200

第二节 重塑政府机构201

一、由精简机构向优化职能转变201

二、政府机构设置应坚持结构化原则203

三、不同层级政府功能配备205

四、划小行政区域,建立扁平化行政管理体系206

五、政府权力的结构化分配207

第三节 重塑制度体系209

一、创造可竞争市场209

二、促进制度的有效供给210

三、清晰界定产权211

四、矫正市场失灵212

五、优化发展环境214

六、优化行政策略215

第四节 重塑社会激励机制215

一、经济主体行为选择多目标现象215

二、机会主义过度发展的根源216

三、公共财政的社会激励217

第五节 重塑政府内部激励机制218

一、根据公务人员特征确定激励重点218

二、重塑政府内部激励的主要原则219

三、重塑政府内部激励的综合措施220

四、惩治公务人员腐败行为222

结论226

参考文献2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