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闻官司防范与应对 写给新闻报道者与被报道者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闻官司防范与应对 写给新闻报道者与被报道者](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2359943.jpg)
- 李成连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新华出版社
- ISBN:7501157782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43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61页
- 主题词:新闻工作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闻官司防范与应对 写给新闻报道者与被报道者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 王利明1
上篇:新闻官司法理篇3
第一章 新闻法学与新闻官司研究3
第一节 新闻官司研究及法律制度3
一、新闻实践和司法实践呼唤加强新闻官司研究3
防止侵权的暮鼓晨钟——《新闻官司防范与应对》读后 虞达文4
二、近年国内对新闻法学和新闻官司的研究状况7
三、我国现行的新闻舆论监督与法律制度11
一、新闻官司研究的基本特性24
第二节 新闻官司研究的特性和对象24
二、新闻官司研究与相邻学科的关系27
三、新闻官司涵盖的主要侵权类型30
第二章 新闻侵权的主客体与形式33
第一节 新闻侵权的主体和客体33
一、新闻侵权的主体——谁是被告33
二、新闻侵权的客体——谁是原告37
第二节 新闻侵权的主要形式38
一、新闻诽谤39
二、新闻侮辱41
三、新闻内容严重失实43
四、新闻报道揭人隐私45
第一节 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新闻损害的事实48
第三章 新闻官司中新闻侵权的构成要件48
一、看社会评价是否有所降低49
二、看受害人遭受的精神损害50
三、看财产损失和其它损失50
第二节 作为行为人的新闻作者或编辑行为违法51
一、违反《宪法》与《民法通则》的法律规定52
二、违反有关专门法的法律规定52
四、违反新闻宣传纪律53
五、违反新闻职业道德准则53
三、违反特殊群体的保护法、保障法53
六、违反有关的司法解释54
第三节 违法行为与新闻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55
一、新闻报道中指名道姓的损害56
二、新闻报道中特定指向的损害57
三、新闻作者和新闻单位没有违法的损害58
第四节 行为人新闻作者或编辑主观上有过错61
一、新闻作者或编辑主观故意的过错61
二、新闻作者或编辑主观过失的过错62
第四章 新闻官司中的归责与免责65
第一节 新闻侵权的责任承担65
一、公开更正声明66
二、赔礼道歉68
三、停止侵害69
四、恢复名誉 消除影响71
五、赔偿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失72
第二节 新闻官司的新闻免责74
一、依据政令法律法规74
二、报道国家机关公开的文书和职权行为75
三、供领导部门参阅的新闻内参76
四、经受害人同意的新闻报道76
五、时事新闻报道和不以营利为目的77
第五章 名誉权和隐私权新闻官司82
第一节 名誉与名誉权82
一、名誉82
二、名誉权84
第二节 侵害名誉权新闻官司87
一、新闻侵害名誉权的特征87
二、新闻不构成侵害名誉权的抗辩事由91
三、对死者名誉的保护94
第三节 侵害隐私权新闻官司98
一、隐私和隐私权98
二、正常新闻报道与新闻侵害隐私权的界定101
下篇:新闻官司应对篇109
第六章 新闻官司的防范和化解109
第一节 辨清新闻消息来源109
一、新闻消息来源的真实性109
二、新闻消息来源的权威性113
三、新闻消息来源的合法性114
四、新闻的真实与法律的真实114
第二节 记者新闻采访的法律把握116
一、采访方式的合法化116
二、隐性采访的法律问题118
三、采访现场的提留证据123
第三节 编辑对新闻发稿的法律把关127
一、内容真实性把关127
二、文字技术性把关129
三、法律常识性把关130
第四节 善于化解新闻报道引发的矛盾131
一、耐心接待 与人为善131
二、澄清事实 陈明利害133
三、事态变化 跟踪报道134
四、及时更正 赔礼道歉134
一、防止对原告及其他当事人的新闻二次侵权135
第五节 谨防新闻的二次侵权135
二、防止对司法的干扰和法院法官的名誉侵害139
第七章 新闻官司的应诉对策142
第一节 新闻官司的法庭举证142
一、新闻官司的证据搜集143
二、新闻官司的举证责任145
三、新闻官司涉及的举证新规定148
第二节 新闻官司的法庭答辩152
一、以法论理152
二、免责答辩154
三、事实举证155
四、要点辩论157
第八章 容易引起官司的新闻缺陷160
第一节 新闻作品“红色信号”词语引起官司160
一、不当称谓161
二、贬义形容161
三、不实比喻162
四、词语混用163
第二节 新闻作品偏执一词引起官司164
一、完全偏听165
二、部分偏听167
一、触及隐私170
第三节 新闻作品细节不实引起官司170
二、细节失实172
三、难以举证173
第四节 新闻作品节外生枝引起官司174
一、多余情节175
二、感情废话176
三、累及无辜177
第九章 不同新闻类别的新闻官司特点180
第一节 社会新闻与新闻官司180
一、社会新闻引发新闻官司增多180
二、社会新闻引发新闻官司的原因182
第二节 批评报道与新闻官司184
一、批评报道特性及其新闻侵权特点184
二、批评报道中的新闻失实186
第三节 新闻评论与新闻官司192
一、新闻评论对名誉的损伤192
二、新闻评论中的评论过失195
第四节 经济报道与新闻官司200
一、经济报道与侵害商誉权200
二、经济报道的新闻侵权表现202
一、新闻媒体对读者来信的审查之责207
第五节 读者来信与新闻官司207
二、读者来信引发的新闻官司特点209
第六节 典型宣传与新闻官司215
一、典型宣传不当侵犯名誉权215
二、新闻表扬引起新闻官司的原因217
第七节 摄影图片与新闻官司222
一、图片在新闻报道中的合法运用222
二、图片运用引起的肖像权官司特点224
三、新闻题材图片报道侵权争议230
一、转载引发的名誉权官司特点及问题234
第八节 转载剽窃与新闻官司234
二、转载和剽窃新闻作品的著作权法律问题240
第九节 案件报道与新闻官司246
一、案件报道违反原则引发新闻官司246
二、案件报道引发新闻官司的特点249
第十节 新闻内部信息与新闻官司255
一、内部信息是否构成新闻侵权255
二、利用新闻内参的法律免责做好监督256
第十一节 虚假广告与新闻媒体侵权265
一、新闻媒体虚假广告的表现与侵权方式265
二、新闻媒体发布虚假广告应负的法律责任269
第十章 网络侵权的新闻官司276
第一节 互联网及其法律法规276
一、互联网的相关法律法规276
二、网络名誉权著作权的新法规281
第二节 网络新闻官司特点285
一、网络著作权官司285
二、网络名誉权官司289
三、网络侵权诉讼带来的法律问题295
一、新闻单位如何做到正当监督依法办报298
第十一章 结语:正当新闻舆论监督和依法审判新闻官司298
二、法院应对正当新闻舆论监督给予支持300
三、呼吁不断完善新闻的法律制度302
附录30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30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30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31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31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319
主要参考资料336
后记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