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服务贸易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际服务贸易](https://www.shukui.net/cover/59/32344534.jpg)
- 陈宪,程大中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 ISBN:7542911384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76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492页
- 主题词:国际贸易:服务贸易-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际服务贸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原理篇3
1 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范畴3
1.1 服务与服务工作3
1.1.1 服务概念的历史演变3
1.1.2 服务的特征:服务与商品的感性差别5
1.1.3 服务工作与服务交付机构8
1.2 服务业9
1.2.1 服务业的概念:服务业与第三产业9
1.2.2 服务业的分类10
1.3 服务贸易与服务贸易统计12
1.3.1 服务贸易12
1.3.2 国际服务贸易统计25
2 服务价值理论28
2.1 经济学思维“两分法”:商品与服务28
2.1.1 “两分法”的成因28
2.1.2 消除“两分法”的理论尝试31
2.1.3 简单评述35
2.2 服务效用价值理论35
2.2.1 效用价值理论35
2.2.2 服务效用价值理论36
2.3 服务价值理论——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37
2.3.1 现实提出的疑问37
2.3.2 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边界划定38
2.3.3 从劳动价值论角度看服务产品的内涵与外延39
2.3.4 服务的使用价值与价值40
2.3.5 几个需要澄清的理论观点43
2.3.6 小结45
3 服务业的相关理论及其模型47
3.1 服务业的兴起与发展47
3.1.1 配第—克拉克定理与服务业的发展47
3.1.2 发展路径:“内在化”向“外在化”的演进及其影响50
3.2.1 对“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滞后论”的质疑55
3.2 服务业的生产率55
3.2.2 发展中国家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58
3.3 服务业发展状况的衡量及其模型60
3.4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64
4 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66
4.1 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的基本现状66
4.1.1 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66
4.1.2 服务业跨国公司71
4.2 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发展动因的理论分析76
4.2.1 所有权优势76
4.2.2 区位优势78
4.2.3 内部化优势79
4.2.4 小结84
4.3 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的影响89
5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90
5.1 传统比较优势说适用性的争论90
5.2.1 国际服务贸易显性比较优势论93
5.2 国际服务贸易纯理论的发展与深化93
5.2.2 迪尔道夫模型94
5.2.3 伯格斯模型95
5.2.4 萨格瑞模型97
5.2.5 服务价格国际差异模型99
5.2.6 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服务贸易102
5.2.7 小结118
6 比较优势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分析119
6.1 服务贸易与人力资本的特殊关系119
6.2 理论概说122
6.2.1 人力资本及其基本经济效应122
6.2.2 服务业比较优势与人力资本123
6.2.3 服务贸易比较优势与人力资本125
6.3 模型分析: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的综合模型——人力资本因素的引入128
6.3.1 模型的基本假定128
6.3.2 综合模型129
6.3.3 小结139
6.4 实证分析140
6.4.1 中国与美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对比140
6.4.2 中国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发展中人力资本因素的再考察146
6.4.3 对中国的若干启示149
政策篇153
7 国际服务贸易政策153
7.1 服务贸易政策的演变153
7.2 自由贸易政策154
7.2.1 自由贸易与经济效率154
7.2.2 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福利分析157
7.2.3 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政策选择166
7.3 保护贸易政策173
7.3.1 服务贸易壁垒及其种类173
7.3.2 服务贸易保护程度的衡量177
7.3.3 服务贸易保护政策的效应分析181
7.3.4 服务贸易保护政策的比较与选择190
8 国际服务贸易协议192
8.1 服务贸易的国际性协议:《服务贸易总协定》192
8.1.1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产生192
8.1.2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总体结构及主要内容195
8.1.3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重要意义215
8.2 服务贸易的区域性协议216
8.2.1 欧洲联盟的服务贸易协议216
8.2.2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服务贸易协议230
9 WTO体制与国际服务贸易237
9.1 WTO体制简介237
9.1.1 WTO体制的特点237
9.1.2 WTO体制的内容和机构238
9.2 WTO体制下的服务贸易谈判240
10.1 中国参与服务贸易谈判249
10 中国服务贸易政策与管理体制249
10.2 中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250
10.3 中国的服务业开放和服务贸易立法252
10.3.1 中国的服务业开放252
10.3.2 中国的服务贸易立法253
10.3.3 中国具体服务行业的对外开放与法律法规255
产业篇269
11 国际服务贸易产业概述269
11.1 发达国家服务贸易概述269
11.2 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概述276
11.3 中国的服务贸易278
11.4 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的原因及前景283
12 运输服务贸易286
12.1 运输服务贸易概述286
12.1.1 运输服务贸易的概念与特点286
12.1.3 运输服务贸易的作用287
12.1.2 运输服务贸易的主体与客体287
12.2 海上运输服务贸易288
12.2.1 海上运输服务贸易的主要业务形式289
12.2.2 租船业务290
12.2.3 港口服务291
12.2.4 海运代理服务292
12.2.5 国际海运服务贸易市场的特性292
12.3.1 航空运输服务298
12.3 其他运输服务贸易298
12.3.2 公路运输服务299
12.3.3 铁路运输服务299
12.3.4 管道运输服务300
12.3.5 国际多式联合运输服务300
12.4 国际货运服务贸易市场发展的趋势301
12.4.1 影响国际货运服务贸易市场的因素301
12.4.2 国际货运服务贸易市场的发展趋势302
13.1.2 通讯服务贸易的作用304
13.1.1 通讯服务贸易的概念与特点304
13 通讯服务贸易304
13.1 通讯服务贸易概述304
13.2 通讯服务的系统305
13.2.1 通讯收、发点305
13.2.2 通讯线路306
13.2.3 电信通讯的技术307
13.3 电信通讯的新业务309
13.3.1 电子信箱309
13.3.2 电子货币309
13.3.3 可视电话与会议电视电话309
13.3.4 可视图文信息系统309
13.3.5 电视报刊310
13.4 全球电信服务贸易的争夺310
13.4.1 全球电信业的发展现状310
13.4.2 全球电信服务贸易的争夺310
13.4.3 “乌拉圭回合”关于电信服务贸易的谈判311
13.4.4 我国电信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选择312
14 保险服务贸易314
14.1 保险服务及其与世界经济的关系314
14.1.1 现代保险的涵义和特征314
14.1.2 国际保险与风险316
14.1.3 国际保险与世界经济的关系317
14.1.4 国际保险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320
14.2 国际保险市场的基本形态322
14.2.1 国际保险市场的涵义322
14.2.2 国际保险市场的功能322
14.2.3 国际保险市场的类型323
14.2.4 国际保险市场的概况323
14.3 国际保险经营与管理327
14.3.1 保险经营技术327
14.3.2 保险资金运用329
14.3.3 保险业务结构330
14.4.1 国际保险组织331
14.4 国际保险组织和国际保险业发展趋势331
14.4.2 国际保险业的发展趋势336
15 银行服务贸易340
15.1 银行服务贸易概述340
15.1.1 银行服务贸易的概念340
15.1.2 银行服务发展的背景341
15.1.3 银行服务业发展的新动向346
15.2 银行服务贸易网络348
15.2.1 有关国家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状况348
15.2.2 国际银行服务网络349
15.2.3 银行网络的传递渠道353
15.3 银行服务贸易的竞争、壁垒与自由化354
15.3.1 银行服务贸易竞争的要素354
15.3.2 银行服务贸易的壁垒360
15.3.3 银行服务贸易的自由化370
15.4.1 国际银行服务的管理374
15.4 银行服务贸易监管374
15.4.2 全球性银行服务的监管活动378
15.4.3 “巴塞尔建议”的主要内容380
16 旅游服务贸易384
16.1 旅游服务贸易概述384
16.1.1 旅游服务与旅游服务贸易384
16.1.2 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386
16.2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旅游服务贸易387
16.2.1 国际旅游未来发展的新动向387
16.2.2 国际旅游面临的新挑战与冲击388
16.2.3 国际旅游的可持续发展389
16.3 旅游服务贸易的市场开放与中国的旅游业390
16.3.1 旅游服务贸易的市场开放390
16.3.2 中国旅游业对外开放的现状与问题391
16.3.3 中国发展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潜力与对策393
16.3.4 《服务贸易总协定》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395
17 技术服务贸易397
17.1 技术服务贸易概述397
17.1.1 技术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397
17.1.2 技术服务贸易的内容399
17.1.3 技术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400
17.2 技术商品化和技术服务贸易的类型403
17.2.1 技术商品化403
17.2.2 技术服务贸易的动机、类型与条件405
17.3 技术服务贸易市场407
17.3.1 美国企业的技术战略407
17.3.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技术服务贸易简况408
17.3.3 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服务贸易408
17.3.4 技术服务贸易政策409
17.3.5 中国的技术服务贸易409
18.1.1 信息资源的特点及其在新技术环境下的变化412
18.1 信息资源、信息产业和信息高速公路412
18 信息服务贸易412
18.1.2 信息产业的经济特征、地位及其发展趋势414
18.2 信息服务贸易及其对经济竞争力的影响418
18.2.1 信息服务贸易的定义范畴418
18.2.2 信息服务贸易对经济竞争力的影响420
18.3 信息服务业的开放421
18.3.1 世界信息服务贸易的现状421
18.3.2 中国信息服务业现状和问题422
18.3.3 中国信息服务贸易的机遇和挑战424
18.3.4 发展中国信息服务产业的建议425
19 咨询服务贸易426
19.1 咨询服务概述426
19.1.1 咨询的涵义与特征426
19.1.2 咨询服务的发展及其现状427
19.1.3 咨询服务兴起的原因分析428
19.2.1 咨询服务的业务范围430
19.1.4 咨询服务的作用430
19.2 咨询服务的业务范围、基本类型、工作程序与收费情况430
19.2.2 咨询服务的基本类型432
19.2.3 咨询服务的工作程序433
19.2.4 咨询服务的收费标准与方式434
19.3 国际咨询服务业概况435
19.3.1 美国的咨询服务业435
19.3.2 英国的咨询服务业436
19.3.3 日本的咨询服务业437
19.3.4 中国的咨询服务业438
20 专业服务贸易441
20.1 专业服务贸易概述441
20.1.1 专业服务贸易的涵义与内容441
20.1.2 专业服务贸易的形式441
20.2.1 会计服务贸易概述442
20.2 会计服务贸易442
20.2.2 国际会计组织简介443
20.2.3 国际会计准则及其运用444
20.2.4 国际审计准则及其运用445
20.2.5 中国会计市场的开放447
20.3 律师服务贸易448
20.3.1 律师服务概述448
20.3.2 公证服务概述450
20.4 医疗服务贸易452
20.4.1 医疗服务贸易的概念和特点452
20.4.2 医疗服务贸易的主要对象及范围453
20.4.3 外国医师来华行医的规定453
20.4.4 医务人员劳务输出454
附录 服务部门分类表456
中英文术语索引462
参考文献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