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习评价的挑战 表现性评价在学校中的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学习评价的挑战 表现性评价在学校中的应用
  • (日)田中耕治,松下佳代,西冈加名惠,三藤亚沙美著;郑谷心译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753182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62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173页
  • 主题词:中学-教育评估-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学习评价的挑战 表现性评价在学校中的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日本的教育评价改革和表现性评价的必要性3

序文3

第一章 基于目标的评价的意义:为何要从相对评价转换到基于目标的评价?5

(1)从教育课程审议会报告中寻找转换的理由5

(2)相对评价的批判性历史8

(3)到达度评价登场10

第二章 基于目标的评价之成果和问题:反思2001年《指导要领》改订后的这十年13

(1)文部科学省的调查13

(2)读者问卷调查15

第三章 基于目标的评价的最新舞台:向“真实性评价”论学习21

(1)围绕基于目标的评价的议论焦点21

(2)“真实性评价”论的基本观点23

第四章 日本学力问题及其学力观的转变:“扎实的学力”意味着什么?28

(1)“学力问题”的演变29

(2)学力观的转换——从“新型学力”观转换到“扎实的学力”观30

(3)有关“扎实的学力”观的探讨32

第五章 “评价观点”的变更及“评价手册”修改上的课题:明确重视“表现”及表现性评价41

(1)“观点”的变更及评价的方式41

(2)新版评价手册的问题47

参考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儿童评价手册(指导要录)的特征》51

第二部分·表现性评价的基础理论和应用57

序文57

(1)学力测评的时代57

(2)什么是JELS58

第一章 什么叫做表现性评价60

(1)花样滑冰和表现性评价60

(2)“看得见的学力”和“看不见的学力”61

(3)学力的可视化及其解说62

(4)如何把握数学能力的内涵 64

第二章 表现性评价的方法67

(1)表现性任务67

(2)评价准则的设计和评价流程72

(3)解法的种类和评分案例76

(4)如何分析学生得分84

第三章 表现性评价的特征及课题88

(1)与普通考试的区别88

(2)表现性评价与日本全国学力考试中应用题的区别89

(3)表现性评价的难点及其对策91

(4)表现性评价的“陷阱”96

第四章 学校才是表现性评价的舞台97

(1)目黑区立菅刈小学的实践97

(2)结语——将表现性评价转化为学校的文化财产102

参考文献102

第三部分·基于表现性评价的课程及课堂改革107

序文 学校中的表现性评价107

第一章 如何应用表现性任务——以“你身边的街道/地区的调查”单元为例109

(1)表现性任务的含义109

(2)单元的目标和表现性任务110

(3)单元的流程111

(4)学生的对话记录113

(5)评价准则115

(6)引进表现性任务的好处119

第二章 表现性任务的设计方法——以“近现代的日本和世界”单元为例121

(1)“逆向设计”论121

(2)讨论重点目标122

(3)设定“本质性问题”122

(4)明确“持续性理解”123

(5)设计表现性任务的脚本125

(6)制作评价准则126

(7)表现性任务的要点131

第三章 表现性任务的指导要点——以“经济”单元为例132

(1)实施表现性任务中的困难132

(2)在单元最初明示终点134

(3)活用练习中的思考题(使每节课的内容与表现性任务保持联系)134

(4)组织班级讨论会137

(5)利用板书整理思路138

(6)让学生打草稿139

(7)公开评价准则140

(8)注意事项142

第四章 实践的回顾和总结144

(1)学生作品的变化144

(2)教学方式的变化151

(3)从长远眼光来培养学力——“宏观设计”153

(4)学生们的反馈(调查问卷)155

(5)家长的反馈及评价手册的记录157

结语159

后记161

热门推荐