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区域性棉铃虫监测与预警网络构建及其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区域性棉铃虫监测与预警网络构建及其应用
  • 吕昭智,沈佐锐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4502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11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121页
  • 主题词:棉铃虫-监测-棉铃虫-预警系统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区域性棉铃虫监测与预警网络构建及其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棉铃虫测报研究进展1

1.1 棉铃虫生物学特性及其危害1

1.1.1 棉铃虫种类1

1.1.2 棉铃虫种群地理分布1

1.1.3 棉铃虫危害1

1.2 田间害虫监测技术2

1.2.1 传统监测技术2

1.2.2 现代技术在害虫种群密度监测中的应用3

1.3 区域化气象数据获取5

1.4 病虫害数据传输6

1.4.1 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的发展和建设6

1.4.2 病虫害数据传输系统6

1.5 害虫预测预报7

1.5.1 经典数学模型7

1.5.2 人工智能模型7

1.5.3 生物物候学模型8

1.6 GIS技术在害虫预测预报中的应用8

1.6.1 GIS发展趋势8

1.6.2 Web GIS系统8

1.6.3 GIS技术在害虫种群生态和害虫管理中的应用10

1.7 网络技术与害虫管理系统集成11

1.7.1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11

1.7.2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11

1.7.3 20世纪90年代以后12

第二章 农田环境因子自动化监测14

2.1 环境监测仪器及其开发14

2.1.1 自动化仪器14

2.1.2 自行研发的农田小气候环境数据采集系统14

2.2 传统农业气象观测与自动化农业气象观测的比较16

2.2.1 农业气象观测要素和精确度指标16

2.2.2 害虫预测预报型农业气象自动观测场特殊要求16

2.2.3 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型监测要素17

2.3 田间应用17

2.3.1 棉铃虫冬季越冬栖息环境温度和湿度自动化监测17

2.3.2 区域性环境因素的监测20

2.3.3 新疆南部棉区新和县监测试验23

2.4 农业气象自动观测数据传输23

第三章 田间棉铃虫种群动态自动化监测和评价24

3.1 害虫自动化监测仪器简介及应用24

3.1.1 害虫自动化监测仪器的组成和功能24

3.1.2 自动化仪器监测棉铃虫种群动态25

3.1.3 自动化仪器的预测功能27

3.1.4 自动化仪器通信与网络集成27

3.2 自动监测仪器应用评价27

第四章 区域性棉铃虫综合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和数据建设28

4.1 系统开发的环境28

4.2 数据库设计目标28

4.3 区域性棉铃虫监测与预报数据分类29

4.4 数据库结构设计29

4.5 数据输入的方式30

4.6 数据建设36

4.6.1 人工采集数据36

4.6.2 模型和模型参数获取37

4.6.3 自动化采集数据的输入和数据建设37

4.7 讨论38

第五章 棉铃虫区域性监测数据无线传输40

5.1 棉铃虫监测数据传输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40

5.1.1 棉铃虫监测数据的类型40

5.1.2 农业行业数据传输的特点41

5.1.3 基础设施对数据传输的影响41

5.1.4 监测数据的人工采集42

5.1.5 信息技术发展对数据传输系统的影响42

5.1.6 数据传输的目标42

5.2 数据库设计42

5.3 无线传输——手机短信传输人工采集的田间数据43

第六章 棉铃虫发生期的物候学预测预报52

6.1 SSPM物候模型和日度计算方法52

6.2 CBWDD日度模型软件设计和功能54

6.3 棉铃虫越冬代羽化所需日度57

6.4 第一代棉铃虫羽化物候所需日度58

6.5 第二代棉铃虫羽化物候所需日度58

6.6 展望59

第七章 棉铃虫发生期预测预报物候模型的改进60

7.1 最小功能发育起点和相应的日度累积值计算方法60

7.2 真实累积日度值计算61

7.3 FALDT、FMLDT及其对应的FARDD和FMRDD模型参数61

7.4 不同发育起点下越冬代棉铃虫羽化初期的日度累积值62

7.5 模型回验证与比较63

第八章 棉铃虫种群动态与数量预测65

8.1 棉铃虫成虫监测技术65

8.1.1 不同方法诱集效率比较65

8.1.2 灯光和杨树枝把诱集棉铃虫成虫数量的关系66

8.2 北疆棉区棉铃虫种群动态67

8.2.1 石河子地区棉铃虫种群动态67

8.2.2 奎屯地区棉铃虫种群动态68

8.2.3 五家渠地区棉铃虫种群动态68

8.2.4 伊犁地区棉铃虫种群动态70

8.3 南疆棉区棉铃虫种群动态70

8.3.1 阿拉尔地区棉铃虫种群动态70

8.3.2 库尔勒地区棉铃虫种群动态71

8.3.3 麦盖提地区棉铃虫种群动态71

8.4 东疆棉区棉铃虫种群动态73

8.4.1 哈密地区棉铃虫种群动态73

8.5 棉铃虫种群数量预测74

8.5.1 代数与代数数量之间的关系74

8.5.2 棉铃虫数量与作物结构的关系74

8.5.3 越冬蛹的预测76

第九章 基于GIS的棉铃虫发生期预测78

9.1 计算方法78

9.1.1 基于植保站点上有效积温参数计算78

9.1.2 时空尺度有效积温的计算78

9.1.3 区域化预测的方法79

9.1.4 棉铃虫地理信息的Web发布79

9.2 棉铃虫各代羽化预测的标准79

9.3 不同区域有效积温和棉铃虫发生代数80

9.4 基于空间尺度发生期的预测82

9.5 区域性棉铃虫预测GIS的Web发布86

9.5.1 Arc GIS下专题图的编制86

9.5.2 Arc IMS的管理和保存86

9.5.3 Web GIS的发布86

第十章 新疆棉铃虫区域化监测和预警体系应用及其前景展望89

10.1 网络化系统的集成89

10.2 系统运行基本情况90

10.3 新疆棉铃虫监测和预警体系运行93

10.4 系统应用前景95

参考文献97

附 棉铃虫测报调查规范1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