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的奇迹 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的奇迹 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https://www.shukui.net/cover/36/32349541.jpg)
- 林毅夫等著 著
- 出版社: 中文大学出版社
- ISBN:9622016693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273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的奇迹 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经济改革带来的增长及一个简单预测2
图1.1 中国、世界和其他类型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1980-1991)3
表1.1 1980-1991年东欧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4
表1.2 东欧和前苏联的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5
表1.3 主要食品人均年消费量6
表1.4 主要耐用消费品百人拥有量6
图1.2 中国、日本和美国经济总规模变动的预测8
持续增长所面临的政策障碍9
本书要回答的几个问题12
第二章 赶超战略与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17
逻辑起点:重工业优先增长的目标18
重工业的基本特徵与中国经济的现实状况24
推行赶超战略的宏观政策环境26
表2.1 统一汇率前後的汇率调整28
图2.1 中国的工资水平29
表2.2 改革前消费品价格指数比较30
资源的计划配置制度31
表2.3 实行统购统销前主要农产品产量和销售量指数36
以国有化和人民公社化为特徵的微观经营机制36
图2.2 中国传统经济体制40
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国际比较40
表2.4 实行不同发展战略的可贷资金率比较46
表2.5 实行不同发展战略的收入分配状况47
第三章 改革以前的中国经济发展51
改革以前的经济增长速度52
表3.1 1952-1978年经济增长基本指标53
传统战略下的畸形结构55
表3.2 1952-1978年投资结构的变化(用现价计算)56
表3.3 1952-1978年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国民收入比重(%)的变化(用现价计算)57
表3.4 1952-1978年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动58
图3.1 国内生产总值的部门结构59
图3.2 压抑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的静态结果说明61
表3.5 不同收入(GNP)水平上城市化预测值63
表3.6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64
缺乏激励机制和效率低下65
表3.7 1952-1978年对外贸易变动65
图3.3 价格扭曲所产生的产品过剩和短缺66
表3.8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材料消耗率的国际比较69
表3.9 流动资金占资产总量比重的国际比较(%)70
表3.10 总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国际比较(%)71
步履维艰的赶超:国际透视72
表3.12 中印两国农业总产值的增长指数77
表3.11 中印两国的产值结构(%)77
表3.13 1980年中印两国的就业结构(%)78
第四章 比较优势战略81
可以替代的道路82
比较优势战略的理论说明85
图4.1 比较优势的说明86
图4.2 资源禀赋差异所带来的不同比较优势88
表4.1 1899-1986年东亚农产品以及纺织品和服装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标92
表4.2 台湾制造业各部门的增长指数95
比较优势战略的宏观政策环境96
比较优势战略可以加快经济发展100
经济改革的核心是战略转轨103
第五章 经济改革的历程109
1979年前後改革的不同点111
微观经营机制的改革113
表5.1 国有企业市场参与度和利润分成率的变化趋势125
资源计划配置制度的改革126
宏观政策环境的改革134
「摸着石头过河」的经济逻辑139
第六章 经济改革的成就143
高速的经济增长144
表6.1 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及在三级产业中的分布145
图6.1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变化147
经济激励与经济效率的改进148
表6.3 工业产值结构的变化149
表6.2 产出增长率和总要素生产率149
表6.4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结构的变化150
图6.2 国有工业、商业的年增长率和占总产值、总零售额比重的变化151
经济结构的矫正155
图6.3 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156
表6.5 中国经济的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变化158
表6.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来源的变化159
表6.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变化160
关键在於发挥比较优势160
第七章 经济改革中的问题和难处165
改革周期产生的原因与机理166
图7.1 基础产品和普通商品的价格均衡170
图7.2 内生型通货膨胀的形成174
图7.3 制度租金说明176
国有企业改革的难处182
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加重188
图7.4 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人均收入、人均消费比率的变动189
图7.5 东部与中、西部人均收入比值的变化191
图7.6 东部与中、西部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比值的变化191
图7.7 东部与中、西部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比值的变化192
图7.8 1978-1992年农村居民收入的坚尼系数193
图7.9 1978-1992年城镇居民收入的坚尼系数193
第八章 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改革201
进与退—两种替代选择202
计划与市场的理论认识及其进展207
经济改革的理论取向215
实现发展战略转变的紧迫性219
第九章 中国改革的经验与教训227
改革的起步环节和推进部门228
经济改革的方式及其特徵233
图9.1 利用休克疗法改革和资源增量去进行结构调整对产出的不同影响237
中国改革道路的普遍意义241
图9.2 改革主张的投票模型250
第十章 总结255
参考文献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