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管理信息系统与管理支持系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管理信息系统与管理支持系统](https://www.shukui.net/cover/60/32338103.jpg)
- 张勤生编著 著
- 出版社: 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672614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99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37页
- 主题词:管理信息系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管理信息系统与管理支持系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信息系统与管理支持系统概论3
1.1 信息系统的定义与管理决策类型3
1.1.1 信息系统的定义3
1.1.2 管理决策类型4
1.2 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CBLS)的演化与发展4
1.2.1 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CBLS)的演化过程4
1.2.2 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CBLS)的发展阶段5
1.3 信息系统的分类9
1.3.1 从计算机辅助决策的软件工具的角度分类9
1.3.2 按照应用的管理领域分类10
1.3.3 按照支持业务运行和支持管理决策分类10
1.3.4 按照在不同的组织层次的应用分类10
1.4 信息系统对决策过程支持12
1.5 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作用13
1.6 信息系统的开发模式14
习题一16
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17
2.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17
2.1.1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17
2.1.2 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概念18
2.2 管理信息系统的特征19
2.3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20
2.3.1 基于组织职能的管理信息系统结构20
2.3.2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23
2.3.3 管理信息系统的金字塔式结构24
2.3.4 管理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25
2.3.5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26
习题二28
2.3.6 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结构28
2.3.7 管理信息系统的硬件结构28
第三章 系统组织、管理决策与控制31
3.1 系统的概念、特性与分类31
3.1.1 系统的定义32
3.1.2 系统的特性32
3.1.3 系统的分类32
3.2 管理系统、管理机制与管理控制35
3.2.1 管理与系统的关系35
3.2.2 管理机制36
3.2.3 管制控制37
3.3 系统模型与系统模型化38
3.3.1 模型的定义38
3.3.2 模型的特征38
3.3.5 系统的模型化39
3.4 信息系统中物理模型与逻辑模型39
3.3.3 模型的作用39
3.3.4 模型的分类39
3.5 管理与决策40
3.5.1 管理的定义40
3.5.2 管理的职能40
3.5.3 决策过程41
3.5.4 群决策过程42
3.5.5 群决策任务类型43
3.6 信息管理考虑的问题45
3.7 经验管理、意志管理、科学管理与机制管理46
3.8 管理理论基础46
3.8.1 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46
3.8.3 古典管理理论47
3.8.2 外国早期的管理思想47
3.8.4 行为管理理论49
3.8.5 数量管理理论51
3.8.6 系统管理理论51
3.8.7 权变管理理论52
3.8.8 质量管理理论52
3.8.9 管理者的分类和技能53
3.8.10 组织的概念53
3.8.11 组织的基本特性54
3.9 信息系统与经营环境55
3.10 组织与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56
3.11 信息系统与社会道德和法律57
习题三57
4.1.1 信息的定义59
第四章 信息与人的信息处理行为59
4.1 信息的概念59
4.1.2 信息的基本性质60
4.2 信息的度量62
4.2.1 信息熵与信息量62
4.2.2 信息量的定义63
4.2.3 先验概率对信息量的影响63
4.2.4 冗余度65
4.3 信息的价值66
4.3.1 抽样信息的期望价值66
4.3.2 完全信息的期望价值67
4.4 信息的生命周期68
4.4.1 信息的新度68
4.4.2 信息的生成与收集69
4.4.3 信息的传输71
4.4.5 信息存储72
4.4.4 信息加工72
4.4.6 信息的维护73
4.4.7 信息使用74
4.5 管理信息系统与人的信息处理74
4.5.1 人作为信息处理器的模型75
4.5.2 人作为信息处理器的限制80
4.5.3 人进行信息处理时的性能特点81
4.5.4 人进行信息处理时的心理需求82
4.5.5 人的行为对信息系统设计的影响83
习题四83
第五章 数据组织与数据库系统87
5.1 数据组织的基本概念87
5.2 数据组织的演化过程90
5.3.1 数据的描述与数据结构95
5.3 数据组织与处理95
5.3.2 数据的逻辑组织与数据的物理组织98
5.4 基于简单数据结构的数据组织98
5.4.1 线性表98
5.4.2 数组98
5.4.3 链表与串99
5.4.4 树、二叉树与图102
5.5 基于文件的数据组织103
5.5.1 顺序文件104
5.5.2 索引文件105
5.5.3 直接存取文件106
5.6 基于数据库的数据组织与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108
5.6.1 概念数据模型108
5.6.4 实体间的联系109
5.6.3 物理数据模型109
5.6.2 逻辑数据模型109
5.7 层次数据模型111
5.7.1 层次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111
5.7.2 层次数据模型表示多对多联系的方法112
5.7.3 层次数据模型的数据操纵与完整性约束113
5.7.4 层次数据模型的存储结构114
5.8 网络数据模型115
5.8.1 网络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115
5.8.2 网络数据模型的操纵与完整性约束116
5.8.3 网络数据模型的存储结构116
5.9 关系数据模型117
5.9.1 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117
5.9.3 关系的规范性限制119
5.9.2 关系数据模型的关系操作119
5.9.4 关系数据模型的完整性约定120
5.9.5 关系数据模型的存储结构121
5.10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121
5.10.1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121
5.10.2 面向对象的数据库语言126
5.11 实体联系(E-R)模型127
5.11.1 实体联系模型的符号及其意义127
5.11.2 E-R图的建立过程128
5.12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与结构129
5.12.1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129
5.12.2 外模型、概念模型与内模型132
5.12.3 数据模式132
5.12.4 外模式、概念模式与内模式133
5.12.5 数据库的两级映像功能与数据独立性134
5.12.6 数据库的系统结构135
5.12.7 数据库系统的各类人员与视图136
5.12.8 外模型、概念模型与内模型实例136
5.13 关系模型的数据操纵语言基础137
5.13.1 关系代数137
5.13.2 逻辑联结词139
5.13.3 关系演算140
5.14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141
5.14.1 关系模式规范化的必要性141
5.14.2 属性间的联系142
5.14.3 数据依赖143
5.14.4 关系的规范化148
5.14.5 各范工之间的关系152
5.15 数据库系统的发展趋势153
习题五154
第六章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基础155
6.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155
6.1.1 通信155
6.1.2 远程通信155
6.1.3 数据通信156
6.1.4 远程通信的特性156
6.2 数据通信模型与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157
6.2.1 数据通信的一般模型157
6.2.2 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157
6.2.3 通信控制的功能158
6.3 信道与信道特性159
6.3.1 通信介质159
6.3.2 通信线路的连接方式与信道的类型160
6.4.1 传输信息的编码与译码161
6.4 数据传输原理161
6.4.2 数据传输方式162
6.4.3 调制解调器与调制解调方式162
6.4.4 通信信道的通信方式163
6.5 远程数据通信方法与通信设备164
6.5.1 远程数据通信方法164
6.5.2 调制解调器166
6.5.3 多路复用器166
6.5.4 集中器166
6.5.5 通信处理器167
6.6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167
6.6.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与分类167
6.6.2 广域网(WAN)的结构168
6.6.3 网络协议170
6.7 国际互联网络模型171
6.7.1 OSI模型171
6.7.2 网络设备173
6.8 国际互联网(Internet)174
6.8.1 Internet的研究与产生174
6.8.2 Internet的网络结构175
6.8.3 访问Internet的方法175
6.9 万维网(WWW)176
6.9.1 万维网的概念与发展176
6.9.2 万维网的功能原理176
6.10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176
6.10.1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的概念176
6.11.1 局域网的功能177
6.11.2 局域网的网络拓扑结构177
6.11 局域网(LAN)177
6.10.2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的功能原理177
6.12 信息高速公路179
6.12.1 信息高速公路的内容与特点179
6.12.2 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180
6.13 电子商务181
6.13.1 电子商务的概念181
6.13.2 电子商务系统的构成与支撑环境181
6.13.3 电子商务的分类182
6.14 计算机系统的信息安全保密性182
6.14.1 存取控制级的信息安全保密方法183
6.14.2 网络通信级的信息安全保密方法183
6.14.3 网络结构级的信息安全保密方法185
6.14.4 内核级的信息安全保密方法185
6.14.5 信息系统管理级的信息安全保密方法185
习题六186
第七章 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与开发方法189
7.1 企业战略规划189
7.1.1 企业战略的概念189
7.1.2 企业战略的构成要素191
7.1.3 企业战略的层次191
7.1.4 企业战略规划的内容193
7.1.5 企业战略规划解决的主要问题193
7.1.6 企业的经营方向与战略目标193
7.2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194
7.2.1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概念194
7.2.2 企业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与诺兰模型194
7.2.3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作用和内容196
7.2.4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步骤197
7.2.5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三阶段模型197
7.3.2 联系分析规划法198
7.3.1 投资战略分析法198
7.3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的主要方法及其评价198
7.3.3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199
7.3.4 关键成功因素法200
7.3.5 企业系统规划法201
7.3.6 成本效益比较法206
7.3.7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方法评价207
7.4 信息系统与组织的重新设计208
7.4.1 信息系统对组织变化的影响208
7.4.2 业务流程再造的原则209
7.5 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211
7.5.1 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分类211
7.5.2 生命周期法212
7.5.3 结构化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213
7.5.4 原型法214
7.5.5 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216
7.6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方法(CASE)222
7.6.1 CASE技术种类与工具222
7.6.5 CASE的集成223
案例7.1 福特汽车公司企业流程再造223
习题七225
第八章 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226
8.1 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任务226
8.2 可行性分析228
8.2.1 可行性分析的任务与内容228
8.2.2 可行性分析报告229
8.3 系统的详细调查229
8.3.1 系统详细调查的任务、目的和原则229
8.3.2 系统详细调查的方法与内容229
8.4.1 组织结构调查与分析230
8.4 管理业务调查与业务流程调查230
8.4.2 管理功能调查与分析231
8.4.3 管理业务流程调查232
8.4.4 业务流程调查与业务流程图233
8.5 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235
8.5.1 数据的收集235
8.5.2 数据分析236
8.5.3 数据流程图236
8.6 数据字典240
8.6.1 数据字典的作用与编写的基本要求240
8.6.2 数据字典的条目编写240
8.7 处理逻辑的描述243
8.7.1 判断树243
8.7.2 判断表243
8.7.3 结构化语言244
8.8 系统化分析247
8.8.1 系统化分析的主要内容与过程247
8.8.2 系统目标识别与分析247
8.8.3 业务流程分析248
8.8.4 数据流程分析248
8.8.2 系统功能分析与划分子系统248
8.8.6 数据属性分析250
8.8.7 数据存储分析251
8.8.8 数据查询需求分析251
8.8.9 数据输入、输出分析251
8.8.10 建立拟建系统的数据流程图251
8.8.11 确定数据处理方式252
8.8.12 确定管理决策模型252
8.9.2 系统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253
8.9 建立拟建系统逻辑方案253
8.9.1 拟建系统的逻辑方案的主要内容253
习题八254
第九章 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255
9.1 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内容与原则255
9.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258
9.2.1 系统划分258
9.2.2 系统软件与硬件环境的总体设计258
9.3 代码设计260
9.3.1 代码的定义与功能260
9.3.2 代码设计的目的261
9.3.3 代码设计的原则261
9.3.4 代码的种类261
9.3.5 代码结构中的校验位263
9.4 数据存储与管理设计264
9.4.1 文件设计265
9.4.2 数据库设计265
9.5.1 结构化设计与模块结构图269
9.5.2 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思想270
9.5.3 模块间调用的规则270
9.5.4 模块的分解与设计270
9.5.5 DFD到模块结构图的变换方法275
9.5.6 HIPO图278
9.5.7 系统处理过程其他详细设计的工具279
9.6 输出设计279
9.7 输入设计281
9.7.1 输入设计的原则281
9.7.2 人机交互输入方式设计281
9.7.3 输入数据的检错与纠错设计282
9.7.4 输入表格设计283
9.7.5 输入界面设计284
9.8 处理流程图设计284
9.9 系统设计报告285
习题九286
第十章 系统实施、运行与维护287
10.1 系统实施的内容287
10.2 程序设计(编程)289
10.2.1 程序设计的任务289
10.2.2 程序设计的质量要求289
10.3 系统测试290
10.3.1 系统测试的对象290
10.3.2 系统测试的目的与典型案例290
10.3.4 系统测试的过程与步骤291
10.3.3 系统测试方法291
10.4 系统转换292
10.4.1 系统转换方式292
10.4.2 系统转换的主要工作293
10.5 系统的运行与维护293
10.5.1 系统运行的组织294
10.5.2 系统维护294
10.6 系统评价295
习题十296
第十一章 决策支持系统299
11.1 决策支持系统的产生背景与基本概念299
11.1.1 决策支持系统(DSS)产生的历史背景299
11.1.2 决策支持系统(DSS)的基本概念与定义300
11.2.2 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301
11.2.1 决策支持系统的特征与能力301
11.2 决策支持系统的特征与能力、功能与特点301
11.2.3 决策支持系统的特点302
11.3 决策支持系统的组成303
11.3.1 决策支持系统的系统结构303
11.3.2 数据管理子系统304
11.3.3 模型管理子系统305
11.3.4 方法管理子系统307
11.3.5 人机对话管理子系统308
11.3.6 人机交互方式309
11.4 决策支持系统的(DSS)的三个技术层次310
11.4.1 专用DSS310
11.4.2 DSS生成器310
11.5.1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311
11.5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311
11.4.4 三种技术层次之间的相互联系311
11.4.3 DSS工具311
11.5.2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系统结构312
11.5.3 智能型人机对话管理与问题处理系统312
11.5.4 知识库、知识库管理系统和推理机314
11.6 DSS的发展趋势316
习题十一316
第十二章 专家系统317
12.1 专家系统的概念317
12.2 专家系统的发展过程318
12.3 专家系统的系统结构318
12.4 专家系统的基本原理319
案例12.1 专家系统的应用——商品购买智能代理321
习题十二322
13.1 GDSS的基本概念323
第十三章 群体决策支持系统323
13.2 GDSS的设置324
13.3 群决策的过程损失和过程增益324
13.5 GDSS的类型326
13.6 GDSS中的研究变量总结327
习题十三328
第十四章 总裁信息系统与总裁支持系统329
14.1 总裁信息系统与总裁支持系统的概念和定义329
14.1.1 支持高层经理人员决策的EIS329
14.1.2 使用EIS的必要性330
14.1.3 总裁信息系统与总裁支持系统的定义331
14.1.4 用于军事中的ESS331
14.2 经理的信息需求分析332
14.2.1 经理工作的本质332
14.2.2 经理的信息需求333
14.2.3 经理信息需求分析方法334
14.3 EIS的特征337
14.4 EIS与MIS的比较339
14.5 EIS与DSS的比较340
14.6 EIS与DSS,GDSS的集成341
14.6.1 EIS与DSS的集成341
14.6.2 EIS与GDSS的集成342
14.7 EIS的硬件支撑环境343
14.7.1 EIS的硬件支撑环境343
14.7.2 EIS的硬件支撑环境实例344
14.8 EIS的软件结构345
14.8.1 EIS的软件产品345
14.8.2 EIS的软件结构举例346
14.9.1 EIS系统的开发人员348
14.9 EIS的开发348
14.9.2 EIS的开发框架349
14.9.3 影响EIS实施成功的因素351
14.10 EIS的发展趋势352
14.10.1 高层经理人员对EIS新的需求352
14.10.2 EIS的发展趋势352
案例14.1 The Lockheed公司EIS开发的关键353
习题十四354
第十五章 战略信息系统356
15.1 战略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356
15.1.1 战略信息系统356
15.1.2 信息技术在竞争战略方面的应用356
15.1.3 信息系统的战略竞争作用357
15.2 价值链与战略信息系统358
15.3 信息技术在战略管理中的应用359
15.4 敏捷竞争者与敏捷竞争战略360
15.5 虚拟企业与虚拟经营361
15.5.1 虚拟企业361
15.5.2 虚拟企业的战略361
15.5.3 虚拟经营的概念362
15.5.4 虚拟经营的类型363
15.5.5 战略联盟的特点363
15.5.6 战略联盟的类型364
15.6 战略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364
习题十五365
第十六章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369
16.1 现代生产制造方式369
16.1.1 精良生产369
16.1.4 分形制造370
16.1.3 柔性制造370
16.1.2 敏捷制造370
16.2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371
16.2.1 CIMS的特征371
16.2.2 CIMS的体系结构371
16.2.3 CIMS的概念结构372
16.3 MRP II的基本原理374
16.3.1 MRP II的基本原理374
16.3.2 MRP II的软件产品374
16.4 企业资源规划系统376
习题十六376
第十七章 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与设计实例379
17.1 系统分析379
17.1.1 管理业务调查与分析379
17.1.3 管理业务流程调查与业务流程图380
17.1.2 管理功能调查与分析380
17.2 数据分析与数据流程图383
17.3 数据字典384
17.3.1 数据结构条目385
17.3.2 数据流条目386
17.3.3 数据存储条目387
17.3.4 处理功能条目390
17.3.5 外部实体条目392
17.4 系统设计393
17.4.1 代码设计393
17.4.2 数据库的逻辑设计394
17.4.3 模块结构图设计395
习题十七395
参考文献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